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92节

  陈光良说道:“民生方面的事情,我相信以麦理浩勋爵的能力,以及你不是殖民地出身的身份,一定是能给香港带来更好的改变。”

  麦理浩见状,倒是内心挺高兴,得到此人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甚至将陈光良家族放在和英资大班们整体的同等重要地位。

  没办法,通过这段时间他才发现,在香港市民眼中——陈光良就是‘华人的总督’,影响力绝不是其他商人可以相提并论的。就是在华商和名人的眼里,陈光良也是当之无愧的‘领袖’。

  所以,麦理浩转而说道:“那在香港经济上,你觉得要有什么样的改变,据我了解,你对新兴科技产业是非常的支持和扶持,频频捐款给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学院的理工系,并亲自为他们邀请海外的学者和教授。”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从六十年代开始,韩国、台岛的崛起,他们在纺织成衣等传统工业的后来居上(人口基数大),让我对香港经济有了一些看法。五六十代的香港经济,主要是建立在廉价劳动力、便宜的土地资源,但当这些都已经不存在时,或者是韩国、台岛、新加坡拥有更大的优势时,那我们香港就得寻求改变。金融城市?外贸进出口城市?旅游城市?这些当然是政府会考虑的事情。对于我这样的企业家来说,更希望发展香港的新兴科技事业,例如我旗下的美的娱乐游戏公司,发明了街机,开辟了电子游戏娱乐时代的来临,我们仅用一年时间,就销售了2500台街机,而一台街机我们卖1000~1200美金。还有我们在游艇制造、电器电子、机械制造等上,都取得一定的成绩。”

  麦理浩听的很认真,稍后更是佩服的说道:“我听得出来,这里面是你远见性的眼光,而且也充满着香港人的奋斗。我也知道,荣昌游艇跻身世界一流的游艇制造商,每年出口游艇三千多艘.所以,在对香港理工学院升级香港理工大学上,我们港府会鼎力支持。”

  如果没有荣昌游艇、美的集团等的成功,他恐怕也会怀疑——一个殖民地地区,工业体系不完善,能发展新型高科技产业嘛?

  但如今,他却没有这样的怀疑,支持总归是对香港的一件好事。

  稍后,麦理浩主动询问关键‘新市镇’的看法。

  陈光良也说道:“新市镇是一个很好的提议,荃湾、将军澳、屯门.这些地方都是理想的分流发展地区,香港也确实不能再集中在港岛和九龙发展。”

  麦理浩点点头,他又说道:“你对香港的贪腐,又是什么样的看法?”

  陈光良也很直接的说道:“取决于你的决心。但我相信,社会永远是站在正义一方。如果是好事,市民会支持,英国在香港的形象也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麦理浩不由得愕然,陈光良说的很直白,话里的意思就是香港贪腐很严重,市民已经不堪受扰多年。

  “好,我知道你的看法了,多谢陈先生今天能和我交谈那么多。”

  “你客气了,从你来到香港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你一定是会和其他港督不一样,因为伦敦政府派了一个非殖民地官员来管理香港,一定会有新的改善。”

  “多谢”

  “那我就不打扰你的工作”

  “我送你”

  两人的第二次见面,算得上比较坦诚。

  当然,陈光良从来不会指望一个英国人,能彻底治理好香港的问题。他只相信自己,能给这一世的香港,带来‘打不倒’的产业。

  第一是发展科技产业,第二是发展文化产业。

  特别是‘文化产业’,后世的美国和韩国,文化产业占比高达20%,这就是真正的文化强国;而华夏仅占4~5%左右,这就是完全缺少文化输出。

  前世香港在七八十年代,其实就是相当于后世的韩国部分文化影响力,香港电影和明星在亚洲非常吃香。但也仅仅被局限在亚洲,这一世陈光良要用‘港流文化’、‘香港漫画’、‘香港电子游戏’等大文化产业圈,在席卷全球。

  哪怕21世纪20年代的时期,依旧能凭借这些影响力,继续成为‘明珠’。

  日本于1971年12月将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360:1调整到306:1,升值16.9%。

  而此时,环球航运的资金正好已经进入日本的证券市场,完成了挪移,仅这部分的投资,就可以是提前几个月还钱债务。

  当然,环球航运不会提前还清债务,只是那样比较一下,实际上不少债务都要偿还至1975年底的,即船只下水后6年左右还钱。

  但钱投资在日本,却是陈光良制定的策略,日元还会继续升值,日元资产的投资回报率也非常高,只是需要注意1973年10月~1974年12月的石油危机而已。

第498章 上市与不上市

  时间匆匆,转眼来到1972年。

  元旦过后的第一天,陈光良在长实集团的办公室。长子陈文杰已经渐入佳境,掌管庞大的长实集团已经不再话下,他除了偶尔出席一下高层会议,其它并没有太多的工作。

  报纸上的新闻指出:在过去的一年,平安指数突破400点,以402点收盘,全年涨幅高达六成多;在过去的一年(1971),香港证券交易量高达175亿港币,较上年增加了150%,翻了一倍还不止。

  看着这样的新闻,陈光良若有所思:不出意外的话,美国总统尼克松该在今年(1972)初期访问华夏,改善一直剑拔弩张的华美关系。而香港内在的原因,那就是经济全面腾飞。

  内外条件都非常好的情况下,今年香港股市——平安指数怕是至少能翻倍,突破1000点也是很有可能的。

  地产方面也表现出色,中低档的住宅都已经涨到200港币~250港币每平方尺,一套500尺的房子,现在售价已经需要10万以上。而在1968年,筲其湾的一个普通住宅,进需要2.2万港币。短短的三年多,升水四倍。

  “爸,这是你个人公司旗下的楼盘计划,你过目一下!”陈文杰拿着一份资料,递给自己的父亲。

  陈光良当年投资的千幢唐楼,从去年底开始计划,准备并楼十分之一,然后销售1000个住宅单元出去。

  至于剩下的十分之九:自然是准备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至八十年代初期,重建再销售其中的十分之五;剩下的十分之四,则准备在八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期,重建后销售出去。

  差不多也就一万个住宅单元,但基本都是在市区。

  他看了一下资料,陈文杰是给他计划从今年三月份开始销售,明年(1973)三月份销售完毕。

  “嗯,这个计划很合我的心意,就按照这样的机会。另外,长实集团的这一批住宅,要到明年下半年来临前基本销售结束,你们也要做好计划安排。”

  陈文杰心中已经盘算到——父亲的意思,可能是1973年下半年这一轮地产上升期结束,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在香港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如今香港经济强势上涨,地产应该是只升不跌,炒房者、炒股者多如牛毛。

  当然,陈文杰对父亲的话,那是百分百的信任,当即说道:“嗯,我们会制定更加详细的计划。”

  稍后陈文杰又说道:“港府准备拍卖‘金钟地王’,就是那幅濒海的5261地段,在傅家地盘的旁边。我们是否要尽量投资?”

  傅家地盘,前世是富丽华酒店,这一世也在筹备建酒店;而5261地段,就是前世的‘金门大厦’。前世怡和和金门建筑竞争这幅地盘,结果金门建筑获胜,怡和洋行一气之下,在七十年代后期,将金门建筑给收购了。

  这一世,怡和洋行失去‘置地广场’(不能算是失去地盘,只是街对面的怡和大厦和告罗士打大厦,不能再合并在一起修建购物中心了,物业还是存在,只是不能并楼),失去康乐大厦(如今变成香格里拉酒店新址);所以置地实力受损,但相比丢了‘中环地王’的置地,一定不会再丢‘金钟地王’了。(金钟也是中区之一)

  陈光良思考一番,便说道:“我们投资香格里拉酒店、愉景湾,战线已经拉的很长。而且,还要保证下一个周期,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抄底。所以这个项目可以参加拍卖,但价格太高显然不行,随意就开对手有没有势在必得的决心。”

  言下之意,便宜可以考虑。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了”

  陈光良点点头,其实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意思:陈光良家族不能对英资斩尽杀绝,英资在香港代表着‘香港国际地位(自由港)’,如果英资都被斩尽杀绝,那说明香港不够国际,不适合都来投资,营商环境也有问题。这也是前世在华资地产集团联合收购置地的时候,内地政府最后劝说大家放弃的原因。同理,站在陈氏家族的角度,也是希望香港这个根基越牢越好,有英资,有东南亚资本,有澳洲和美国资本,所以不能吃独食。

  包括陈光良对待华资上,都是‘手下留情’,例如1970年时,太古有意放盘‘蓝烟囱码头’;当时1.6亿对陈氏家族来说,并不算什么;但结果这幅地皮,还是被郑裕彤联合何善衡、何添、杨志云等人一起买下,他们知道现在还没有还清太古洋行的资金。不过随着新世界发展后面的上市,筹集的资金、以及这几年的盈利,自然是毫无压力了。

  陈光良对待华资们的态度是‘削弱’,而非打压,对英资也是如此,可以‘削弱’,但不能斩草除根。

  九龙仓,他当然会要,毕竟要给环球航运上岸。但失去九龙仓,怡和系依旧有置地,在中环依旧拥有很多物业存在。

  虽然陈光良想收购九龙仓,但现在却不是时候:第一,内地的局势,没有根本的变化;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目前置地持有九仓的股权较高。九龙仓集团因为需要建‘海港城’,所以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不停的发售‘可转股债务’、‘新股’等,意味着置地的股权要越来越被稀释,这样才给外人可乘之机。

  所以,陈光良也只有等到七十年代后期,再行动了。

  两天后。

  陈光良携严人美,在香格里拉酒店和庄铸九及盛爱颐夫妇小聚。

  席间,自然会讨论到‘时代影业’的事情。

  庄铸九说道:“李翰祥已经重新加入时代影业,总算没有给邵氏机会!”

  其实这些年来,特别是从1969年李小龙加入时代影业开始,时代影业再次在香港呈现‘垄断’之势。

  在1967年后,Z派电影彻底遭受打击,而Y派电影则以时代影业和邵氏影业为主;而李小龙的加入,让原本就强势的时代影业锦上添花,彻底击败邵氏。

  目前以香港票房论,时代影业大概四邵氏的两倍。海外票房就更加相差悬殊,李小龙目前已经拍摄5部电影(第五部春节档正在春节档上映),已经是比前世多拍一部。那么接下来,李小龙到底能拍几部,已经是净赚了。而李小龙的电影在海外,特别是在东南亚,比好莱坞电影更受欢迎;而在日韩,也拥有着和好莱坞较量的实力。

  陈光良说道:“挺好的,出去吃点苦,回来会更珍惜。对了,他准备拍什么样的电影?”

  庄铸九说道:“他说时代影业已经有李小龙这样的硬汉,所以他打算拍摄诙谐、讽刺的民国电影,具体还没有好。”

  陈光良马上说道:“嗯,我觉得你们TVB的许冠文不错,你可以介绍给他。顺便帮时代影业培养个喜剧的票房保证。”

  他从不和庄铸九讨论TVB的事情,今天也提及一下,但不是TVB的事情。

  庄铸九说道:“这倒是个好人选!”

  如今邹文怀虽然是首席执行官,但庄铸九依旧能以董事局主席来干预时代影业。

  这时候,盛爱颐才说道:“梦怡,还有1年半就要大学毕业,到时候就好加入时代影业了!”

  陈氏家族个个都是‘天才’,连女孩子都是名校,而且21岁就能大学毕业。

  陈光良说道:“是打算这样安排。但我还是希望她能从低层做起走,所以她还差得远。”

  能做管理高层,确实还差的远。

  不过一旦自己的女儿加入时代影业,陈光良家族自然就会慢慢的收拢权利,毕竟时代影业关系着以后的的布局。

  同一时间,邵氏电影总部的办公室里,邵逸夫与方逸华面色凝重。

  得知李翰祥重回时代影业的消息,两人深知邵氏的处境将更加艰难——这几年被李小龙压得喘不过气,如今时代再添李翰祥,票房份额怕是要进一步萎缩。

  “不如我们也搞‘卫星电影公司’,留住一些有潜力的导演和演员?”方逸华试探着提议,这是好莱坞电影行业常用的模式,通过给与卫星公司一定自主权,绑定核心人才。

  邵逸夫却断然拒绝:“不用。人才多的是,我们自己培养就行。”

  在他看来,花钱扶持卫星公司成本太高,不如集中资源培养新人。可他没意识到,邵氏的“家长制”管理早已让不少人才心生不满,而时代影业通过股票激励、灵活分成,早已绑定了邹文怀团队,连李小龙都成立了个人公司,与时代成为合伙人,邵氏的“培养模式”已难敌时代的“共赢模式”。

  这场无声的较量,早已注定结局——1972年的香港电影市场,时代影业的垄断地位愈发稳固,而邵氏的被动应对,不过是延缓衰落的脚步。

  2月17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破外交常规,突然踏足北平,进行国事访问,消息使一直剑拔弩张的华美关系得到改善。

  受此消息的刺激,香港股市也迎来一波上涨潮。

  另外一方面,置地这一次终于爆发,在官地拍卖会击败众多财团,特别是金门建筑公司这个对手,拍下‘金钟地王’。

  只可惜这幅地皮不管是从那方面来讲,都不及1970年拍卖的那幅‘中环地王’好,反而单价更贵了,因为现在地产正热。

  但不管怎么说,‘金钟地王’拍出高价,也将香港地产带进了‘巅峰’。

  平安银行大厦。

  “父亲,恒生银行的几个创始人希望在今年将恒生银行上市,所以特地来试探我们的意见!”陈文胜走进陈光良的办公室,汇报道。

  今年满三十岁的陈文胜,是大房的小儿子,如今也担任平安金融集团的副总经理之一,并在今年元旦节开始,兼任平安投资的代理总经理。

  陈光良笑道:“莫非他们还认为——恒生银行上市后,可以摆脱平安银行不成!”

  陈文胜认真的说道:“大概不会这样的想,毕竟我们的实力比他们强多了。一旦恒生银行上市,平安银行必然会增持其股票,超过这些恒生公司的创始人。我倒是认为,他们考虑上市的原因,第一是觉得银行上市后能迎来更好的发展,第二是也方便他们将来套现。”

  陈光良思索一番便说道:“同意上市!不过上市后,我们先迅速将恒生银行的股权增持至40%以上的安全线,而最终是将持股增持到51%。另外,平安银行也要考虑年底上市。”

  “嗯。我建议平安银行利用这一次上市的机会,朝着新加坡发展业务,这样可以稍稍缓解我们平安银行与恒生银行在本港的竞争。”

  “晚一点我们一起讨论下”

  平安银行很难获得发钞权,总归比汇丰、渣打弱上一些。当然对于商业银行的业务,陈光良一向也不是特别的重视,总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

  所以平安银行的管理层,现在已经是‘职业经理人’团队,当然平安金融集团还是对它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陈文胜离开后,陈光良还在思考‘上市’的事情。

  可以肯定的是,长江工业集团是不需要上市的,也没有必要上市;所以这一脉的资产,以后自然是个未知数。当然不排除将来,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子孙公司,可能拿出一个上市,但现在至少不会考虑。

  长实集团,是整体上市,虽然这次分拆香港兴业,准备上市;但预计到1974年后,又可能私有化掉。

  环球集团,也没有必要上市。旗下的环球航运、国际货柜码头公司、香港航空、环球贸易等,也暂时不考虑上市;但将来如果收购九龙仓集团,不久坐拥了上市企业,而且香港航空未来可能考虑上市,以规避一些政Z风险。

  平安金融集团,商业银行资产上市,投资银行资产则选择不上市。

首节 上一节 492/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