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第41节
王学士拿着手中的卷子,振奋道。
“周教郎,你快看这卷子上的字!”
“此等书法,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有自成一派的气象!”
“若非老夫亲眼所见,当真不信这是一个孩子能写出来的!”
“未来他必然成就书法宗匠!”
周炳一愣,有些愕然。
这王学士也是一方名儒。
不过弘文馆里到处都是饱学之士,倒也不甚突出。
只不过对方年纪最大,所以一众学士对其颇为尊重。
但是,周炳现在心里却是有些嘀咕。
这王学士该不会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吧。
他教导的一帮学生,他能不知道吗?
一众六到八岁的勋贵子弟和皇室宗亲,平日里顽皮的大把,要说有聪慧的,当然也有!
但是,绝不可能会出现王学士口中所谓“自成一派”、“书法宗匠”的人。
那帮小屁孩们,大部分字都写的不咋地。
少数几个,写的不错的,也只是堪堪踏入书法的门槛。
还自成一派?
还书法宗匠?
这不是搞笑么?
周炳满肚子疑惑,面上不动声色的将卷子接过来,漫不经心的看了几眼。
忽然,他眸子陡然一缩,浑身一震,似乎有些不可置信,又重新仔仔细细的看了许久。
周炳猛然倒吸一口冷气,眸中难掩震惊。
“此子书法,竟有一派宗师的气象!”
第36章 震惊弘文馆的顶级书法!李世民的疑惑!
旁边的王学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一副我没有骗你的模样,笑呵呵道。
“弘文馆里教导的都是勋贵子弟,大部分子弟因为家世显赫,所以颇为怠惰,能够练就这样一番好字的人极少。”
“便是放在国子监里,那些所谓英才与之相比,也是差之甚远。”
周炳咂了咂嘴。
“这是谁的字,笔力竟然如此雄奇。”
旁边的王学士一愣,挠了挠头。
“刚刚看到这字,便被这好字给惊住了,倒是没注意是哪个学子,你等等我看看,丙卷第三个......”
他翻起旁边的卷宗,对着名字看了几眼,顿时目瞪口呆。
旁边的周炳见状,有些好奇,便直接凑过来,瞥了一眼,也呆愣当场。
那写在名册上的名字赫然是......
“皇长孙?!”
周炳顿时惊呼。
他的声音顿时惊动了弘文馆内的其他教郎和学士。
不少人纷纷凑过来,待见到周炳手中的那副字后,一个个目瞪口呆。
“纤秾相济,瘦硬通神!起笔如柳叶初萌,含蓄又蓄势,转折处却如金钩铁划,干净利落,棱角铮然!”
“妙,妙极!”
一个老头忍不住惊叹道。
旁边站着的年轻教郎双眼冒光,一脸吃惊。
“观此一笔一划,皆有金石铮鸣之意,偏又蕴含风神俊秀之美。”
“此人书法已经臻至化境。”
“到底是哪位书法大师?”
“咦,这怎么是岁考考卷?”
旁边欣赏的如痴如醉的众人,这才反应过来。
这卷子暂时不看这妙到极致的书法,且看内容,不就是他们弘文馆学堂今年的岁考考卷吗?
众人脸色顿时有些怪异。
周炳扫了一眼众人,面色复杂。
“写此书法之人,正是皇长孙殿下!”
屋内众人目瞪口呆。
...............
“青雀,听说你最近大部分时间都在府邸上呆着?”李世民微笑道,“就连《括地志》最后的校验都是由手下人完成的?”
“好在那帮学士倒也不负众望,《括地志》完成的不错,你替朕办了件好事儿。”
李泰恭敬的站在一边,胖乎乎的肚子被腰带勒出好几道圈,他闻言连忙道。
“回禀父皇,母后忌日将近,儿臣便是有天大的事务都要先放在一旁。”
“这些日子,儿臣一直呆在府上为母后抄写佛经。”
“以待忌日,将这些佛经烧给母后。”
李世民一怔,硬朗深刻的脸庞上顿时浮现一抹悲痛、思念。
他叹了口气。
“是啊,你母后忌日将近。”
“你有心了。”
李泰闻言,心里窃喜。
他连忙道:“我是母亲的儿子,这是儿臣应该做的。”
“儿臣不仅自己抄了,还替父皇也抄了一本。”
他说着,便从怀中掏出一本薄册,摊开在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也是一愣,有些惊讶。
没想到儿子还替他抄了。
这孩子,太孝顺了。
他将其接过,看了几眼,捋了捋胡须,满意点头。
“你这孩子的书法功力又见长了。”
“你母后生前就喜爱你的书法......”
“你抄写的这些佛经,她一定会喜欢。”
李泰有些得意,连忙道。
“儿臣的书法,比起父皇还差得远呢。”
“日后还需要勤勉练习,多听父皇的教诲。”
李世民笑呵呵道。
“书法写到了一定的境界,便不拘泥于形。”
“想要得书法的神髓,还需要有足够的阅历。”
“须知,情因物感,文以情生。”
“这书法也是一个道理,人若是将自身的情感、志趣寄托于书法间,便能踏入书法大师的境地。”
李泰一边恭敬的听着,脸上满是受用的神情。
便在此时,忽然一阵脚步声响起。
刘恩泰佝偻的身影出现在殿内,恭敬行礼。
“陛下,弘文馆大学士孔德谕,携教郎周炳求见。”
李世民一愣,若有所思。
“弘文馆的学士怎么来了?”
“莫非大孙又在弘文馆干出什么事儿了?”
不能怪他这么想,实在是每次听到弘文馆的消息的时候,十有八九都是跟大孙有关。
自家那大孙子就没有消停过。
刘恩泰恭敬道。
“回禀陛下,听说二位是来送皇长孙殿下的考卷。”
李世民一愣,揉了揉眉心,嘀咕道。
“该不会是大孙考砸了,他们不好给评级,所以来找朕吧?”
刘恩泰自然不敢多说,只是恭敬的弯着腰,等待皇帝的命令。
旁边的李泰闻言,不由得眼睛一亮。
上次因为晋阳生辰的事情,他可是被那小兔崽子好一顿奚落,让他气了好几天没吃下饭,现在听到这小兔崽子的糗事,又岂能心里不乐?
上一篇: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