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90节
刘彧在藩国为王时,就对褚渊的风标雅素很欣赏,关系很友善,后来即位做了皇帝,对褚渊格外寄以重望,他所建议的事刘彧都采纳。
在刘彧病重的时候,派使者疾驰召褚渊前来,委托后事。
萧然说道:“褚渊在这个明显皇帝不是很正常的朝堂上,他算是一个正常人了。”
说着,萧然看向刘休仁,“在刘彧想要杀你的时候,褚渊积极劝谏,但是奈何刘彧不听,还重用褚渊,褚渊借口母亲年纪大了而且有病,需要早晚奉养,坚决辞让卫尉,但刘彧不答应。”
“褚渊是属于那种有心无力的人,他辅佐幼主,同心共理政务,当时正处在奢侈之后,褚渊特别强调俭约,老百姓都很仰赖他。”
“对待宾客,从来不流露骄傲和厌倦,王道隆、阮佃夫把持朝政时,公然进行奸赃贿赂等活动,褚渊也没办法禁止他们。”
不管褚渊是真心的,只是无力改变也好,还是说他装出来的也好,反正在那个时候,褚渊可以说是一股清流。
他的庶母郭氏去世,褚渊丧事期间特动感情,数日之中毁顿得没个人样儿,将近一年不梳头不洗脸,只有眼泪流过的地方才能显露本来的面貌。
刘邦开口道:“我觉得他是装的,前面的不提,但是哭的这么伤心,也太夸张了。”
萧然耸了耸肩,“那谁知道呢,反正至少他表现出来的,就是重情重义的样子,而且等刘彧病重的时候,萧道成之所以能被委以重任,其中还有褚渊的原因。”
褚渊当初在丹阳尹任上时,曾和从弟褚炤一起外出,路上碰到萧道成,褚渊举手指着萧道成对褚炤说:“此人可不是寻常之辈啊!”
后来褚渊出任吴兴太守,萧道成送东西来作告别,褚渊又对褚炤说:“此人才貌非常,将来不可估量啊!”等到刘彧临终召大臣顾命的时候,褚渊便把萧道成也拉来参与了。
萧然说道:“褚渊算是最开始支持萧道成的。”
刘昱即位之后,因为他太过残暴,萧道成和褚渊还有袁粲聚在一起,袁粲说:“主上正处少年,有些小错误改起来也容易,伊尹霍光那样废立君主的事情,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适于做的,即使干成了,我们最终也不会有好下场。”
平心而论,不会有好下场这句话,也许袁粲没有说错,但是说什么刘昱会改,那简直就是开玩笑,说白了,就是袁粲怕被骂而已。
所以当时褚渊没有说话,但是这个时候,褚渊就已经倾向于萧道成做皇帝了。
后来见刘昱非但不改,还越来越过分,于是一群人再次图谋要废了刘昱,袁粲和刘秉依旧不同意,不过这次可没人管他们。
褚渊说:“除了萧公没有人能收拾局面。”
这个萧公说的就是萧道成了,于是褚渊拿着诏书就给了萧道成,不得不说,萧道成也确实是胆子大,他说:“送给他他不要,我就不好推辞了!”事情于是定下来。
萧然说道:“沈攸之起兵之后,袁粲也有了点想法,萧道成便找褚渊商量计策,褚渊也确实给他出了主意。”
褚渊说:“西夏那边闹事,必然不成气候,公应该先防备内部出事。”萧道成便秘密作了防备,事件平定后,褚渊进位中书监、司空,本官仍旧。
齐王府建制开始时,褚渊援引何曾自魏司徒为晋丞相的先例,请求萧道成让他到齐王府任职,萧道成谦虚而不答应。
后来褚渊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等职务仍旧。被封为南康郡公,食邑三千户,褚渊坚决辞让司徒.
第1092章甚为厚重!
他给仆射王俭写信,想依照蔡谟的事例,王俭认为不宜说,劝褚渊接受下来,褚渊终究不就职,不久加褚渊官尚书令,其他本官仍旧。
第二年,萧道成重申上次任命,褚渊任司徒,他又坚决辞让了,这一年敌虏又有所活动,萧道成想发动所有王公以下没有官职的人员到军队去,褚渊谏止说这无益于实用,而且徒然造成扰动,萧道成便作罢了。
朝廷里的机密大事,萧道成常常要听取褚渊的意见,而且经常采纳他的建议,对他的礼遇甚为厚重。
有一回萧道成大宴群臣,酒后对群臣说:“你们大家都是宋时的公卿,也没有人认为我应该做皇帝吧?”王俭等人还来不及回答,褚渊手持笏板说:“陛下不能说我们没有早识龙颜。”
萧道成大笑道:“我有愧于文叔,早就知道你是朱祜了。”
萧然说道:“后来萧道成去世,在遗诏中任命褚渊录尚书事,自东晋以来,尚书没有单独拜录的先例,有关部门怀疑考虑要立优策。”
王俭讨论时说;“现居本官,另外拜录,按理应该有策书才是,但这样的情况又不见记载,中朝以来,三公王侯的封任,都是优文与策书并设的,官品第二,则只策不优。
优文只是褒美,而策书还兼有表彰委任寄托的意思,尚书之职居于大官,是政治教化的根本,所以尚书令虽然只是三品,但拜官必有策书。
录尚书虽不明确品位待遇的级别,但总理之任尤其重大,前代大多是与本官同拜,所以不另立策书。根据即事缘情适时变革的原则.
此事有能和一般官僚的任命同样对待,应该有策书,以表明寄托和隆重。既然和王侯不同,也就不必要优文了。”
萧然说道:“这个时候在位的就不是萧道成了,萧道成被称为太祖,世祖自然就是下一任皇帝,但是这个世祖,对褚渊也很是信任。”
在这不久之后,褚渊生病了,世祖观察星象认为将连续发生变故,褚渊很担忧,便上表要求退下来,又通过王俭和侍中王晏口头请求世祖,世祖不批准。
褚渊又上启道:“臣下我资质凡薄,福过灾生,没能保持正情以获安宁,很是惭愧。而我是忠心耿耿的,就更觉得不能拖延时间了,我受职不久,头一年就患了重病,近来更是多次出现危险,更加忧虑震惊。
陛下总是格外地挽留爱护我,有人说是有关人员议论未定,这都是因为您对我过分的慈爱并想让我更加荣耀。我已经四十八岁了,蒙受如此待遇,因为生病而要求退休,这有什么可惊奇的呢?
况且总录尚书这个职位,东晋以来就很少任命,是国家重要的高层中枢,如今我接受的时候不曾推辞,而退休下来也是自愿,这对于我的名誉地位也没什么影响,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情,陛下何足为这点事情劳神费心呢?
我如果是为了故意谦虚掩饰而赚取廉洁退让的名声,那么就应该受到监察部门的揭露和法律部门的制裁,我的一片赤诚之心不能落实,这也是神鬼不来宽宥我的原因吧,区区寸心,都照实禀告了。
我知道光阴宝贵,更希望天下大治远过于尧舜时代,当年王弘坚决请求,才从司徒降为卫将军,刘宋王朝行之为疑,当时也没什么好的反映,拿我与他比较,就更不持齿了。
我只盼望陛下宏图大展,王业发达,这样虽死在九泉,也如同活在人间了。”于是改任褚渊为司空,领骠骑将军,侍中、录尚书仍旧。
萧然说道:“等到褚渊去世的时候,给他办的葬礼也很是盛大。”
刘邦一脸怪异,“盛大?”
萧然也是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反正就是死后哀容,就那么个意思吧。”
褚渊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负债至数十万,世祖下诏说:“司徒褚渊一旦去世,令我悲痛不已,近来虽然瘦弱多病,但我仍然坚持出来临哭。赐给他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二十万,布二百匹,蜡二百斤。”
当时司空的下属们考虑到褚渊并没上任司空,提出是否应该以其下属的礼节行礼敬?王俭在议论中说:“按照《礼》的要求,新媳妇虽在路上还没过门,只要听到丈夫家有丧事,也应改换服装来到家中。
如今下属们虽然还没接受他的领导,而为吏的礼节是服从朝廷的要求的,应该表示礼敬。”司徒府吏又考虑到褚渊已经解职,但继任的司徒还没上任,那么司徒府人员是否应该制服致哀呢?
王俭又议论说:“中朝士孙德明从乐陵迁任陈留,还没入境就死了,乐陵郡的属吏是把他作为现君的资格来穿着丧服的,而陈留的迎吏则依女有吉日之礼行齐丧之吊的,所以司徒府应当依照褚渊还在任的礼仪要求制作哀服。”
世祖又下诏特赠褚渊为太宰,侍中、录尚书、公等仍旧,配给符节,加羽葆鼓吹,增班剑仪仗为六十人,葬送之礼全都比照宋太保王弘的先例来办理,谥号为‘文简’”。
在此之前,庶姓三公的丧车,没有明确的规格,王俭议论说官品第一的,都加以幢络,这是从褚渊开始的,又下诏暂时开启褚渊妻已故宋巴西公主的墓道,并赠她为南康郡公夫人。
刘邦说道:“这个褚渊这一辈子过的倒是不错,经历了这么多次皇位更迭,甚至是朝代的更迭,竟然也活的好好的,而且都被委以重任。”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而且褚渊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去谄媚别人而图谋求生和荣华富贵,他至少还算是一个坦荡的人。”
“而且褚渊在当时,那可是非常受追捧的,不过这个追捧可不是因为他的地位或者才华,更不是人品,而是因为他好看。”
刘邦的神情更加奇怪了,“什么叫因为他好看?”.
第1093章有风度!
萧然嘿嘿一笑,“褚渊仪表优美,举止和善,一举一动都很有风度。每到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和外国使者无不伸长了脖子观看褚渊的举动。”
宋明南齐书帝曾经感叹说:“褚渊能迟行缓步,就凭这就该做宰相了。”
刘邦知道这话更多的是开玩笑,不过他还是很好奇,“真有这么好看?”
萧然说道:“一会叫过来你看一看就知道了,而且除此之外,人家褚渊的气质也好啊。”
褚渊渊博健谈,又善弹琵琶,世祖做太子时,曾赐给他金镂柄银柱琵琶,他的性情和雅而有气度,不妄举妄动,家宅曾有一次失火,烟火都逼近了,周围的人一片惊慌骚动,褚渊却神色怡然,叫人把舆找来徐徐离去。
这可以说是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不过这长的太好看也不好。”萧然说道,“山阴公主刘楚玉,性好男色,在弟弟刘子业在位时,曾向刘子业索要面首三十人,供其淫乱。”
“而当时褚渊可是首屈一指的美男子,这不就让山阴公主给看上了么。”
山阴公主贪恋其美貌,便奏知皇帝,要求让褚渊服侍自己,褚渊在公主府中呆了十天,每晚都是“整身而立”,始终不为所动。
公主道:“君须髯如戟,怎么就没有一点大丈夫的气概呢。”褚渊答道:“我虽不才,但也不敢做此淫乱之事。”山阴公主最终只得将他放走.
有意思的是,褚渊在这十天中,反而与山阴公主的驸马何戢成了好朋友,何戢也是一位美男子,仪态举止都喜欢模仿褚渊,被时人称为“小褚公”。
刘邦脸都绿了,简直是槽多无口。
“这....这可真是荒唐至极!”
萧然轻咳两声,“反正就是,褚渊长的好看,身材好,气质也好!不过也因为他支持萧道成,甚至是帮助萧道成,所以被骂的有点惨。”
许多人认为,褚渊和袁粲同为宋明帝的顾命大臣,但在齐高帝代宋建齐的过程中,袁粲为宋死节,褚渊却失节于齐,因此,褚渊无论生前还是身后,都备受世人的讥讽。
褚渊的眼睛看起来眼白较多,朝中反对者称其为“白虹贯日”,认为这是宋室将亡的征兆,当时民间还有歌谣流传:“可怜石头城,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
褚渊一次上朝,用腰扇遮挡阳光,刘祥恰从他身侧走过,讥讽道:“你做出这种事情,都该羞愧的没脸见人了,用扇子遮有什么用?”褚渊怒道:“你个寒士,怎么出言不逊。”
刘祥道:“我不能杀死袁粲和刘秉,以换取富贵,活该当个寒士。”褚渊自恃出身高门,看不起出身将门的沈文季。沈文季在萧赜面前骂道:“褚渊一直都以忠臣自居,我真不知道他死了以后,又有什么脸去见宋明帝。”
一次,褚渊为湘州刺史王僧虔送行,不慎落水,被救起后狼狈不堪,谢超宗大笑,称其是“落水三公”,并嘲讽道:“这真是有天道啊,天地不容的人,扔给河伯,河伯都不愿意要。”
萧然叹息一声,说道:“除了同僚之外,就连他的家人对他也很是不满。”
褚渊的长子褚贲在为父服丧期满后,不但不肯接受侍中、步兵校尉、左民尚书、散骑常侍、秘书监等一系列官职,还以患病为由,将应由自己承袭的南康郡公爵位让给了弟弟褚蓁。
时人都认为褚贲是愤恨其父失节,而不肯仕齐,而褚渊的堂弟褚炤素来不满其身仕两朝,曾对侄子褚贲道:“我真不知道你父亲把一家的物件(指刘家的天下)交给另一家(指萧家),算怎么一回事!”
他听闻褚渊被拜为司徒,叹道:“褚渊从少年时便操行出众,不料今竟猖狂到这般地步。倘若他在担任中书郎时便死了,还能落得一个名士之名。
如今他的名誉与德行全都败坏了,却偏偏能得高寿,真是家门不幸啊。”褚渊与王俭都是豪门大族,与宋室世代联姻、却都在宋齐易代之际转向萧道成效忠。
何点对人道:“我已经想好《齐书》的赞文了,就写‘渊既世族,俭亦国华;不赖舅氏,遑恤国家’。连自己的亲族都不帮助,还能指望他们治理好国家吗?”
这个亲族,是因为褚渊也算是刘家的女婿,所以才有这么个说法。
萧然说道:“按照我的看法来讲,褚渊的决策并不是什么错误的,不过毕竟我和你们的思想是不一样的。”
在现代,自然是能者居之,而且褚渊支持萧道成,也并非贪生怕死,当时刘昱都那样了,袁粲他们还不同意废帝,硬说刘昱还小,这不是在开玩笑么!
而且,当时刘昱对袁粲和刘秉是还行,但是刘昱对褚渊和萧道成不行啊!不废帝,他袁粲和刘秉是没事了,但是褚渊和萧道成就十分危险了。
尤其是第二次商量废帝的时候,那个时候萧道成知道刘昱想要杀了自己,所以想要废帝,但是袁粲和刘秉还是不同意,站在萧道成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刀子不割在你身上,你不知道疼啊。
而对于褚渊来讲,一个是他和萧道成的关系好,再一个,依照刘昱对他的态度,萧道成下一个死的就是他,所以最后还是废帝了。
不久,袁刘两人联络众多将帅准备讨伐萧道成,众人反对袁粲找褚渊支持,袁粲表示无妨,如果他不告发,事后就提拔他,众人在十二月起事,而褚渊事前向萧道成预警,萧道成指挥镇压了对他的攻打,袁粲、刘秉等被杀。
都说袁粲是忠臣,但是对于百姓来说,褚渊之前的所作所为还历历在目,百姓并不在乎谁是皇帝,他们只知道谁对他们好。
所以那个所谓民谣:“宁为袁粲死,不为褚渊生”,更有可能是故意散布出去的。
在平定刘休范起兵之后,褚渊与萧道成、袁粲、刘秉共同掌权,号称为“四贵”.
第1094章野心称帝!
当时萧道成和褚渊是盟友,在四贵执政的情况下,萧道成还没有要篡位的打算,直到杀了袁粲和刘秉,第二年他才担任太尉,开始有了称帝野心.
可即使这样,朝中仅存的“双贵”也都有各自的政治势力,萧道成要顺利禅让,必须想法得到褚渊的支持,萧道成要当太傅、加黄钺,褚渊开始也消极抵制。
也就是说,在萧道成表达了自己有谋反的意思的时候,褚渊也是不愿意的。
萧道成对任遐表示:褚公不从,奈何?
于是任遐自告奋勇去说服了褚渊,他具体说了什么不得而知。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