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199节

  窝阔台道:“当初父汗封姐夫赵朔为万户、世袭五千户。也就是说,有五个千户,并不是姐夫的世袭千户,只是姐夫的手下而已。后来,父汗亲封,姐夫有了自己的封国。”

  “那现在,这五个千户,到底是属于姐夫,还是属于四弟呢?”

  “我思来想去,他们久归姐夫麾下,现在还是归于姐夫为好。四弟,你说呢?”

  拖雷手下一百零一个千户,就算去了这五个千户,还有九十六个千户呢。

  五个千户的归属对他不疼不痒。

  另外,表面上他和窝阔台已经重归于好,但兄弟相疑的种子已经种下,哪那么容易消散?为了对付窝阔台和察合台的联手,他也需要赵朔的支持。

  再说了,这五个千户本来就是赵朔的手下,拖雷原本也没有想要回来的意思。

  拖雷点头,道:“好,就依大汗所言。”

  窝阔台向赵朔看来,道:“那这五个千户,以后也是姐夫的世袭千户了。”

  “谢大汗。”赵朔点头致意。

  他当然明白,窝阔台这是在拉一个打一个。

  窝阔台暂时动不了拖雷,索性将五个归属未明的千户拨给他。一方面削弱拖雷的实力,一方面向他示好。

  但那又如何?

  窝阔台上赶着给,拖雷又没什么意见,他自然没理由不收。

第169章 立赵赫为世子,着手组建海军!

  时光似箭,眨眼间四十日欢宴结束的日子到了,蒙古诸王乃至于各世袭千户要各回本部。

  临行之前,窝阔台打开国库大加赏赐。

  按成吉思汗《大札撒》的规定,蒙古诸那颜征战时,要将三成的战利品上缴。

  这三成战利品中,有一成是蒙古大汗的私产,另外两成则入了大蒙古国的国库。

  铁木真的私产现在自然属于拖雷。

  国库的财富则是窝阔台可以调用的。

  他打开国库,赏赐术赤、察合台、拖雷以及赵朔,各黄金十万两。哈撒儿、别勒古台等人,各黄金五万两。

  博尔术、孛鲁各黄金三万两。

  其余蒙古那颜,就不能都赏黄金了,由大量的白银、昂贵织物代替,但是每个人也获得了价值价值万两黄金的财物。

  就是收买人心呗。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这些蒙古那颜回去之后,肯定会心中更偏向窝阔台,而不是拖雷。他们回去之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宣扬新汗的慷慨。

  当然了,无论术赤还是赵朔,都不会如这些蒙古那颜一般眼皮子浅。

  十万两黄金对他们来说,着实不算什么。

  而且,在窝阔台和拖雷之争中,术赤和赵朔表示中立,就是对窝阔台最大的善意了。

  宣扬新汗的慷慨?做梦呢!

  赵朔甚至根本就不准备执行窝阔台那道大赦天下旨意。

  他先回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哈尔喀贵城休息了一个月,然后往中都而来。

  现在赵朔的封国内,有四座都城。

  以哈尔喀贵城为北都,以燕京城为中都,以呼罗珊地区的巴里黑城为南都,以罗斯的乞瓦城为西都。

  赵朔为了方便移民以及加强对封国内的控制,仿照成吉思汗的“箭速传骑”,建立了一整套的驿站系统。

  因为抚昌桓三州大量战马的存在,每个驿站里都配备了充足的马匹。

  这些驿站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周转移民。另外,还为军民百姓们传递信件。

  但最优先的工作,就是传递公文了。

  普通公文日行三百里,从西都乞瓦到中都燕京仅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八百里加急的公文,仅需要三十二天。

  从巴里黑城就更近了,普通的公文仅需二十四日,八百里加急仅需十日。

  有了这套驿站系统的存在,赵朔对远方封国的情况不能说了如指掌吧,大致情况还是相当清楚的。

  他现在一般夏秋两季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冬春两季则是在燕京城度过。

  这次赵朔到中都城来,却是有大事要和手下的重臣商议。

  中都皇宫,大安殿内。

  赵朔麾下蒙古那颜格日勒、苏飞、抹赤别都温,兀都台、抹罗合、朵里不合、塔马赤、朵儿伯多黑申、合答黑把秃儿……除了留在镇守在外的海日格尽数到场。

  郭宝玉、张柔、史天倪、严实……汉军八旗万户,也尽数来到。

  除了他们之外,就是尚书令耶律楚材了。

  赵朔道:“今日招你们前来,主要是有三件事要商议。第一件事,就是本王的长子赵赫了。本王欲立他为世子,你们以为如何?”

  “应该的!”

  “此事理所应当!”

  “王上英明!”

  ……

  众人纷纷附和,并没有任何意见。

  对于耶律楚材乃至于众汉人来讲,赵朔立长子为世子,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而且,世子之位早定等于为未来消除了无数隐患,他们都乐见其成。

  对于众蒙古贵人来讲,虽然蒙古的传统是幼子守灶,但成吉思汗不是立了窝阔台为继承人吗?

  幼子继承大位的规矩,早已打破了。

  还有,窝阔台和拖雷之争,虽然明面上缓和了,但谁不知道暗地里的暗流涌动?实在是让他们胆战心惊。

  现在赵朔及早把世子之位定下来,他们也是心中大定。

  赵朔微微点头,道:“既然你们并无意见,此事就这么定了。过几天,选一个黄道吉日,为世子举行一个册封典礼。不过,世子毕竟年纪尚轻,需要历练。我准备在汉军八旗中选一个千户,让世子任千户长。你们觉得,在哪一旗合适呢?”

  “……”

  汉军八旗八个万户面面相觑,一片寂然无声。

  赵朔的目的非常简单,赵赫受阿尔塔纳教导,对草原战士的战法非常熟悉,但对汉军的战法还不太了解。

  所以,赵朔打算让赵赫在汉军八旗中历练两年。

  之后,再和耶律楚材一起,处理一两年的政事。

  如此一来,赵赫文武双全,军政皆能,就可以派往西都乞瓦,准备再次进行西征了。

  但八个汉军万户考虑得就多了。

  世子在他们军中,当然是好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旗以后就是世子的嫡系力量了。该旗万户和世子搞好关系,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子孙都是大为有利之事。

  但不顺利呢?

  世子如果出什么意外,该旗万户可就百死莫赎了。

  还有最关键的,现在表现的太过急切,让他们的同僚怎么想?又让赵朔怎么想呢?

  所以,尽管大家都想要世子在自己的旗中,但又都不愿意开口争抢。

  “都不说话?那我就选一个吧。”

  赵朔想了一下,道:“史天倪!”

  “在!”

  “就让世子在你的麾下,任一个千户长。注意,世子虽是储君,但既然到了你的军中,你就把他当一个普通千户长来看。该让他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若有犯了军法之处,尽管责罚,万不可宽纵。”

  “遵旨!”

  赵朔又继续道:“第二件事,就是移民了。如今第三批三十万人的移民,已经全部到达目的地。我们要准备进行第四批移民了。”

  耶律楚材问道:“敢问王上,第四批移民,是否需要增加数量?”

  赵朔微微摇头,道:“不必了,第四批移民的数量,依旧是三十万,预计两年完成。这三十万移民,二十万往西罗斯,十万往南亚。以后每两年山东河北移民三十万,也就差不多了。”

  耶律楚材道:“王上英明!前三批已经移民五十五万之众,第四批再移民三十万,就是八十五万了。山东河北虽然有一千五百万人口,但强烈要求移民的也就是百万左右。如果继续增大规模,就只能强制了,反而不美。”

  张柔插话道:“那没关系。王上不是鼓励生育吗?百姓们生的孩子多了,山东河北的土地不够分。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更多的山东河北百姓愿意移民。”

  耶律楚材摇头苦笑道:“其实也没那么容易。一来,每年移民十五万人口,已经相当不少了。百姓们如果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的话,每年的新生人口也就是这个数量的一半了。”

  “二来,虽然生育更多的子女,官府会免徭役,甚至降低田地赋税。但是,一个壮劳力种田一年的出产就是那么多。子女多了,照样负担不轻。”

  抹赤别都温毫不在意地晃着大黑脑袋,道:“那也简单。不就是缺人口吗?金国,宋国多的是,我们打就是了!”

  “打仗肯定是要打的,但这不是当务之急。”

  赵朔道:“百姓们的出产不多,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件事了。我准备发展海军。”

  “海军?发展海军,和百姓们出产不多,有什么关系?”耶律楚材疑惑地问道。

  赵朔道:“有两个理由。其一,陆地运输耗费太大了。如今我虽然封国广大。但是,吐火罗的粮食、南亚地区粮食、西罗斯的粮食,和中原地区有什么关系?虽然如今海运风险颇多,但时日久了,水路运输的费用当远在陆地运输之下。”

  张柔心中一动,道:“凡是用兵,最好是依大江大河而行,就是因为水路运输提供后勤,比陆地强多。如果能够减轻海运风险的话,当真可行。”

  耶律楚材也点头赞成,道:“虽然降低海运的风险,需要不短的时间,更需要不菲的花费。但是,这确实是将王上封国的联系的唯一办法,我认为这些代价是完全值得的。”

  赵朔继续道:“发展海军还有另外两个好处。其一,无论是我军攻打金国,还是南方的宋国,抑或是东边的高丽和扶桑国。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都能事半功倍。”

  “其二,就是我刚才说的,让百姓的出产多一些了。要让农夫的出产多一些,无非是三条路:更多的土地,更优良的种子,更多更好的肥料。”

  “山东河北的土地就那么多。种子的问题……”

  耶律楚材接话道:“我已经遵照王上的吩咐,设立农学院,培育良种了。”

  赵朔继续道:“最后,就是肥料了。大海南边有无数岛屿,那些岛屿上积攒了千万年的鸟粪。如果我们能把这些鸟粪运回来,就是最好的肥料。”

  赵朔没有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首节 上一节 199/4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

下一篇: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