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第561节
“我们几个老家伙虽然本事不济,但见识肯定比你多,帮你参考一下。”
其他几位老爷子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探究。
面对连珠炮般的发问,方诚心中微动,露出恰到好处的疑惑之色:
“修炼层次我其实不太懂,只是按照马师父教授的功法练习,自然而然地就发出了这种声音。”
“至于这白气,应该是锻炼时气血运行过快,身体产生的热量太多了。”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听得几位老爷子眼角直抽。
什么叫“自然而然”?他们练了一辈子,连这“自然”的门槛都没摸到!
马建国沉吟少许,随后缓缓开口,为他解惑:
“阿诚,传统武学中的‘气’,并非虚无缥缈之物。按照我们武学研究会多年摸索与内部划分,气功修炼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叫‘练气入体’。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我之前教你的站桩、吐纳等法门,感受到气的存在,让这股能量在体内生根发芽。我们研究会大部分学生,都停留在这个阶段。”
“第二层,叫‘气行周天’。当气积累到一定程度,便能打通经脉,让其在体内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也就是所谓的大小周天。”
“到了这个境界,气便能滋养五脏,强健筋骨,寒暑不侵,百病不生。我们几个老家伙十几年前都已经达到这个境界,如今的身体素质可以说完全不比年轻人差。”
“而‘虎豹雷音’,正是冲击这个境界的最佳法门之一。能发出雷音,说明你的内气已经强盛到可以淬炼骨髓,重塑肉身,这放在古代,就是脱胎换骨的开始。”
方诚点点头,表示理解。
马建国接着娓娓道来:
“第三层,是‘真气外放’。到了这一步,气已经不仅仅是在体内循环,而是能透体而出,影响外界。”
“你董师叔,就是此中好手,他的‘掌中沸水’,将真气透出掌心,摩擦水分子使其升温。这一步,是‘气’由内而外,产生实际物理效应的开始。”
董云川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自得,但看向方诚时,那点得意又瞬间烟消云散。
“这一层,属于掌控力的体现。真气外放究竟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能否随心所欲,精细操控运用到实战中,也存在天壤之别。”
马建国继续说着:
“所以,第四层名为‘真元铸鼎’。”
“达到这一层,武者才能将真气与自身血肉筋骨彻底融合,进行深层次的‘洗练’与‘淬炼’,使身体逐渐呈现出‘金刚不坏’的特性,抗击打能力、自愈能力大幅度提升,力量、速度、感知等身体各项机能都得到全面的、质的飞跃。”
“真气不再是脱缰的野马,而是如臂使指的仆从,武者能进一步将气凝聚成各种形态,附着于兵刃拳脚之上,甚至做到隔空伤人。”
“可以说,前三层是‘积蓄’,这一层才是厚积薄发,能真正运用到实战中,与那些拥有特殊能力的怪物一较高下。”
讲到这里,马建国双眼凝视着方诚。
“你在练功过程中,气出如云蒸,说明身体内气满溢,已经开始与外界天地交换能量。”
“至于第五层,那已经是传说中的境界了,名为‘内景外显’。练功者的精神、气血、内脏强盛到了极致,其内在的景象会显化于外,形成种种不可思议的异象。”
“据说古时的达摩祖师,修炼《易筋经》大成,坐禅时背后会有佛陀光影;武当张三丰真人,演练太极时,身周则有阴阳鱼环绕不休。”
“这些,都是内景外显的至高体现。至于第五层之上是否还有更高境界,那就不是我们凡夫俗子所能揣测的了。”
方诚听完,心中大致有了谱。
以自己掌握的炎之呼吸法,能够全身浴火,变成人形火炬的能力,显然算是达到了第四层境界。
脸上则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微微点头:
“那我应该侥幸达到第三层真气外放,勉强摸到了第四层实战的门槛。”
董云川闻言,摆手道:
“你能把虎豹雷音练出这么大声响,简直跟音波攻击一样,阿诚,你要是才摸到门槛,那我这辈子恐怕连门都瞧不见喽。”
尽管如此,几位老爷子看他的眼神却更加柔和了。
天赋异禀,却不骄不躁,心性沉稳,这才是真正的良才美玉。
马建国长叹一声,神情复杂地说道:
“近两百年来,武学凋零。我们本以为老董已经是极限,没想到啊,有生之年,居然还能见到一位真元铸鼎的奇才。”
“如果厉归真前辈还在世,看到你,肯定会引为知己,他年轻时,恐怕也就是这个层次吧。”
提到“厉归真”这个名字,院中热闹的气氛稍微冷却了一些。
张海祥跟着感慨道:
“是啊,厉前辈一人一剑,斩杀海中巨怪,那才是真正的神仙手段,可惜天妒英才……”
“我听说,厉前辈当年正是将气功与剑法融合,才达到传说中的‘内景外显’境界,他现在要是活着,应该会尝试冲击更高层次的武学境界了吧?”
陈子振眼中也充满了向往和可惜。
“谁跟你们说他一定死了?”
董云川冷不丁冒出一句,眼神瞟了瞟方诚:
“再说,以阿诚现在表现出来的潜质,不见得比当年的厉前辈差。”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方诚身上。
那眼神,从最初的震惊,慢慢转变为一种殷切的期许。
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那条被斩断的道路,重新延续下去的希望。
董云川忽然咳嗽一声,正了正脸色,说道:
“阿诚,你上次在办公室问我的那个问题,我和马师兄已经商量过了。”
说着,他转过头,看向马建国。
马建国和他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即接过话题,语气变得严肃:
“阿诚,关于厉归真前辈的事情,我父亲曾经和我讲过一些。虽然我也所知有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他选择走的,就是我们正在走的这条路!”
第386章 解锁新技能,掌法的奥义
马建国环视一圈几位老友,目光落在方诚身上,沉声开口:
“你对世家和异人应该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他们的力量来源五花八门。”
“有的是与生俱来的血脉天赋,得天独厚;有的是因为某种特殊遭遇,偶然触发变异,从而获得超乎常人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想要深入挖掘其潜力,最终都需要通过‘冥想’来不断加深对自身异能本源的感知和掌控。”
“而我们传统武学中的气功,尤其是从‘真元铸鼎’层次迈向‘内景外显’的关键突破,也需要一种与‘冥想’相似的‘观想法门’。”
说到这,马建国顿了顿,稍作斟酌。
“这个法门,我在你第一次来研究会时,便已向你提起过。”
“两种冥想方式似乎有共通之处,但本质截然不同。具体如何,我现在没法向你详细描述。”
“你只要记住一点,武者的‘观想法门’,是对自身‘精气神’三宝合一的凝炼与升华,是将自身的生命能量修炼到极致,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马建国加重语气,强调道: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武者自身持之以恒的苦修,而并非天赋异禀的血脉或偶然的变异,也不是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神佛。”
吴德旺也适时补充道:
“夏国数千年历史中,有确切记载达到‘内景外显’这种至高层次的武者,寥寥无几,多半只存在于传说中。”
“而在近两百年间,真正被官方证实达到此境界的,只有厉归真前辈一人。”
“就算他拥有某个世家传承或者异变产生的天赋能力,那也仅仅是锦上添花,加快修炼速度而已。”
“所以,阿诚……”
马建国接过话,看着方诚,眼神中充满了肯定与期许:
“你无需担心将来身体检测数值异常,会被特搜队当成异类。你走的路,其实和厉前辈一样,是最纯粹、最正统的武道之路!”
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什么,又继续说道:
“过段时间,我家那小子不是要参加特搜队的复试体检吗?”
“到时候,我陪他去一趟特搜队总部,顺便找里面的老熟人打个招呼,给你也备个案,登记成‘古武学传承者’。”
“这样一来,以后就算你展露出一些过人的能力,也有个合理说法,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对!”
张海祥一拍胸脯,声若洪钟:
“特搜队里也有我几个不成器的徒弟,我跟他们打声招呼,看谁敢找我们武学研究会未来顶梁柱的麻烦!”
“没错,谁敢动你,先问问我们这几把老骨头答不答应!”
吴德旺和陈子振也纷纷点头,表示全力支持。
他们以前也曾对方诚的来历有过猜测,但此刻,所有的疑虑都已烟消云散。
除开这惊世骇俗的武学天赋,眼前这个年轻人待人接物,谦逊有礼,温润如玉。
如果有人说他是那种精神变态、杀人如麻的怪物,打死他们都不愿意相信。
“哈哈。”
董云川随后笑容满面地附和道:
“阿诚,有我们这几个老家伙给你背书,你尽管放心大胆地练功。”
“最好哪天也练到传说中的‘内景外显’层次,带着大伙去一趟特搜队总部,给那帮瞧不起练武之人的家伙开开眼,杀杀他们的威风!”
方诚心中一暖,随即郑重起身,对着几位师长深深鞠躬抱拳:
“多谢各位师长费心。”
这正是他此次应邀参加武学研究会聚会,展露实力的主要目的。
有了这几位德高望重、人脉深厚的前辈做后盾,自己未来行事无疑会方便许多。
马建国笑着摆了摆手:“都是自己人,不说这些客套话。”
经过这番推心置腹的交谈,气氛彻底热络起来。
几位老爷子围着方诚,重新坐下来,继续探讨着各自在练武方面的经验心得。
上一篇:开局过目不忘,铸造记忆宫殿
下一篇:诸天:人在遮天,炼宝成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