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大明:上京讨债,老赖竟是朱元璋 第229节

面对皇帝的质问,李善长的眼神,逐渐清明起来。

“陛下,微臣的斗破还没写完呢!”

“这要是当中书省宰相了,就没时间写书了!”

“你……”

皇帝差点被他这个理由给气晕过去,这个老小子,你不想但宰相,你也别用这种蹩脚的理由忽悠我?

可是,等反应过来。

所有人都愣愣地看着李善长。

仿佛第一次认识他。、

李善长恋权,这是朝堂中人众所周知的事,

他在为相的时候,就因为这个性子,排挤,打压了不知道多少人。

皇帝贬了他之后,他也各种小动作,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官复原职。

可是如今实现愿望的机会近在眼前,这家伙竟然放弃了。

皇帝也有些愤怒,这个陈数到底有什么魅力?

怎么刘伯温如此,李善长这个老狐狸也被他改造得连权位都放弃了。

刘伯温见到这样的李善长,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李善长被他笑得恼羞成怒,指着他骂:

“你个老匹夫,笑个屁?”

很难得,刘伯温没有回嘴,而是朝着李善长行了一个礼。

以前的李善长她看不上,今天的李善长,倒是值得他看高一眼。

“陛下,人各有志,我们这些老骨头就算想要为陛下分忧,也干不了多久了!”

“且,政策虽然是我们写出来的,但管理的那套,其实是陈数的功劳!@”

“真要推动改革,恐怕陈数这家伙也逃不过!”

“太子殿下主持改革,正好可以夺取叨扰陈数,让他出出力,也好过整天窝在家里,研究什么修仙之法!”

“修仙?”

皇帝给气笑了,这家伙才十几岁二十不到,就已经开始研究长生法了?

不行,必须让这混蛋动起来。

皇帝望向李善长,叹息一声。

李善长以前恋权的时候,皇帝时时防着他。

做为文官集团的首脑,他从某种意义上是自己的对手。

可是这个对手真的放下一切之后,他又觉得可惜。

“行了,人各有志!”

“朕也不要求你什么,你就继续在国子监待着教书育人,给我大明多培养一些栋梁吧!”

“对了,关于算学和一些叫什么……专业知识,你也支棱起来!”

“李善长听封!”

皇帝开口,李善长再次跪下。

“朕封你为国子监祭酒,以后咱们大明的科举改革,由你引导!”

国子监是个清闲部门,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可是皇帝这句话,5.8却表示这国子监除了【大学】这个功能之外,另外赋予了李善长新的权力!“

李善长浑身剧震,引导科举改革,这本应该是中书省的责任。

皇帝将它的一部分权柄分给国子监真的好吗?

李善长明白皇帝的意思,恭敬行礼。

这次他再推迟,皇帝就要揍他了!“

“既然决定太子推动改革,那朕就看你们把摊子支棱起来!”

“你们做得越好,那些官员就越好过!”

“多谢陛下!”

“陛下仁慈!”

……

李善长和刘伯温,带着皇帝的封赏告退。

而此时,

大明朝的所有官员,工作都心不在焉。

尤其是中书省,大家都在等着刘伯温他们的消息。

胡惟庸看似风轻云淡,心中却紧张得不行。

在宫里的眼线,已经打听到了刘伯温和李善长出宫的消息。

所有人都莫名其妙,皇帝就让他们这么走了?

如果皇帝要罚李善长,他不可能离开皇宫。

如果不罚,那必然重用?

这究竟是什么情况?

众人的疑惑没有维持多久,皇帝的圣旨已经来到中书省。

“皇上从轻发落,李善长他们成功了!”

“韩国公放弃了恢复宰相之位,去国子监当祭酒?”

“太子殿下主持改革?”

三个消息,每一个都让人震撼。

尤其是第二个,超出了胡惟庸的想象。

“李善长,怎么可能!”

他瘫坐在椅子上,瞬间觉得自己和那位恩师的境界,变成天壤之别.

第137章 老夫可以合法贪污了,李善长笑掉牙

皇帝饶了空印官员死罪!

这个消息瞬间在应天府中流传,百官闻得这个消息,一时间欢呼雀跃。

也不怪他们失态,其实空印案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那就是百官不知道哪怕没有贪赃枉法,会不会因为他们没想到的事情掉脑袋。

空印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如今皇帝仁慈,愿意让其他人将功补过,对于立场天然站在空印官员那边的京官,庆幸不已。

不过他们也明白,非皇帝好心,而是吴国公刘伯温和韩国公李善长倾力相救。

这两位代表大明文官集团的开国功臣,因为空印官员,却难得联手合作。

无论是淮西一脉和浙东一脉的官员,对二人都心怀感激。

众人也等着李善长和刘伯温,重掌权柄的日子。

可是圣旨和宫中的消息传出来,所有人都傻眼了。

吴国公刘伯温,拒绝皇帝让他重新回来的决定不奇怪。

可是李善长,也拒绝了。

两位开国元老的高风亮节,让他们的声望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人都赞颂二人有君子之风。

以至于,官员们忽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那就是李善长升任国子监祭酒。

但李善长却被皇帝任命,主持科举改革和户部改革的指导。

所谓指导,其实就是,负责户部或者其他部门的,关于财物管理的知识。

这两个权柄,说重不重,说轻不轻。

科举乃是国家取士的根本,李善长主持科举改革,对于目前在国子监的学生来说,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国子监聚集了全国的学子,但目前来说,未必他们就都是进士之选。

可是如今李善长主持改革科举,他们未来中进士的几率肯定大大提升。

而他们作为李善长的【学生】,如果李善长愿意,他随时可以在未来在淮西集团之外,另开一条08道路。

尤其是皇帝南北分榜之后,开始重点培养北方士子。

这国子监中,有大量北方士子。

而另外一个关于科举和户部的改革,就是算学入科举。

虽然皇帝将这个规矩立起来,如今天下各大学院都开始增设算学。

但是,算学在华夏,已经被荒废了数百年。

除了少数有兴趣的学子,其他人根本就是一窍不通。

就算他们想把算学提起来,也没有合格的老师。

江浙,江西等传统出士子的地方,往往是一道算学题,老师和学生两眼摸黑,谁都不会解。

算学这东西可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会的,

首节 上一节 229/3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投资返寿命,祖龙心态崩了

下一篇: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