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玄幻:真龙为骨,我刀问天下!

玄幻:真龙为骨,我刀问天下! 第221节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使得丹阳城内所有人心头不由得一紧。

  有行窃者,更是吓破了胆,放着到手的财物不要,赶紧躲回了家里。

  作奸犯科者,更是夜不敢寐,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

  大部分百姓倒是没什么事,纳闷了几声之后重新睡了回去。

  丹阳城门外的茫茫雪地之中。

  狐裘男子听到声响之后忽然回头看了一眼丹阳城,嘴角一咧,叹道:

  “风劲角弓鸣,弦发鸟兽惊。”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我这位大兄,如今可谓是意气风发,少年得志,真是令我好生艳羡。”

  随行的陈老微微弯腰,道:

  “公子,他再怎么意气风发也不过是大虞斩妖司一个小小的分司司主罢了。

  你可是稚龙,俯视天下的存在,两者怎么能够相提并论。”

  狐裘男子摇头一笑:

  “陈老,莫要再夸,否则就显得有些假了。”

  “试问天下有几人能在十六岁成就三境后期?”

  “依我来看,滔滔江水谁试手,千载江湖唯有蛰枭最风流。”

  主仆两人慢慢消失在了雪地之中。

  陆去疾学着周敦的模样,双手背负在身后,心中生出一股豪气,对着下方激动的众人笑着骂了一声:

  “他娘的都小声点!”

  台下众人笑了笑,而后默契的闭上了嘴。

  对此,陆去疾很是满意。

  他挥了挥手,朗声道: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直下扬州,灭了余家!”

  台下八百黄衣使齐声喝道。

  八百黄衣使如离弦之箭,夜奔扬州,一路不遮不掩,旗帜高扬,直指余家!

  沿途村镇,百姓闻声闭户,却无人敢阻,官府见状,亦不敢问,任其长驱直入!

第254章 马踏余家门楣。

  天边出现一抹蟹壳青,连下数日的大雪终于停了,空气愈发寒冷。

  扬州,三月城,余家。

  “九长老!巨剑门拒绝出手相助!”

  “九长老!藏剑山庄也拒绝出手相助!”

  “九长老!咱们扬州境内的那些小宗小派也拒绝出手相助!”

  三个信使瘫软在余家夫子楼的地板上,满脸愁容,话音哽咽。

  听闻此言,椅子上坐着的老人无奈的叹了口气:“落毛凤凰不如鸡啊~”

  说完,老人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都下去吧。”

  三名信使摇摇晃晃的站起身,踉跄着走出了夫子楼。

  三人走后,老人也从椅子上缓缓站起了身。

  扫了一眼空旷的夫子楼,他哭了,哭得稀里哗啦。

  曾几何时,余家夫子楼内聚集不知道多少四境修士,文有刚夫子,武有烈伯首,是何等的昌盛啊。

  如今却只剩下他这个半只脚踏入棺材板的糟老头子。

  落差、失落、懊悔,交织的情绪如潮水般席卷了老人。

  “扣子第一颗扣错了,往往最后一颗才发现,总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最后都事与愿违。”

  “错的不是路,错的是余家,是余家太弱。”

  老人扼腕叹息之后,失魂落魄的走到了夫子楼供奉余家先祖的房间中。

  双手颤巍巍从香案上取下三炷香,点燃后,青烟袅袅,缭绕不绝。

  他双手捧香,躬身三拜。

  "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无能,未能守护家族基业,今日特来请罪。"

  老人的声音哽咽,却字字清晰。

  “大小姐已经带着几个嫡脉之先行离开了,我余家还有一线生机。”

  “愿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庇佑家族血脉不绝,他日必有后人重振家声。”

  三拜礼成,老人将香插入了香炉,步履蹒跚的走到了夫子楼的门口。

  他放下了手中的所有事,一屁股坐到了门槛上,望着天边那股越来越近的硝烟,苦涩一笑,像年轻时那样开始背着余家家训,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三月城门早已洞开,守军避让一旁,陆去疾首当其中,一手持圣旨,一手握黑刀,带着八百黄衣使长驱直入,无人敢上前阻拦。

  不一会儿,八百黄衣使在余家府前勒马停步,整齐划一,气势磅礴。

  最前方的高头大马上,陆去疾抬头看了一眼余家这扇巨大的朱门,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圣旨,朗声道:

  “皇帝有令,余家谋反,当诛!”

  八百黄衣使齐声附和,声音之大,让整个三月城都听得一清二楚。

  陆去疾翻身下马,收起圣旨后手中天不戾一横,一刀将余家门楣之上的牌匾斩落。

  啪——的一声。

  写着“余府”的千年牌匾碎成了七八块。

  余家大门轰然打开。

  只见一个个余家子弟身披缟素,头戴白布,一手持诗书,一手持长剑,排列成对!

  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垂髫稚童,皆一脸死志。

  余家作为三姓七望之首,不仅有自己的高傲,亦有自己的坚持。

  家若破,有死而已。

  陆去疾看到这一幕微微一愣,似乎明白了为何余家能成为三姓七望之首,这种家族已然有了“魂”。

  “给他们个体面吧。”

  陆去疾挥了挥手,八百黄衣使一拥而上!

  “杀!!!”

  余家领头的耄耋老者发出了一声嘶吼,带着身后的一众族人朝着黄衣使杀去。

  一阵刀光剑影过后,余家众人节节败退,庭院的地板血流成河,院中绿植染血,八百黄衣使步调一致,进退有序,仿佛一把锋利的金刀,直插余府心脏!

  陆去疾立于远处,衣袂飘飘,面无表情,眼神却如寒冰般锐利,静静看着这场他一手掀起的血雨腥风。

  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心是在什么时候冷了下来。

  仔细一想,大抵是棠溪山身死的那一刻吧。

  这心一冷,看着一个个倒下的人,他便没了愧疚。

  或许,这些人中有些人是无罪的,但他们生在余家本身就是一种罪过。

  其实,他也知道,这一切终究到底只是四个字——立场不同。

  但这是否与他当初提笔写下的“侠客行”有所违背?

  “苍生无言,侠为其声。”

  “莫欺良心,莫弃初心,莫改本心。”

  “我这般屠戮,当真对得起“侠”这个字吗……”

  陆去疾眉头紧皱,不断扪心自问,气息渐渐有紊乱之相。

  自古以来,困住人的最大枷锁,不是天资,而是思想。

  想得通的人,一步登天,大道平步起青云。

  想不通的人,画地为牢,一身修为停滞不前。

  佛家称着相,道家称入魔。

  陆去疾现在就是这种状态。

  忽然,陆去疾灵光一闪,脑中不禁想起出村前,刘阿爷对自己说的那一番话——

  “去疾,观一树如观一世,世道并无黑白之分啊,白的发黑,黑的发白,终归到底只是一抹灰罢了。”

  “但求,问心无愧。”

  这一声如晨钟暮鼓,在陆去疾混乱的脑海中回荡。

  他猛然顿悟,眼中赤红渐退,取而代之的是清明如洗。

  周围的人都觉得陆去疾的气质突然一下就变了,少了三分锋芒,多了两分柔和,还多了一分读书人身上才有的温良感。

  一旁宰了一人的徐子安掸了掸剑上的人血珠,快步走到陆去疾身旁,好奇的问道:

  “陆哥,你刚才是怎么了?怎么感觉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小有所悟罢了。”

  陆去疾简单回了一句。

  随后,注意到杀气腾腾的徐子安,他不禁问道:

首节 上一节 221/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四合院:从七级钳工开始镇压全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