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玄幻:真龙为骨,我刀问天下!

玄幻:真龙为骨,我刀问天下! 第305节

  余诗诗失神的眸中出现了一抹乌色。

  这是……祖父手下的三足乌?

  三足乌对着余诗诗继续说道:“余公有话让我带给大小姐你,他说,活着,他还说,要为你自己而活。”

  余诗诗无声抽噎着,眼角湿润,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三足乌飞到了桥墩上,注视着陆去疾,出声道:“陆去疾,可还记得镇南侯府之内的点拨之恩,今日能否饶我家大小姐一命。”

  陆去疾摇了摇头,“当初在你点出斩龙局之前,金刚寺二戒已经点了出来,你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要用这份情救下余诗诗的性命,不够。”

  一阵幽光闪过。

  三足乌化作了一个黑眼圈极重的高瘦男子。

  他沉思了片刻后,手中浮现出了半本黄皮红纸的书籍,看向陆去疾道:“不知道这东西能不能换下我家大小姐一命?”

  这黄皮红纸的书籍陆去疾认得。

  正是余苍生手中的半本人书。

  半本人书换余诗诗一条命,简直不要太划算。

  陆去疾握紧的拳头一松,眼中闪烁出了一抹炙热的目光,笑道:“能。”

  “当然能。”

  “书我拿着,人你带走吧。”

  三足乌将手中的黄皮红纸的书籍丢给了陆去疾,转身抱起余诗诗。

  陆去疾接过人书之后,低头看了一眼。

  黄皮红纸,手感和天书很像,但却少了几分冰凉,多了几分暖意。

  恰在这时,三足乌侧过头对着陆去疾问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陆去疾,天书蓝皮黄纸,人书黄皮红纸,你可知为何?”

第361章 乞骸骨,天下大事。

  陆去疾自然不得而知,于是追问道:

  三足乌缓缓道:“天青地黄,所以天书是青皮黄纸,人,黄肤红血,所以人书是黄皮红纸。”

  陆去疾愣了愣,发出了一声诧异:“就因为这?”

  三足乌仰头看了一眼天穹,声音又沙哑了几分:“余公就这么解释的,我也不太知晓。”

  “陆去疾,可不小看了这两句话,余公说了,人书事关重大,虽然只有半本,但你可要好好保管”

  “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了。”

  说完,三足乌抱着余诗诗消失在了原地。

  半本人书已经送到了陆去疾手中。

  他该继续去完成另一道后手了。

  三足乌走后,陆去疾也缓了神,低头翻阅着手中的半本人书,不同于天书,人书之上的文字很是清晰,字迹如刀刻斧凿,笔锋间隐有山河幻灭之意。

  陆去疾目光扫过,便能看到“东海有鲛人,其泪成珠”、“西域有佛国,万佛朝宗”等字样。

  再往下翻,文字愈发诡谲,一页上竟详述着“青丘之国,其山有狐,九尾者,祥瑞也”,旁边还绘有灵狐引路的图景。

  每一笔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好似不是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

  “这东西倒是有点像是其他地方的志记。”

  “不过却只有半本,也不知道周敦手中后的半本是什么内容……”

  收起人书,陆去疾脚步没有停留,朝着丹阳城的方向赶去。

  一步踏出便是十几丈,几个起落间,那座孤桥便已经化作了身后墨点。

  渐渐的,太阳已从东边高高挂起,空气也逐渐暖和了起来。

  临近正午,陆去疾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了丹阳城之内。

  不过,他并未在城中停歇,因为七日之期快到了,他必须得走了。

  走之前,陆去疾特意找徐子安单独交代了一些事,其中还不乏给李明月送信这些小事。

  将一切安排妥当之后,陆去疾和黄朝笙两人两骑,在日头高照之时离开了江南。

  徐子安站在丹阳城最高处,目送着两人离开。

  站的有点高,风也有点大,不知不觉间,他便风吹红眼,朝着远山挥了挥手,不舍道:“陆哥,山高路远,兄弟不在你身旁,慢慢走……”

  陆去疾一连奔袭了数百里都没回头。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怕流泪。

  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子安,你我兄弟终会再见。

  大虞发生了一件大事。

  东方璎珞打破祖制以一介女流之辈手持玄圭,于天坛祭天,登基称帝,年号景泰。

  登基第一天便大赦天下,为陈孝儒等一众公主府老臣平反。

  随后又发布了招贤令,广纳天下贤才,引得大虞读书人称赞不已。

  另外,敕奉青城山和金刚寺为国教,尊青城山新任掌教大真人王小山为第二国师。

  公布前镇南侯陆去疾十大罪,将陆去疾贬得一文不值,还给他扣上一顶“狼子野心,欺君罔上,大逆不道”的帽子。

  在朝廷的故意引导之下,文人墨客皆以写诗怒骂陆去疾为荣,有人说他强娶良家妇女,有人说他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陆去疾的名声一落千丈,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不过,江南士子和百姓倒是鲜有辱骂陆去疾的,相反,不少百姓家中还偷偷给陆去疾立了长生牌位。

  朝廷当百姓愚昧,实则不然,人在做天在看,陆去疾是好是坏,江南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不偏不倚,与公道同存。

  不仅如此,东方璎珞还下令,大为赞扬在将人妖之争中取得胜利的陈白衣和二戒和尚,不仅将两人之名传檄整个大虞天下,还赏下了丰厚的修炼资源,至于陆去疾,提都没提。

  有意思的事,无论是陈白衣还是二戒对这件事都感到羞愧难当。

  最大的功臣陆去疾被逼走,他俩却享受着万民爱戴,总觉得受之有愧。

  于是乎,两人十分默契的闭门谢客,委婉拒绝了东方璎珞的赏赐。

  后宫,书房。

  一张雕花书桌前,东方璎珞心情大悦,正神采奕奕的批阅着奏折。

  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东方璎珞感受到来人的气息后缓缓说道。

  来人推门而入,一袭紫色袍子。

  不是别人,正是首辅司徒贺。

  “司徒,有何事禀告?”

  东方璎珞手中的动作停顿了下,抬头看了一眼司徒贺。

  司徒贺轻声汇报道:“陛下,手底下有人来报,陆去疾已经到了乾陵江,很快便会离开大虞了。”

  听到这话,东方璎珞将手中的奏折合上,起身走到了一张巨大的地图前,冷声一笑:“他倒是走得快,要是他再晚一点离开江南,剩余的几万预备军便会包围丹阳城,王叔也会及时赶到,可惜了,还是让他逃脱了。”

  司徒贺站在一旁附和道:“陛下说的是。”

  这时,东方璎珞走到了司徒贺身旁,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司徒,你身上的担子太重了,有没有考虑让其他几人帮衬一下你?”

  一朝天子一朝臣,司徒贺虽有才能,但天下最不缺的有才之人,先前的两次质疑,已经让东方璎珞对其产生了疏离。

  这次她准备慢慢分离司徒贺手中的权利,将其分给原来公主府的几个老臣,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利。

  听到这话,司徒贺心中自嘲一笑:

  “这一天果然是来了。”

  不过,他早有准备。

  司徒贺沉默了片刻后从怀中掏出了一封早就写好的告老辞呈。

  他双手递上,发自内心的说道:

  “陛下,臣已经步入中年,最近时常感觉老眼昏花,恐辜负圣恩,耽误国家之大事。”

  “还请陛下开恩,允臣乞骸骨。”

  东方璎珞看着递上来的辞呈,微微一愣,而后露出挽留之态,“司徒,你真的想好了?”

  司徒贺掷地有声道:“还请陛下成全。”

  东方璎珞叹了口气后松口道:“既然司徒执意如此,那朕便允了。”

  景泰元年,春分。

  首辅司徒贺乞骸骨,景泰帝允。

  司徒家全部搬出了京都,回到了青州老家。

  大虞朝堂从此少了一位呼风唤雨的司徒首辅。

  青州一条小江上却多了一位钓鱼老叟,手持黄竹鱼竿,垂钓江河之畔,时常吟道: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司徒贺只做过明武一朝的官,

  没拿过景泰一朝的一粒俸米。

首节 上一节 305/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七级钳工开始镇压全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