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独裁者

抗战独裁者 第432节

  英国上尉疑惑的看了看杨俊然,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更不知道他们解决了什么事情。

  不过英国上尉能够感觉到,这些人回来之后,脸上都有杀气。

  “走吧。”杨俊然随即下达了命令。

  随着杨俊然的命令,几十人迅速的开始出发了。

  不过在他们离开之后,英军就发现了异常,一个英国上校,竟然在曼德勒失踪了。

  英国人立即成立了调查小组,最终还是查到了蛛丝马迹。

  不过英国人却始终都没有找到托马斯的人影,只能够给中国政府发去一份电文,要求运输物资的部队,协助英国方面寻找托马斯上校,并且对于中国部队的发布了严厉的谴责,声称中国部队严重的破坏了他们的正常治安。

  不过对于这份电文,谁也没有重视。

  火车上面,杨俊然已经睡了过去。

  沈醉则是较有兴趣的听着四周英国人的对话,脸上不时露出了笑容,似乎听到了对他有用的情报。

第301章 那些人的争论

  重庆,香港光明报已经针对杨俊然在云南的事情,发表了相关评论,但是他们的评论,却和国民政府的中央社唱起了反调,要求国民政府严惩杨俊然,为民主人士讨要一个说法。

  民盟主席张澜,带领民盟主要人士,数次号召学生游行,声讨杨俊然的行动。

  但是这些学生们,似乎长了记性,说什么也不敢参加这样的游行了,本来张澜想要借助学生们的声势,来制造声势,但是唯一发动起来的,只有小规模的游行,人数只有十几个人,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街道上面的人们,对云南的事情,可是产生了很大的议论,不过这些议论,多数都是针对民盟的,毕竟在这个时候,只有前线抗战的军人,才会受到百姓们的拥护。

  “他们那些人就是没有事情做了,我看杨将军就应该在狠一点,把妖言惑众者全部杀了。”

  “我听说那个军官好像是民盟的什么人,杨将军让他去战场,他就孬了,这些人就嘴上的本事,要有真本事,早就上前线去了。”

  “这些事情我们不要再说了,反正委员长心里明白就好。”

  张澜走在道路上面,听着四周百姓的议论,脸上满是不悦的表情。

  黄炎培站在张澜的一旁,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蛊惑民心,军人骄横,中国之希望何在。”张澜愤怒的说着。

  黄炎培想要说什么,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好在说什么了。

  两人一直走着,不过张澜始终都保持着愤怒。

  不一会,两人就来到了委员长的官邸。

  “我们要见蒋委员长。”张澜一脸不悦的说着。

  侍从们迅速的开始传话,委员长倒是接见了两人。

  委员长办公室里面,张澜坐在沙发上面,一脸的不悦。

  “蒋委员长,这件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他们何罪之有?”张澜愤怒的说着。

  委员长笑了笑,看着两人说:“俊然年轻冲动,做事多有得罪,希望两位不要介意。”

  “军官目无上司,举枪拦截战区司令长官。从轻而言,对长官不敬。从重而言,几与汉奸同罪。”委员长身后的王世和不满的说着,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委员长回头看了王世和一眼,愤怒的说着:“不得无礼。”

  虽然委员长脸上有些不高兴,但是给予王世和的目光,却是一种鼓励。

  王世和跟随委员长多年,自然了解委员长的意思。

  “委员长,杨俊然将军错在何处,自全国抗战之后,杨将军以一千余人兵力,在日军敌后建立强大的十三战区,围歼日军众多,收复失地察哈尔省,热河省,就连被苏联抢占的外蒙,也已经被杨将军收复的。”王世和急忙的说了一句。

  委员长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为难的看着张澜说:“杨俊然战功卓越,功在国家。我们也不好处理他这个战区长官,以军人角度来说,那个军官以下犯上,已经违背了常理。十三战区官兵对此皆有看法,若我强行处理杨俊然,恐怕会引来官兵们失望,就连各个部队的长官,对此事都十分气愤,以下犯上是军队里面最忌讳的事情,要是我宽恕了那个军官,前线抗战部队该如何看我,他们长官还敢回到后方吗?这样的事情如果不严肃处理,影响实在太大了。”

  张澜一时无语,自从抗战开始,他倒是喊了不少的口号,但是他还真没有顾及到现在的形式,国家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了,根本就不是什么要民主,要自由的时候,而是全民抗战,将日军驱赶出去的时候。

  办公室里面开始沉默了下来,张澜低着头沉思着。

  他头脑很清楚,在这个时候,不能够引起前方官兵的反感,否则民盟就是整个国家唾骂的对象。

  “委员长,缅甸英军电文,他们怀疑英军上校托马斯的死亡,和杨俊然将军有关系。”一个侍从走了进来,小声的说。

  委员长脸上有些不高兴了起来,这些英国人给委员长的印象可不是很好。

  别说委员长不知道是不是杨俊然做的,就算委员长知道是杨俊然做的,只会拍手叫好。

  “娘希匹,英国人欺我过甚,我们这里物资短缺,他们却私自扣押我们的物资,这些人就是欺负我们国家落后,军政不统一,如果全国的将军就如同杨俊然一样,我们岂会任人欺辱。”委员长不悦的说了一句。

  张澜和黄炎培有些尴尬的坐在一旁,他们都是文人,哪里听到过这样的无赖叫骂。

  “委员长,如何回复?”侍从询问了一句。

  “不要管,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委员长不悦的说着。

  侍从看着委员长的心情不好,随即离开了办公室。

  张澜还想要说什么,但是委员长却歉意的说:“会谈结束吧,我要处理一些事情。”

  两人看了看委员长,无奈的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缅甸,仰光。

  对于国内的事情,杨俊然可是一无所知。
首节 上一节 432/8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最风流

下一篇:大唐第一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