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第516节

那么作为刘备的贴身保镖,为何这一次赵云没有跟刘备一起出征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刘备攻打东吴之前,赵云阻止了他,这也是刘备临终前说不要重用赵云的原因之一。

但这并不是两人之间唯一的矛盾,早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二人之间有了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初刘备平定益州之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应该如何赏赐诸将领。

有人提出赏赐房屋田地的建议,对此张飞、关羽等人都表示十分认可。

但是赵云不这么认为,他当面给刘备讲霍去病北伐匈奴的故事,告诫刘备刚刚取下成都,还没有得到民心,就想着瓜分百姓的田产,这是不行的。

当初刘璋在的时候,百姓就比较反感他,如今刘备来了,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还想着瓜分他们为数不多的财产,这样只怕会让百姓更加反感。

面对赵云的反对,刘备会作何反应?虽然赵云说的有道理,但对于刘备来说,更多的却是无奈,最后他只得将自己的话收回。

但是这也在刘备心中埋下了一颗不信任的种子。

求自动订阅……………………………….

第七百四十四章 彻底释然的赵云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分不清谁对谁错,刘备身为将领,在取得成就后,奖赏自己的部下是理所应当,赵云身为人臣,在奖赏有不妥的时候劝诫也是责无旁贷的。

可问题就出在时机不对,当时刘备心情大好,正准备封赏将领的时候,赵云给了他当头一棒,刘备也是要面子的主,怎么能够拿他和其他人比呢?

尤其是刘备漂泊半生,好不容易有一点基业了,怎么可能心态不发生变化呢?

刘备一直将赵云视作自己的爱将,所以即使心中有些芥蒂,但也未曾表现出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两人有了第二次矛盾,也就是前面讲到的,关羽死后,刘备攻打东吴,赵云主动劝说,告诉刘备蜀汉的真正敌人乃北方的曹魏政权,而非是自己的盟友东吴。

这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没什么不妥的地方,毕竟赵云是在为国为民考虑,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关羽不仅仅是刘备的爱将,更是他的结拜兄弟,二人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

自己的好兄弟被杀,刘备心中想的就是一定要报仇,正在怒火上的刘备根本听不进赵云的劝诫,甚至还因此有些迁怒赵云,所以在东征之前,刘备将赵云安置在了江州,让他远离自己。

这其中诸葛亮就做的很好,他虽然也劝谏了,但看到刘备心意已决之后,就没有在劝谏,因为他知道刘备已经做好了生死决战的准备了。

在劝谏也只是徒劳的而已,说起来,还是诸葛亮审时度势一点。

当然,赵云和刘备之间除了有这两个矛盾以外,还存在着阶级的不同,导致二人的理念上会有一定的冲突,这也是刘备让后代不要重用赵云最主要的原因。

刘备出身于落魄的皇室家族,虽然落魄,但依旧是皇室宗亲,在那个尊卑有别的时代里,刘备潜意识里会有着封建统治者的思想,他所谓的复兴汉室,其实,也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罢了。

也正是因为他骨子里有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所以在拿下益州以后,他才会想着瓜分百姓的房产。

在他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一是他本身就觉得自己要比百姓更高一等,二是他从来没有体会过普通百姓的苦,不知道把他们的田地瓜分以后,接下来百姓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生活。

赵云就不一样了,他本就出身平民,又生在那样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在没有跟随刘备之前,也吃了不少苦头,他深知平民百姓的疾苦,所以在大多数时候,他会站在百姓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

刘备要瓜分百姓财产时,赵云不知道站出来反对不好吗?

他当然是知道的,只是因为他曾切身感受过底层百姓的苦,所以才会冒着被刘备不喜欢的风险去劝诫他。

可见,刘备和赵云之间存在最大的问题,不是赵云的屡次劝诫,而是阶级的差距以及价值观上的不同。

只是他无法保证自己死后,刘禅还能制衡赵云,如果自己死后,赵云和刘禅之间出现了矛盾,又或者赵云不愿意忠于刘禅,那这对于蜀汉来说将会是灭顶之灾,刘备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才留下不要重用赵云的遗言。

既然担心赵云不会忠于刘禅,直接将他杀了,不就可以永绝后患了?

事实上,赵云对刘禅有救命之恩,而且还不只有一次。

长坂坡之战时,刘备在逃亡过程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在赵云拼了命的保护下,刘禅及甘夫人才幸免于难。

后来,东吴孙权趁刘备入川时,派遣船队迎接孙夫人回吴,孙夫人趁机带走了刘禅。

当时,获知孙夫人携带刘禅逃走后,赵云及时追赶,与张飞一同在江面上将刘禅截回。

可以说,没有赵云,刘禅也可能早就死了。

同时,赵云在跟随刘备期间,还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汉之战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仅是因为刘备本人的一些担忧就杀了这位常胜将军的话,那未免有些让人心寒。

所以,在刘备看来,不重用赵云就是最好的做法。

更何况,刘备去世时,赵云也不再年轻了,不再重用他,也等于是想让他安享晚年。

只不过,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赵辰自然不会说给赵云听。

而且,这些事情恐怕也不会发生了。

至少在这九州大陆不会发生了。

因为刘备接下来会死在自己手上,而且现在赵云已经不在终于刘备了。

这才是关键所在。

赵辰的沉默并没有被赵云主意到。

此刻的他再次陷入纠结之中,恐怕事情当真如同赵公子所说的这般,自己正是因为性格问题才得不到重用。

甚至就算是关羽和张飞也有些不待见自己。

哪怕是自己救了刘禅又如何?

身份地位的改变,早就没有了先前所谓的共患难的君臣了情谊了啊!

赵云感到无比的沮丧,自己只是想要终结这三国乱世,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已,3.4为何就这么难呢?

魏国曹操是这样,吴国的孙权也是这样。

那么恐怕真如丞相所说,能够终结三国乱世的恐怕只有眼前的赵公子了啊!

看看丰州,在看看大秦,还有马上要迎来心声的大隋,百姓恐怕都要过上好日子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赵云才会被诸葛亮说服来到这里。

虽然心里对于背叛刘备还是心存芥蒂,但是因为过于理智,他早就接受了,只是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难以改变而已。

现在被赵公子这么一解释,自己算是彻底放下了。

求自动订阅……………………………….

第七百四十五章 刘备根本没有彻底信任诸葛亮

“感谢赵公子解惑,云受教了。”

赵云站起来朝赵辰深深鞠躬。

“无妨,将军能够彻底明悟,我还是很开心的。”

“不过,公子为何这么笃定丞相在知道刘备的真面目后会选择不在帮助他,还有云感觉刘备对丞相也不是那么信任,这一方面,还请公子解惑。”

赵云再次问道。

当时在听到丞相说这些的时候,赵云可是震惊无比的。

要不是对诸葛亮的信任,他恐怕都直接杀了他,然后禀告刘备了。

只可惜,对于诸葛丞相为何如此他不是很清楚,既然现在遇到赵公子,自然要询问清楚。

在赵云看来,恐怕只有赵公子才会一清二楚,要不然公子怎么可能会和丞相这么打赌呢?

“呵呵!”

听到赵云的问题,赵辰笑了。

不要说什么诸葛亮很厉害,刘备很信服,这都是屁话。

尤其是诸葛亮比他年轻那么多,能力那么强大,刘备怎么可能放心呢?

还是那句话,对于刘备来说,他虽然出身贫寒,却少年有志,一心想要成就霸业,不过这条路却异常的艰辛,当时的强者太多,而他也因为各种原因颠沛流离。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好过,好在于刘表帐下先后迎来了两位贵人,第1个就是徐庶。

徐庶曾经仗剑闯天涯,他和关羽赵云等人的臭味相投,能够打成一片,且他本人也没有太多的掌控欲,很多事都先征求别人的意见,是军师的不二人选。

然而他的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太过愚钝,还好面子,所以就轻易的被曹操给赚了去。

徐庶临走前特别叮嘱刘备一定要请诸葛亮出山,只有诸葛亮才能够帮他成就霸业。

一开始刘备就对这件事非常的重视,任谁也不会想到山野之间会有这样的高人,偏偏刘备就有这样的洞察力,所以才成就了三顾茅庐这段佳话。

之后刘备如鱼得,甚至连关羽和张飞都感觉他对自己的兄弟有了生疏。

打仗的时候,张飞甚至怒对刘备,让他叫诸葛亮这条鱼去打仗,也是够耿直的。

对此刘备只是一笑置之,他心里最清楚和自己最亲近的也是最值得信任的还是这两位兄弟,而对于诸葛亮,他只是出于对人才的一种敬仰和笼络。

在赤壁之战前,刘备限于自身的实力,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完全豁出去了让诸葛亮折腾。

但等他有了一定的家底之后,就得珍惜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了,诸葛亮在这个时期也非常的聪明,不再像之前那么独断。

尤其是在托孤之前,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和理解的那么亲密和舒服。

他们关系的“蜜月々~ 期”是赤壁之战之前的一段时间。

赤壁之战后,刘备觉得自己有条件在隆中实现诸葛亮战略的战略计划,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刘备把谁带进蜀国?庞统。

谁攻打汉中?法正。诸葛亮呢?

刘备调兵遣将,征调赋税驱魔,以充足的粮食和士兵守卫成都。

此时诸葛亮承担了谁的工作?与萧何相似。

汉高祖刘邦打下天下后,萧何被定为第一功臣。

虽然诸葛亮做了这种工作,但他不是蜀汉的第一个英雄。

由此可见,刘备并不完全信任诸葛亮。

当然,你可以说,单凭这一点,并不代表刘备不信任诸葛亮,也不代表刘备想贬低诸葛亮。

在权力的制衡上,刘备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应对方略,例如他领着庞统进取西川,把诸葛亮和关羽留在了荆州,他们一文一武,一个是自己的亲信,一个是负责出谋划策,荆州就万无一失了。

只不过庞统出师不利者,在落凤坡折损。

刘备又前路受挫,不得不把诸葛亮请了过来。

说白了还是因为他手下像诸葛亮这样的能人实在太少,否则他也不会给诸葛亮那么大的权力。

然后就是在刘备临死前的最后一刻,他把所有的大臣都叫到崩溃的前线。

待人后,刘备先拉着诸葛亮的手,告诉他如果刘禅能帮忙,你也能帮忙,如果他失败了,你可以代替他。

首节 上一节 516/5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家族修仙:从肝经验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