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千悟,从杂役弟子开始 第642节
其实,段融并不清楚,褚无伤虽然夙来沉默寡言,但他也同样好奇段融的这种修炼速度,段融自己无觉,但六个多月,就从气旋境第一重修炼至大圆满,这样的速度,就是老祖当年也做不到。
段融问道:“褚先生,老祖可回来了吗?”
褚无伤道:“你去吧。老祖最近一直在山谷内,前几日还在问你呢。”
“好,我这就去。”段融向褚无伤抱拳一礼,便转身而去。
中午的山谷里,静谧一片,阳光在松针间跳跃,段融穿过山谷,来到了吕荫麟的洞府外。
“弟子段融求见老祖!”段融在洞外抱拳喊道。
其实他走进山谷,吕荫麟就注意到他了,不是用神识探查,而是山谷内响起的脚步声和气息的流变。
段融的脚步声已经变了。
脚步声不光跟体重和速度有关,其实,每个人的走路姿势都不同。
当你走路的姿势和落脚的方式有了大的变化后,脚步声随之就会不同,只是这种细腻的差别,很少有人能洞察罢了。
“进来。”
一个苍幽沉闷的声音,陡然在段融的耳畔响起。那正是老祖吕荫麟的嗓音。
段融趣步而入,走到洞府深处,便看到吕荫麟坐在石椅上,正在翻看一卷以竹简写就的古籍。
段融随即跪倒。
“弟子段融,拜见老祖!”
吕荫麟抬起头来,看了段融第一眼,淡淡道:“起来吧。”
段融起身站在那里,吕荫麟道:“我听褚无伤说,青竹怀孕了?”
段融道:“是,已经有些日子。”
吕荫麟问道:“是男还是女?”
段融道:“是男。”
吕荫麟点头,再问道:“母子的状况,可还好吗?”
段融道:“还好,我给开了安胎养神的方子。青竹吃了,气顺了,原本那恶心劲儿就也下去了。”
吕荫麟道:“那就好。”
吕荫麟忽然从石桌上那堆竹简和书册里,抽了一本表皮泛黄的册子,他随手一推,那册子便如同有灵一般,飘到了段融的身前,悬停在那里。
吕荫麟道:“这本册子,前半部分是我当年为了凝结洞冥搜集的资料,所有的我认为重要的步骤都记录了下来。最后那三页,是我自己凝结洞冥成功后,对于前面的一些细节错漏的订正。你翻看一下,做个参考。”
段融看着悬浮在眼前那看似毫不起眼的泛黄册子,顿时如获至宝一般,将其拿在了手里,随即抱拳恭声道:“多谢老祖!”
他自然知道这册子的珍贵,这可是一代元婴境的大能,凝结洞冥时所搜集的资料,而且后面还有其进阶成功后对于前面细节处错漏的订正。
虽然每一个人凝结洞冥所走的路,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册子,也堪称指南,起码也像吕荫麟说的很值得参考一番。
吕荫麟道:“其实,凝结洞冥呢……”
段融一听吕荫麟直接淡及凝结洞冥,立马凝神静听。
吕荫麟此时已经将手中的竹简卷了,说道:“乃有三道关口:第一道关口,是冲破心魔。第二道关口,是以意境本源为引,参悟法则之力。第三道关口,则是以法则之力凝结出洞冥。”
“这三道关口,因人不同,各有差异。”
“有人在心魔那道关口,就坐困数年,而有人不过瞬间就能击穿。心魔不是心性,不到修炼的关口,谁也不知真正困扰自己的是什么?”
吕荫麟说到此处,目色微微一动,似乎当年那冲破心魔的关口,也让他心有余悸。“有些人,虽然平素似乎道心坚固,杀伐果决,但在修炼的关口却被魔魇蛊惑,徘徊数年,而不能冲破……”
“这第二道关口,同样不易。以意境本源为引,参悟法则之力。每一个人所领悟的意境不同,参悟的法则之力,自然也不同。这一关,同样有人很快穿过,但也有人坐困十年,甚至二十年……甚至化为枯骨……”
段融目中闪过深邃的冷芒。
吕荫麟忽然凝目看向他,声音也有了起伏,沉声道:“这第二道关口,是有其特别之处的,并非越快越好,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虽然用了十多年才领悟出了法则之力,但其领悟的法则之力,颇具成长性。有人虽然一二年就冲破此道关口,但是他领悟的法则之力却有很大的缺陷,从他成就的那刻起,就注定他这一生,就只能止步于洞冥境前期了,绝不可能再进寸步。”
“而大多数的洞冥境修士都是后一种情况,”
“整个太一门,洞冥境中期,只有楚秋山和褚无伤两人。而洞冥境后期,则只有古道陵一人。能领悟出没有缺陷,而具有成长性的法则之力,何其难哉!?”
段融心神震动,因为仅是听了吕荫麟的话语,他都能感受到凝结洞冥的不易,三道关口,没有一道是轻易能过的。
段融问道:“敢问老祖,如何能确定自己领悟的法则之力,是有缺陷?还是具有成长性呢?”
吕荫麟闻言,微微一笑,道:“当你领悟之时,自会知道。你以为那些领悟的法则之力有缺陷的人,是他们不想领悟具有成长性的法则之力吗?非不欲也,实不能也。”
“成就气旋境大圆满的意境本源,就像通往法则之门的路径。越深邃的意境本源,通往的法则之力也越有生机。”
“肤浅意境,就算能勉强进入法则之门,所领悟的法则之力,也通常都是有缺陷的。”
吕荫麟说到此处,忽然看向段融,道:“你不用担心。你领悟的意境之深邃,远超楚秋山和褚无伤。比古道陵也略有胜之。即便是比之老夫当年,也是不遑多让。”
段融的目色闪过一抹异色。
他自然知道吕荫麟说的是他从万象洞出来后的意境本源,但自从进入神魔遗迹后,他的意境本源就已经从意境云团变成了五色如意珠。
这五色如意珠有一点邪性,就是其所散发的淡淡光芒,他竟无法感知。
段融方才那个瞬间,差点就问出了这个疑惑,不过他又压了下来。他决定先研究一下,吕荫麟给他的这本册子,说不定里面就有他要找的答案呢。
因为吕荫麟虽然进过他的灵明识海,但当时那时盘膝在苍穹中央的还是灰色虚影,这虚影乃是他修炼胎藏进所凝结出来的,就算给吕荫麟看到也是无所谓的。
但是现在他灵明识海内的灰色虚影,已经变成了明净琉璃体,流光溢彩间,宛如仙佛。段融有种感觉,这明净琉璃体最好不要给老祖看到。
当然,如果在这本册子里,找不到关于五色如意珠邪性之处的答案的话,就是冒些风险,他也要就此事询问吕荫麟。
因为,若是不能弄清楚那五色如意珠的邪性之处,就贸然进入凝结洞冥的三道关口,很可能会出现他意想不到的意外。
“而最后一道关口,以法则之力凝结出洞冥,同样不易。特别是对于那些领悟的法则之力有缺陷的人来说,这一道关口相当凶险,搞不好就会爆体而亡!”
“就算是领悟的法则之力是具有成长性的,在这一道关口,同样需要注意。因为,此时你毕竟是刚刚领悟了法则,但却必须立即运用法则之力凝结出洞冥,可谓生手上阵。虽然那册子里,我写了许多详尽的描述,但没自己走到那一步,光看那些字眼,终究是隔雾看花一般。”
“因为,没有人能教一个还未领悟法则之力的人,如何去运用法则之力。只能告诉他几点,语焉不详的紧要之处罢了。真到了凝结洞冥的时候,还要靠你自己临机决断,因为每个人所领悟的法则之力不同,因此所凝结的也是不同的洞冥。别人所写的紧要之处,也不过就是仅供参考的意见罢了。”
段融握着手中的泛黄的册子,忽然就感觉这凝结洞冥境如此危机重重,简直处处都是生死考验。
段融忽然问道:“敢问老祖,当年你凝结洞冥,用了多久?”
吕荫麟微微一笑,道:“从进入密室闭关,到最后结成洞冥出关,老夫大约用了三年。”
“三年吗?”段融的目色微微一动。
方才听吕荫麟讲述,段融感觉,就算凝结洞冥,用个十年二十年,他都觉得正常。
甚至他觉得三道关口,每道十年,三十年凝结出洞冥都算是正常呢。
吕荫麟乃是元婴境的大能,都用了三年才凝结成功出关,那他要用多久呢?
段融想到此处,不禁蹙眉问道:“那老祖为何要我一年就进阶洞冥境?”
吕荫麟道:“你在意境领悟上,比之老夫当年也不差。而且老夫当年是没人指导的,都是自己收集资料,自己摸索,在三年闭关凝结洞冥中走了不少弯路。但那些我全部都写在那册子里了。”
“有了这些,你总不至于也走那么多弯路。一年时间,足够了!”
段融目色一惊。他现在才终于明白,吕荫麟所说的,一年时间,凝结出洞冥是什么意思了?
敢情吕荫麟所说的一年,压根就没算进去他从气旋境第一重修炼至气旋境大圆满的时间。说的只是他闭关凝结洞冥的时间啊!
也是,在吕荫麟的眼里,从气旋境第一重修炼到大圆满,那不就是吃饭喝水的日常吗?根本不值一提。
也只有闭关凝结洞冥,在他眼里才能算是个事吧。
吕荫麟看着面色惊愕的段融,说道:“去吧。好好研究研究那册子,若有不懂之处,再过来问我。”
段融一揖到底,恭敬道:“是。”
此时,他对于吕荫麟是诚心实意的施礼,因为他能感觉到,吕荫麟是把压箱底的东西全都拿出来了,在教授于他。
所谓授艺之恩大于天。
“弟子告退。”
段融以作揖的姿势,后退了几步,这才转身走出了洞府。
第636章 伏案苦读
段融离开了山谷,便御风而起,往吕氏宅院的山头飞去。
成就了气旋境大圆满后,他在云雾间的身姿,已然更加灵动飘逸,颇有几分出尘之意了。
在还未成就气旋境大圆满时,只要他御风而行,都会搅动得云雾翻腾。
但现在他不仅速度更快了,而且就如同跟云雾融为一体一般,就那般在云雾飘渺间轻盈出没,如仙似鬼……
段融好似一阵轻风,飘落在自家的院落里。
萧玉和朱小七坐在屋檐下,一边晒太阳,一边闲聊说笑。
朱小七拿了女红在那里做,萧玉不时拿着那小衣裳,笑着向朱小七说着什么。
而沈觅芷则在石阶下的空地那里,练着套路,她一趟接着一趟打过去,浑身已经香汗淋漓,但依旧眼神发狠,没有停下的意思。
段融忽然落进了院子里,萧玉和朱小七都是一惊,随即就站了起来。朱小七的肚子已经微微鼓起了,行动已经有些不便,她起身时,萧玉还搀扶了她一下。
沈觅芷也瞟到了段融身轻如燕地落在院子里,但她只是瞄了一下,就跟没看见似得,继续打着套路。
段融缓步向厅口走去,萧玉看了沈觅芷一眼,才向段融,笑道:“夫君,你今日倒是提前一日出关了?”
段融道:“闭关暂时告一段落。”
萧玉道:“那夫君就可以在家里久住了。我和小七平素正愁没人说话呢。之前,神魔遗迹里的鬼故事,夫君你可是一直没讲完呢。”
段融走上石阶,眼神看向朱小七,朱小七微微低头,他这扭头看向萧玉,道:“有空我说与你们听吧。”
段融说完,便径直穿厅而过,绕过厅上的屏风,从屏风后面的门掀开帘子跨了进去,后面乃是段融自己居住的地方。
这房间,段融还没怎么住过。
他这段时间但凡不在密室修炼,只有回来,一般都在东、西厢房休息。
虽然没怎么住过,但萧玉她们也常会收拾打扫,里面倒很是干净整洁。
段融径直走到靠窗的书桌前,午后的阳光透过窗纱照了进来。
他便在桌子前落座,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拿出吕荫麟给他的那本泛黄的册子,放在了案上。
这册子虽然发黄,有股陈旧的味道,但却很是平整,连虫洞也没有,显然保存得很好。
段融眼眸一动,将手掌轻轻按在册子上,心头暗道:“读取器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