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第172节
将士们能在这等恶劣环境下坚持作战并取得如此大胜,已是难能可贵,但人力终有穷尽时。
“朕知道。”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此战目的已达!重创高句丽主力,收复辽东大片故土,扬我大唐国威!”
“渊盖苏文经此一败,元气大伤,十年内再无威胁我大唐东北之力。至于平壤......”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能够穿透风雪望向南方。
“非不欲取,实天时不予。”
“再强行南下,恐怕将士折损过甚,非明智之举!”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众将,斩钉截铁道。
“传朕旨意,即刻起,全军停止南进,以江夏王李道宗为前军,英国公李勣为中军,朕自领后军,三日后依次拔营,有序撤回辽水以西!”
“敕令辽东诸新定之城,由李道宗部精选将士留守,固守城池,安抚百姓,待来年春暖再行区处!”
“命沿途州府,速备粮草、寒衣、药品于辽西诸城,务必确保大军归途补给无忧!”
“末将遵旨!”李勣、李道宗等将领轰然领命。
撤退的命令虽有些出乎意料,但细想之下,这确实是当前最明智、也最体恤士卒的选择。
能在占据绝对上风、大获全胜时主动撤军,克制开疆拓土的诱惑,这份冷静与担当,也唯有这位天可汗能有。
“陛下圣明!”众将士纷纷一礼。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皇帝陛下被胜利冲昏头脑,执意要在寒冬深入高句丽腹地。
很快,撤退的号角声在建安城外此起彼伏地响起。
训练有素的唐军开始有条不紊地拆卸营帐,整备行装。
缴获的物资、重要的战利品被装上大车,伤员被妥善安置在温暖的马车或被战友背负。
建安城头,李世民最后望了一眼南方风雪弥漫的平壤方向,眼神锐利如昔。
“渊盖苏文,哼!”
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下城楼,翻身上马。
第151章 皇太孙的改造
长安城的巍峨身姿隐隐约约映入眼帘。
一行人出现在长安城外的官道支路上。
为首之人面容棱角分明,一双眸子深邃而有威严。
正是李世民。
他脱离了大军,干脆带着一帮人急行军,夜以继日的赶回长安。
如今看到长安隐隐约约的模样,便是一阵熟悉的心安萦绕在怀。
李世民笑道。
“还是家里好。”
他身后的尉迟敬德、程咬金、李勣等人笑了起来。
李世民拉着缰绳。
“咱们继续赶路吧,这长安看着近,实则还远着嘞,至少咱们赶上了官道再说,这里都是土路,一旦下雪下雨,那可就烂泥一滩,不好赶路了。”
身后众将士闻言纷纷点头。
李世民旋即又带着一众将士继续赶路。
只是这次走了没多少米,忽然便见到远处一条灰白色的道路铺展开来,宛如一条绸布。
众将士一愣,李世民勒住缰绳,在那条灰白色道路约莫数米的地方缓缓停下,脸上有些茫然。
“官道应该还有数里之地,难道是朕记错了?”
其余等将士也是茫然。
他们所在的这条支路都是土路。
毕竟大唐只有官道才会被朝廷修葺。
到了官道,他们的速度才能更快。
只是眼前的这条官道似乎有些陌生?
忽然,李勣翻身下马,走到路边蹲下来,看了几眼,有些惊奇道。
“陛下,这不是官道。”
众人闻言一怔,面面相觑。
李世民眉头紧皱。
“不是官道?”
李勣语气肯定道。
“咱们朝廷修葺的官道跟眼前这条路不一样。”
“这条路不知用什么材料压成道,但是朝廷的官道理应距离这里还有数里地,咱们这条道原先就是条土路。”
李世民眉头紧蹙。
“那看来,朕没有记错。”
“这里都应该是土路才是,那条路是谁修的?”
“这条路还挺结实呢。”程咬金驱马上前踩了几步,眼睛瞪大,“哎呦卧槽,这路真平坦,啧啧,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来修。”
“诶诶,兀那黑汉,你干什么?”一个大嗓门的声音响起。
旋即便见到一个身穿圆领皂角绿袍的中年男子走来。
此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鬓角斑白,人笔直的好似松柏。
他走到程咬金面前,当即怒目而视:“你这糙汉,不好好走路,骑着马在这里踩来踩去干什么?”
“要是把皇太孙修的水泥路弄坏了,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李世民闻言,精神一振,当即问道:“这位兄台,你刚刚所言皇太孙修筑的水泥路,是怎么回事?”
刚刚说话的那人打量了李世民一行人。
李世民赶路回来,穿的是便服,以免在路上招摇。
那中年男子打量了他们几眼,随即淡淡道:“听你们口音像是关中人,你们得有好几个月没回来了吧?”
众人面面相觑。
这都能猜到?
李世民随即笑道:“不错,我们几个月前出关外经商了,兄台真是好眼力。”
那中年男子淡淡一笑:“倒不是什么眼力,而是这水泥路已经修了三四个月了,你们若是一直在长安,怎么会不知道?”
程咬金迫不及待道。
“老兄,照你这么说,这水泥路皇太孙老早就开始修了?修这条水泥路得耗费不少钱,皇太孙哪来这么多钱?”
那中年人看了他们几人一眼,带着几分优越感,大声道:“自从半年前陛下出征高句丽之后,朝中大事便交由皇太孙调度,由一众大臣辅佐。”
“皇太孙殿下深知百姓行路之苦,尤其是风雪天、下雨天,土路泥泞,交通困难。”
“所以啊,皇太孙殿下发明了一种名为水泥的东西,此物可用来黏合砖石、沙土,等太阳照射一段时间后便会变硬。”
“皇太孙殿下立刻将这制造水泥的法子传授下去,命工部把朝廷外的几条官道,还有附近的路都修筑起来。”
“你们眼前这些就是水泥路。”
“这水泥价格低廉、成本不高,修路速度又快,除了你们走的这条路,整个长安城外数十条官道、要塞处,全都修筑了水泥路。”
“如今,长安城内外通行的人数比以前多了一半不止。”
“即便是下雨天,大家走在这路上,也不用担心路滑难走。”
“皇太孙殿下此举,可是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咱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人称赞皇太孙呢!”
第152章 李世民震惊!这长安有没有他好像都一样!
众人闻言目瞪口呆,李世民更是大吃一惊。
竟是大孙修筑的路,而且还修了这么多条?!
他心里颇为震惊,忍不住道:“皇太孙还真是聪慧,居然能发明水泥这种好东西!”
那人哈哈一笑,颇为骄傲道。
“那当然了!皇太孙乃是我大唐的麒麟子,听说天生圣贤,无所不能。”
“最重要的是皇太孙心里有咱们老百姓啊。”
“那些朝廷大官只晓得琢磨什么治国方略,眼睛往上看,只有皇太孙低头看到了咱们,注意到这些路不好走。”
“皇太孙还说了要想富,先修路,路修好了,百姓才能富起来,百姓富起来,大唐才能富起来!”
“说得好!”李世民不由得抚掌赞道,“皇太孙当真是心怀百姓、宅心仁厚!”
那人笑道:“那当然了。”
“好了,你们要过这条路就赶紧过去吧,别在这里耽搁,尤其是你这糙汉,说的就是你,长得壮实也不能在这里折腾,要是把路破坏了,咱们附近村子的人可饶不了你!”
程咬金被这人训斥了一番,龇牙咧嘴,却没敢说什么。
片刻后,这人离开,李世民才感慨道:“大孙居然造出了效率快、成本低的水泥来修路,还修了这么多条,真是干的不错!”
旁边的程咬金立刻接话:“皇太孙殿下真是绝世奇才啊!”
尉迟敬德驱马上前两步,黝黑粗犷的脸上满是震撼与钦佩,声如洪钟:“我的老天爷!俺老黑打了半辈子仗,啥路没走过?冻土、沼泽、烂泥坑,那叫一个糟心!这水泥路......”
他用马鞭指着脚下灰白坚实、平整如砥的路面,激动得胡子直抖,“又平又硬,雨雪不侵!这简直是神物!殿下……殿下这脑子是咋长的?末将是真服了!”
李勣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震惊。
上一篇: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