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第140节

  李易轻咳一声。

  “这简单啊。”

  “九皇叔,女人嘛就经不起惊喜。”

  “你偷偷给她准备一条精美的项链,让她知道你的心意,我那九叔母难道还能跟你计较之前的事儿?”

  “不过,当然啦,这项链不能随便买一条应付,九皇叔你得精心准备,要独一无二。”

  “我听说南海黑珍珠,稀少珍贵还好看,碾成粉末还有助于养颜滋阴,不如你让人去弄一条来。”

  晋阳公主眨了眨眸子。

  “大侄儿,这个想法,倒是不错。”

  “这黑珍珠要通透、色纯,相信九嫂子一定喜欢。”

  李治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沉吟片刻。

  “行,我找人弄来一条。”

  “不过,我听说珍珠串成的项链,要尺寸合适,不然戴着难看,只是我又不知道她脖颈的尺寸,该怎么趁她不知道的情况下,给她准备一条。”

  晋阳公主一愣,下意识看向李易。

  李易正色道。

  “就这事儿?”

  “这可太简单了。”

  “九皇叔,你晚上趁她睡着了,拿条绳子偷偷在她脖子上绕一圈比划比划,这尺寸不就出来了吗?”

  李治闻言,恍然大悟。

  “大侄子此言有理。”

  说罢,他便颇有些急不可耐的告辞。

  今日他之所以过来,也是因为好奇晋阳公主这段时日天天跑到毓德轩来,现在得了主意,哪里还坐得住。

  待到李治离开,晋阳公主这才无奈道。

  “九皇叔,真是个急躁的性子。”

  李易嘿嘿一笑。

  “讨媳妇儿欢心嘛,也未尝不可。”

  “这说明九皇叔是个好男人啊。”

  晋阳公主抿唇一笑。

  “你这孩子不过是垂髫的年纪,倒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真叫人稀罕。”

  李易摇头晃脑。

  “晋阳姑姑,我也年纪不小了。”

  “当然啦,跟你一比,我还是个孩子。”

  “晋阳姑姑,你怎么到现在还没有一门婚事啊。”

  晋阳公主眸中透着某种危险的光芒。

  她的声音依旧柔和。

  “大侄子,你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想说我没人要?”

  李易眨了眨眸子,一脸无辜,安慰道。

  “晋阳姑姑,谁会喜欢十一岁的老女人啊。”

  “当然啦,我也没有其他意思。”

  “指不定哪天你就能碰见一个眼瞎的。”

  晋阳公主气的直翻白眼。

  “臭小子,本宫看你真是讨打!”

  她挥舞着拳头就要去追李易。

  不过刚跑了两步,就有些气喘吁吁起来。

  李易笑眯眯道。

  “晋阳姑姑,你这身子骨太弱了。”

  “恐怕这辈子都追不上我了,何谈教训我。”

  晋阳公主撅起嘴巴,刚要说些什么,忽然便见李易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笑嘻嘻道。

  “喏,晋阳姑姑,你接着吧。”

  他一边说,一边扔给晋阳公主。

  晋阳下意识接过,握着手中温润的瓷瓶,颇有些好奇。

  “这是什么?”

  李易笑容不变,依然是那般嬉皮笑脸的模样。

  “听闻晋阳姑姑先天不足,体质偏弱。”

  “即便是以太医署诸多太医的能耐,也难以治愈。”

  “我这瓶子里有两颗丹药,可强壮体魄,若是晋阳姑姑服用,可以调理身体,必能治好晋阳姑姑的顽疾。”

  晋阳公主一愣,下意识道。

  “这......这,太珍贵了。”

  她毕竟也是懂事的年纪了,知道太医署太医治不好的病症,而大侄子口中说能治好的丹药有多么珍贵。

  尤其是这位大侄子的传奇故事,她可是见的多了,当然不会将其当做是普通的孩童来看待。

  既然李易说能治好,那必然能够治好。

  可是这么珍贵的东西,她又岂好意思收。

  李易笑眯眯道。

  “晋阳姑姑,你就不要推辞啦。”

  “你这身体要是治不好,哪能来追的上教训我?”

  晋阳公主闻言一愣,旋即粲然一笑。

  她心里一下子明白过来。

  这小子刚刚是故意的,就是为了让她能顺理成章的接受。

  这大侄子,人怪好的嘞。

第121章 吾孙李易有大帝之姿!

  府内颇为安静,唯有少数几个宫女打着灯笼来回穿梭。

  李治睁开眼睛,看着黑黢黢一片的屋子,忽然悄无声息的翻身下床,蹑手蹑脚。

  躺在床上的晋王妃王氏并未有丝毫察觉。

  李治则是从旁边的箱子里掏出一条丝绸,悄悄的走到王氏身边。

  他的一举一动都没有丝毫惊动王氏。

  直到李治将丝绸带绕过王氏的脖子,比对了一番,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大侄子给他出的主意还真是挺好用的。

  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趁妻子不备,量到了尺寸吗。

  他刚想要将丝绸抽开,忽然面前多了一双明亮的眼睛,正是王氏。

  此时的王氏一脸懵逼的看着李治。

  她刚刚虽然陷入睡梦中,但是向来睡眠较浅。

  正感觉脖子处有些不舒服,便下意识睁开眼睛。

  没想到看到这一幕。

  自己的丈夫,拿着个绸带绕着自己的脖子,一脸兴奋。

  这是要做什么?

  王氏与李治面面相觑,旋即王氏尖叫起来。

  “啊!杀人啦!”

  .................

  “臣长孙无忌,叩见陛下。”长孙无忌行至御案前,深深一揖。

  李世民放下朱笔,抬眼看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位大舅哥脸上略带凝重的神色。

  “辅机,何事如此急切?”

  “陛下,”长孙无忌的声音低沉,胖乎乎的脸上满是沉凝,“臣有紧急奏报!”

  “辅机,你说。”李世民沉声道。

  “近日来,我大唐天气炎热,或有烈日高温,也间或有连绵暴雨,不过暴雨虽多,却总不影响长安。”

  “但是,微臣刚刚收到急报,京畿以东,暴雨连绵,旬日未歇。”长孙无忌语气沉重,“华州刺史报称,境内渭河及支流水位已远超警界。”

  “河水冲激堤岸,根基饱受冲刷,虽然还未出现渗漏、管涌的迹象,但是不可不防。”

  他微微一顿,加重了语气:“陛下,华州地处渭河下游,地势平衍。”

  “若此雨势不减,洪峰持续,臣担忧华州河堤承受已达极限。”

  “一旦溃决,则华州城郭、良田万顷及下游诸县,必遭灭顶之灾!”

首节 上一节 140/2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