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第349节

他们都是读书人,明白人性。

人们常说,善战者赫赫无功,如果一个人太过优秀,能将一件事扼杀于摇篮之中,这种人确实厉害。

可是现实就是,他这么做的后果,就看起来跟其他人没什么不同。

人很现实,你不把事情搞大,怎么显示出你的本事?

陈数就算扼杀了济宁的天花疫情又如何?

没有搞出大事,你就没有功劳。

官员们对视一笑,各自散去。

这件事已经被他们抛到脑后。

几日后,吴王朱橚,出现在济宁任城城门口。

“臣等,拜见吴王殿下!”

陈数带着济宁府的官员前来迎接,朱橚见到陈数,赶紧说:

“父皇口谕,连山侯除见皇帝,其余人等皆可不拜!”

他一开口,倒是吧周围的人吓了一跳,朱元璋这个口谕,可是重若千钧呀。

“皇帝圣明!”

陈数本来就是一个不喜欢行礼的人,干脆打蛇随棍上,就不拜了。

其他人依照礼仪,还是随着方克勤跪拜朱橚,朱橚看着朱樉混在人群之中,也拜得正爽。

朱橚又好气又好笑,同时羡慕。

二哥入戏太深了,不过他的生活,比自己自在。

“咱们会衙门再说吧!”

...... ...... 0

亲王代天子出巡,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天子的代表。

方克勤等人,将朱橚迎到衙门。

朱橚询问济宁的情况。

“我等找到了三百天花病人,已经按照连山侯的吩咐,都隔离起来了!”

“多亏了连山侯,这次瘟疫才被扼杀在摇篮中!”

“属下这些日子,都在推广连山侯的牛痘之法!”

“通过广为传播之后,百姓们也可自发种痘,方法特别简单!”

古代的条件,自然不可能由官府出面,去一个个让百姓种痘,这也不太现实。

陈数将种痘之法,无偿推出。

不少百姓闻得方法,也依样学样。

相比起那些想太多的读书人,百姓对连山侯陈数的信任还要更多。

因为陈数的出现,确实实实在在的改变了任城人民的生活,他在任城人民心中,就是万家生佛。

而那些迁徙,或者在任城附近的读书人,大多也为陈数马首是瞻。

陈数的学校,给了许多读书人一个温饱和安心读书的机会。

身为学校的老师,来自连山侯府的算学卷子,也是他们为数不多可以比南方学子更优越的学习资源。

朱橚闻言,点头。

方克勤这个人,果然不亏是父皇口中的能臣。

就算没有陈数,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他也能做得更好。

据说他的儿子在青州府为知府,能力还在方克勤之上。

一个布政使司,父子两知府,确实也算是大明朝官场上的奇迹。

“种痘者,一开始确实会出现一些天花症状,不过很轻微,喝水过几天就适应了!”

“等手臂上出现一道疤痕,接下来,就可以免疫天花了!”

“根据目前微臣观察,只要种痘着,接触天花病人也不会被感染!”

“连山侯的方法确实有效,微臣也去信诸位同僚,目前青州府也在按照微臣的方法给百姓种痘!”

方克勤对于自己能压制一场瘟疫的爆发,十分激动。

可以想象,如果陈数不压制这场瘟疫,那任城今年的成绩,税收,肯定会大受影响的。

他本人的政绩不说,这对于皇帝开发北方的决策,也有影响。

“那济宁,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吧?”

朱橚没想到,陈数处理这件事如此迅捷,从奏折送到应天府,到他来到济宁,朱橚自信他并没有浪费时间。

但是,事情还是完全解决了。

“倒也不是!”

一直没有说话的朱樉,突然插嘴:

“有个地方,拒不执行方知府的决策,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

对于朱樉的不屑一顾,朱橚也来了兴趣。

“不知道那个地方是哪里?”

“曲阜,孔家!”

朱樉提起这件事,还有些生气之.

第201章 显微镜,孔家人自己找死

曲阜,孔子的故乡,是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在华夏人心中,是不折不扣的圣地。

曲阜归于济宁府之下,但因为孔家和圣庙的缘故,不说在济宁,在全国士子心中,也是独一份的。

孔家后人,都被遵从,这导致了孔家在曲阜的地位,一直很高。

因为是孔圣人后代的缘故,孔家人在朝堂之上,也有自己的声音发出。

这次推广牛痘,方克勤凭借着改造任城的威望,三州十二县的其他县城,莫不遵从。

唯有到达曲阜,一直没有发声的孔家人,突然指着陈数妖言惑众。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种痘之法实在是有违天和。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出来指责的人,朱樉自然不会对他们有什么好感。

老朱家的人,说白了其实对整套儒家的思想,都没有太感冒,不过和士子之间的利用关系,皇家也会表面上尊重儒家的道统。

曲阜这个地方,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

当圣地的孔家出来公然反对的时候,方克勤哪怕是济宁知府,也陷入被动的境地。

事实上,济宁的种痘工作很快,但在曲阜,却被孔家人给打断了。

孔家在天下人,在曲阜人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而他们说的话语,让朱橚似曾相识。

朱橚忍不住说了一句:“这孔家人,是站在江南那边?”

孔子的子孙,出过不少能人,但也不乏沽名钓誉自卑,因为是圣人之后,他们在历朝历代,都会受到皇帝尊重。

北方虽“六六零”然破落,可也影响不到孔家的地位。

只是朱橚真的想不到,对方竟然会帮南方那些大儒说话。

“一切,都是利益而已!”

“北方虽然不行,孔家跟天下士子的关系都不错!”

“虽然济宁破落,但孔家的势力还是不小的!”

“在曲阜,有多少良田在孔家名下,又有多少百姓,跟着孔家吃饭!”

“如今天下士子,以江南为尊,这些人为江南地主说话,又无可厚非!”

“而且我听说,曲阜那边传来消息,孔家某些人,对连山侯在任城造城,而不是在曲阜造城,颇为不满!”

天下事,说来说去不过是利益二字,。

朱橚少不经事,第一次出宫就遇见这等情况。

陈数在一边,呵呵笑。

这是他第一次(他以为的)见到朱家的皇子,感觉很新鲜。

“那接下来,该怎么办?”

“凉拌!”

“既然是孔家一力反对,而且曲阜知县也站在孔家这边!”

“那方大人只能上奏折,将这件事告诉皇帝!”

“如果曲阜没有瘟疫自然好说,有,至少也不是咱们的责任!”

自作孽,不可活,只是可怜了那些百姓!

“大概是,他们以为也出不了大事!”

天花在牛痘出现以前,算得上是类似后世的流感一样的病,它平时无处不在,几乎已经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

谁家有了孩子,都不算活。

只有熬过天花,才能算这个孩子从老爷天那里活下来。

不过一个传染病的力度终究也是有限,大明朝有大量的贵族和百姓从小到大没有出过花。

首节 上一节 349/3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投资返寿命,祖龙心态崩了

下一篇: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