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第182节

  渊盖苏文内心满是悲凉,就在此时,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一个披坚执锐的将士当即出现在他面前,拱手沉声道:“启禀大人!军情急报!东边驻守的唐军,昨日颇有异动,向我高句丽多处城防射入带文书的箭簇。”

  “此文书声称,大唐有防治天花之法,只要向大唐开城投降,即可成为大唐子民,接受牛痘接种。”

  渊盖苏文和旁边的崔弘闻言均是一惊。

  那将士连忙将手中的文书递上来。

  渊盖苏文接过来一看,正是一片檄文。

  “天行有常,报应不爽。尔国主昏聩,权臣渊盖苏文,弑君篡国,暴虐无道,屡犯天朝,屠戮边民,罪恶滔天!今苍天震怒,降下大疫,天花肆虐尔邦,此乃上天明示之罚!”

  “尔等百姓,受其裹挟,罹此灭顶之灾,身生恶疮,脓血横流,骨肉分离,死者枕藉,惨状令人恻然!此皆渊贼倒行逆施,天厌其德,祸延尔等之故也!”

  “然,天有好生之德,朕怀仁恕之心!念尔等军民,多受胁迫,非其本愿与天朝为敌。今特示生路,布告尔众。”

  “唯大唐皇帝陛下圣德广被,皇太孙殿下夙慧天成,得上苍庇佑,已得克制天花之神术,名曰‘牛痘’!”

  “此术玄妙,种之于臂,轻热微疹,旬日即愈,自此百毒不侵,天花永绝!”

  “今朕开恩典,特颁招抚之令。”

  “凡献城归顺,弃暗投明者,无论军民官弁,只要心向大唐,即为大唐子民!即刻施以牛痘神术,保尔等性命无虞,免遭天花荼毒!”

  “凡擒斩渊盖苏文及其死党首级来献者,赏万金,授高官,赐爵土,永享富贵!”

  “凡倒戈一击,助王师剿灭逆贼者,论功行赏,皆得牛痘,并录其功勋,厚加抚恤!”

  渊盖苏文看到一半,陡然将这文书攥紧,脸上满是惊怒与震惊。

  他第一反应便是天花居然在大唐被防治了?

  这是阴谋诡计,还是天花真的被解决了?

  若是真的话......

  那这天花在高句丽泛滥未免也太巧合了。

  大唐刚能防治天花,高句丽就爆发天花?!

  莫非这天花在高句丽泛滥,也是大唐的诡计?

  渊盖苏文眸中阴晴不定,想到这个可能,气的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李世民太踏马阴险了!

第163章 皇太孙督战!高句丽倾覆!

  殿内一片寂静。

  渊盖苏文眉头紧蹙。

  他面无表情地将这文书缓缓撕碎。

  旁边的崔弘犹疑道:“大莫离支大人,这莫非是大唐的诡计?”

  “天花自古以来就难治,不可能被治愈。无论是何等神医,都对天花望洋兴叹。”

  “大唐人现在突然说天花能治愈,并且叫我们投降,莫非是知道我高句丽如今被天花肆虐泛滥,所以故意出此计策匡骗我们?”

  渊盖苏文怒道:“这帮大唐人一向喜欢装神弄鬼。不管这文书上写的是真是假,这篇檄文在我高句丽境内,必然会引得民心震动。”

  “传我命令下去,立刻全城收缴此文书,严禁百姓私藏,违者按谋逆论处。”

  “另外,大唐敢这么做,必然是在我城中安插了间谍,必须要尽快将这些间谍抓出来,不然的话,必然会乱我高句丽军心民心。”

  张亮恭敬地朝着面前的一道小小的身影,恭敬行了一礼:“皇太孙殿下,一切都按您所说的准备妥当。”

  李易微微一笑:“如此,接下来便等着高句丽军民向我大唐投降了。”

  他亲自来辽东,正是为了给高句丽人主持接种牛痘。

  毕竟作为牛痘接种法的开创者,没有人比他更有经验,而李易也是自告奋勇,亲自来此督战。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布局,高句丽早已经是囊中之物,他就不信这些高句丽人在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还能忠诚于渊盖苏文。

  那一篇檄文,可是故意将矛盾引在了渊盖苏文的身上。

  眼下大唐已经给了高句丽两个抉择。

  要么陪他们的大莫离支一起得天花死去,要么投降于大唐,成为大唐的子民。

  一处茅草屋里。

  弥漫着浓郁的草药味。

  屋外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和士兵粗暴的吆喝。

  “西坊又死三十人!尸体堆到南墙根,天亮前必须烧掉!敢私藏尸首者,同罪论处!”

  紧接着是邻居跛脚老头凄厉的哭喊和挣扎声,还有官差的呵斥推搡。

  浦花麻木地握着一页文书。

  前几日,她的父亲和弟弟因为身体不适,在没有确认是否是天花的情况下,已经被官府的衙役拉走。

  而她因为恰好去山上砍柴,则是躲过一劫。

  听到外面的动静,浦花心里一阵恐惧。

  谁都知道,被官差拉走的下场,就是自己等死。

  她还年轻,还想要活!

  听到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小,浦花咬了咬牙下定决心,握紧手中的这檄文。

  她不识字,但是村里识字的人已经将这篇檄文的内容传遍了。

  唐人号称有可以抵御天花的办法!

  浦花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毅然决然地推开吱呀作响的破门,身影迅速融入门外的黑暗中。

  ................

  丸都山城高耸的城墙仿佛一道冰冷的铁闸,将城内外分成两个世界。

  金大石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寒风宛如刀子一般刮过,好似要削去一层皮肉。

  金大石握着手中冰冷的长枪,颇有些寒冷地搓了搓手。

  在他不远处,一个士兵也正尽忠职守地站岗,金大石便忍不住道。

  “你听说了吗?大唐那边有治疗天花的法子,你说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在他不远处的士兵闻言,忍不住道:“你疯了?上头有命令,不允许讨论此事!要是被咱们队长知道了,咱俩可是要挨鞭子的。”

  金大石撇撇嘴:“你怕什么?又不是只有咱俩会讨论这事儿,这城头里都传遍了,又有谁会不知道这件事情?”

  对面那士兵闻言沉默下来。金大石随即又道:“城中现在天花泛滥得越来越厉害了,你说咱们在军中会不会也被感染?听闻那天花只要感染上了,十有八九就必死无疑啊。”

  他说着,眼中露出恐惧,对面的士兵也是如此。

  瑟瑟的寒风吹拂在他们身上,他们的心却比这寒风还要冷。

  没有谁面对死亡会无所畏惧,何况他们只是两个普通人。

  好一会儿,对面的士兵才缓缓道:“不管怎么样,我们应该相信大莫离支。敌军很有可能只是借机散布谣言,动摇军心。天花本就是不可治愈的,谁也拿天花没办法。”

  金大石却犹豫起来:“可是我听说,前些日子有商人跑到了辽东城,接受了唐军的治疗,听说现在已经不怕天花了。”

  对面那士兵闻言,顿时有些愕然:“你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金大石神神秘秘道:“当然是真的,这几天都传遍了,那些商人早就将自家的家眷送过去了。”

  两人正在嘀咕,城墙之下的城门却稍微打开,这动静让两人一愣。

  随即便看到一辆马车在几个人的护送之下,鬼鬼祟祟地离开了城墙。

  金大石对面的士兵惊道:“那是队长家的家眷吧?”

  金大石一愣。

  “你怎么知道?”

  那士兵神色复杂:“我之前为队长送过东西,他家里的人我认识,那马车上赶车的车夫应该是他的弟弟。”

  金大石低声道。

  “奶奶的,他们现在出城,该不会是为了去大唐营地中接受治疗吧?”

  两人面面相觑,心里升起一阵不忿。

  他们在这里等着送死,凭什么这些当官的家眷却能出城去投敌?

  城中某处院子内,崔明远看着家里瑟瑟发抖的妻儿,陷入了纠结。

  他是崔家旁系的子弟,家境殷实,在丸都山城之中担任一个小吏。

  渊盖苏文下达的命令他早就收到了,本来他对大唐的这篇檄文是抱有怀疑的,不过眼下城中人心惶惶,他一时之间有些犹豫不决起来。

  以他的人脉渠道,比起普通百姓知道的要更多一些。

  唐人在辽东城完全没有被天花侵扰的模样,而前些日子前往辽东城的商队返回来的消息便是,传闻唐人之间已经掌握了抵御天花的法子。

  若是按照这篇檄文所说,只要投奔唐人,那些唐人便会给他们接种可以抵御天花的疫苗,而代价便是必须要投靠于大唐。

  他是崔家的旁系子弟,若是就此背叛高句丽的话,造成的影响恐怕会超乎他的掌控。

  只是,自己要因为渊盖苏文这个权臣,而搭上自己妻儿的性命吗?

第164章 辽东的太阳!殿下的恩情还不完!

  浦花被大唐的士兵引了进去。

  与她想象中兵荒马乱、瘟疫横行的景象截然不同,城中竟是一片灯火通明、秩序井然的景象。

  营地被清晰地划分为数个区域,用醒目的木栅和不同颜色的旗帜区分开。

  有专门供新来高句丽人登记的入检区,有进行初步身体检查的诊察区,最核心也是最大的,则是排着长队、人头攒动的接种区。

  穿着统一制式、整洁罩衣的唐军士卒和医官在维持秩序,引导人流。

  这与丸都山城内混乱、绝望、人人自危的景象形成了天壤之别。

首节 上一节 182/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