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152节

  这样能更有效地将热量反射到庇护所内部,而不是让其直接通过烟囱流失。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淡下来,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

  凛冽的海风开始变得更加强劲,气温正在迅速下降。

  “今天的工作,到此为止了。”

  他对着镜头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疲惫。

  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将施工区域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把零散的石块归拢到一旁。

  看着眼前那道已经初具雏形的、高度达到四十厘米左右的石墙和壁炉基座,他心中涌起一股踏实的成就感。

  虽然离齐腰高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但最艰难的第一层已经完成,并且整体的框架已经显现。

  在生火做饭之前,他决定先去检查一下今天布下的所有“被动收入系统”。

  他首先走向湖边,那三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弹性自动钓鱼竿,依然静静地保持着上弦后的紧绷姿态。

  被拉弯的桦木杆蓄满了力量,但那精巧的“4字形”触发机关,却纹丝未动。

  他挨个检查了水下的鱼饵,发现都还完好地挂在鱼钩上,并没有被小鱼啃食的迹象。

  “看来今天水下的鱼情并不活跃。”他对着镜头平静的分析着。

  “水温太低,鱼的进食欲望不强,不过没关系,这套装置是24小时工作的,我们有的是时间等待。”

  他没有收回装置,只是确认了一下机关的灵敏度,便转身走向那片针叶林。

  林中的光线更加昏暗,他借着头灯的光芒,依次检查了那四个弹性吊索陷阱。

  结果和他预想的一样,所有的套索都还静静地悬挂在“兔子高速公路”上,没有任何被触发的痕迹。

  又是双双空军的一天,林予安完全没有沮丧的情绪,在荒野中,期望每一次的投入都有立刻的回报,是不切实际的。

  他所做的,是不断地增加成功的概率,然后把剩下的,交给时间和运气。

  确认完所有的陷阱,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了临时庇护所。

  他熟练地点燃火堆,将贻贝放入锅中。

  在等待水烧开的间隙,他坐在火堆旁,什么也没做,只是静静地看着跳动的火焰发呆。

  一整天的高强度劳动,几乎榨干了他所有的体力。

  他的身体极度需要休息和恢复。

  锅里的水很快沸腾,贻贝一个个地张开了黑色的外壳,散发出鲜美的海洋气息。

  林予安没有像往常一样急切地享用,而是稍稍冷却,才不紧不慢地将一颗颗饱满的贝肉挑出,送入口中。

  晚餐很简单,甚至有些单调,但对于一个疲惫到极点的身体来说,这些高蛋白的食物,就是最有效的修复剂。

  吃完晚餐,他甚至懒得去处理熏制的兔皮。

  他将火堆添足木柴,确保能燃烧到深夜,然后便钻进了温暖的睡袋。

  几乎是在闭上眼睛的瞬间,就沉入了深度的睡眠。

  时间来到了第九天。

  当林予安再次睁开眼睛时,他打开摄像机看了下时间,屏幕上显示的数字让他心中一惊——上午八点!

  他居然睡了接近十个小时,这在进入荒野以来是前所未有的。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身体深处的酸痛感已经缓解了大半,肌肉也重新充满了力量,这正是深度睡眠带来的效果。

  但他没有丝毫喜悦,反而一股强烈的紧迫感涌上心头。

  他立刻钻出睡袋,甚至来不及整理,便抓起采集袋,快步冲向海边,必须赶在潮水完全涨回来之前,完成今天的例行采集。

  当他抵达海岸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头再次一沉。

  海面上,视野所及之处,漂浮着大量大小不一的白色物体。

  它们随着涌动的潮水,互相碰撞,发出“咔啦、咔啦”的清脆声响。

  “是流冰!”

  “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快。”

  他皱着眉头,对着镜头语气变得无比凝重的说道:“峡湾开始结冰了,虽然现在还只是些零散的碎冰,但这无疑是一个警告,一个来自大自然的最后通牒。”

  “用不了多久,这些流冰就会变得更大、更密集,甚至会彻底封锁整个峡湾,让我的赶海活动彻底停止。我必须加速了!”

  他迅速进入潮间带,今天的采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拼命,疯狂地将一簇簇贻贝和海螺扫入袋中。

  此时已经顾不得精挑细选了,大小都装,装够一背包就倒在岸边,然后继续采集。

  他今天冒着风险多采集了三十分钟,大大小小的贻贝少说得有100多斤。

  他必须尽可能的采集更多的贻贝,因为这项采集的福利,大自然给予的这个馈赠窗口,最多还有十天,就会被彻底关闭!

  持续的低温会让整个峡湾或海湾的表层完全冻结,形成一层厚实的海冰。

  一旦海湾完成封冻,潮汐的作用会被极大削弱,低潮时也不再会有大面积的滩涂暴露。

  到了这个阶段,所有潮间带的采集活动将完全停止,贻贝床被封锁在几十厘米甚至一米厚的海冰之下,再也无法触及!

  林予安将所有的贻贝都运送到暂养池,这里的情况好了许多,没有那么多浮冰,暂养池还是安全的。

  他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了一顿冷早餐,随后,他立刻奔赴那个未完工的工地。

  地穴之中,那两个如同卫士般矗立的石墩和一旁的壁炉基座静静地等待着他。

  林予安戴上手套,没有片刻的犹豫,直接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经过昨天的奋战,地基的框架已经搭好,但离完成所有石工活的目标还有距离。

  他今天的工作,是从昨天中断的壁炉部分开始,完成剩下的两个后方石墙,以及壁炉的垒砌。

  后方的两个石墙,靠近天然岩壁,它们的建造需要与前方两个石墙以及岩壁本身进行复杂的找平。

  接着,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壁炉的建造中。这不仅是一个取暖设备,更是未来庇护所的心脏。

  他挑选出那些最大、最平整、最耐火的花岗岩,作为炉床和内壁的材料。

  他仔细地构建着炉膛的内部结构,将后壁砌成一个带有微小倾斜度的弧形,以确保最大化的热量反射。

  他又在炉膛的上方,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被称为“烟架”的平台结构,这是一个能有效防止冷空气倒灌、并提高燃烧效率的关键设计。

  他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身体的疲惫。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石头与石头之间那完美的契合。

  午餐依然是几个生贻贝,用最快的速度补充完盐分和能量,便立刻重新投入工作。

  傍晚时分,当他将最后一块构成壁炉主体的石头安放好时,一个坚固厚实,充满了原始美感的壁炉雏形。

  已经与东侧的两个石墙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的高度,与石墙的顶面齐平,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基系统。

  他还测试了一下壁炉的效果,还算不错,烟不会四散而是会顺着烟道攀升而出。

  ——————

  (这个火焰真好看,像月票一样鲜红~)

第166章 中鱼!海降型溪鳟!

  第十天。

  林予安在黎明时分准时醒来,昨夜的深度睡眠让他恢复了大部分体力,但肌肉深处依然残留着搬运石块带来的酸胀感。

  他没有急着开工,而是先进行了例行的“巡视”。

  海边的流冰比昨天更多、更密集了,它们拥挤在峡湾的入口处,像是一道正在缓缓关闭的白色大门。

  留给他采集海产的时间,不多了。

  他再次进行了掠夺式采集,又将大量的贻贝和海螺补充进他的“海鲜暂养池”。

  然后迅速检查了陷阱和钓鱼装置——依旧是空军。

  对此他已经毫不在意,他现在拥有足够的食物储备,可以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庇护所的建设中。

  回到工地,他的目光投向了庇护所旁那堆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木材。

  那是他早在几天前就准备好的,八根用手锯切割成三米标准长度的云杉枯木。

  “各位,今天我们开始庇护所的主体结构——木墙的搭建。”

  “我打算制作一个梯形的框架,固定在石墙顶部,然后逐渐增加原木。”

  “但要搭好这个木墙,有两个核心难题需要解决。”

  “第一,如何让第一层原木稳固地坐在不平整的石基上。”

  “第二,如何让两面墙的原木在拐角处死死地锁在一起。”

  林予安决定先从最长的后墙,也就是与天然岩壁平行的那一面墙开始。

  他从那八根标准木材中,挑选出一根直径约20厘米原木,将其拖到石基座旁。

  他没有急着抬上去,而是先将其用两块石头卡住,防止滚动。

  然后,他拿起了那把锋利的短柄斧。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我必须对所有铺在石基上的第一层原木,进行平整处理。”

  他沿着原木的一侧,用斧刃,铛!铛!铛!的沿着直线,在原木上横向削砍。

  半个多小时后,伴随着最后一片木屑的落下。

  这根原木的底部,被他硬生生地削出了一个宽度约十厘米、表面虽然粗糙但整体平整的平面。

  他用手掌抚摸着这个平面,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他将原木翻转过来,费力地将其抬起,小心翼翼地安放在了石基座上。

  这一次,原木不再滚动。它庞大的重量通过这个平整的接触面,均匀地压在下方的石基上,稳如泰山。

  解决了后墙的基座木,现在轮到侧墙,以及那个至关重要的拐角。

  他从剩下的七根木材里,又挑选出一根同样笔直的,用同样的方法削平了底部。

  然后,将其横向摆放在后墙原木的末端,形成一个“L”形的交叠。

  现在,他需要在上面这根侧墙原木上,开一个半圆形的凹槽,让它能像马鞍一样,完美地“骑”在下面那根后墙原木上。

首节 上一节 152/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