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带着青山穿越

带着青山穿越 第144节

消息一出,引得天下哗然,赞誉不断。

皆道两人天纵奇才,天赋超然。

唯有李天生赞叹、欣慰,感慨自家幼苗终于长成参天大树的同时,还有几分终于收获了的如释重负和理所当然。

他们两人自小在他身边长大,得其倾囊相授,又经年累月地受灵药滋养,呆在大青山这得天独厚的地方。

经过三十多年的沉淀,加上自身资质不俗,又争气,成就先天凝气,虽有几分运气,但也算水到渠成。

毕竟,运气有时候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若是他们不成器,那才是一腔深情尽喂狗。

而张君宝和郭襄两人的感情线,就走的不是十分顺畅。

虽然青梅竹马,但两人一如原著,即使无杨过搅局,也是襄王有意,神女无情。

张君宝一个单相思。

最后各自创立了武当派和峨眉派。

令李天生庆幸的是,两人突破后的三年中,爆棚的气运令李天生不亦乐乎外,张君宝在太极一道上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不仅创立了太极拳、太极剑等绝学,在大青山留下了武学传承。

还就太极一道,与李天生交流了心得,而后者也将自己多年对凝气境的认识,分享给张君宝。

两个可谓是获益匪浅。

尤其是对李天生来说,单纯的苦修已经作用不大,若想更进一步。

便需要对道理有所领悟。

张君宝的太极之道,蕴含武道真理和道家对宇宙认识的至理。

这是最得李天生看重。

一方世界,总有一些惊才绝艳之人,相较于高等世界,他们或许修为不高,实力不强,但对道理的参悟,境界上的领悟,并不见得就逊色。

甚至还会胜出一筹。

虽然受天地所限,若无惊天动地的造化,张君宝的修为算是走到尽头。

但其感悟的道理,却远超世界局限。若是将其放置高等世界,怕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而今,李天生对其太极之理,取精弃糟,旁征博引,化为己用。

令他先天凝气巅峰的瓶颈都有所松动。

加上有世界气运相助。

他决定在离开之前,冒险突破。

即使有危险,凭一个月前,脑海中的微型青山反馈的信息,他已经可以随时离开。

第七十四章 事情总是措不及防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太极衍生阴阳,真神存于识海,与意相合,唯体共存。

周天意念,本我元性,灵魄生变,先天元神。”

“元神者,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有思有虑,灵而不虚。”

“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

大青山,李天生将逗留山中,直接化身掘土机,恨不得刮地三尺的张君宝和郭襄——

外界敬称的两大真人,外人面前人模狗样,实则天天吃土的两人,不顾他们“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叫嚣,直接扔了出去。

随后,就封了大青山,陷入闭关当中。

凝神静气,清净身心,将全身调至最佳状态。

脑海中闪过张君宝就太极阴阳的谈论,梳理这些年自身对元神的认识,结合脑海中关于先天化神境的介绍。

待感觉自己神完气足。

李天生直接心神沉入识海,那里除了一座微缩的青山,散发莹光,上下沉浮,照亮冥冥黑暗。

成为这方混沌空间,唯一的光亮。

而元神成于混沌,藏于识海,如今,他要凝聚元神,自然是要心神归识海。

另外,元神乃于母胎形成的先天一点灵光,动物有识神,人体藏真性。

若要成功凝聚元神,跨入先天化神之境,就必须让自己重新归于母体混沌状态。

而识海恰满足这一点。

首节 上一节 144/11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穿越之大理寺系统

下一篇:从洪荒穿越万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