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独裁者

抗战独裁者 第346节

  “敬之,你怎么这么糊涂啊。苏联不是我们能够得罪的,一旦他们针对我们,我们肯定是要吃亏的,现在我们占据优势,就要利用这个优势和苏联进行谈判,通过谈判来解决所有的问题。”委员长口气严厉的说。

  在委员长认为,通过这次优势和苏联进行谈判,达到一定的目的,还是有好处的,毕竟现在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委员长可不想杨俊然这样的一个重兵集团,总是在外蒙和苏联人对着干。

  委员长的想法也不能说不对,但是他似乎忘记了,当年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宋哲元就是相信了日本人的和谈,才导致最终的失败,在这个世界里面,所谓强国的和谈,多数都是用来当作一种策略,他们可不会通过这个,来实现自己的真正目的。

  “我明白了,委员长。”何应钦无奈的说了一句,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这一对老冤家,倒是十分的默契。

  在看不到对方的时候,无论是委员长还是何应钦,都无奈的摇摇头,显然是看不起对方的想法。

第245章 我不是宋哲元

  外蒙,现在无论是加夫留沙的装甲部队,还是乔巴山的人民军部队,都已经停止了行动,等待着和谈的到来。

  作为苏联的代表,弗洛希洛夫将和乔巴山一起,与杨俊然进行和谈,当然这只是他们拖延时间的战术,至于和谈的内容,都是临时拟定的,他们可不会通过和谈,来解决这次的事件。

  “司令员,加夫留沙同志来电,他们是否可以撤回来?”尼古拉拿着一份电文,走了过来说。

  弗洛希洛夫摇摇头,他可不知道杨俊然会不会接受和谈,更何况现在部队要是撤退,杨俊然的部队实施打击,那么吃亏的可是自己,这次和谈的目的,就是让部队平安的撤退回来。

  “尼古拉,你说杨俊然会答应这次的和谈吗,现在加夫留沙的部队,等于在虎口的旁边,我真担心杨俊然会随时吃掉他们,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要把这支装甲部队撤回来啊。”弗洛希洛夫担忧的看着尼古拉说。

  尼古拉走到地图面前,犹豫了起来。

  加夫留沙的部队,已经接近绥远省的地方,在绥远的中国部队,可以随时的出动,对加夫留沙的部队实施围歼,这样的有利战机,可是没有人愿意放弃的,就算是尼古拉自己本人,也不会愿意放弃这样的有利战机。

  “司令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对我们很不利,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和谈,来解决这次的危机,不过希望也不是很大,也许我们应该做另外一手准备,关键的时候,也只能够放弃一部分兵力,掩护其余部队撤退了。”尼古拉无奈的说。

  弗洛希洛夫叹息着,变得沉默了下来。

  1941年七月三日,紧紧开战两天的时间,双方再次停战,以苏军司令员弗洛希洛夫为苏联代表,以人民军总司令乔巴山为外蒙代表,准备和中国方面进行和谈。

  委员长则是命令外交部长王宠惠,立即启程赶赴外蒙古,参与这次的和谈事宜,并且特意下令,以王宠惠部长为主要谈判代表,杨俊然协助王宠惠部长的谈判。

  绥远省,右翼军指挥部。

  委员长的电文已经送到了这里,所有人都一片欢呼。

  在这些人的眼里,能够让苏联和谈,已经让这些人十分骄傲了。

  但是杨俊然,心情可是有些不高兴了起来。

  苏联人想要和谈,他可不相信能够通过和谈,能够把外蒙夺回来。

  “大家不要高兴的太早,这可能是苏联人放出的烟雾弹,虽然我一时间还不知道他们想要通过和谈,得到什么,但是我敢肯定的是,他们一定会有阴谋,强国的和谈,无非是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即便他们想要和谈,为的也是自己的目的,我们绝对不能够放松,反而更应该警戒起来。”杨俊然严肃的说。

  参谋们听到杨俊然的话,随即低头忙碌自己手上的事情。

  杨俊然也不知道苏军已经得知右翼军的存在,虽然内心里面有想法,但是还是接受了苏联人的和谈请求。

  毕竟在这个时候,杨俊然对于委员长的命令,还是要服从的。

  “他们究竟想要干什么。”杨俊然看着地图,陷入了沉默之中。

  “杨总司令,听说苏联人要和谈了,消息是不是真的。”孙静怡一脸兴奋的走了进来,询问道。

  杨俊然点了点头,目光仍然盯着地图。

  “很多记者都想采访你的,但是他们可没有我这样的待遇,不知道杨总司令什么时候,才能够接受他们的采访呢。”孙静怡继续询问了一句。

  她和不少的记者交流过,被杨俊然扣押的记者,都对这位总司令产生厌恶的想法,孙静怡想要通过采访,来缓解一下杨俊然和记者之间的关系。

  “嗯,有时间在说吧。”杨俊然漫不经心的回答了一句。

  孙静怡还想要说什么,但是看到杨俊然的样子,也不好意思在询问什么。

  “你怎么知道苏联要和我们和谈的?”杨俊然突然询问道。

  孙静怡笑了笑,对杨俊然说:“小道消息,无论如何我们都会知道的。”

  听到孙静怡的话,杨俊然表情严肃了起来。

  “崔正明,马上联系特战队第一小队,马上查看苏军装甲部队的行动,有什么情况立即通知总司令部。”杨俊然随即下达了命令。

  犹豫了一下,杨俊然继续说:“命令左翼军,一定要防止人民军有任何异动,同时做好战斗准备,不要被和谈所迷惑。”

  参谋们迅速的忙碌着,将一份份的电文发送了出来。

  经过孙静怡的提醒,杨俊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假设,那就是苏联人已经知道自己右翼军的存在,所以提出这场和谈,通过和谈,来把自己的部队撤回去。

  如果苏军现在贸然撤退,自己一定会命令装甲部队追击,苏军即便能够撤回,也会遭到自己装甲部队的重大袭击,甚至有可能将整个土谢图汗部让给自己的部队。

  但是通过和谈,苏联人完全可以把自己的部队撤回去,这样他们仍然拥有强大的装甲部队,还是可以继续和自己抵抗的。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苏军装甲部队应该停止了前进,就地修筑工事了。”杨俊然目光盯着地图上面的土谢图汗部,露出了冷笑。

  孙静怡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只能够站在一旁。

  土谢图汗部。

  两个步兵师的部队,已经迅速的构筑了工事,两个装甲师,近四百辆的坦克,则是分别部署在阵地的两翼,准备随时进攻或者突围,炮兵师的上百们火炮,除了一部分留在卡车上面,其余大部分则是分别部署在阵地的中心,作为支援火力使用。

  对于上面的命令,无论是加夫留沙,还是其余的几个师长,都十分的疑惑。

  部队这个时候,应该迅速的前进,才能够完成任务,但是现在就地构筑工事,显然是想要暴露自己,那么自己的计划,更不可能完成了。当然,弗洛希洛夫可是没有和这些人说,在绥远省有中国一支强大的部队。

  “师长,司令员电文,苏联和中国正在进行和谈,我们不要有任何的行动,一旦遭遇中国部队的打击,可以让步兵师固守阵地,装甲师和炮兵师迅速撤离。”一个少校参谋,拿着一份电文走到加夫留沙的身旁说。
首节 上一节 346/8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最风流

下一篇:大唐第一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