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79节
阳光渐渐的落下山,天边唯剩一抹斜阳。
刘邦看向闭目养神的萧然,说道:“咱们也该走了。”
萧然点了点头,“你是去我那还是?”
刘邦“嗯”了一声,“自然是去你那。”
萧然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直接站起身来,“那就走吧。”
————————
现代。
如今距离他们回来已经过了两三天了,这几天,萧然还真就带着刘邦去吃了满汉全席,当然,是简化版的。
108道菜是肯定没有的,就算萧然能点,他们也吃不完啊。
萧然是带着刘邦和李世民、朱元璋等人一起去吃的,今天吃一些,明天吃一些,就这样也没都吃完。
不过刘邦倒是和拓跋珪认识了,两人之间也并没有萧然以为的剑拔弩张,虽然氛围说不上好,但也不差,毕竟两人才刚认识,倒也正常。
这天早上,萧然一起来就看见刘邦正在喝粥吃咸菜。
“今天怎么吃上这些了?”萧然有些疑惑,“之前你不是还不爱吃么。”
刘邦喝了口粥,“天天大鱼大肉也不好,这清粥小菜倒也别有滋味。”.
第1065章大鱼大肉!
萧然笑了笑,“我就说,早上还是吃这些好吧。”
刘邦自顾自的喝着粥,没说话.
其实也不能怪刘邦,毕竟他以前吃的都是些糙米之类的东西,现在自然就不爱吃那些清淡的,不过经过这几天大鱼大肉的吃,刘邦是真的吃腻了。
等吃完之后,刘邦擦了擦嘴,“今日就去看看你说的刘彧吧,刘子业做的不如何,不知道这刘彧做的如何?”
萧然无奈道:“行,但是我也得先吃个饭啊。”
刘邦点了点头,“那锅里还有,你慢慢吃吧。”
萧然掀开电饭煲看了一眼,问道:“这是你做的?”
刘邦点了点头,“又不是什么难事。”
萧然眉头一挑,盛了一碗粥,喝了一口,还行,至少没夹生。
等萧然吃过之后,两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人端着一杯茶。
萧然说道:“刘彧少年的时候外貌俊俏,并且爱好文学创作。”
据《宋书·明帝纪》记载:刘彧“少而和令,风姿端雅”“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行于世”。
“不过刘彧成年后,缺乏运动,非常肥胖,可以说是文采有余、武略不足。”
刘邦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进去了。
萧然继续说道:“关于刘彧皇位的问题,在刘彧动手之前,有一个叫做邓琬的人,他是江州长史,颇受刘骏的厚爱,于是他联合袁顗,想要拥立刘子勋上位。”
“只不过还没等邓琬动手,刘彧就已经杀了刘子业登基了,当时有人劝邓琬承认刘彧的帝位,不要冒险攻打建康,但是邓琬认为刘彧得位不正且杀害刘骏之子刘子尚,会比刘子业更容易讨伐,而且使刘子勋获得正统的名分。”
“所以邓琬协同袁顗,拥立刘子勋登基,年号义嘉,所以说,刘彧登基的一开始就不是很顺利。”
刘子勋登基后,果然获得各地宗王、方镇的支持效忠,使得刘彧政权的号令,不出建康城外的百里之地,更险恶的是,刘子勋与各方镇都谴责刘彧篡位自立,纷纷出兵从四面八方讨伐建康。
当时刘彧的弟弟们都在中央,支持刘彧即位,而刘子勋的弟弟则多在地方,支持刘子勋,不过他们都不满十岁,实为典签掌权,这样就形成了内斗的局面。
萧然说道:“不过刘彧起码还算是聪明,虽然他的领土、人口都不到刘子勋政权的十分之一,但他凭借量少质精的中央军,采取了各种积极的手段。”
首先就是采用才干名士蔡兴宗的意见,然后重用吴喜、沈攸之、张永、刘勔、萧道成等武将,并且放权给诸弟刘休仁等人积极平乱。
刘彧宽仁待物,当时有的将领父兄子弟都参加叛军,刘彧仍任命他们带领禁军,大家尽心尽力,乐于效命,于是上下一心、兵强将勇,最终消灭刘子勋政权,平定江南与淮南各地,并诛杀了刘骏所有儿子。
平定叛乱后,叛军大多都得到赦免,其中有才能的都被引荐重用,和原来的臣属同等看待,但是淮北方镇薛安都等人受到猜忌,被迫向北魏求援,于是北魏在四年之内陆续攻下淮北、山东半岛地区。
刘宋战乱不断,国力大衰,人民苦不堪言,又因大肆封赏有功的军人,造成士族制度的严重破坏,清浊不分、官品混乱。
萧然说道:“总的来说,刘彧比起刘子业,他算是守住了自己的皇位,但是要说他和刘子业的区别,呵呵,那可真是半斤八两啊。”
刘彧和刘子业一样的奢靡,当时由于和北魏作战,府库空虚,朝廷内外的各级官员都断了薪水,但刘彧根本不在乎,他依旧奢靡过度,需要一件物品,往往制造九十件备用,正御、御次、副又各三十件。
他用蜂蜜浸泡鱼肉,一次能吃好几升,吃腊肉常常多到二百片,并且当时宦官宠臣弄权,朝政腐败,天下骚乱,百姓负担沉重,痛苦不堪。
而除了奢靡之外,刘彧因为害怕他的那些弟弟夺取太子刘昱的皇位,所以他接受了宠臣王道隆与阮佃夫的建议,诛杀立过大功的弟弟刘休仁、刘休佑、刘休若等,只有刘休范平庸懦弱而幸存。
而王道隆与阮佃夫掌权后擅用威权,肆意受贿,卖官鬻爵,财富超过国库,刘彧同时杀害可能会不利于太子的重臣,如功臣武将,太监寿寂之、名将吴喜,高门名士王景文等。
造成刘昱继位后,中央和地方军镇互相猜忌、互相攻伐的政治乱象,使得武将萧道成崛起,最后篡宋建齐。
萧然说道:“还记得刘子业让他叔叔看着....那种畜牲不如的事吗?”
刘邦点了点头,随后不可置信的问道:“难道刘彧也如此做了?”
萧然摇了摇头,“那倒没有,但也差不多。”
刘彧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观看女子的裸体表演,刘彧这样做可以说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他是一国之主,谁敢反对,何况大臣们恐怕也不想反对,都巴不得开一回眼界。
只有皇后王氏一个人不愿观看,她用扇子将脸遮住了,刘彧怒骂她说:“你这个外戚家的穷乞丐!如今大家同乐,为什么只有你不看?”皇后回答说:“取乐的事很多,怎么能集合姊妹们脱光衣服呢!外戚的娱乐,从来没有这样荒唐的。”
刘彧大怒,叫她出去,皇后的哥哥王景文听说这件事,感叹道:“当初妹妹在娘家时,一向平庸懦弱,现在竟然如此刚正!”
而且刘彧曾罹患阳痿,没有生育能力,把各亲王怀孕的妻妾收入后宫,还把自己的嫔妃送给弟弟、大臣,所生的婴儿都抱为自己的子女,然后杀掉婴儿的母亲,所以刘彧的子女均非刘彧亲生。
除此之外,刘彧还残暴猜忌,喜好鬼神,多有忌讳,言语文书需回避的高达上千个,但凡有违反的人,必定治罪被杀.
第1066章不能自保!
就比如,刘彧认为“騧”与“祸”相似,把“騧”改成“马+瓜”,刘彧认为南苑不吉利,把南苑借给将军张永,并说:“暂且借给你三百年,到期后再归还吧。”
宣阳门民间称为“白门”,刘彧认为“白门”不祥,非常忌讳,尚书右丞江谧曾误犯,刘彧变色说:“白汝家门”,江谧赶紧磕头认错,朝廷内外常常担忧触犯忌讳,人人不能自保。
宫内禁忌很多,移动床铺和修理墙壁,都要首先祭拜土神,让文人做文祷告,就像大祭祀一样.
并且刘彧还兴建寺庙,若说是平常就算了,可是这个时候正是国库空虚的时候,刘彧还下令,把他登基前的王府改建成寺庙,称湘宫寺,装潢修建极为壮观美丽,他甚至还准备建造十层佛塔。
只不过因为太高了,所以没办法成功,于是便建造了两座五层的佛塔,巢尚之回到京师,刘彧对他说:“你去过湘宫寺没有?那可是我最大的功德,用了不少钱。”
当时虞愿便说:“那不是陛下的钱,那是多少平民卖儿卖女的钱。佛祖如果有灵,也会哭泣哀叹。建造寺庙的罪恶高过佛塔,有什么功德!”在座的人脸色大变,刘彧大怒,命人把虞愿驱逐出殿,虞愿从容不迫地离开,并没有恐惧的表情。
刘邦简直是气的咬牙切齿,他本以为没了一个刘子业,刘彧能做的更好,结果没想到这个“好”他是有时间限制的啊!除了一开始的时候,这刘彧简直就是刘子业附体。
而且他将自己的妃嫔送给臣子也是够离谱的了,这样一来,他的儿子究竟是谁的儿子可就说不准了。
刘邦只觉得自己要被气死过去了。
萧然拍了拍他的胳膊,说道:“别气了,至少这些臣子不错啊,就比如虞愿,他是少数敢给刘彧甩脸子的人,而且还没有直接被刘彧砍了,可以说是很不容易了。”
刘彧喜欢下围棋,但棋艺很笨拙,去棋格有七八道,人们评议时都虚称他为第三品,他曾与第一品王抗下围棋,按照棋品赌博游戏,王抗经常让他,并说:“皇帝下的飞棋,我无法抵挡。”
但刘彧始终不醒悟,以为果真如此,喜好越来越深,虞愿又说:“尧曾经用围棋教他的不肖子丹朱,这不是人主所应喜好的东西。”虞愿虽然多次触犯刘彧的意旨,但蒙受的赏赐,还是超过其他人。
后迁职兼任中书郎,后出任晋平太守,在郡中不经营家产,前任官吏与一平民有纠葛,将他的儿媳妇抓去做人质,是虞愿派人在半路上将她夺下并放回家。
并且虞愿在郡中还设立了学堂进行教育。
郡中以前出产蚺蛇,蛇胆可以做药,有人赠送给虞愿一条蚺蛇,虞愿不忍心杀它,就把他放回二十里外的山中,过了一夜蛇又回到他的床下。
第二天又送到四十里外的山中,经过一个晚上,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虞愿又下令把它送得更远,这才没有再回来,当时的人都认为这是他的仁爱之心所致。
海边有一块越王石,常年隐藏在云雾中,相传说:“清廉的太守来才看得见。”虞愿前往观看,越王石清澈没有隐蔽,后来王秀之继任郡太守,在写给朝中士人的信中说:“此郡承蒙虞公治理之后,善政仍然存在,遗风易于遵守,我几乎清净无事了。”
虞愿因母亲年老辞去官职,后来又被任命为后军将军,褚渊曾经去拜访虞愿,虞愿不在,只见他的卧床上积满了尘埃,堆有好几卷书籍,褚渊感叹说:“虞君清廉,到了这种地方。”他叫人为他扫地拂床,然后离去。
萧然说道:“可以说,虞愿确实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或者说不只是虞愿,还有一个人,叫做吴喜,他是一个武将,他最早出现在朝中是在刘义隆在位的时候。”
吴喜,本来名字叫喜公,是后来刘彧给他减去了一个“公”字,便成为吴喜,他是领军府白衣吏出身,少年时便通晓古书,领军将军沈演之让他写起居注,吴喜展现了其记忆力,写完篇章后都能背诵上口。
沈演之曾写过一个辞让职务的奏表,还没有上奏就丢失了,吴喜在只看过沈演之先前的奏表的一次的情况下,竟然能够立即补写沈演之丢失了的奏本,将沈演之所作的奏本一字不漏地背写出来。
从此沈演之对他甚是佩服和赏识,在此期间,吴喜涉猎了《史记》《汉书》,对古代和现实都很了解,沈演之的门人朱重人被选作朝廷的主书,他推荐吴喜任主书书史,后来又做了主图令史。
不过刘义隆曾经要一本图书,吴喜打开书卷倒着送给了他,刘义隆就生气的将他打发出宫了。
刘邦皱起眉头,“他也太小心眼了。”
萧然耸了耸肩,“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他小心眼还不正常。”
刘邦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可真是,这吴喜也不知道被耽误了多少年,实在是可惜啊。”
萧然说道:“其实也还好,等刘骏登基之后,他就也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
沈庆之出兵讨伐蛮族的时候,曾向刘义隆请以吴喜随军,吴喜于是得以认识刘骏,并被刘骏所知赏。
刘骏起兵讨伐弑父夺位的刘劭,吴喜因病而未有随沈庆之进攻建康,等刘骏击败刘劭后登位,以吴喜为主书,吴喜渐见亲待。
吴喜在刘骏一朝经常巡视地方,因其宽厚的性格,所经之处都得到当地百姓的怀念,当时刘宋的东部诸郡发生剧烈旱灾,浙江等地的许多百姓流离失所。
黟县及歙县有数千流民进攻县邑,杀害当地官员,时任扬州刺史刘子尚曾领三千兵讨伐,但失败,于是将这事上奏给了刘骏。
病重在床的刘骏遂命吴喜领数十人,代表朝廷到这两个县抚慰这些流民,吴喜经过一轮游说后竟让对方立即归降.
第1067章主动请命!
萧然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说道:“接下来,重点来了,刘彧刚即位的时候不是不太平么,是吴喜主动请命前去的。”
当时建康以东三吴地区形势尤其严峻,吴喜招得三百精兵,吴喜请求到东方的三吴地区为刘彧效命平叛,刘彧非常高兴,就当即让他担任建武将军,并选拔羽林军中的勇士配备给他。
但当时议论的人都认为吴喜是一直都是处理文书工作,没当过将军,不可派遣,但巢尚之对刘彧说:“吴喜跟随沈庆之多次经历军队生活,性情既是勇敢果决,又熟悉战阵,如果能任用他,一定会有成绩。”
于是,刘彧正式命吴喜率军向东征伐,吴喜就与竺超之及杜敬真,领着骑兵和步兵作战,吴喜兵至永世,收到庾业及刘延熙的书信,并附有刘子房所写讨伐刘彧的檄文,劝导吴喜倒戈,但吴喜回书坚定支持刘彧,并未被打动.
吴喜昔日常作为刘骏的使者外出,因着其宽厚的性格而得到当地人怀念,这次东进,百姓知道是吴喜到来,都望风降服或溃散,故吴喜等军一直报捷。
等到吴喜进军至国山县界的时候,于虎槛村遭遇叛军,大败对方后进占离义兴共有十五里的吴城,刘延熙遂派杨玄、孙矫之、黄泰及沈灵秀四支军队抵抗。
当时吴喜兵力远不及对方,但经过一整日的交战后竟得胜利,杨玄、孙矫之及黄泰皆战死,其余众亦溃退,吴喜遂进逼义兴,刘延熙慑于官军进攻,决定撤军水北,断阻长桥作防守,吴喜亦只好筑垒与其对峙。
当时庾业也在长塘湖口夹岸筑城,以七千多兵和大量军备与刘延熙遥作掎角之势,面对东线战事胶着,任农夫的增援打破了僵局。
刘邦注意到了刚才话里的重点,“这吴喜有些本事,以少胜多说来容易,可能做到的却没有多少。”
萧然说道:“吴喜确实很厉害,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增援,但是任农夫的增援并未改善吴喜兵力弱势的情况。”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