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00节

  也不需要解释。

  现场就是赵朔最大了,他说出口的话就是旨意,谁能质疑他?

  而且,赵朔发明了那么多新鲜物事,甚至二十年前就知道北极有大海雀的存在,人们早就传言赵朔的本事“殆天授了”。

  耶律楚材只是询问道:“敢问驸马,大海南边,到底有多少鸟粪?”

  “那可真是太多了。这么说吧,供应河北山东百年时间的肥料,当无问题。”

  关于这点,赵朔没有丝毫夸大。

  群岛中的鸟类栖息于树林或地表时,会排泄出大量的鸟粪。例如,XSQD的树林下普遍堆积着几十厘米的新鲜鸟粪层。

  这些新鲜鸟粪层下面就是更珍贵的鸟粪磷矿层。

  陈旧的鸟粪层经过风化、分解及雨水淋溶作用,鸟粪中的有机质逐渐氧化,可溶盐类被冲走,残留的磷酸盐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最终形成了“鸟粪磷矿层”。

  这类矿层含磷量高,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间,平均能达到百分之二十,最高能达到百分之四十。

  这是什么概念?

  现在化肥工业中生产的化肥,五氧化二磷的含量平均也就是百分之四十左右,最高能达到百分之六十。

  换言之,极品的鸟粪磷矿层就相当于后世的普通化肥了。就算一般的“鸟粪磷矿层”,也能起到后世化肥一半的作用。

  这一船船运回来的鸟粪,简直就是一船船化肥啊!

  在历史上,扶桑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自1901年起便通过掠夺东沙群岛等地的鸟粪资源补充农业需求,尤其在二战期间,鸟粪成为替代进口化肥的“战时肥料库”。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将太平洋那卢岛的鸟粪作为主要农业肥源,通过持续运输维持国内粮食高产,缓解战争导致的物资短缺压力。

  这还只是东沙群岛乃至于一个那卢岛而已,就能给扶桑提供战争支持了。

  现在的南海诸岛,乃至于太平洋的那些岛屿,完全没人跟赵朔相争。他还不是想怎么开采怎么开采?

  赵朔估计,只要他的海军具有了远洋能力,那些鸟粪供应整个华夏的农业几十年都问题不大。

  他的华夏人口暴增计划,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运输大量的鸟粪,需要装载量巨大,而且具有远洋能力的帆船。

  赵朔估计问题也不大。

  再过四百年,就是“海上马车夫”荷兰纵横四海的时候了。他们的船舶以木制为主,船首尖锐,采用平直龙骨加圆弧形船底,抗风浪性强,适合远洋航行。

  荷兰商船凭借高效设计和规模化运营,在十七世纪商船数量近两万艘,建立了覆盖欧洲、亚洲和美洲的远洋贸易网络。其船只可跨越大西洋、印度洋进行香料、纺织品、粮食、木材、亚麻等大宗商品运输。

  赵朔知道“荷兰船”的大致模样,又有华夏、波斯的优良工匠,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掠夺欧洲的造船工匠。

  荷兰人造船主要用橡木,也不是大问题,西罗斯就有大量的橡木。赵朔打算先用其他树木代替着,积攒造船经验。到了最后,实在不行,以后就在西罗斯造船,再将这些大船航行到东方。

  赵朔相信,只要持续不断的投入,他纵横四海的船队终将成型!

  “那可真是太好了!”

  赵朔此言一出,现场几乎人人眼睛中冒出光来。

  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汉人,谁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充足的肥料,就意味着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后勤!再加上一支强大的海军,那意味着什么?

  他们虽然不知道“日不落帝国”,但也知道,恐怕整个世界都将在他们的控制之中!

  当然了,他们更明白,这海军主事之人,未来将是怎样的位高权重。

  杨安儿激动地道:“驸马我向您推荐一个人。此人是我手下的千户,名叫张林。他当初明面上金国的一个小卒,实际上却是一名大盐枭。”

  “后来红袄军起义,张林占领了益都(山东青州),手下就有一支水师。无论是造船,还是领水军作战,都相当拿的出手!这组建水师的差事,不如就交给他吧!”

  张柔却摇头道:“往好听里说,张林手下是水师,难听一点就是水贼,能有什么大本事?王上,我有一侄儿名叫张世杰,在宋国的襄阳水师里面干了近十年。他才是组建海军的最佳人选!”

  嗯?

  张林?

  张世杰?

  赵朔脑海中并没有张林在后世的记载,但既然杨安儿敢推荐他,那定然水战是有一定的本事的。

  张世杰赵朔太清楚了,宋末三杰之一,宋朝的水师大将。此人在崖山之战中败给了张弘范,宋国自此灭亡。

  张弘范是张柔的儿子,未来也逃不出自己的手心。

  嗯,张世杰和张弘范不再内斗,而是联手为自己布武四海、仔细想想,还真是挺带感啊!

第170章 天下诸国的皮,又痒痒了!

  半个月后,赵朔在大安殿后面的仁政殿,接见了张林和张世杰。

  张林今年四十二岁,身形高大魁梧,比寻常汉子高了半个头。肩宽背阔,面庞方正,留着干净利落的胡须。

  赵朔对麾下千户一级的军官,还是比较熟悉的。

  他都见过张林几十次了,知道张林有个绰号叫“张大刀”。此人不但杀伐骁勇,而且人情练达,曾经和李全拜过把子,和杨安儿也以兄弟相称。

  但赵朔还真不知道,张林有水军方面的才干。

  张世杰就是赵朔第一次相见,此人看年纪还不到三十岁,身材中等,不似张林那么雄壮。但身姿挺拔如松,面上轮廓分明,两道浓眉入鬓,双目炯炯有神,气质着实英武不凡。

  君臣见礼已毕。

  赵朔道:“本王今日招你们俩前来的目的,想必你们已经很清楚了,就是为了筹建我国海军之事。首先就是筹备海军的地点,你们俩有何意见?”

  张林站起来,微微躬身,道:“末将以为,我国的海军基地,无非是两处选择,一个是登州港,一个是莱州港。这两地的港口都是现成的,王上直接下旨征用即可。”

  “登州港在隋唐时期,就是中原地区通往辽东、高丽和扶桑的主要门户。”

  “当初唐太宗征高丽时,海路劲卒就是在登州港附近集结。沿途充分利用庙岛群岛和辽东、朝鲜的近海海面航行,便于粮食及淡水的补给,是最为安全可靠的航线。”

  “莱州港也不错,南通吴越、北通幽燕,是‘南海北海之通津’。无论我国日后征伐高丽、扶桑,还是南征宋国,都甚是方便。”

  “而且,莱州港到高丽和扶桑,虽然比登州港要绕一些远路,但以现在的航海技术,更为可靠和安全。”

  “到底如何选择,请王上示下。”

  赵朔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张世杰看来,道:“张世杰,你说呢?登州港好,还是莱州港好?”

  张世杰却微微摇头,道:“末将以为,这两个港口都不太好。张千户只是考虑了日后用兵的方便,却没有考虑王上组建水师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将封国各地通过海路联在一起。”

  “既然如此,王上就需要能够远渡重洋的,前所未有的大船。也就是说,需要前所未有的深港。”

  “登州港、莱州港的情况,末将已经调查过了,恐怕并不符合王上的需要。倒是胶州板桥镇的港口,不但冬无酷寒,夏无暑热,而且是天然的深水良港。”

  “一百多年前,板桥镇港口为宋国所有时,是长江以北第一大港。来自高丽、扶桑、大食以及南海诸国的商船频繁停靠,‘少海连樯’‘千帆林立,商贾辐辏’。”

  “只是后来金国兴起,板桥镇港口迅速衰落下去,如今只是做些私港贸易。”

  “从长远来看,末将以为,将板桥镇港口,作为我国的海军基地最为适宜。”

  板桥镇港口?

  赵朔还真有些印象,这个港口就在后世大名鼎鼎的青岛港的附近,可以算作青岛港的前身。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青岛港肯定比登州港、莱州港强得多。

  赵朔当即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就选板桥镇港口吧。除了张世杰说的那些理由之外,本王以为登州港、莱州港贸易甚多,海军征用,恐怕对百姓多有不便。现在板桥镇港口的贸易最少,海军征用,最不扰民。”

  “王上英明!”

  “选定了海军基地,就是造船了。关于这点,你们俩有什么想说的?”

  张世杰微微摇头,道:“末将混迹襄阳水师近十年,只懂一些水上作战的本事,关于造船之事就所知不多了。”

  张林道:“如果王上只想征高丽、扶桑和宋国的话,凭现在的造船技术就差不多了。但如果王上想要航向远洋,就必须用更好的木材做龙骨。”

  “据末将所知,世上最坚硬的木材叫铁力木。这种木材生长在大理国,以及宋国的广南西路(广西),以及广南东路(广东)的深山之中。”

  “深山伐巨木,再完整的运出来贩卖,肯定价格相当不菲。而且,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宋国和大理国的官府知道,说不得就会横加阻挠。”

  赵朔想了一下,道:“那铁力木就先算了,你们先依照我给出的图纸,造一种新型船只。如果实在缺了铁力木不行,本王自有办法。”

  “是。”

  赵朔给的图纸,就是荷兰远洋船只的大致样子了。

  华夏船造船主要用杉木。

  杉木肯定是不如橡木坚固的,这些杉木船只能否如荷兰船只一样抗深海中的风浪,赵朔也信心不足。

  不过,没关系。

  现在他的海军只是刚刚开始组建而已,先仿造出荷兰远洋船只再说。

  另外,赵朔看到后世网络上一个观点,华夏古代船只抗风浪的能力不强,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采用卯榫结构。

  这种结构几乎不用钉子,堪称巧夺天工。不过用在远洋船只上,纯以木材卯榫组合的船只,就不如简单粗暴用钉子组合的船只坚固了。

  赵朔也不知道这个观点对不对,交代张林和张世杰造船时进行一些试验,看看什么部位用卯榫结构好,什么部位用钉子好。怎么坚固就怎么来,完全不必考虑钉子的成本。

  另外,赵朔还发了一道旨意给西都的郭德海,让他现在就开始砍伐黑海沿岸的巨大橡木,为日后造橡木巨船做准备。

  刚砍下的木头是不能用来造船的,至少得经过三年的阴干。

  现在就得开始未雨绸缪了,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

  另外,赵朔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记载。

  四百多年后,罗斯人和土耳其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战,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亚速海海战。

  在这场大战中,土耳其人集中所有的火炮,向罗斯彼得大帝的指挥舰猛轰。结果,这些炮弹刚碰到彼得大帝指挥舰的舰体就被反弹出去,彼得大帝的指挥舰连中数弹,却丝毫没有受损。

  原来,这艘战舰是用罗斯沃罗涅日地区的“刺橡木”制成的。这种特殊的橡木表面泛紫黑色,看上去平平常常的,却坚硬似钢铁。

  后来,彼得大帝把这种神奇的刺橡树封为国宝,派兵日夜守卫。沃罗涅日市,也因此以俄国“海军的摇篮”的名号载入史册。

  这种刺橡木的坚固程度未必就在铁力木之下,开采起来可比铁力木容易多了。

  现在到底有没有“沃罗涅日”这个名字,赵朔也不大清楚。

  他又写了一封信给术赤,告诉术赤沃罗涅日的大致方位,请术赤帮忙寻找。

  当然了,即便只有普通橡木也已经能够造远洋船只了。找到了这种神奇的“刺橡木”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找不着也没关系。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眨眼间就是十个月之后。

  张林被任命为海军正红旗万户,张世杰被任命为海军正红旗第一千户。

首节 上一节 200/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