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人在封神,开局二桃杀三士 第220节

  “谨遵圣人法旨!”

  如来古佛、弥勒佛等人齐声应道。

  与此同时,首阳山八景宫,紫气缭绕,仙气氤氲。

  老子驾着青牛而来,玄都大法师早已在宫前等候。

  老子走进宫中,对着玄都说道:“玄都,你如今已斩三尸,距离三尸合一不远了。此次乃是子煜的证道之劫,你要好生观摩,或许能有所悟。”

  玄都大法师躬身问道:“师尊,如今圣人纷纷降世,难道还不能灭杀那子煜吗?”

  老子摇了摇头,缓缓说道:“难啊,纵然圣人视他如蝼蚁,但封神之时未能做到的事,如今又岂能轻易达成?此子从微末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境地,绝非易与之辈,想要灭杀他,谈何容易。此次子煜的证道之劫,必然会有诸多波折。”

  玄都大法师惊呼一声:“师尊,莫非这子煜真的能够证道成功?”

  老子眼中深邃,望向远方,缓缓说道:“未必不能,而这也未必是坏事。”

  话音落下,老子便闭上双眼,仿佛陷入了沉思之中。

  玄都大法师站在一旁,心中满是疑惑,却也不敢再多问,只是默默思索着师尊的话语。

  “吾等圣人身不由己,若有一人打破枷锁,或可让三界因此而变,未必是坏事,然不管如何,这都是此子证道之劫,玄都,而跟随阐教围剿即可!”

  对于殷子煜,老子并未有其他圣人一般有带着极大的恶意,这便是自身道的原因,更看重的并非是剿灭殷子煜、

  想要证道,就如同是核聚变,核聚变的根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就无法做到,而圣人则是压力源之一,故而此次围剿,若是子煜没有办法,则必然被杀,若是应对之法,则是证道。

  玄都问道:“师尊,当有何人主持伐商?如今人族并无能够当此大任者?”

  老子闭目沉思片刻,忽然睁开双眼,指尖一道玄黄色的法旨飞出,划破长空,直奔火云洞而去。

  法旨所过之处,天地间的紫气纷纷汇聚,形成一条蜿蜒的紫龙,护卫着法旨前行。

  “敕令:解火云洞封印,三皇五帝及历代人皇,即刻降世!”

  苍老而威严的声音响彻火云洞上空,那道封印了无数岁月的光幕瞬间泛起涟漪,随后如玻璃般碎裂开来。

  洞内,三皇五帝与历代人皇的神魂早已感应到外界的变化,此刻封印解除,周身爆发出璀璨的金光,人皇之气直冲云霄。

  一时间,轩辕黄帝,神农氏握着神农鼎,伏羲氏身佩先天八卦图,乃至是三位人祖率先走出火云洞。

  其后跟着颛顼、帝喾、尧、舜等五帝,再往后便是成汤等历代人皇。

  他们的身影在金光中逐渐凝实,每一步踏出,都让大地微微震颤,人皇之气如潮水般向四周扩散。

  首先,轩辕跟五帝则是直奔昆仑山而去,而神农则是直奔首阳山而来。

  与此同时,朝歌城的祖庙之中,一道金光冲天而起,与火云洞方向的人皇之气遥相呼应。

  成汤的身影在祖庙的供桌前缓缓浮现,同时身后的牌位纷纷亮起,历代人皇的身影接连显现,与从火云洞而来的人皇气息相连。

  “历代先祖归来,我大商当兴!”

  帝辛站在朝歌城外,感受到那股磅礴的人皇之气,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恭迎大商历代人皇归来!”

  人皇之气在朝歌城上空汇聚成一朵巨大的祥云,祥云之上,历代人皇的身影若隐若现。

  整个朝歌城都被这股厚重的人皇之气笼罩,老子站在首阳山巅,望着朝歌方向的人皇之气,眼中闪过一丝叹息。

  “如今这历代成汤历代人皇皆至,皆为子煜之根基,若是朝歌为围,则子煜又岂能不出,若是出则面对圣人,破局之道,唯有证道,然这打破天道枷锁岂有如此容易,贫道倒也好奇者子煜如何应对此局!”

第231章 封神重演了,西岐又东征朝歌!

  轩辕颛顼等人皇环绕人皇之气,身形转瞬便来到昆仑山玉虚宫外。

  广成子早已在此等候,见轩辕颛顼到来,微微颔首:“诸位人皇你们来了。”

  轩辕首先躬身行礼:“广成子仙师相召,我等不敢怠慢。不知仙师有何吩咐?”

  毕竟他们都是广成子的弟子,如今离开火云洞还是听广成子的,也是阐教门人。

  如今的人族,早已进入到无凡人时期,那么火云洞的人皇,就再也没有继续留在火云洞的意义。

  本身火云洞的意义就是老子阻止人皇继续长久当下去,主要是形成人亡政息的更替秩序,但是现在帝辛一直做人皇,则火云洞的地位就很尴尬了。

  而火云洞人皇虽然下界,但是地位也是尴尬,因为他们没有对帝辛约束力,而是过期的人皇,那么他们想要继续翻红,就要搞事。

  广成子引着颛顼步入玉虚宫偏殿,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人皇可知,那子煜所倡心道,看似让众生凝聚心源,实则是让人族失去天道制约,愈发重自我而轻天道。如今帝辛率领人族,更是隐隐有触犯天道枷锁之势。”

  广成子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为免人族因帝辛的狂妄而遭天道抹杀,当务之急便是灭商重订人族秩序。大师伯已敕令诸位人皇降世,这灭商之事,还需颛顼人皇牵头主持。”

  这次主持灭商,主要人是颛顼,而非轩辕,因为颛顼有一个狠劲,绝地天通就是颛顼搞出来的,野心也大,轩辕则是人设为仁义,却不合适当主帅。

  颛顼闻言,眼中闪过坚定之色,当即说道:“仙师所言极是!人族乃天地之灵秀,绝不能因帝辛一人而万劫不复。为救人族于危亡,颛顼自当全力以赴,纵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广成子抚须笑道:“如此甚好。此战便以颛顼人皇为首,阐教、佛教、人教皆会全力相助,助人皇成事。”

  这时,轩辕黄帝沉声道:“老子圣人传我一阵,名为‘血脉归心阵’,以我轩辕血脉为引,三界之内但凡有我轩辕血脉者,皆会感应到阵中召唤,前来响应。”

  广成子闻言大喜:“有此大阵相助,大事成矣!此战便在长安起兵,那里将是我等伐商之地。”

  众人皆无异议,当即动身前往长安。

  长安,曾是唐国封地,历经两个元会的变迁,如今再次成为风云汇聚之地。

  阐教群仙踏着祥云而来,广成子、云中子、太乙真人等金仙个个气息磅礴。

  轩辕黄帝与颛顼、帝喾、尧、舜等五帝身形巍峨,人皇之气弥漫开来,让整座长安城都为之震颤。

  佛教的弥勒佛、观音古佛等也率领弟子赶到,佛光与仙气、人皇气交织在一起,祥和中透着肃杀。

  众人齐聚长安城中最大的校场,轩辕黄帝走到校场中央,立刻名人摆下阵旗,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刹那间,他体内的轩辕血脉之力奔涌而出,化作一道璀璨的金色光柱直冲云霄。

  “以我轩辕血为引,唤我血脉后裔归!”

  随着轩辕黄帝一声大喝,那道金色光柱猛地炸开,化作无数道细小的金光,向三界各处散去。

  血脉大阵乃是对凡是轩辕血脉的深层的基因召唤,并不是说所有人都会来。

  而是那种,得到召唤之后,加强了归心力,然后自己做出判断之后,选择前往长安。

  轩辕血脉者无数,哪怕是有万分之一的人到来,也是无数人了。

  一时间,三界开始出现动荡,无数轩辕血脉的人族修士、将士感应到召唤,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颛顼人皇走到轩辕黄帝身旁,沉声道:“祖父,血脉大阵已成,只待号令下达,便可兵发朝歌!”

  广成子看着校场内汇聚的磅礴势力,眼中精光一闪:“万事俱备。待时机一到,便是我等伐商之时!”

  校场上,旌旗猎猎,杀气腾腾。

  阐教群仙、五帝与人皇,还有无数响应号召的人族将士,都在静静等待着那一声出发的号令。

  当真是一个轮回,原本封神时期,也是从西岐开始东征,时隔几个元会,这一幕重演,依旧是从西岐开始,依旧是阐教群仙,依旧是四个圣人。

  此时人教玄都大法师,阐教群仙,佛教群佛皆至。

  而长安风云变色,天地的本源仿佛都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涌动不息。

  阐教群仙无数道仙气汇聚在一起,如同一座巍峨的仙山,压得长安城外的大地微微震颤。

  佛教群佛也不甘示弱,弥勒佛祖端坐在十二品莲台之上,周身佛光万丈,照亮了半边天空,佛音阵阵,仿佛能洗涤人的心灵。

  无边佛光汇聚,形成一片巨大的佛国虚影,悬于朝歌城上空,庄严肃穆。

  数位人皇更是气势非凡,颛顼、帝喾、尧、舜等人并肩而立,周身万劫不磨的人皇之气冲天而起,那是历经无数岁月沉淀下来的人族气运,厚重而磅礴。

  人皇气相互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插云霄,与天上的日月星辰遥相呼应。

  颛顼此刻成为众人主帅,既有人皇万劫不磨的身份,又有准圣的修为,当即大喝一声:“传檄三界,兵发朝歌!”

  很快,一道檄文立刻发出。

  盖闻天地有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族自三皇肇始,五帝承继,代天牧民,皆以敬畏天道、协和万邦为根本。

  然今商室帝辛,罔顾天命,悖逆人伦,歪理邪说,祸乱乾坤。

  颛顼忝为上古人皇,不忍人族沉沦,谨以大义布告天下。

  帝辛宠信妖邪,妄倡心道,惑乱人心。夫天道者,万物之纲纪,众生之准则也。

  商室子煜以自我为尊,弃天道于不顾,使人心离散,纲常崩坏。

  今日之人族,重私欲而轻公义,尚诡诈而弃诚信,皆由此辈蛊惑所致。

  长此以往,人族必遭天道摒弃,化为飞灰,万劫不复!

  老子圣人慈悲,敕令火云洞五帝归位,欲挽人族于危亡。

  元始天尊仁德,命阐教群仙相助,期正人伦于倾覆。

  西方诸佛亦感此劫,愿共襄盛举。

  颛顼承天命,奉圣谕,今以轩辕黄帝血脉归心阵为基,聚三界轩辕血脉之众,于长安起兵,誓伐暴商,重订人族秩序!

  凡我人族子民,无论贵贱,若念先祖之德,惜自身之命,当闻风而起,响应义师。

  或执干戈以卫社稷,皆可积累功德,庇佑子孙。

  若有顽抗者,天兵一到,玉石俱焚,若有首鼠两端者,天地不容,鬼神共诛!

  子煜者,西游之时敢杀准提圣人善尸,其心之狂悖,亘古未有。

  今藏于暗处,妄图搅乱大局,待我义师兵临朝歌,必使其原形毕露,以偿血债!

  天道昭昭,民心悠悠。

  伐商非为一己之私,实乃为人族万世太平,灭子煜蛊惑人族而至被天道所弃万劫不复。

  颛顼在此立誓:不破朝歌,誓不还师;不诛暴逆,誓不罢休!望天下有识之士,共赴国难,同襄盛举,复我人族荣光,还我天地清明!檄文所至,天地共鉴!

  此次讨伐,檄文以殷子煜心道会导致人族万劫不复为主旨,开始起兵东征朝歌。

  这一切,仿佛是封神时期的重演,如同是一场梦幻一般,以四圣托底,二十几个准圣,浩浩荡荡直扑朝歌。

  仿佛是一切变了,仿佛是一切都没有变。

  封神之时跟如今牵扯了几个元会,三界各方的人也是变了又变,并且朝歌又一次进入了存亡期。

  唯一的变化,则是殷子煜从一个小仙进入到了接近证道期,而不管此战究竟是何意义,其实都没有关系,因为圣人在这里,可以改变一切意义。

  但是如今的局势,依旧是巨石压卵之势,四圣托底,纵然是过了几个元会,通天跟女娲再参战,也是必败的局势,也是基本上被横扫的局势。

首节 上一节 220/2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狩命登仙

下一篇:苦境:谁还不是个二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