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150节

  他清点分类完石堆,对着镜头说道:“地穴里挖出的大多是碎石和中小型石块,真正能用作基石和主墙石的,数量严重不足。”

  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带上他的撬棍和手套,开始了他的“采石之旅”。

  随后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庇护所周边那些被冰川和流水侵蚀过的山坡与干涸的溪床上,那里才是大自然真正的建材市场。

  他先来到一片地势稍缓的山坡,这里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

  经过反复的撬动和调整,一块块顽固的石头终于被他完整地从冻土中剥离了出来。

  他没有搬运,而是将开采出的合格石料,就地堆放在山坡上一处开阔易于取用的地方。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就这样在山坡上不断地寻找开采。

  山坡上,那堆由他亲手开采出的建材储备,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庞大。

  当他觉得主墙石的数量已经足够时,他又将目光转向了那条干涸的溪床。

  这里的石头经过流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形状大多变得圆润光滑,不适合直接用作砌墙。

  但他需要的,正是这些石头中的一小部分,那些被水流打磨得极其扁平的片岩。

  “这些,就是我们最好的楔石。”

  他一边在溪床里翻找,一边解释道:“它们的厚度各不相同,从一厘米到五六厘米都有,是用来找平和填缝的完美材料。”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方的海平面上泛起了橙红色的晚霞。

  林予安的采石工作终于接近了尾声,看着山坡上和溪床边那两堆石碓,脸上露出了疲惫而又满足的表情。

  挑选出第二天上午施工所必需的第一批基石和主墙石,艰难地将它们运回了地穴旁。

  然后返回营地,立刻生火做饭。

  冰冷的空气中,一簇温暖的火焰很快就在石灶里跳动起来,映照着他被汗水和尘土抹黑的脸庞。

  经过了一整天超大强度的体力消耗,他的身体急需大量的蛋白质和热量来进行修复和补充。

  烤兔肉虽然香,但口感干柴,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会损失不少宝贵的肉汁。

  今晚,他决定换一种更滋润、更能最大化利用所有营养的烹饪方式——炖兔肉。

  他将昨天剩下的一只兔子,用大马士革猎刀,沿着骨骼的结构,干净利落地分解成几大块。

  然后,将它们全部放入那只已经被熏得有些发黑的MSR不锈钢锅中,加入淡水,水量刚好没过兔肉。

  随即,他将锅稳稳地架在火堆上。

  在等待水烧开的间隙,他从一旁的储备里,拿出了几根前几天挖的宽叶香蒲根。

  他用刀刮去根茎粗糙的外皮,露出里面雪白的、富含淀粉的肉质,然后将其切成厚片,准备快出锅时一同扔进锅里。

  香蒲根是优质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在炖煮后会变得软糯,能让汤汁变得更加浓稠。

  他又从采集袋里,抓了一小把被霜打过的岩蔓越橘。

  他没有直接扔进锅里,而是先用刀将其切碎,挤出酸甜的红色汁液,连同果肉一起加入汤中。

  “蔓越橘的果酸,可以起到和料酒类似的作用,能有效地去除野兔肉里那股土腥味,同时也能让肉质变得更软嫩一些。”

  很快,锅里的水开始沸腾,表面浮起一层灰色的血沫。

  林予安用一片削薄的木片作为撇勺,仔细地将这些浮沫全部撇去。

  他没有守在火边干等,要将这坚韧的野兔肉炖到软烂,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的时间。

  这段宝贵的时间,他另有安排。

  他将火堆的火力调整到中等,确保锅里的汤汁能保持着“咕嘟咕嘟”的微沸状态,然后便起身,开始处理那两张完整的兔皮。

  他冰冷的溪水将兔皮上残留的血污和碎肉冲洗干净,然后用力地拧干。

  没有了兔脑作为天然的鞣剂,他只能采用另一种有效的方法——烟熏。

  他先用那把大马士革猎刀,在两张兔皮的皮板那一面,仔细地刮去所有残留的脂肪和筋膜,直到皮板变得干净平整。

  处理完毕后,他用缆绳将两张兔皮穿起来,做成一个类似“口袋”的形状。

  然后将其悬挂在一个由三脚架支撑的横杆上,离地面约一米高。

  接着,他在这个“皮口袋”的正下方,挖了一个小小的火坑,找来一些半干半湿的、富含油脂的松木和苔藓。

  他先用火堆里的火炭引燃这些材料,等它们开始冒出呛人的白色浓烟时,便立刻用湿润的苔藓将火坑覆盖大半,只留下一个出烟口。

  “烟熏鞣制法,是利用烟雾中的甲醛和酚类物质,来固定皮革中的胶原蛋白纤维,防止其在干燥后变硬腐烂。”

  他对着镜头解释道:“同时,烟熏也能赋予皮革一定的防水性和防虫效果。”

  浓烟滚滚升起,源源不断地灌入那个倒挂的“皮口袋”中,将两张兔皮彻底包裹。

  他需要让这个过程持续数小时,而这段时间,正好与他炖肉和吃饭的时间重合。

  设置好烟熏装置,他又开始为明天的石工活做准备。

  他拿出那块斯坦赠送的硬质阿肯色石,和那把伐木斧。

  他利用炖肉的这段时间,开始耐心地打磨起斧子,将其恢复到最佳状态。

  细腻的磨刀石在坚硬的钢材上缓缓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呼呼而过的风声。

  还有锅里“咕嘟咕嘟”的炖煮声,和烟熏坑里“嘶嘶”作响的声音。

  交织成一曲属于荒野的,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独特乐章!

  时间在专注的工作中悄然流逝。

  一个小时后,锅里的汤汁已经收浓了一半,然后他将香蒲根放了进去,并放了一些海盐。

  一股浓郁的、混合着肉香、植物根茎的甜香和果实的微酸的复杂香气,在整个营地弥漫开来。

  又过了三十分钟,林予安放下手中的活计,走到锅边,此时已经变得有些粘稠。

  他用筷子轻轻地戳了一下锅里最大的一块兔肉,筷子几乎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就插了进去。

  “好了。”

  他将锅从火上取下,放在一旁稍微冷却。

  先是喝下一口热汤,首先是淡淡的肉腥味,紧接著是香蒲根带来的、类似土豆淀粉的质感。

  最后,则是蔓越橘那恰到好处的酸,完美地平衡了所有味道,让整碗汤浓郁而不那么难以下咽。

  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入胃中,瞬间驱散了积累了一天的疲惫和寒意。

  然后,他开始享用主菜。

  经过长时间的慢炖,兔肉吸满了鲜美的汤汁,变得极其软烂,用筷子轻轻一拨就能从骨头上脱落下来。

  他吃得很快,大口地喝汤,大口地吃肉,将一锅炖菜全部吃得干干净净。

  这不仅仅是一顿晚餐,更是一场及时的能量补给。

  吃完饭,他检查了一下烟熏的兔皮,烟雾已经将皮板熏成了漂亮的、不均匀的金黄色。

  但鞣制还未完成,明天还需要继续。

  做完这一切,他才终于感觉到一股无法抗拒的困意袭来。

  明天将是更艰苦的一天。

第164章 自动钓鱼装置

  第八天,清晨六点半,天际线还沉浸在一片深邃的靛蓝色中,只有几颗最亮的星辰仍在顽强地闪烁。

  林予安他已经睁开了眼睛,生物钟让他准时醒来,

  昨夜的高强度劳动,但经过金手指加强的体质让他浑身没有任何的不适,显然经过一夜的回复,昨天的疲惫已经完全消失。

  他没有赖床,在生存挑战中,时间是比食物更稀缺的资源,每一分钟都必须被精打细算。

  他迅速钻出睡袋穿好衣服,走出临时庇护所。

  刺骨的晨风让他精神一振,然后便开始了他雷打不动的清晨例行工作。

  他首先走向那片针叶林,这次多个弹性吊索陷阱依然静悄悄地立在那里,没有任何被触发的迹象。

  对此他毫不意外,甚至没有在镜头前多说一句话。

  陷阱的收获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每日的检查更像是一种必须日常任务,一种对概率的持续投资。

  没有收获,便意味着无需花费时间处理猎物。

  他立刻调转方向,向着香蒲聚集地走去,挖了一个多小时的香蒲,收获十几斤。

  然后便赶往海岸线,今天低潮的黄金窗口期要来了。

  他轻车熟路地来到那片富饶的礁石区,动作高效得如同一台精密的采集机器。

  弯腰、翻找、用刀撬、放入采集袋……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已然像一个成熟收货工,贻贝、帽贝、海螺,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在一个被巨大岩石环绕、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大型潮汐池里,他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他翻开一块浸在水中的石头,在石下的缝隙深处,他看到了一抹暗红色的身影。

  那是一只巴掌大小的岩蟹,因为水温极低,它的动作变得异常迟缓,几乎像是被冻僵了。

  它只是徒劳地挥舞了一下蟹钳,便被林予安轻松地从石缝里抓了出来。

  “一个惊喜。”林予安对着镜头展示了一下这只几乎没有反抗能力的螃蟹。

  “在这种季节还能找到它,算是运气不错。它能为今晚的汤增加一点额外的鲜味。”

  他将这唯一的、宝贵的螃蟹和其它海产一起,放入了采集袋中。”

  短短两个多小时,他又收获了近二十公斤的海产。

  他迅速地回到营地,用最快的速度开始准备一顿简单但高蛋白的早午餐。

  将贻贝、海螺连同那只岩蟹,还有最少两斤的香蒲根,一起放入锅中,加入少许湖水直接煮熟。

  很快,锅里的水便沸腾了,岩蟹的外壳在高温下迅速变成了诱人的鲜红色。

  他先将螃蟹夹了出来,熟练地掰开蟹壳,一股鲜甜的海洋气息扑面而来。

  蟹肉虽然不多,但每一丝都极其鲜美,这意外的收获,为单调的早餐增添了一份难得的美味。

  此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

首节 上一节 150/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