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467节
阿文是他的妻弟,也是合伙人之一。
这些年,严祖孝凭借陈氏的照顾,开工厂还是赚了很多钱的。特别是塑胶花和假发,都是第一波入行的工厂主,后来也有被照顾。
严智多点点头,说道:“祖和,你呢?”
“我不走,我就留在香港。”严祖和坚决的说道:“我不信,香港会这样一直乱下去!”
严祖孝马上说道:“大哥,这次不一样,你不知道那些人有多疯狂.”
严祖和说道:“要走你走,我只知道,海外虽然可以安居,但不适合乐业。”
严祖孝还想劝,却被严智多打断。
“怎么选择是你们个体的事情!我也不会离开香港,家族信托一直会在香港。”
对于二儿子移居海外的想法,他没有劝,因为他也觉得分散了更好,这样严氏就会一直传承下去。二儿子这些年开工厂,赚了有上千万,再加上家族信托每年给他的分红,去国外说不定也能有建树。
“严生,这幢观塘工业大厦高12层,每层1.2万平方尺的楼面,共15万平方尺的楼面.在1964年巅峰时,他的价值超过700万。如今业主忙着出国,你给280万就可以接手。”
听到中介的话后,严祖和不动神色的说道:“这个价格还有没有来去?”
中介一听,欣喜的说道:“您真打算要?”
实在是现在大家都在急着卖,而买家却寥寥无几。
严祖和淡定的说道:“自然是诚心要。不仅如此,如果你替我做成这笔生意,我还有兴趣观塘、九龙塘一带的工业地皮或者工业大厦。”
中介大喜,笑着说道:“您放心,现在这个业主急着售,我觉得260万也是能谈下来的,不过资金恐怕不会接受分期。”
严祖和直接说道:“现金!”
“懂懂”
和中介分开后,严祖和回到车上,脸上透露出一种赌博式的兴奋。
除开大家乐餐饮抄底店铺等物业外,他思来想去,外甥陈文杰给他那么明显的提示,自己又怎么不好好把握机会。虽然姐夫离开香港,但四个儿子都在香港坐镇,且文杰亲口告诉他要抄底店铺。
如此以来,严祖和就想到将自己的个人资金,大肆用于抄底,重建属于自己的地产企业。当初凭借外甥陈文杰的帮助,他东山再起,也投资过几个地产项目,积攒了一些资金。
“我现在能拿出500多万的现金流,如果能再从平安银行借贷500万,便能抄底千万价值的物业。而这些物业在1964年时,价值是3000万港币。”
想到于此,他打算去找另外一个外甥陈文胜,让他帮忙介绍平安银行的人给予贷款。他毕竟拥有15家大家乐快餐,还款能力还是没有问题的。
实在是此时香港的地产跌的太狠了,观塘工业地皮在1964年时最高160港币每平方尺,1965年银行挤提时,跌到100港币以下,1966年底又跌到80以下,而现在更是跌到50港币左右/每平方尺。
陆孝清来到陈文杰的办公室,汇报道:“总经理(代),今天官地拍卖会上,一共拍出2幅地,都以最低价成交。我们长实拿下北角的一幅地皮,面积另外一幅地皮,被周大福的人拿下”
陈文杰马上说道:“嗯,就是这样,我们抄底的同时,也不要抬高价格。当然,市场上敢抄底的没有多少人。”
陆孝清说道:“对,若说最无人问津的,便是那些已经建好的住宅单元。价值20多万的豪宅,现在8万港币也没有人问津;中环的写字楼地皮,甚至已经跌至800~1000港币每平方尺,仅1964年高峰时的三成左右.不过我们现在也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市中心的土地越来越少,恐要向新界发展了。”
他们抄底,自然也不能引起市场太大的注意,要低调一些,不然跟风者必然有不少。
陈文杰点头说道:“新界发展是必然的事情,父亲说香港的新市镇都很有潜力,你大胆的操作,包括新界的乙种权益书都可以。这一次,长实集团至少准备了2亿港币,用于地产抄底,不局限住宅地皮和地盘,也可以考虑商业地皮和地盘、物业。”
长实集团背靠平安银行,自然不是问题。
“嗯,我明白了!”
得到集团的支持,以及长实继承人的明确答案后,陆孝清继续开始抄底大业。
待其离开后,陈文杰却看着其它业务送来的资料,皱眉起来。
长实的商业地产、零售业、酒店业、食品饮料业,受到较大的冲击。抄底虽然快乐,但这些业务也受到很大的影响,那就多少有些不快乐了。
“希望尽快过去吧”
如今,陈文杰已经代理总经理职位,总经理严宽虽然在香港,但也只是偶尔来一趟公司。至于父亲,更是偶尔询问一下情况,给予一些指示,也不是很管公司。
陈文杰明白,他这一次若是表现得好,最近一两年便会正式担任总经理。当然,父亲依旧会担任董事长,是公司至高无上的决策人。
严祖和最近忙得不亦乐乎,不是忙着为大家乐快餐购入商铺,就是在忙着购入工业大厦及地皮、物业。
他再次犯了孤独一掷的想法,不过这一次他觉得,自己是在地点抄底,且有自己的外甥透露出的信号,相当于也是自己姐夫的想法,一定不会错的。
严祖和在很短的时间里,购入一幢观塘的12层工业大厦,以及观塘的一幅工业地皮,两者才花费350万而已。
他并没有停下脚步,稍后以大家乐快餐的股权、工业大厦作为抵押,又从平安银行贷款500万,继续他的买买买行列。
这天,他的地产经纪人又打来电话,说罗素街有个600平方尺的商铺要出售,对方开价仅15万港币。
严祖和心想,红磡隧道已经被姐夫建起来,铜锣湾又有长实集团投资的百德新街综合项目,这个区域料想将来发展不会低。
“买了”
此时的严祖和,只觉得香港物业实在太平洋,这样一个商铺,巅峰时期怎么也要50万,如今仅三成的价格就买下。
就这样,严祖和故意拿着大家乐快餐购入的几个店铺清单,找到自己的外甥陈文杰。
“文杰,大家乐快餐可是已经购入四家店铺,我还在继续购入。长实也是股东,我特意向你来汇报汇报!”
长实的写字楼里,严祖和笑呵呵的说道。
陈文杰看了几眼店铺清单,随即笑着说道:“舅你就放心的买吧,现在的物业就和白捡一样,怎么买都是值得的。”
“你父亲最近还不回港?”严祖和继续问。
陈文杰说道:“他图清净,等香港平静下来,自然就会回来了。他好像说,年底应该会回来。”
严祖和懂了,看来姐夫觉得这事年底该结束了。
“嗯,知道啦!姐夫和姐有那么这群优秀的儿子,确实可以放心大胆的旅游了!”
陈文杰说道:“我们再优秀,那也不及父亲万一。我们兄弟都在接受父亲的遥控指挥,你真当我们兄弟翅膀硬了啊!”
严祖和眼前一亮,这已经暗示得不能太明显了。
“哈哈,你小子从小就稳重和谦虚。那我走了,你慢慢忙!”
“我送舅舅”
陈文杰对这个舅舅那是十分的尊重和照顾,毕竟是母亲的同胞亲弟弟。哪怕父亲,也是很照顾舅舅,当初舅舅投资失败,还是父亲让其重整旗鼓,将‘大家乐餐饮’让其发展作为事业,好东山再起。
刚才舅舅也说了自己才购入工业大厦和地皮、地盘,香港这波如果真能平静下来,陈文杰会为舅舅感到高兴。
第468章 回港
10月底的大阪湾,深秋的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掠过造船厂的龙门吊。
巨大的钢铁臂架如巨人的臂膀,将“东波号” VLCC油轮稳稳托在船台边缘——这艘 22.7万吨的庞然大物通体银白,船身侧面“环球航运”的蓝色徽章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即将成为今年环球航运在日本下水的第 15艘超 20万吨级油轮。
码头边,红毯从入口一直铺到船台,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菅野和太郎身着深色西装,带着一众官员已经在等候。当陈光良与严人美并肩走来时,菅野立刻快步上前,用带着敬意语气说道:“陈先生,严女士,欢迎来到大阪!能邀请到您这位‘世界船王’,是我们日本造船业的荣幸。”
陈光良笑着与他握手,目光扫过周围的媒体记者——《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的摄影记者举着相机不停拍照,欧美媒体的记者更是挤在最前排,显然对环球航运“一年下水 15艘 VLCC”的壮举充满好奇。
“菅野部长客气了,环球航运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日本造船厂的支持。”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感慨,“从去年订下 360万吨运力,到今年追加 400万吨定单,三菱、川崎的效率从未让我失望。”
严人美站在丈夫身边,身着墨绿色旗袍,气质优雅。她看着眼前的钢铁巨轮,想起丈夫去年力排众议扩张船队时的坚定——当时环球航运的负债一度攀升,集团高层纷纷劝阻,唯有陈光良坚信“苏伊士运河关闭”的预判,如今看来,这份远见终于换来了回报。
下水仪式在上午 10点准时开始。
菅野和太郎的妻子身着传统和服,手持香槟,缓步走到船台边。在众人的注视下,她将香槟砸向“东波号”的船首,清脆的碎裂声响起,船台两侧的彩带瞬间喷涌而出。随着船台机械的轰鸣声,“东波号”缓缓滑向大阪湾,激起巨大的浪花,码头边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东波号”下水后,将直接驶往波斯湾装载原油,连“试水”环节都省去了——苏伊士运河关闭后,全球原油运输航线拉长,油轮需求缺口极大,每多耽误一天,就意味着少赚数十万美元运费。
仪式后的晚宴上,菅野和太郎主动找到陈光良,端着清酒说道:“陈先生,有件事想跟您透个底——虽然日本造船厂的订单排到了 1969年,但最近来咨询造船的客户已经开始减少了。很多船东觉得,苏伊士运河最多关闭一两年,没必要现在跟风造船。”
陈光良心中一动,脸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笑着举杯:“哦?还有这种事?我还以为大家都看好原油运输的前景呢。”
“唉,都是短期眼光啊。”菅野叹了口气,“欧洲的一些船东已经暂停了造船计划,美国的油轮公司也在观望,就连你们香港的船东都开始谨慎起来。”
陈光良抿了口清酒,心中早已盘算开来。
他清楚,苏伊士运河的关闭将持续八年,而非外界猜测的一两年——这八年里,原油运输航线绕行好望角的格局不会改变,油轮需求将长期处于高位。如今其他船东放缓造船,反而给了环球航运“垄断市场”的机会。
“部长放心,明年初,我会再考虑的。”陈光良故作谦虚地说道,“环球航运目前的船队规模也就 1200万吨,离我的目标还差得远。如果日本造船厂能保证工期,我或许还会追加订单。”
菅野眼睛一亮,立刻说道:“陈先生放心!只要您肯订船,我们一定优先安排产能,住友金属的特种钢材也能优先供应,甚至日本开发银行还能提供低息贷款!”
对日本来说,环球航运的造船订单不仅能拉动造船业、钢铁业的发展,还能带动港口、物流等相关产业,这样的“大客户”,无论如何都要留住。
更何况,这次苏伊士运河关闭后,日本航运急需用船,这位世界船王也是将VLCC主力租给日本,这就是一个情分。
晚宴间隙,严人美走到陈光良身边,小声问道:“你真的还要再追加造船订单?现在咱们的负债已经不低了吧。”
陈光良握住妻子的手,语气笃定:“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其他船东观望,我们趁机扩张,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我们已经垄断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 VLCC运力。你想想,50艘 VLCC油轮,每一艘在七十年代都相当于一幢中环大厦,等这些船全部投入运营,环球航运的年营收能达到多少?”
严人美心中一算,顿时明白了丈夫的野心。
按目前 25~30美元/吨的运费计算,一艘 20万吨级 VLCC跑一趟波斯湾到欧洲的航线,就能赚 200多万美元,如此利润,两年就能赚回一艘新船。就算一年后运费下跌,但也无需三年时间。
而拥有50艘VCLL这样的规模,足以让环球航运坐稳“全球第一油轮公司”的位置。
三天后。
陈光良回到香港海域的‘英美号’超级游艇上,立刻召集环球航运的核心团队开会。
会议室里,灯光明亮,墙上的世界航运地图上,用红色标记着环球航运的航线,从波斯湾到欧洲、美洲,再到亚洲,密密麻麻的航线几乎覆盖了全球主要原油运输通道。
“现在情况很清楚了,其他船东开始观望,日本造船厂在一年后有产能空余,这是我们追加订单的最好机会。”陈光良指着地图上的波斯湾区域,“我决定,再向三菱、川崎等订 10艘 26万吨级 VLCC、15艘 22.7万吨级 VLCC,总运力增加 570万吨,争取在 1970年底前全部下水。”
“可是老板,这样一来,我们的负债会超过 50%,远超之前定下的 40%警戒线啊!”财务总监忍不住提醒道。
“负债不是问题,关键是收益能不能覆盖成本。”陈光良语气坚定,“苏伊士运河关闭时间越长,我们就能很快偿还完贷款油轮运费就算有所回调,也会比正常水平高 30%以上。按现在的运费计算,这些新船投入运营后,不到三五年就能回本.而且,我们可以用现有船队的租金做抵押,向日本银行申请低息贷款,降低资金压力。”
陈光聪这时候问道:“这25艘VCLL要不要分批造,毕竟越到后面,其它船东越是谨慎造船。更重要的是,据说日本的VCLL已经可以超过30万吨,我们也可以尝试几艘。”
陈光良一听,就直接说道:“可以考虑,我说的也是一个大概方案,总之在1969~1970年,我们要大量下水VCLL。资金情况我们还是无需紧张的,虽然短时间来看我们的负债很高,但我们的利润也很高,所以无需忧虑。”
“明白!”管理层纷纷点头,脸上的顾虑渐渐消散。
他们早已习惯了陈光良的“激进”,但每次“激进”背后,都有着精准的预判和周密的计划,这也是环球航运能在快速崛起的关键。
深夜的香港海域,海风依旧吹拂着码头。
“等这批新船下水,环球航运的船队规模就能突破 2000万吨,远超包宇刚前世的巅峰时期。”陈光良喃喃自语,“无论是希腊船东,还是日本油轮公司,都远无法与我们抗衡了。”
1970年底完成2000万吨的目标,债务预计1973年~1974偿还清。
本身五十多艘VCLL就是价值不菲,何况在1974~1979年期间还能赚钱。等到1979年开始减船上岸时,他也不可能全部卖掉,怎么也需要保持20艘VCLL,以及相当数量的货柜船。
11月初,陈光良时隔近六个月,再次回到香港。
深水湾79号别墅,陈光良、严人美夫妇在书房里,召见了四个儿子——陈文杰、陈文铭、陈文恺、陈文胜。
他主要了解一下四家集团公司的具体布局,虽然他在海外能遥控指挥,但毕竟很多细节他也没有抓。
上一篇: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下一篇:恋综:直播下头男,都选我干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