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季汉刘璋

三国:季汉刘璋 第108节

  “禀明公,小子进学已有半年,虽是不才,却是对《急就篇》已是倒背如流。”狼路先是仿效着士子文绉绉的谦逊了一句,而后拍着胸脯保证他对《急就篇》的通晓。

  “哦,那我且考考你,《急就篇》中第三篇背与我听一听。”刘璋饶有兴趣的考效起了狼路,顺便检查一下叟夷蒙学的成效,是否能够引导这群叟夷部落族长的儿子开化。

  不多时,狼路背诵完毕。

  刘璋满意的点了点头,正如狼路所言,他已是通晓了《急就篇》,可见汉嘉县的叟夷蒙学的确是做出了些成绩的,他从袖口掏出一枚玉印,递到狼路的跟前,勉励道:“狼路,当用心学习,懂礼仪,知廉耻,做一名堂堂正正的汉人……这枚玉印便赏于伱了。”

  狼路目光灼灼的盯着刘璋递过来的玉印,这玉石谁不喜欢,晶莹透彻,有若天成,可他却是不敢第一时间接下,他转过头试探性的看向他的父亲狼谭,想征询下狼谭的意思。

  刘璋自是察觉到了狼路的意图,他同样转过头去看向狼谭,向着狼谭说道:“狼卿点个头吧,不然你家这小子,只怕不接我的玉印。”

  狼谭压低声音向着狼路训斥道:“明公予你,你接下便是,岂能僵持,置明公于不顾。”

  狼路放宽了心,他诚惶诚恐的伸出双手,形成一个碗状接下了刘璋递来的玉印,而后跪拜致谢道:“小子狼路,多谢明公厚恩。”

  赏赐完了狼路,刘璋转向一旁,看向侍立在侧的一众蒙学老师,他慰问道:“诸君辛苦了,自当有赏赐发下。”

  一众蒙学老师闻言,亦是同狼路一般诚惶诚恐,纷纷言道:“明公,不辛苦,不辛苦。”

  赏赐蒙学老师的事情,刘璋嘱咐了一句陪同他一起视察蒙学的汉嘉县县令杨洪,让杨洪去颁下一应赏赐,慰问下蒙学的老师。

  而后刘璋来到了汉嘉县官寺的明堂中,正式和旄牛夷的夷王狼谭见礼。

  但见旄牛夷王狼谭跪拜在地,诚意十足的说道:“小人狼谭见过明公,愿明公千秋万寿,长乐未央。”

  ‘有点过了。’刘璋暗自吐槽了一句,这千秋万寿,长乐未央可不是他这个益州牧能用的词,应当只有关中的汉献帝刘协同学才配的上这两句词语。

  不过念及狼谭非是汉儿,乃是半路归顺的叟夷,刘璋也没有做出过高的要求,他提了提手上的玉如意,示意狼谭道:“狼卿请起。”

  待狼谭入席坐定,刘璋温言道:“狼卿虽是一时不察,同越嶲郡的夷王高远有所瓜葛,但是能及时醒悟,弃暗投明,归顺于我大汉,且在开通旄牛道一事上有所建树,可以说亦是有功之臣。”

  见刘璋谈及旧事,狼谭只觉头上有细汗落下,他惶恐的出席道:“前者受高远蛊惑,做下攻打安上县一事,小人甚是痛悔,每每思之悔恨万千,还请明公责罚。”

  容不得狼谭不去惶恐,上首的刘璋虽是面色温和,但刘璋的根底他却是知道的。平定南中一役,刘璋所领汉军所夷灭的叟夷部落不知凡几,有大种的叟夷部落,亦有小种的叟夷部落。如他所在旄牛夷部落,刘璋只需轻飘飘的一句话,明日估计就没了旄牛夷这个部落。

  出席跪拜的狼谭将头深深埋下,不敢窥伺刘璋一眼,他想到了汉军打造的刑具-断头台,只需几座断头台,不用上多少时间,就可以斩杀大批的叟夷。

  这段时间来,狼谭在杨洪领兵夷灭不顺服的叟夷部落时,见识到了断头台的快捷和方便,他可不想那种刑具驾临到旄牛夷的部落中。

  因此虽然刘璋后面言及狼谭有功,但狼谭在听得刘璋前面的话中,扯到他受到越嶲郡的夷王高远蛊惑,而出兵攻打安上县的事情,自是不敢安坐席间,而是出席谢罪。

  “狼卿不必如此,我之前就已言明,你受夷王高远蛊惑犯下过错一事不会追究,你且起身入席安坐。”刘璋对于识时务的狼谭态度还是很不错的,他出言宽慰道。

  在刘璋心中,狼谭虽是叟夷,但是属于半开化的叟夷,而且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叟夷,他有意将狼谭打造成叟夷归化汉人的榜样,作为一个示例展示给汉嘉郡的大小叟夷部落。

  而狼谭前面犯下的过错,引兵攻打安上县一事,却是使功不如使过,正好成为了刘璋拿捏狼谭的把柄。

  “多谢明公。”狼谭拜谢后重新入席。

  入席后的狼谭拱手向刘璋道:“明公,我旄牛一脉,本为蚩尤之后,乃是华夏苗裔,但由于久处叟夷之地,沾染了叟夷的风气,族内以狼氏为姓,甚是不雅,今逢明公驾临,还望明公能降下恩德,赐姓于小人,以正旄牛一脉。”

  ‘赐姓。’刘璋将手中的玉如意放到面前的案几上,旄牛夷王狼谭的识相程度有些超乎他的想象能力,狼谭不仅去了自身的夷人身份,认作了汉人,还要他赐下姓氏,彻彻底底的改头换面,这妥妥的归化典范不是。

  刘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点了点头:“狼卿即是有所请,我自当满足,昔日飞将军李广威服匈奴,使匈奴不敢进犯我汉家,卿以李姓可否。”

  虽是刘璋想着赐姓一贯是以皇族姓氏赐下,不过转念一想,这汉代貌似没有以皇族姓氏赐下的习惯,而是后世李唐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倒是往往以褒赏、恩惠、笼络的手段,赐给外姓人以国姓,使他们更忠于李唐王朝。

  国姓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被赐姓者来说,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刘璋念着以狼谭的身份,以及狼谭过往的作为,倒是配不上国姓,索性以飞将军李广的李姓赐下,寓意狼谭如飞将军李广一般,捍卫大汉的疆土。

  狼谭闻言,面带欢喜的出席拜谢道:“多谢明公,自今日始,小人便唤作李谭了。”

  狼谭对于刘璋赐给他什么姓氏都只觉无所谓,只需是刘璋赐下姓氏,给他贴上一张益州牧下发的牌子,告诫中外,他狼谭已经是汉家自己人即可。

  现在刘璋不仅赐下姓氏,更是用着飞将军李广的姓氏,狼谭多少读过些书,自然是明白了刘璋的心思,刘璋这是盼着他效仿飞将军李广,这不免让他心中雀跃万分。

  这两章字数略少,明日补一章齐全掉。

第204章 大国工匠

  汉嘉县的城楼上,刘璋踱着步缓缓的溜达,同时他将目光放到了城楼下,打量着城楼下正在进行中的城防建设。

  只见城楼下一队队匠人在勤快的忙碌着,有的在搬运泥土,有的在立起夹板,有的在奋力打夯。存着这具身体正主这一世的记忆,刘璋自然是瞧出了这些匠人在做些什么。

  古代城墙大抵是用泥土和石砖制成,不过石砖大多是在明清时候才启用,现下的东汉末年,土的作用是巨大的,城墙一般都是由夯土制成。

  城楼下匠人的所行之事,就是在夯土,泥土之物向来是又松又软,构不成形状,本来做墙体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这群汉代的土木老哥是有智慧的,匠人们会先在泥土中添加一定量的水,用来将土闷湿,而后再用夯打土,把松软的泥土打的牢固。

  刘璋饶有兴趣的走到靠近城墙的一侧,静静的观赏了起来,夯土造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层层的打夯,就如眼下,筑城的匠人们夯好了一层后,很快就有人推来了泥土,覆盖在夯好的土块上,接着夯土的匠人继续奋力打夯,一夯压一夯的将城墙慢慢叠高起来。

  “季休是打算造一座瓮城吗?”观赏了片刻后,刘璋转头问起了汉嘉县县令杨洪,问询起了杨洪的意图。

  青年英气,眉清目朗的杨洪应声作答:“禀明公,正是欲造一座瓮城,汉嘉县位于青羌、叟夷杂处的地方,时不时就有夷人作乱,骚动一方……城防要事,自当诸事备齐,以致万全,以免日后夷人侵扰汉嘉县时,城防出现阙漏的地方,为夷人所趁。”

  “杨君此言差矣,古人云:‘在德不在险’,若是施行德化,教化蛮夷,令蛮夷感怀在心,崇德汉家,彼辈自然是不会作乱的……今者建瓮城,修缮城防,却是落了下乘,毕竟世上没有破不了的城池,以函谷关之险要阻塞,不是也被攻取下了。”

  南中大族孟氏出身的孟节,在州牧府中担着书吏的职位,这次巡视跟在了刘璋的身边,他听到了杨洪的言辞后,发表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孟节以修缮城防之事,不如去修德政,只是这里的‘德’不是指道德的德,而是君王之德,君王的德行在于与民休戚与共,得治下民心。

  杨洪与人为善,没有去同孟节争辩,而是应和了一声:“孟君所言有理,在德不在险,德行不修,则山河险要不足以凭恃……只是夷人狡黠,不通礼仪,更是不知廉耻,实在难以揣测夷人的心思,此等境况下,不得不修缮汉嘉县的城防,以防夷人有贰心。”

  “其次,无壮丽不足以示威严,汉嘉县作为汉嘉郡的郡治,多有夷人观望城池,要是汉嘉县城池残破,恐是会被夷人小觑……因此自当修缮汉嘉县城池,以示雄伟,让夷人为之惧畏,不敢窥伺汉嘉县。”杨洪客套性的附和了一句后,给修缮城防一事搬出了相应的解释。

  闻言孟节点了点头,他是南中人,他所出身的孟氏更是在夷人堆里打滚的,对夷人的心性是了然无比。对于杨洪给出的这番解释,他拱手向着杨洪赞道:“杨君思虑周全,节不如也。”

  刘璋转过身来,面带笑意的给出了总结:“即是要修德,亦是要修缮城池,二者不可或缺……德行和险要非是鱼和熊掌,两者可以兼得。”

  不同于争辩德行和险要那个更重要的杨洪和孟节,刘璋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德行和险要他全都要,在他的思量中,修德过了头不免会迂腐,而山川险要不足以凭恃,两者不可偏执一端。

  “明公所言甚是。”杨洪和孟节齐齐拱手礼赞了一句。

  刘璋继续前行,不再留恋观赏汉代夯土的工艺,一边走着,他一边赞赏着杨洪:“季休出任汉嘉县县令以来,汉嘉县地界这一向无事发生,可见季休你的才干……此外这次我巡视汉嘉,前番所立条陈,如招募叟夷子弟入蒙学研习汉家典籍一事,季休你做的很不错,就如此推行日久,想必汉嘉境内的夷人,当是用夏变夷,归化为汉儿矣。”

  “明公谬赞了,洪不过是做些本分的事情,却是当不得明公的赞赏。”杨洪在刘璋面前,自是不敢托大,他谦逊了一句。

  “非是谬赞,实情如此……你的功劳,州牧府里皆有记录,我这里亦是记在脑中。”刘璋摇了摇头笑了一声,否定了杨洪的谦让。依着刘璋的性子,他不太喜欢官面上客套推诿,而是通常情况下,以真心换真心的方式来获取手下的人心。

  在汉嘉县停留数日后,刘璋开始准备折返回往成都,他这一次巡视诸郡,先是察访了广汉郡,而后是犍为郡的富顺县,在富顺县视察了王连的作为,接着来到了当下所在的汉嘉郡汉嘉县,检查杨洪的工作内容,直至如今,该到了回程的时候了。

  本来刘璋想着由汉嘉郡往南,到越嶲郡的郡治邛都,看一看邛都令李恢的治政如何,不过时间上却是不太允许他继续巡视了。

  四月将尽,就快五月了,很快就要夏收了,而夏收之后,刘璋需要动员大军攻伐汉中,大军开拨所要处理的桩桩件件的事情,都需要他这个益州牧批阅首肯,这个时间点,他需要坐镇在成都。

  不过回程的路途上亦不是急如星火,容不得一点迟疑,刘璋在到达临邛时,停驻了回程的脚步,临邛有他感兴趣的两样东西-钢铁和工匠。

  汉代的临邛因为境内有铁矿,且铁矿的品相不错,所以成为了蜀地数得上的冶炼业中心,出过卓王孙、程郑等富可敌国的豪商巨贾,汉廷更是在临邛设置过铁官管理冶铁一事。

  而古典战争中所需最紧要的东西莫过于钢铁,盔甲、武器等都需要铁石来打造,刘璋自然是关注军械的,且不必说好的军械对于军队的士气和战斗能力有很不错的提升,毕竟谁也不想穿个破铜烂铁、拿个锈蚀的兵器上战场。若是穿的盔甲破烂、所用武器不够锋锐,只怕是人还没上战场,心中已是怯了三分。

  因此刘璋在临邛停驻了脚步,准备视察一番临邛的冶炼业,只是于临邛的冶炼业外,刘璋更关注一名工匠的踪迹-蒲元的踪迹。

  虽然刘璋前世是一名理科生,但是隔行如隔山,对于打铁这件事情他是一窍不通的,或许大概的原理他是知晓的,但是具体怎么打铁他是无能为力。

  就像是富顺县的小口盐井的挖掘,刘璋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口的盐井,比起大口的盐井省时省力,而且后世富顺县基本上以小口盐井为主。

  但这里要让刘璋具体给出挖掘小口盐井的法子,怎么挖小口盐井?小口盐井怎么起卤水?他是怎么都给不出来具体的方案的,只能托付给王连这个专业人士去做。

  而现下,在铁器一事上,刘璋也想找一位专业人士帮他,而历史上蜀汉的大国工匠蒲元,自然是不二选择。

  念及于此,刘璋只恨自身前世没有多多了解火药和火器的制造,不然直接手搓燧发枪,手下士卒一人一把燧发枪去横推天下,看谁挡得住他的攻伐,统一天下后,再让鲜卑、乌桓等蛮夷变的能歌善舞去。

  将不可能造出来的燧发枪抛之脑后,刘璋着人寻觅起了蒲元,意外的,寻觅蒲元一事很快有了眉目。

  临邛蒲氏传承已久,蒲江为先秦时期濮人聚居之地,“蒲”“濮”相通,邛崃、蒲江地区的蒲姓称得上是当地大姓。

  因此寻觅临邛蒲氏出身的蒲元,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蒲氏作为临邛大族,而蒲元作为临邛蒲氏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声名播于临邛,刘璋只略微遣人打探一番,就找到了蒲元的踪迹。

  刘璋此刻安坐在临邛县的明堂中,等待着蒲元的上门,历史上关于蒲元的事迹记载,可是让他对蒲元有着很高的期望。

  《蒲元别传》载,蒲元遣人取蜀江水,但取水士兵偷懒,在江水中掺杂了涪水回来复命,不过却是被蒲元在淬刀的时候发现了水不对劲,士兵为了不受责罚,捍言没有掺杂涪水,但蒲元以刀划水,精准的说出了掺杂了八升涪水,令取水的士兵在惊讶下认了罪,时人有“蒲元识水”之赞叹。

  关于蒲元识水这一桩神乎其技的公案,刘璋大抵是半信半疑,毕竟史料这种东西不可尽信,其中高祖斩白蛇、王祥卧冰求鲤这些有类神话的故事,是怎么也不能让人信服的,因此蒲元识水一事多半是文人因缘附会,夸张所致。

  不过蒲元作为诸葛武侯的西曹掾,为刘备、诸葛亮、姜维等人所赏识,更是多次参与蜀国兵器的锻造,因此蒲元在打铁一事上的才干,刘璋自认是可以相信的。

  虽然蒲元所锻造的环首刀,恐是达不到姜维所言以竹筒内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那种恐怖的锋利程度,但料想比起寻常工匠锻造的环首刀,当是能胜上一筹。

第205章 临邛铁官

  刘璋对蒲元的期望很高,但是真正见到蒲元时,他不免有些失望了,无他,站在他身前的蒲元是一副少年的模样,虽是看起来有些老成,但只怕难以如历史上一般担起重任。

  这也是刘璋穿越过早的缘故,现在是兴平二年,到了明年才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建安元年。

  来的早,固然有一定的好处,毕竟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占据先机是很重要的,但来的早,也有一定的坏处,就像现在这样,刘璋所熟知的三国人物,很多都没有成长起来。

  例如王连、高柔等人,刘璋一一将这些人提拔到了诸曹的位置上,但这些人虽是满腹才学,却多多少少缺乏历练,没有同历史上一般老成。

  其次就是刘璋面前的蒲元,蒲元脸上少年的气质尚未完全褪去,全然没有历史上那个能担任诸葛武侯西曹掾的雄浑气质。

  不过刘璋也是打了预防针的,关于蒲元的年龄、外貌相关的信息,作为兵曹的彭羕早早的通报给了他,因此在召见蒲元的同时,刘璋一同召见了蒲元的父亲,同时也是临邛蒲氏的族长蒲和。

  不然刘璋若是单独召见蒲元,在外人眼里就显的过于违和了,而有了临邛蒲氏族长蒲和的遮掩,那就可以说的过去了。

  “小人蒲和、小子蒲元见过明公。”

  面对手握益州权柄的刘璋,以及刘璋单独的召见,身为临邛蒲氏族长的蒲和虽是不知道刘璋的来意,但是性子稳重的他,自是摆出了一副规规矩矩的样子,礼仪周全的向着刘璋行礼。

  位于蒲和身侧的蒲元,少年心性下,不由偷摸打量了几眼刘璋,想知道至高无二的益州牧的样貌。随着蒲和的拜下,蒲元收回了打量刘璋的目光,同样跪拜而下。

  “起来吧,且入席答话。”刘璋面色和睦,挥动着手中晶莹剔透的玉如意示意道。

  “谢明公。”蒲和诚恳的道了一声谢,而后领着蒲元入了席。

  蒲和心中有疑惑,不甚明了刘璋召见他的意图,他临邛蒲氏虽然在临邛一地颇为有些名头,可是放眼整个蜀郡的世家豪族,临邛蒲氏不过是一个小卡拉米、小喽喽一个,不起眼也不出头,怎么想都是配不上刘璋这位益州牧的单独召见。

  更不必说临邛蒲氏非是经学世家,而是冶炼为业的豪族罢了,当然说好听点叫豪族,说不好听点就只是个豪商,再不好听点就只是个打铁的。

  蒲和心中疑惑不解,但是在刘璋身前,面临刘璋去岁东征西讨,威服蜀地的气势,他自是不敢发出一言询问,只是静待着刘璋的垂询。

  刘璋没有让蒲和等上太久,他开口垂询道:“蒲君,听闻你蒲氏以冶炼为业,所造铁器甚是锋锐,称得上是临邛第一。”

  蒲和闻言立即谦让道:“小人家中锻造的铁器锋锐不假,但是说是临邛第一,实是不敢当。”

  虽是推脱掉了临邛第一的称号,但是蒲和作为手艺人,对自家锻造的铁器精锐之说,大大咧咧的承了下来,这是他蒲氏一族在临邛这个冶炼业大县的立身之本,若是锻造的铁器稍微差上一些,他蒲氏如何面对其他临邛铁商的竞争。

  刘璋闻弦音而知雅意,知道了蒲和作为匠人的骄傲,毕竟蒲和只是不敢当临邛第一,所锻造的铁器精锐一事蒲和是认了下来的。

  抚着手上光滑细腻的玉如意,刘璋透露了一点口风:“眼下四方多事,府库匮乏,官府欲行铁器专卖一事,用以充实府库。”

  ‘官府、铁器。’刘璋的话像是一道惊雷般响彻在蒲和的脑中,震的蒲和有些惑然。

  作为冶炼世家的蒲氏,对于官府推行的盐铁专营或是专卖都是有一定的历史记忆的。昔年孝武皇帝时期因为外事四夷的缘故,导致当时的国家财政困难,于是孝武皇帝时期的大司农桑弘羊将目光放到了盐铁上,将盐铁划归为官府垄断,断了民间冶炼业的路子,用盐铁为国家揽财。

  想到过往的历史,蒲和心中有些苦涩,但他心中虽是不喜,于面上却不敢表露一二,刘璋的话并不是在同他商量,而是单纯叙述他即将推行的政策。

首节 上一节 108/1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