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第148节

  他动作飞快,很快就用一层厚厚的泥土,将整个火堆完全覆盖了起来,形成了一个如同原始土窑般的结构。

  他对着镜头解释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阻止热量过快地向空气中散失。”

  “这层泥土就像一个保温盖,能将木炭的余热,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缓慢而又持续地向下方和四周的土壤深处传导,这比直接用明火烘烤的效率要高得多。”

  做完这一切,他才终于得以坐下来休息。

  他从背包里拿出矿泉水瓶,大口地喝着水,感受着那座土窑散发出的阵阵热浪。

  大概一个半小时以后,他判断“焖烧”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他再次起身,用那根长树枝,小心翼翼地拨开了覆盖在表面的那层已经被烤干的泥土。

  下方的木炭早已熄灭,只留下一层厚厚的白色灰烬。

  他用木板将这些灰烬和表层的干土全部清理到一旁。

  当经过热处理的土地完全展现在他眼前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原本坚硬的根系土层,此刻呈现出一种干燥、疏松的深灰色。

  许多细小的植物根系,已经被炭化,变得脆弱不堪。

  他用脚踩了踩,地面不再是坚硬的触感,而是像踩在被翻耕过的田地里一样,带着一种松软的下陷感。

  火攻的效果,立竿见影!

  在火攻期间,他找到了一棵符合所有条件的年轻桦树枯木。

  先用猎刀将树干上残留的树皮全部刮掉,露出下面光滑坚实的淡黄色木质。

  接着,以一个平缓的角度,在木棒的一端,耐心地削出了一个长约二十厘米的、类似矛尖的锥形。

  然后,他将木棒尖端置于炭火上方约五厘米处,那里是热辐射最强但又不会直接接触明火的黄金区域。

  他能清晰地看到,随着烘烤的进行,一股股白色的水汽正从木材的孔隙中被逼出,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木棒尖端的颜色,也从最初的淡黄色,逐渐变成了第一次烘烤后的浅褐色,再到第三次后的深棕色,最终呈现出一种如同深度烘焙咖啡豆般的、油润的黑褐色。

  每烘烤一两分钟,他就会将木棒抽出来,用一块平整的砂岩,趁热打磨掉表面那层过于疏松的碳化层,露出下面坚硬光滑的深色木质。

  这个烘烤打磨的循环,他重复了四五次。

  最终,当他完成处理时,那根挖掘棒的尖端,已经变得坚硬,表面光滑致密。

  现在正是发挥这把工具作用的时候,他双手紧握棒身,将经过火焰硬化的尖端对准泥土然后用尽全身的力气,猛地刺了下去!

  “噗!”

  一声沉闷而又干脆的声响,坚硬的棒尖毫无悬念地穿透了植物根系的炭化层,深深地楔入了其内部纤维!

  他双手握住棒的另一端,以地面为支点,用力一撬,那条在地下盘踞了不知多少年的植物根系,应声断裂!

  “有效!”

  他心中一喜,立刻开始了有策略、分步骤地,高效的挖掘流程。

  首先是破根,他用挖掘棒的尖端,如同使用一根加长版的凿子,不断地去冲击所有隐藏在土层下的植物根系,并把他们撬断。

  其次是松土,在清除了主要的根系障碍后,他改变了挖掘棒的用法。

  他不再垂直下刺,而是以一个三十度的倾角,将棒尖插入土层下方约二十厘米深处,猛地向上一抬,一大块土方便被完整地撬动翻松!

  他就这样,一排一排,一行一行地,将整个四米乘三米的区域,全部系统性地翻松了一遍。

  最后是清运,他暂时放下挖掘棒,拿起一块平整木板,将翻松的泥土,一铲一铲地清理出去,这个过程,他同样做得极有规划。

  他将清理出的物料,仔细地分成了两堆,整齐地码放在地穴的南侧边缘,既方便取用,又不会影响后续的施工。

  第一堆是石块堆,所有在挖掘过程中遇到的、大小适中的花岗岩石块,都被他单独挑了出来,这些石头质地坚硬,形状不一,是未来垒砌壁炉和烟囱的绝佳材料。

  第二堆是净土堆,那些不含太多根系和石块的、相对纯净的深褐色土壤,被他堆放在一起。这些土壤,将作为最重要的保温材料,覆盖在他未来的屋顶之上。

  整个下午,他都在重复着这个工作,没有了与坚硬冻土和顽固根系的搏斗,他的体力消耗大幅降低,挖掘进度可谓是一日千里。

  当最后一缕夕阳的光芒从地平线上消失时,他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直起了酸痛的腰。

  一个深约四十厘米、长宽四米乘三米、四壁垂直底部平坦的规整地穴,已经完美地呈现在了花岗岩壁的下方。

  林予安站在地穴之中,用脚踩了踩坚实的坑底,环顾着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

  虽然浑身是土,疲惫不堪,但他的心中充满了掌控全局的成就感!

  ————

  (北京时间7:05,早上好~记得吃早饭。)

第162章 不空军,大收获!

  第六天。

  天光未亮,林予安便已从温暖的睡袋中醒来。

  昨夜,海风的呼啸比前几夜更加猛烈,如同野兽在庇护所外低沉地咆哮。

  但有了前方的长火堆和后方岩壁的双重热辐射,他睡得还算安稳。

  他看了一眼东方那条微亮的水平线,又看了看摄像机上的时间——清晨六点十五分。

  “早上好,各位,新的一天开始了。”他对着胸前的GoPro,哈出一团白气,声音平静而有力。

  “今天的首要任务,依然是例行检查,必须先确认我们的‘被动食物获取系统’是否有所收获。”

  林予安径直走向了那片他布下陷阱的针叶林。

  连续三天的一无所获,并没有让他感到丝毫的气馁,在荒野中,耐心是比力量更重要的品质。

  陷阱就像是买彩票,你必须每天都去坚持,才有可能等到中奖的那一刻。

  他放轻脚步,如同一个融入环境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行在林间,很快,他便来到了第一个陷阱的设置点。

  远远望去,那个由三根小木棍构成的“4字形”触发机关,依然完好无损地立在那里,钢丝套索静静地悬挂着,等待着它的猎物。

  “第一个,空军。”他平静地对着镜头说道,继续走向下一个目标。

  第二个,依旧如此。

  第三个,同样静悄悄。

  当他走向最后一个,也是他认为位置最佳的那个陷阱时,他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只见远处,那根作为动力来源的弹性桦树枝,不再是向下弯曲的紧绷状态,而是高高地、笔直地弹回了空中!

  而在那根树枝的末端,一个白色的、毛茸茸的东西,正随着晨风在半空中轻轻地摇晃着。

  “中了一个!”

  林予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喜悦!

  他快步上前,心中那份猎人收获猎物的喜悦,让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开始加速流动。

  那是一只体型相当不错的成年雪靴兔,它的脖子被钢丝套索死死地勒住,身体早已冰冷僵硬。

  强大的弹力将它瞬间吊离地面,让它在最短的时间内毫无痛苦地死去,也避免了被其他地面掠食者发现的可能。

  他小心翼翼地解开套索,将这只沉甸甸的兔子提在手中,感受着它那厚实的皮毛和至少四五斤重的分量。

  他对着镜头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漂亮的雪靴兔,这身皮毛在冬天可是不错的材料,它的肉虽然精瘦,但却是极好的蛋白质来源。”

  就在他准备重置这个陷阱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

  “等一下,还有一个陷阱没有检查。”

  他放下兔子,走向了不远处,他为了测试陷阱而故意触发过的那个点,他当时只是简单地将触发机关重新搭好,并没有更换位置。

  当他走到那个位置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彻底愣住了,随即,一股更大的狂喜涌上心头!

  那个陷阱,竟然也被触发了!

  同样一根高高弹起的树枝,同样一个在空中摇曳的白色身影!

  “我的天!两只!”

  林予安忍不住低声惊呼,脸上是全然的惊喜和不敢置信!他快步上前,确认了第二份收获。

  这只雪靴兔的体型稍小一些,但同样是一只健康的成年个体。

  “要么不开张,开张来两只!”他提着两只兔子,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这就是陷阱的魅力,你永远不知道惊喜什么时候会来!这下,前几天空军的损失,一次性全都补回来了!”

  他没有被巨大的喜悦冲昏头脑,他迅速地将两个陷阱的触发机关和套索,都一丝不苟地恢复到了最佳的待命状态。

  在荒野中,好运不会永远持续,只有持续不断的工作,才能将好运的概率最大化。

  提着这两份沉甸甸的惊喜,他没有直接返回庇护所。

  “处理猎物,绝对不能在睡觉的地方进行。”他一边走,一边对着镜头进行着专业的讲解。

  “血腥味会吸引来这片土地上所有嗅觉灵敏的掠食者,从最小的鼬科动物,到最不想遇到的熊。”

  “我必须找一个远离营地的、下风口的专属处理区。”

  很快,就在临时庇护所下游约一百米的一块溪边平地上,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地点。

  这里既方便用水清洗,又能让血水顺着河流流向大海,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味的残留。

  他将两只兔子并排放在一块干净的岩石上,然后从腰间抽出了那把老乔治赠送的大马士革猎刀。

  他先用锋利的刀尖,在兔子的一条后腿脚踝处,划开一道环形的切口,然后沿着腿的内侧,一直划到尾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另一条腿。

  接着,他双手抓住切口处的皮毛,用力向下一撕。

  “嘶啦——”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声响,整张兔皮,就像脱一件毛衣一样,被他干净利落地剥离了下来,只在头部和前爪处需要用刀稍作处理。

  他将两张带着厚厚绒毛的兔皮对折,毛朝内,皮朝外,先放在一旁。

  “这两张皮,经过鞣制,可以做成一双非常保暖的手套或者一顶帽子,虽然我现在不缺。”

  接下来是开膛破肚。

  他用刀尖小心地划开兔子的腹腔,将所有的内脏完整地掏了出来,然后将内脏仔细地分成了三堆。

  第一堆是肝、心、肾,他将它们放在干净的叶子上。

首节 上一节 148/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入港综:从十八岁开始逆袭人生

下一篇:东京:开局养成邻居丰满太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