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65节

  豹头环眼的骑士自无不从,兄弟三人携手踏步向县寺明堂走去。

  这三人,便是桃园结义,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

  初平二年刘备担任着平原相,和他师兄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

  初平三年,公孙瓒让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以威胁袁绍并响应袁术。

  初平四年,在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相孔融的时候,收到孔融求救文书的刘备,感慨了一句:‘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而后领兵前往北海击败了黄巾余党,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屯驻在齐地。

  到了今年,也就是兴平元年。

  曹操为报父仇,第二次领兵进攻徐州,陶谦不能抵挡,向着作为同盟的公孙瓒求救,于是刘备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领兵来到了徐州。

  接着因为兖州张邈、陈宫背叛曹操,迎接吕布进入兖州,曹操后院失火,退回了兖州。

  曹操撤军后,作为援军的青州刺史田楷回到了齐地,而刘备却在徐州牧陶谦的盛情款待下,留在了徐州。

  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划拨了四千丹阳兵到刘备麾下,并安排刘备驻军在小沛,抵御徐州西面来敌。

  至于今日刘备和张飞从外进入小沛,是因为受徐州牧陶谦邀请,前往下邳参加宴会刚刚回来。

  刘关张三人进入县寺明堂后。

  张飞按捺不住,还未入座,就对关羽说道:“二哥,这次赴宴,陶使君竟是说要把徐州托付给大哥,而且当场掏出了徐州牧的印绶,想要递到大哥手上。”

  “当时只要大哥一点头,徐州就是大哥了。”

  说到这里的张飞有些气恼:“结果你猜大哥怎样,大哥是拼命推辞,怎么都不接受徐州牧的印绶,说什么才疏德浅,不堪重任,自己不是什么好人选,让陶使君去寻一个有德之人接任徐州牧。”

  “伱说徐州这么个好地方,虽然被曹孟德手下的青州兵祸祸了一阵,好几个县都被屠戮了,但是也还算是个士民众多,较为富庶的大州。”

  “比起我和大哥的老家幽州,这些年遭到乌桓、鲜卑那些犬辈的祸害导致残破不堪,可以说好上不少。”

  张飞看了眼刘备,眼神里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而后他对着关羽摊了摊手,无奈的说道:“你说大哥怎么就不接受呢?”

  半眯着眼睛,捋着长须的关羽,在听完了张飞的阐述后。

  他的脸上露出微笑,对于刘备在这件事上的行为,他没有和张飞一样,认为刘备应该接收下徐州牧的印绶,而是认可刘备推辞的做法。

  关羽开口了,劝告着面前性子有些鲁莽的三弟:“三弟,大哥推辞掉徐州牧的印绶,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张飞听到这话,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关羽竟是和刘备一样,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他正欲开口,却见关羽伸出手来示意他继续听着。

  关羽一边捋着长须,一边缓缓说道。

  “大哥这么做,是因为义的缘故。”

  “我们兄弟三人这次来到徐州,是因为曹孟德手下青州兵残暴的行径。”

  “曹孟德为了报杀父之仇,出兵攻打徐州,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毕竟父母之仇,不同戴天,但是曹孟德纵容手下青州兵胡作非为,没有对青州兵进行约束,导致取虑、睢陵、夏丘三县,这几个被攻下的城池都遭到屠戮,鸡犬不留,旧城废址不再有行人,泗水河道被尸体阻塞。”

  “徐州百姓和曹孟德无冤无仇,和曹孟德有杀父之仇的是陶使君,曹孟德攻不下陶使君驻守的郯城,因此将怨愤之气宣泄在小民身上,并且分兵略地,看上去想将徐州纳入怀中,没有专心攻打杀父仇人陶使君驻守的郯城,将父仇抛到一边。”

  “曹孟德这样的行径,失去了义啊。”

  “大哥领兵来到了徐州,是为了救生民于水火,使百姓免于屠戮,绝不是如曹孟德那般,假借报杀父之仇,谋取徐州。”

  “大哥拒绝陶使君,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然大哥便和曹孟德一般,失去了义,没有了义,一个人就失去了立身的根本。”

  关羽的一番话,让张飞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转头看向刘备,觉得自家大哥身形又高大挺拔了几分。

第122章 神鸦将军

  益州郡,滇池。

  一颗枝繁叶茂的虬然大树下,摆放着一张胡床,此刻坐在胡床上是从牂牁郡赶来的甘宁,他的脸上带着些许留意不到的笑意,目光看向正前方一群正在向他走来的叟夷渠帅。

  甘宁现在心情很是不错,像是吃了西域来的石蜜一般。

  他领军前往牂牁郡平定郡丞朱褒引发的叛乱,在鸭池河通过夜袭的方式,轻轻松松击溃了占据鸭池河渡口的叟夷,打通了前往牂牁郡郡治且兰县的道路。

  但在他渡过鸭池河,准备发兵前往牂牁郡郡治且兰县时,收到了牂牁郡太守景毅发来的文书。

  文书上说一众牂牁郡大族合力,击败了牂牁郡起事的大族朱氏,抓住了祸首朱褒,眼下牂牁郡已经安定了。

  收到景毅文书的甘宁当时仰天大笑,并指挥军队掉头,牂牁郡局势已经幽而复明,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向东前往牂牁郡郡治且兰了,于是他领军向西前往了益州郡。

  通过急行军,他赶到了滇池县,并趁着拂晓时分,围困滇池县的叟夷没有察觉到他到来时,带着手下的精卒,轻而易举的击破了叟夷的营垒,解了滇池县之围。

  而后甘宁又领兵攻伐了几个叛乱的叟夷部落,都是轻轻松松拿下,这下子,居住在滇池附近的叟夷部落都被震动了,心生惊惧、犹豫。

  这不,今天滇池附近叟夷部落的渠帅汇合在一起,前来拜见甘宁,以免甘宁杀的兴起,将他们这群未曾作乱的叟夷也一并干掉了。

  而甘宁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名叫狼牙的叟夷部落,今天早上甘宁领兵到达这里,不到一刻钟,就斩杀了狼牙部落的渠帅,攻占了狼牙部落的营垒,覆灭了狼牙部落。

  也因此,前来服软求饶的一众叟夷渠帅看到了这样一副场景。

  狼牙部落所推崇的神木下,甘宁正大马金刀的坐着,神木上,是一群被狼牙部落战死的叟夷尸体吸引来的数百只食腐乌鸦,这群黑色羽毛的乌鸦,或是盘旋在神木上,或是驻足在神木的枝丫上,不停的发出“哇—哇—”的粗劣嘶哑声。

  “神鸦将军。”

  “神鸦将军。”

  “神鸦将军。”

  随着一名叟夷渠帅见到这幅场景,失神片刻后,喊出‘神鸦将军’一词,并拜倒在甘宁面前,一众叟夷渠帅纷纷跟着喊出‘神鸦将军’一词,一齐拜倒在甘宁面前。

  ‘神鸦将军。’对于叟夷渠帅给他的称呼,甘宁对前面的神鸦两个字不怎么在意,没怎么放在心上,但对后面的将军二字,甘宁给出了回应,他的脸上露出了喜色。

  将军一职,朝廷并不常置,因为职权所在,将军的地位较高。

  朝廷常用的军号中,就算是最低的度辽将军,也是银印青绶,秩二千石的待遇,与一郡太守的品秩相同,是仅仅比九卿低一级的高官。

  更不用说其他诸如大、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等军号,金印紫绶,地位或在三公上,或在九卿上的将军们了。

  甘宁现在的官职是辅汉校尉,离将军一职还远着,校尉需要先升中郎将,再经历杂号中郎将,最后才能够上将军一职。

  所以对一众叟夷渠帅称呼自己为将军,甘宁喜不自禁,不过一段时间的愉悦后,他收回了脸上的喜色,面色变得端正起来,对着跪拜在地,不敢抬头仰视自己的一众叟夷渠帅开口了。

  “某乃辅汉校尉,不是什么将军,更不是什么神鸦将军。”

  “某知晓,你们是担心某家领兵攻伐你们的部族,所以前来拜访,这一点你们可以放心,我这次来,只清算谋逆的叟夷,像伱们这些安安分分,没有参与谋逆的部族,不必过于担心,某家不会无故杀戮。”

  “不过既然你们来了,我有件事希望你们能襄助一下,还望不要推辞。”

  “将军请讲,只要我等能做到,无有不从。”一名较为机灵的叟夷渠帅插了一句话,向甘宁表露出自家的忠心,对于甘宁自称辅汉校尉,并不是将军的话,他置若罔闻,还是称呼着甘宁为将军。

  这名叟夷渠帅对大汉的官职有些了解,因此往大了称呼着甘宁。

  “对,对,对。”

  “请将军吩咐。”

  “请将军吩咐,无有不从。”

  有一人起头,其余叟夷渠帅很快就附和了起来,一个个拍着胸脯打着包票,纷纷表示出乐意至极的样子。

  甘宁微微点点头,面带微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诸君还真是慷然,甚合某心。”

  “这几日来,某连破几家谋逆的部族,但他们中有些人跑到了山林中,山林中诸君比某熟悉,所以某想请诸君帮我搜索山林,将逃窜的贼子擒获,让某一竟全功。”

  “当然某也不会亏待诸君,凡有擒获,以盐相报。”

  闻言一众叟夷渠帅的眼睛不由亮起起来,山里缺盐,食盐的价格有时候和等重量的黄金相等,反正叛逆的贼子又不是自家部族的,拿去换盐,他们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而且还可以讨好面前的神鸦将军。

  ——

  离滇池数十里处。

  作为吴懿所领军队先锋的徐猛此刻像是见到鬼一样,瞪大了眼睛,嘴巴也微微张开,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这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碍,像第一站朱提郡,在他这一支军队到后,一众朱提郡的大族纷纷箪食壸浆欢迎他们的带来,他们也很顺利的推进到了存水。

  在存水的渡口,他们遇到叟夷占据渡口,不让他们通过,但交战不过一个时辰,他们那就拿下存水渡口,打通了前往益州郡的道路。

  也因此,徐猛本以为他能比甘宁先到达益州郡郡治滇池县,拿下他和甘宁赌局的胜利。

  不料想,他在这离滇池数十里的地方,遇到了甘宁手下的甘九,而甘九是时时刻刻追随在甘宁左右的。

  这么说的话,甘宁肯定也在附近,比他先到达了滇池县。

  ‘这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徐猛想否定甘宁比他先到的实情,但见到甘九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让他不由垂起头来,无奈的叹了口气。

  甘九手持短戟,领着一百来人,站在路边,在看到徐猛脸上先是看到讶异的表情,而后是沮丧的表情,他心头窃喜,但面上没有波动。

  他将短戟递给身旁的亲卫,拱手向徐猛道:“徐校尉,我家校尉已久候多时了。”

  被作者群里的大佬说了,说我一个萌新怎么敢用四个字的小说名,建议我改成三国:季汉刘璋,这样可以拉到流量

第123章 两虎相争

  越嶲郡,邛都。

  刘璋和李恢围着邛都城绕了大半圈,将整座邛都城的守御情况观察了个七七八八。

  刘璋指了指城头,示意李恢:“城上人头攒动,可见贼人的兵力是不缺的。”

  “前面斥候回报过,城中除了越嶲夷王高远、高定父子的夷兵三千,还有从益州郡赶来的雍勉、雍闿父子领着的两千雍氏部曲,合计一下,估计城中五六千士卒。”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我眼下只有一万两千余士卒,两倍于城中的兵力,围城是做不到的,攻城则有些勉强,两军鏖战的话倒是不虚,只是贼人失了战心,闭城自守,鏖战没有什么机会,只能尝试攻城了。”

  刘璋不由轻叹一声:“若是城中只有夷王高远所领夷兵三千人,我兵四倍于贼人,倒是可以攻城试试。”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攻城。”出身南中,熟悉南中地理人情的李恢建议道,并向刘璋抛出了个问题:“明公,你认为城中是以夷王高远为首,还是以大族雍勉为首。”

  刘璋斟酌了下,回答了李恢的问题:“若是就兵力来说,自然是夷王高远略胜一筹,但是夷人甲胄器械不如汉儿精良,列阵而战又不如汉儿熟练,这方面,倒是雍勉胜上三分。”

  “依我看,两人是势均力敌,算得上旗鼓相当的对手,不真正较量一番的话,优劣不太好说。”

  接着刘璋大概猜到了李恢的想法:“莫不是两虎相争?高远、雍勉二人,各居一方,又非同类,我若急攻,他二人便会合力,若是缓和不攻的话,城中或许当有变故。”

  “正是。”李恢眼睛亮了起来,看向刘璋的眼神有些热切,面对他给出的问题,刘璋举一反三,完完整整的给出了答案。

  他附和道:“正如明公所言,高远乃是夷王,雍勉为汉儿大族出身,一个在越嶲郡居住,一个在益州郡盘踞,不是同类,也不在同一个地方,只不过平时有些书信联络,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现如今两人都窝在邛都城中,纵使他们两人能互相信任,各自崇礼,他二人手下的士卒,一为夷人,一为汉儿,风俗习惯不同,多少也会有些碰撞,发生一些摩擦,缓急之间城中必生变故。”

  “都时候蟹蚌相争,渔翁得利。”

  刘璋点了点头,认可了李恢的谋划,历史上高定和雍闿之间就发生了冲突,给诸葛亮捡了便宜,他说不定也可以捡个便宜。

  刘璋下达了命令:“大军拔营起寨,向后退十里扎营。”

首节 上一节 65/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