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86节

  “你们觉得,这款玩具有什么潜力?”

  奥利斯愣了一下,随即说道:“华泰是我们的老合作伙伴,芭比娃娃和‘我的小马驹’都是他们代工的。这两款玩具确实很出色,但他们已经通过代理商在欧美发售,我们还有必要介入吗?毕竟‘我的小马驹’还需要集中精力深耕。”

  不少管理层纷纷点头,觉得奥利斯的话有道理——美泰已有芭比和“我的小马驹”两大 IP,没必要再分散资源。

  “错了。”

  奥黛丽赫本放下玩具,语气坚定,“仅凭两个 IP,我们无法彻底甩开孩之宝。而这两款玩具,正是我们打造第三个超级 IP的机会。”

  她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变形金刚”四个大字,“我们要在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基础上,开发新 IP‘变形金刚’:按玩具大小和复杂度划分传奇级、指挥官级、领袖级等多个级别;同时制作漫画和动画,讲述以擎天柱为首的汽车人与威震天带领的霸天虎对抗的故事。”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

  奥利斯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地说:“这简直是天才想法!‘变形金刚’能填补我们在男性儿童玩具市场的空白,有了它,孩之宝根本不是对手!”

  其他管理层也纷纷附和,恨不得立刻启动项目。

  “不用急。”

  奥黛丽赫本抬手示意大家冷静,“我已经和华泰沟通过,他们愿意合作。奥利斯,你带队去香港,尽快完成签约,一定要拿下‘变形金刚’的联合开发权。”

  她语气平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底气。

  实际上,外人看似不相干的两家企业,背后其实都是陈氏家族而已。

  美泰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孩之宝总部里,第二代掌门人梅里尔哈森菲尔德正盯着桌上的戴亚克隆玩具,脸色凝重。“这款玩具在欧美卖得很好,华泰玩具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问身边的儿子史蒂芬哈森菲尔德。

  史蒂芬递上一份资料:“华泰是香港的玩具巨头,背后是陈氏家族,而且……他们是美泰的长期代工厂,芭比娃娃和‘我的小马驹’都由他们生产。”

  梅里尔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随即又燃起一丝希望:“美泰未必会和他们深度合作,毕竟‘我的小马驹’还在上升期。史蒂芬,你立刻去香港,告诉华泰,只要他们和我们合作,我们可以把‘特种部队’的代工业务交给他们。”

  他知道,孩之宝在男性玩具市场虽有优势,但“变形玩具”的出现,很可能颠覆现有格局,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史蒂芬不敢耽搁,当天就订了飞往香港的机票。

  可当他抵达华泰玩具总部时,却看到奥利斯带着美泰的团队从苏东生的办公室里走出来,双方握手言欢,显然已经达成合作。史蒂芬站在走廊里,脸色惨白——他还是来晚了。

  苏东生送走奥利斯后,看到门口的史蒂芬,无奈地摇了摇头:“史蒂芬先生,实在抱歉。华泰与美泰合作已有近二十年,从芭比娃娃初创时就一路相伴,而且,他们更先一步。”

  他没有明说,两家玩具厂背后的深层关系,他算是比奥利斯都更了解。

  史蒂芬苦笑一声,知道再争取也无用,只能落寞地离开。

  他心里清楚,错失“变形金刚”,或许会成为孩之宝与美泰竞争中的“致命一步”。

  美泰与华泰正式签订“变形金刚”联合开发协议。根据协议,华泰负责玩具的辅助研发与生产代工,美泰主导研发和 IP运营、动画制作与欧美渠道推广,双方按比例享受“变形金刚”的知识产权。

  消息传出,玩具行业一片震动——两大玩具巨头合作,这是一个大动作啊。

  而此时的欧美市场,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热销仍在继续。圣诞前夕,不少商场的货架上早已空空如也,家长们为了给孩子买到“变形玩具”,甚至愿意支付翻倍的价格。

  没有人知道,这场席卷全球的“变形玩具”热潮,背后是陈氏家族精心布局的商业棋局。

  而“变形金刚”的诞生,不过是这盘棋局中的关键一步——未来,随着动画的开播、周边的拓展,这个超级 IP将为陈氏家族与美泰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当戴亚克隆(DIAKRON)与微星小超人(MICROMAN)在全球玩具市场掀起“变形热潮”时,长江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陈文恺的脚步,踏入了观塘美的电器大楼——他此行的目的,是视察父亲陈光良钦点的重点项目:街机。

  为攻克街机研发的技术难关,美的电器早已在硅谷成立分公司,招募了 3名专攻集成电路与程序设计的工程师;香港本土则组建了 4人团队,也负责全部研发;两地实现技术实时共享。

  实际上这个研发本身不算难,美的电器的游戏部门更多的是培养本土工程师。而香港六十年代开始,香港大学的电子工程已经成为香饽饽,毕业生也开始陆续出现;再加上香港理工学院,也早早的在陈光良支持下,开设了电子工程系。

  “陈生,杨经理,你们来得正好!”研发负责人林伯韬看到陈文恺与美的电器总经理杨宪成走进研发室,立刻眼睛发亮,快步上前。

  一台通体黑色、正面嵌着显示屏的设备赫然出现,机身侧面印着“美的乒乓街机”的字样,下方留着投币口,两侧各装着一个调节旋钮。

  “街机已经成功调试通过,软硬件都经过了上百次测试!”林伯韬语气难掩兴奋,递过一枚一元硬币,“您亲自试试?”

  陈文恺接过硬币,轻轻塞进投币口。随着“叮”的一声轻响,屏幕瞬间亮起,两道白色横条在屏幕两侧显现,中间一个白点如同乒乓球般跳动。他熟练地转动两侧旋钮,横条随之上下移动,精准将“白球”击向对面——作为参与过研发方案讨论的核心成员,他深知这款看似简单的游戏,在电子娱乐尚未萌芽的 1970年,意味着什么。

  “好玩,比预想中更流畅!”陈文恺连续玩了两局,才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扫过设备内部的线路板,“硬件稳定性没问题的话,立刻启动生产,优先投放到酒吧、夜总会这些年轻人聚集的场所。”

  杨宪成当即拍板:“第一批生产 500台,香港、美国各投放 250台。美国那边由硅谷分公司对接渠道,香港直接联系湾仔、尖沙咀的热门娱乐场所,务必赶在圣诞节前铺货。”

  1970年的圣诞节,香港虽未飘雪,却处处洋溢着节日氛围——中西文化交汇的特质,让这座城市既保留着传统节庆的热闹,也融入了西式假期的松弛。圣诞节放假,这就是香港这个华人地区的特色之一。

  这一天,美的乒乓街机悄然登陆香港 20家顶级酒吧、夜总会,美国纽约、洛杉矶的 30家娱乐场所也同步上架。

  傍晚时分,湾仔“星夜酒吧”里,一台乒乓街机被摆在吧台旁的显眼位置。起初,客人们只是好奇地围观看热闹,直到一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投下硬币,屏幕亮起的瞬间,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呼。

  “这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像乒乓球,但不用桌子!”

  随着年轻人操控旋钮,将“白球”来回击打,周围的人越聚越多,甚至有人开始排队“求体验”。

  同样的场景,在香港尖沙咀“丽晶夜总会”、美国纽约“曼哈顿酒吧”同步上演。

  成年男性们几乎对这台机器“一见钟情”——彼时的娱乐方式无非喝酒、跳舞、听音乐,而乒乓街机带来的“即时对抗”与“得分快感”,恰好填补了人们对“互动娱乐”的需求。

  有人为了“赢一局”,连续投币十几次;有人甚至约上朋友,在街机前展开“对战赛”,吧台旁的空位瞬间被挤满。

  次日清晨,美的电器游戏部门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急促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你们的乒乓街机坏了!赶紧派人来修,客人都等着玩呢!”

  电话那头,是“星夜酒吧”经理焦急的声音,紧接着,纽约分公司也传来类似的“故障报告”。

  林伯韬心里一沉,立刻带着两名技术员赶往湾仔。推开“星夜酒吧”的门,他一眼就看到那台被围得水泄不通的街机,经理正满头大汗地向客人解释。

  “别急,我来看看!”

  林伯韬挤进去,打开街机侧面的面板——下一秒,他与经理同时愣住了:哪里是什么故障,机器内部的储币盒早已被硬币塞满,甚至溢到了线路板旁,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这……这是玩了多少硬币啊?”经理目瞪口呆,随即反应过来,一把抓住林伯韬的手臂,“林先生,这机器太受欢迎了!我们要预定十台,越快越好!”

  同一时间,香港其他酒吧、美国分公司传来的消息如出一辙:所有“故障”都是因为储币盒被硬币填满,酒吧、夜总会负责人纷纷追加订单,即便每台街机售价高达 5000港币(美国售价 1200美元),依旧挡不住合作的热情。

  美的电器大楼,林伯韬拿着订单报表,兴奋地向陈文恺汇报:“香港这边已经收到 100台订单,美国那边更是突破了 120台!不少娱乐场所还提出,愿意按营收分成,让我们优先给他们铺货!”

  陈文恺看着报表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嘴角露出微笑。

  他深知,街机的成功绝非偶然——父亲陈光良早在立项时就精准判断: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年轻人需要“碎片化、低成本”的娱乐方式,而街机“投币即玩”的模式,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更重要的是,街机的诞生,让美的电器从“家电制造商”正式切入“电子娱乐”赛道,与四房司叶子的艺电公司、华泰玩具的 IP矩阵形成互补,完善了陈氏家族在娱乐产业的布局。

  “告诉生产部,全力扩产,把月产能提升到 300台。”

  “好”

  此时的香港,戴亚克隆与微星小超人的玩具仍在热销,街机又掀起新的消费热潮,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两大核心业务形成“双爆”局面。

  深水湾别墅里,陈光良看着陈文恺送来的报告,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从重工业的荣昌重工,到电子产业的美的电器,再到娱乐领域的 IP与街机,他布局的“技术+产业链+全球化”帝国,正在 1970年的香港,逐步显露出庞大的轮廓。

第491章 电子游戏初始

  圣诞节的狂欢尚未褪去,《纽约时报》《东方日报》等中外媒体的头条,已被“乒乓街机”牢牢占据。

  报导中,“街机次日被硬币塞满”的场景被反复提及,香港美的电子推出的这款“划时代娱乐设备”,不仅点燃了全球消费者的热情,更在电子产业界掀起轩然大波——当人们发现这项“颠覆性发明”竟来自香港企业时,一向以电子技术为傲的美国与日本业界,顿时泛起酸意。

  “华人竟能在电子游戏领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美国电子产业圈的质疑声此起彼伏,更有几家觊觎市场的企业,暗地筹备起诉美的电器“侵犯专利权”。

  殊不知,美的背后的长江工业集团,早已组建起覆盖全球的顶尖法律团队,多年来凭借专利维权在各国市场“身经百战”,面对这场潜在的“专利战”,早已成竹在胸。毕竟,在“电视主机游戏机”尚未诞生的 1970年,街机作为首款民用电子游戏设备,其核心技术专利的归属,本就该“先到先得”。

  远在美国,“视频游戏机之父”拉尔夫亨利贝尔看到街机的新闻时,瞬间如遭雷击。他深耕电视游戏技术多年,已研发出《电视游戏与训练装置》的雏形,却因流程拖沓,尚未提交专利申请。如今美的街机横空出世,若被香港人抢先注册同类核心专利,自己多年的心血将付诸东流。

  “威廉,立刻来我办公室!”贝尔颤抖着拨通律师电话,语气中满是焦虑。

  挂掉电话后,他烦躁地踱步,嘴里不停念叨:“可恶!华人怎么可能在电子产品上超越美国?青霉素他们只是参与发明之一,电子游戏这种尖端领域,他们本不该有机会!”

  他最担心的,是美的电器已针对“电视游戏技术”提交专利申请。距离自己计划提交专利的时间还有一两个月,这短暂的时间差,很可能让他从“游戏先驱”沦为“追随者”。贝尔坐立难安,只能寄望于律师能想出办法,保住自己的技术成果。

  就在贝尔焦虑之际,美的街机研发负责人林柏韬已抵达美国,与长江工业集团的美国律师代表凯斯维克汇合。

  两人带着两台街机,直奔美国专利局——他们的目标明确:不仅要为街机申请专利,更要争取“电视游戏相关技术”的专利豁免权。

  起初,专利审查员见申请人来自香港,满脸轻视:“电子游戏设备的核心专利,理应属于美国实验室,你们的产品或许只是‘仿制品’。”

  这番话彻底激怒了林柏韬,他当场接通街机电源,邀请审查员“亲自体验”。

  清脆的投币声响起,屏幕上跳动的“乒乓球”瞬间吸引了办公室的注意力。短短十五分钟,整层楼的审查员都涌了进来,排着队想要体验这款新奇的游戏。

  看着同事们沉迷的模样,主审员终于收起傲慢,改口道:“我们可以考虑为街机申请专利,但‘电子游戏机’的笼统名称无法通过——美国实验室已有类似技术储备,只能基于‘街机’这一特定产品讨论专利范围。”

  林柏韬早有准备,与凯斯维克低声商议后,由凯斯维克严肃提出:“我们同意仅针对‘街机’申请专利,但需补充条款:目前美国尚未有‘电视游戏与训练装置’的专利获批,而我们的街机已实际应用相关技术,未来若有同类专利申请通过,美的电器应享有专利豁免权.”

  主审员沉吟片刻,最终松口:“条款需提交专利局委员会讨论,但你们的街机确实具备独创性,专利申请的基础流程可以启动。”

  这场在专利局的博弈,看似美的做出了“让步”,实则为后续发展埋下伏笔——通过街机的实际演示,他们打破了美国对“华人电子技术”的偏见,更争取到了关键的“专利豁免权”谈判空间,为这场暗战赢得了先机。

  从专利局出来后,凯斯维克对林柏韬感慨:“美国业界的傲慢,反而给了我们机会。只要拿下街机专利,再握住‘豁免权’的筹码,即便后续有人提交专利,我们也能占据主动。”

  林柏韬点点头,补充道:“我们并不想挑起专利战争,只想不为自己买下专利的隐患。”

  毕竟是人家的地盘,而且他们也确实是站在‘美国’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开发出来的街机产品,所以事情不要太过分。

  而此时的贝尔,还在与律师商讨对策,却不知美的已在专利局打开突破口。

  这场围绕街机的专利暗战,看似是两家的较量,实则拉开了全球电子游戏产业“专利竞争”的序幕。而长江工业集团通过这场博弈,不仅为美的电器站稳了脚跟,更让香港企业在全球电子产业中,第一次拥有了“专利规则”的话语权。

  随着专利申请进入流程,美国媒体开始重新审视这家来自香港的企业。

  《纽约时报》后续报道中写道:“美的街机不仅改变了娱乐方式,更让世界看到,电子产业的创新力量,已不再局限于欧美日。”

  而这场尚未落幕的专利战,也让全球业界明白:在即将到来的“电子游戏时代”,专利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武器,而香港的长江工业集团,已率先握住了这把“钥匙”。

  1970年末的东京,日本艺电公司总部内,社长司叶子看着堆积如山的订单,嘴角扬起欣慰的笑意。

  自 8月推出“激光枪激光射击系统”以来,短短五个月间,这款产品已在日本掀起全民“射击热潮”,订单如雪花般涌向公司,不仅让刚成立两年的艺电站稳脚跟,更让它成为日本娱乐产业的“现象级新贵”。

  “社长,会议时间到了!”女助理轻声提醒,司叶子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周身瞬间透出干练强势的气场——从陈氏家族的一份布局,到亲自执掌一家潜力无限的科技企业,她早已褪去最初的生涩,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掌舵人。

  当然,司叶子知道,这份底气来自哪里。如果没有自己的男人为她撑腰,她马上就会退缩;而且此时儿子也已经长大,也算一份希望。

  推开会议室门,司叶子一眼便看到角落里坐着的陈文瀛——这位正在读大一的陈氏家族子弟,是父亲陈光良授意安排来感受企业经营文化的。

  见司叶子进来,众人纷纷起身恭敬问好,连陈文瀛也跟着站起身,眼神里满是对这位亲妈的保护。

  “会议开始吧。”

  司叶子落座,直奔主题。

  副社长小岛秀夫率先汇报:“目前我们自营的 21家激光射击馆,每天都排起长队,场场爆满;来自全日本各地的设备订单已突破 1200套,我们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我建议,明年(1971)启动海外扩张,把这款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日本人都有这样的意识,那就是去争夺全球的市场,赚全世界的钱。所以,这些年才把美国制造按在地上摩擦。

  要知道在二战后,美国利用全球的原料,生产出产品再卖给全球,足足垄断了近二十年时间,占ZB社会出口总额的35%以上,工业产值是占ZB社会的50%平均。

首节 上一节 486/5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