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93节

  刘子勋派遣军主谈秀之等七千人,与张应期在西昌对峙,修筑营垒,双方多次交战难决胜负。听说萧赜准备亲自来战,谈秀之等便退散而去。

  萧然说道:“等到刘子勋的叛乱平定之后,论功行赏,其中自然也有萧赜一份。”

  这些萧道成都知道,所以便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萧然继续说道:“然后就是平定刘休范的功劳。”

  刘休范谋反,萧赜派兵袭击寻阳,抵达北峤时,叛乱已被平定,不过刘昱升任萧赜为刘燮的安西谘议,萧赜没有接受,又回到自己的领郡。

  后来就是刘准即位之后,沈攸之起兵反叛,当时朝廷的任命还没下达,萧赜看到沈攸之进军的道路中途可以待敌,便领兵占据盆口城做好战守的准备。

  萧道成听说后大喜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萧赜要求西进讨敌,但没有得到批准,于是派遣偏军支援郢城。

  萧道成笑了笑,他对自己的这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

  萧然说道:“萧赜自然是顺利的当上了太子,然后又登基了的,而且萧赜在位的时候,做的也很不错。”

  萧赜十分关心百姓疾苦,即位后,就下诏说:“今年收成不是太好,百姓贫困无食的非常多,京师附近长江两岸,民不聊生。一定要派遣中书舍人前往赈恤。”

  第二年,他又下诏酌情遣返军中的囚徒,大赦囚犯,对于百姓中的鳏寡和贫穷之人,要加以赈济,他提倡并奖励农桑,灾年时,还减免租税,而且萧赜提倡节俭,不喜欢游宴、奢靡之事。

  曾下令举办婚礼时不得奢侈,甚至到他的身后事都力求简朴,他以富国为先,提倡农业,并且下令多办学校,挑选有学问之人任教,以培育人们的德行,他还很重视天灾对平民的危害。

  当时发生歉收与水患,继位后不久立即补助灾民,扬、南徐二州发生灾年时,他减免租税以减轻灾民负担,以为永制。

  为进一步缓和南北局势,萧赜派范缜作为使者出使北魏,范缜的学识和能力受到北魏朝野的称赞。

  南朝宋以来许多的庶族地主,为了成为世族来免除所承担的赋役,往往向官吏行贿,在世族户籍黄籍中加入伪造的父祖爵位。

  早在萧道成时期就,设立校籍官和置令史清查户籍,萧赜继续其父的政策,将那些被认为是伪造的户籍,一律退回本县改正,称为“却籍”,而本来应服役纳赋但利用造假户籍逃避的,都要继续承担赋役,称为“正籍”。

  这算是以后的萧道成想出来的办法,现在的萧道成听了也很是赞同,但是看着萧然欲言又止的样子,萧道成疑惑道:“怎么了,这个政策是有什么问题吗?”

  萧然说道:“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在检籍过程中,由于检籍官贪污作弊,结果前面的检籍还没有完成,后面的麻烦又接踵而至,应该却籍的人口没有进行却籍,不需要却籍的反而被却籍。”

  “这.....”萧道成皱起眉头,“这些贪污的人真是可恨!”

  萧然说道:“这个政策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可能是因为这个时候比较穷的原因,所以在贪污这方面,好像很多皇帝都没有注意到。”

  萧道成点了点头,“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萧然继续说道:“因为这件事,富阳唐寓之为此起兵叛乱,虽然这次叛乱被萧赜迅速平息,但检籍的政策依然受到庶族的激烈反对。”

  “最终,萧赜被迫妥协,宣布‘却籍’无效,对因为‘却籍’而被发配戍边的人民准许返归故乡,恢复刘宋升明时期户籍所记载的原状。”

  萧道成皱起眉头,想了想,说道:“我本以为严抓贪官污吏就可以了,现在看来还是我想的太少了,这不只是贪官污吏的问题,甚至于就算他们不贪,那些庶族也总会想办法让他们贪的。”

  更何况除了金钱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情和人脉,这东西无可避免,想要一点都不考虑人情,那是不可能的。

  最后萧道成感叹道:“看来只能徐徐图之啊。”

  萧然说道:“慢慢来吧,或者也可以换一个办法,具体什么办法,那就要你自己想或者和萧赜商量了,毕竟每个朝代的环境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我也没有办法给你提什么建议。”

  萧道成点了点头,“我都明白的,不过也还是多谢国师大人,不然我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机缘。”

  萧然笑了笑,说道:“不用叫我国师大人,叫我小然就行,国师那个称号就是说出去唬人的。”.

第1099章安定局面!

  萧道成从善如流的答应下来,然后又问道:“除了这件事颇有争议,我儿可还有其他让人诟病的事吗?”

  萧然说道:“萧赜与北魏通好,使得边境较为安定,减少军事调动,使得在萧赜在位的十一年期间,政治清明,国内社会安定,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替齐国带来一个小康的安定局面。”

  萧道成满意了,“那就好。”

  萧然说道:“不过说到后期的话,萧赜身上一共有三点,一个是他杀了他自己的儿子,再一个就是他非常信佛,甚至不但自己吃素,还不让人打猎,最后一个就是在立储的事情上他犯了糊涂。”

  首先就是他杀了自己儿子的事,萧子响是萧赜第四子,封巴东郡王,后来被任命为荆州刺史,萧子响好武,所用服饰常违制,长史刘寅等连名向萧赜告发此事。

  萧子响闻之大怒,诘问刘寅、谘议参军江愈、司马席恭穆、殷昙粲、中兵参军周彦、典签王贤宗、吴修之、魏景渊,刘寅等不言,于是被萧子响处死.

  萧赜闻之大怒,令萧子响束首自归,萧子响不听,率百余人击退了前来劝说的朝臣,萧赜于是遣丹阳尹萧顺之率军讨伐萧子响。

  萧顺之大军到了之后,萧子响的部下四处逃散,萧子响则被萧赜赐死,年仅二十二岁,萧子响死后,被除去属籍,削去爵位,赐为蛸氏。

  事后,萧赜对杀死自己的儿子一事感到悔恨不已,游华林园时,见猿对跳子鸣啸,呜咽流涕,于是追封萧子响为鱼复侯。

  萧然说道:“这件事说来萧赜也并不算是错,甚至运作的好一点,他这也算是大义灭亲了,但是他让人吃素可就太离谱了。”

  萧赜晚年信重佛法,为之“御膳不宰牲”,随着敬奉日笃,萧赜下敕禁断钟山、玄武湖渔猎,罢射雉,断卖鸟雀,后又下敕每月的六个斋日断杀,临终遗诏仍强调灵上勿用牲祭。

  在萧赜不断增强“断杀”措施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宗教实践逐步成为相当一部分权贵、士人的共同认知,进而成为国家行事。

  在士人之间一股崇尚菜食之风已悄然形成,同样是“精信佛法”、“终日菜食”的周颙,对尚且吃肉的国子祭酒何胤,颇存惋惜之意。

  甚至发展到了将是否吃肉作为区分高下的标准。

  萧道成怀疑自己这个儿子是脑子坏了,“不吃肉哪里来的力气!”

  萧道成是武将,萧赜也是啊!都是打打杀杀过来的,怎么过了段时间的安稳日子,就忘了之前受的苦了?

  在军中想吃肉都吃不到,现在倒好了,还不让别人吃肉了。

  还禁止打猎,要知道,许多农户也是靠着打猎活着的,不是所有百姓都有田地的,没有田地的自然只能打猎,不让打猎,难不成让他们饿死不成?

  萧然说道:“其实萧赜这还算是可以了,毕竟比他更没出息的也不是没有,就说刘昱,那都不能说是昏君,就算刘昱的事你没有体会,刘子业你还没有体会么。”

  “有那么个后辈,刘裕不得气的直接从下面蹦出来。”

  你别说,这一对比,萧道成瞬间高兴不少,说来,虽然萧赜的行为让不吃肉成为了一种风尚,但是好歹还没到那种默认成潜规则的地步。

  吃菜的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是还没到吃肉就被排挤的程度,换了个皇帝,没有这个风尚了自然就好了。

  于是萧道成不再管这件事,而是问道:“你说的第三件事,在立储上有了问题,是怎么一回事?”

  萧然说道:“萧赜本来是立了太子的,那就是萧长懋,其实萧长懋并没有什么毛病,甚至还很好学,萧赜对他也很信任。”

  一次,萧赜准备审理丹阳地区的囚徒以及南北二百里以内的狱案,下诏说:“审理狱讼是很重要的工作,这是政化的首要问题。太子已到而立之年又是皇帝的助手,应当随时详细阅览,这次审讯工作就交给他来亲手决断。”

  于是萧长懋便在玄圃园宣猷堂审理三署囚犯,各有不同程度的宽大处理,萧赜晚年喜欢游宴,尚书省的一些工作也分送给萧长懋处理。

  “不过可能也正是萧赜的这种信任,让萧长懋觉得这个天下早晚都是自己的,所以便越来越僭越。”

  萧长懋和、萧子良都好佛,设立了六疾馆来收养穷苦人,萧长懋风韵甚和,只是很喜欢奢侈华丽,他宫里的殿堂,雕饰得精巧绮丽,有过于皇帝的宫殿。

  拓建玄圃园和台城北堑等,内中楼观塔宇,奇石处处,妙极山水,怕被皇上宫中望见,便在靠近门处栽列修竹,里面设置高障,又造活动墙壁数百间,安装上机巧。

  如果需要障蔽,转眼间便遮挡起来,如果需要撤,随手就可以搬走,善于制办珍玩之物,用孔雀毛织为裘,光彩金翠,远远胜过雉头裘。

  借口晋明帝为太子时建造了西池,便请求萧赜援引前例,为他开辟东田造小苑,萧赜批准了。

  到后来,二宫兵力充实,萧长懋便驱使宫中将吏轮番参加筑造建筑,于是宫城苑巷,规模盛大,京师倾城前来观看。

  萧赜虽然性格严密,到处都安排了耳目,但萧长懋的所作所为,没人敢去报告,后来萧赜到豫章王家去,回来时路过萧长懋的东田,才看到这里的建筑连绵华远,壮丽极目。

  于是萧赜大怒,把监作主帅收留审查,萧长懋这才害怕,把有关人员和东西都藏匿起来,从此不断受到萧赜的指责。

  萧长懋平时经常生病,但身体又过壮,常在宫内傲慢遨游,他搞的仪仗队,往往超越本分,萧赜的宫禁虽然近在咫尺,但终不知实情。

  萧道成皱起眉头,“这萧长懋确实做的不应当,哪有身为儿子却比老子还要张狂的,何况此人如此奢靡,不过你既然说在立储上面有问题,莫非是这萧长懋被废了?”.

第1100张如同临渊!

  说罢,还没等萧然回话,萧道成又自顾自的回答自己道:“不过他没有登上皇位也是好事,他如今便如此奢靡,若他真的登基之后,还不知道要犯下什么错事。”

  萧然说道:“萧赜还没到这么丧心病狂的地步,要说萧长懋做的自然过分,但是有许多事情都是萧赜不知道的,他自然不会多加过问。”

  “我刚才不是说,萧长懋身体不好,所以他是病死的。”

  当时豫章王萧嶷去世,萧长懋看到萧赜的兄弟们都到了,便造碑文奏上,但没来得及镌刻树立,萧长懋就生病了,萧赜来看,很是担忧。

  萧长懋病重了,上表给萧赜说:“儿臣虽位居太子,却在对待君亲民三个方面做的都不够,没有能够光扬大道树立风范,因此日夜不安,如同临渊。

  不幸我的养生出了问题,染上了疾病,现在已经卧床不起,只能等待死亡了,不能够继承父王的事业,也不能尽孝道,我留恋您啊我的父王,心中感伤以至于哽咽。

  不过我想生与死都是有定分的,从道理上说不足悲痛,不要为儿臣伤悼,保卫圣体,江山永固,儿臣虽在九泉,也没什么遗憾了。”不久萧长懋去世.

  当时萧长懋年龄刚过而立之年,又长期身居储官,得以参与朝政,朝廷内外各部门,都认为他即将继承皇位,他的去世,令朝野惊惋。

  萧然说道:“不过他以前那些超过规制的东西还是被发现了,萧赜当时都快气死了,他还是很喜欢自己这个儿子的,萧长懋去世之后,还是用衮冕服入殓的。”

  萧道成对于萧长懋的死并不在意,虽然说是自己的孙子,但是要说感情也没有很多,他更在意的还是萧然说的立储的问题。

  “萧长懋死了,但总不至于无人能担任储君的位置,怎么会有什么大的争议呢?”

  萧然说道:“当时萧赜在立储的问题上,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萧长懋的儿子,也就是萧赜的孙子,萧昭业,另一个就是萧赜的另一个儿子,萧子良。”

  “先说萧昭业吧,萧昭业少年时容貌俊美,喜好隶书,萧赜在世时,曾指示不得把萧昭业的手书随便流传出去,加以珍藏,萧昭业的举止言谈,亦很受欣赏。”

  “再加上他是萧赜的嫡长孙,所以虽然萧子良更有经验,但是萧赜还是选择了萧昭业,可是问题就出在,萧昭业太会演了。”

  “表面上看他是丰神俊朗,而且很是孝顺,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他演出来的。”

  当时萧赜五日要问讯一次王侯,常常单独把萧昭业叫到帐内,特加抚问,叫他小名“法身”,极其钟爱,萧长懋去世,萧昭业每次临哭时,都号啕不止,像是受不了一样,可是转脸回到内廷,便极为欢乐。

  在萧赜的丧期,萧昭业哭完回到后宫,曾让胡妓排成乐队,两边夹阁迎奏,萧昭业当南郡王时,萧长懋对他的起居用度都作限制。

  萧昭业曾对豫章王妃庾氏说:“阿婆,佛都说,有福德生帝王家。我如今看来作帝王真是受罪,受到左右主帅,限制着一举一动,就连街头上屠户酒家的富儿也比我自在百倍。”

  等到萧昭业继位后,极意赏赐,一弄就是数百万、数十万地毫不在乎,一看到钱,便说:“以前我想得到你一文都不能,看我如能不能用你?”不到一年,萧赜积蓄的数亿钱被他挥霍将尽。

  把衣库打开和皇后宠姬一同观赏,给宦官奴仆数人,任他们随心所欲地拿出去花用,许多宝器拿来砸碎着玩儿,图个笑乐。

  萧昭业平时曾赤身裸体,穿着红绉纱小裤头和妇女花内衣,好斗鸡,暗中花数千钱买鸡,萧赜的甘草杖,被他的宫人截成多少段使用,甚至毁坏萧赜的招婉殿,乞求宦官徐龙驹为他作斋供。

  徐龙驹尤被亲幸,担任后阁舍人,日夜在六宫房内,萧昭业与萧长懋的爱姬霍氏通奸,徐龙驹便怂恿他把霍氏长期留在宫中,扬言要度她为尼,用其他人代替她。

  徐龙驹全靠奸邪谄毁向上爬,常常对人说:“古代也有太监做三公的。”萧昭业皇后何婧英也淫乱,她的房门通夜大开,内外混杂,没有分别。

  萧道成听得人都傻了,“你说什么?他穿什么?还有他那个皇后,干什么了??”

  萧然怜悯的看了萧道成一眼,“就是你听到的那样。”

  萧道成感觉自己眼前发黑,“我怎么会有这么不争气的子孙!!!”

  萧然纠正道:“是你重孙子。”

  萧道成麻了,这是重不重孙子的事么!

  萧然笑了笑,“这算什么啊,更荒唐的也不是没有,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

  说着,萧然给他举了几个例子。

  这么一听,虽然说萧道成没有因为萧然说的话而觉得自己重孙子有多好,但是至少还是被转移了注意力的。

首节 上一节 99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