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42节

  太武帝拓跋焘征伐胡夏皇帝赫连昌,派遣奚斤率领义兵将军封礼等人统领四万五千人袭击蒲坂.

  胡夏的蒲坂守将赫连乙升听说奚斤将到,派遣使者报告赫连昌,赫连乙升的使者到达统万,见到魏军已经包围统万城,就返回告诉赫连乙升说:“赫连昌已经失败了。”赫连乙升畏惧,放弃蒲坂向西逃跑。

  奚斤追击击败他,赫连乙升奔往长安,奚斤进入蒲坂,收集敌人的物资器械,但并没有屠杀百姓,百姓安居乐业。

  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先前守卫长安,赫连乙升逃来长安后,赫连乙升又和赫连助兴放弃长安,向西逃到安定,于是奚斤又占领了长安。

  这时秦州、雍州的氐人、羌人都来归顺奚斤,奚斤和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相对峙,奚斤接连交战击败赫连定,赫连定听说赫连昌战败,于是逃往上邽。

  奚斤追击赫连定,追到了雍城,没追上而返回,太武帝诏令奚斤班师,奚斤上奏疏说:“赫连昌逃跑据守上邽,纠合残余势力,没有盘据的资本。现在趁他危难,消灭他是容易的。请求增加锁甲马匹,等我平定赫连昌后返回。”

  太武帝说:“赫连昌是逃亡的叛徒,攻打他辛劳损伤将领士兵,可姑且停止用兵,今后攻取他不算晚。”奚斤上奏直言坚持己见,于是太武帝同意,调给奚斤一万人,派遣将军刘拔送马三千匹给奚斤。

  拓跋嗣问道:“那他可成了吗?”

  萧然沉默了一下,“怎么说呢,成了,但也没成。”

  拓跋嗣疑惑,这是什么意思?

  萧然说道:“主要是,奚斤的自尊心比较强。”

  奚斤率军从长安进军到安定讨伐赫连昌,赫连昌退守平凉,奚斤在安定驻扎军队,当时安颉任监军侍御史,奚斤因为军马病死很多,士卒又缺乏粮食,就构筑堡垒工事来加强防守。

  派太仆丘堆等人到民间督催租粮,但丘堆被赫连昌击败,赫连昌因此而更加骄傲自负,天天都来侵袭抢掠,割草放牧的人都不敢外出,士卒也很惧怕他们。

  安颉向奚斤献计说:“我军原本是奉诏杀贼的,如今却退守在这个穷乏的城堡,即使不被贼寇所杀,也会因违犯法令而受诛。进退哪里有生路?但王公和诸将,安安逸逸而无所图谋,将用什么来报答朝廷的恩泽?”

  奚斤说:“如果现在出战,军马缺乏,用步兵攻击骑兵,终究没有取胜之理。应当等待京师派出救援的骑兵到来之后,再以步兵在内攻击,骑兵则袭击敌军的外部。这就是所说的万全之计。”

  安颉说:“如今凶猛的寇贼在外边安闲地游走,而我们却士卒疲乏兵力穷竭,将士面有饥色,不与敌人进行决战,那就会危在旦夕,等待救兵到来又有什么用?同样是死,不如战死,难道还要坐以待毙吗?”奚斤还是用缺少马匹作为理由拒绝出战。

  安颉说:“现在士兵虽然没有马匹,但将帅所骑的马,足有二百匹。我安颉请求挑选强壮勇敢的士卒,带领他们出击敌军,即使不能将其击败,也可以挫折他们的锐气。

  况且赫连昌狂妄而无谋,总是喜欢前来挑战,大家都认识他。我方倘若以伏兵偷袭他,赫连昌一定可以生擒。”奚斤仍然认为很难取胜。

  安颉就暗地里与尉眷谋划,挑选骑兵等待时机,赫连昌率众前来进攻堡垒,安颉率军出去应战,赫连昌在阵前亲自接战,军士们认识赫连昌,争先恐后地攻击他。

  正巧天空中大风扬起阵阵尘埃,遮天蔽日,敌军一片混乱,赫连昌败退,安颉等人挥兵追击,赫连昌因其坐骑跌倒而跌落马下,安颉生擒赫连昌,把他送往京师。

  拓跋嗣说道:“这不是已经成功了吗?”

  萧然叹息一声,“从大的方面来看,确实是成功了,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奚斤的自尊心太强了,赫连昌被擒后,赫连昌的部众又拥立赫连定为主,守卫平凉。”

  “奚斤觉得自己是主帅,而擒获赫连昌的功劳,又不在自己身上,深为此事感到羞耻,于是便丢下车辆物资,轻装带上三天的口粮,追击赫连定到平凉,最后战败被俘。”

  娥清想寻找水道进军,奚斤不听,从北路拦截赫连定去路,赫连定的部众正要出战,恰巧魏军中一个小将因畏罪前来投降,将奚斤的军情全部告诉了赫连定。

  于是赫连定知道奚斤军无粮缺水,就截断奚斤大军的前后,奚斤的军队大败溃败,奚斤和娥清、刘拔都被赫连定俘虏,魏军士兵死亡的有六七千人。

  后来太武帝攻克平凉,奚斤等人才得以返回。

  拓跋嗣目瞪口呆,“这.....他以为战场是儿戏不成?竟然如此逞能!”

  萧然说道:“可能奚斤就是想要证明自己,但是他确实太冲动了,不过这也不能抹去他的功劳。”

  拓跋嗣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只不过要是用此人,怕是要多加注意一些。”

  说着,拓跋嗣陷入了沉思。

  萧然也没有催他,奚斤确实有能力,就是太要强了,要是能劝住他的话,那也不失为一名良将。

  拓跋嗣想了想,说道:“现在到底这样的事还没有发生,若是多加劝解,应该能行。”

  萧然点了点头,“应该可以,他只是要强,又不是傻。”

  拓跋嗣被萧然这话逗笑了,“国师大人说的有理啊!不过奚斤一意孤行,导致战败被俘,被救出来之后,恐怕也不好过吧。”

  萧然点了点头,“是的,而且讲实话,你儿子和你爹其实挺像的。”

  拓跋嗣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其实也正常,毕竟我儿其实很的父皇喜爱。”.

第978章有勇有谋!

  所以说,谁教的像谁么。

  不过这话说出来多少有点在骂拓跋珪的意思了,于是拓跋嗣瞬间转移话题,说道:“那有没有谁是有勇有谋的将领,能让我放心将战事托付于他。”

  萧然点了点头,“那也有,就比如叔孙建。”

  叔孙建年轻时就以机智勇敢闻名,道武帝拓跋珪前往贺兰部,叔孙建时常跟随左右,甚至在拓跋珪刚登基的时候,叔孙建还担任外朝大人,和安同等十三人轮流掌管各项事务,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跟随秦王拓跋觚出使后燕,经过六年才返回。

  后来出任并州刺史,但因公事免职,守护邺城园池,当然这个“公事”指的是什么,也没人清楚.

  等到拓跋嗣上位的时候,因为思念叔孙建从前的功劳,便任命叔孙建为正直将军、相州刺史,饥饿的胡人刘虎等聚集党羽反叛,公孙表等人被刘虎击败。

  拓跋嗣便赐给叔孙建以前的封号安平公,统领公孙表等人去讨伐刘虎,斩首一万多级,刘虎余众逃跑,投沁水而死,河水为之不流,俘获刘虎的部众十万多人。

  东晋将领刘裕北伐后秦,便令王仲德担任前锋,但北魏守成的将领尉建以为他们来攻打,于是直接跑路。

  王仲德便宣扬说:“晋国本来的意图是想用布帛七万匹向魏国借路,没想到魏国的守将就如此轻意放弃城池。”

  拓跋嗣听闻后,诏令叔孙建从河内赶到枋头去观察形势,又令叔孙建渡过黄河炫耀军威,并斩杀尉建,将他的尸体投入黄河。

  然后叔孙建呼唤王仲德的军士与他们交涉,诘问他们侵犯疆域的意图,王仲德派遣司马竺和之应答,叔孙建则令公孙表和竺和之对话。

  竺和之说:“王征虏受刘太尉派遣,进入黄河向西行进,将要夺取洛城,扫除陵墓的敌寇,不敢侵犯魏国疆域。太尉亲自派遣使者请求魏帝,陈说将要借取道路。

  而魏国兖州刺史不明意图,望风弃城而去,我们因空城而进,不是攻打相逼迫。魏晋和好的道义至没有废除。”

  这话就是说,他们没有要攻打,本来就只是借个道,是你们自己的刺史因为他们来攻打,所以直接弃城而逃了。

  公孙表说:“尉建失守的罪过,自然有固定的刑罚,将另派良好的刺史。你方军队应该向西前进,不然将因小失大导致两国不和。”

  竺和之说:“王征虏暂且住在这里,等待各军的聚集,不久将向西进发,滑台仍为魏国所有,何必要树旗敲鼓来炫耀威武呢?”王仲德言辞谦卑,时常自称不敢同北魏对抗,叔孙建不占理,自然不能制服他。

  拓跋嗣便命令叔孙建和刘裕互相对话,来观察他的意向。

  刘裕回答说:“洛阳是晋国的旧京城,而羌人姚氏占据它。晋国想要收复陵墓的打算很久了,而内难接连兴起,来不及经营。司马休之、鲁宗之父子、司马国墦兄弟、桓氏宗族,都是晋国的蠹虫,而姚氏纠合这些人,想用来图取晋国,所以讨伐他们。

  从魏国经过,军队刚出动时,将用重金借道路。遇你方边境镇所放弃守备离去,所以晋国的先头部队得以向西进军,不敢进逼魏国疆域。”

  刘裕因魏军在黄河以南,担忧魏军截断他前行的道路,就命令手下率领军队向北进犯,后来等到刘裕撤军才停止北犯,叔孙建和长孙嵩各自挑选精锐的兵士二千人,观察刘裕的军事形势。

  拓跋嗣眉头一挑,“你的意思是,这刘裕并没有想要攻打我们的意思?”

  萧然说道:“理论上来讲确实是这样的,不过争天下就是这样,谁都想要一统江山,刘裕北上攻打后秦,最终后秦灭亡,最后更是两次北伐,黄河以南、淮水以北以及汉水上游的大片地区,为刘裕据有,甚至称帝。”

  拓跋嗣摸了摸下巴,“这么说来,还是要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才行。”

  萧然说道:“那就是你的事情了,如果你有本事的话,能让他给你卖命也行。”

  突然,萧然想到,他还准备带刘邦去看看刘裕来着,他这么一搞,怎么觉得自己好像是个两面派一样。

  好在一切都是平行空间,要不然这要是认出来他了,那多尴尬啊。

  看着萧然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样子,拓跋嗣推了他一下,“你这是在想什么呢?”

  萧然回过神来,“没啥,咱继续说刚才的事。”

  因为到底年纪不大,对萧然这么个称得上是同龄人的国师,拓跋嗣还是很感兴趣的,不然刚才也不会直接动手推他一下了。

  不过他也知道,萧然的本事不一般,所以萧然不说的,他也不会追问。

  于是便说道:“刚才你说的,叔孙建勇猛是我向来都知道的,那他的谋定又如何?”

  萧然说道:“有勇无谋那是莽夫,叔孙建算不上那种通晓各种兵法,脑子很活络的那种。”

  详情参考韩信。

  “但是他对军事和士兵方面的问题,有他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能分析出来敌方的想法。”

  叔孙建曾上奏疏说:“臣下先前派遣僧人僧护前往彭城。僧护返回后说,宋国调发军队向北推进,前锋将领徐卓之已经到达彭城,大将军到彦之的军队在泗口,调发马匹严密戒备,必然有发动战事的心意。

  臣下听说治国的道理,生存不忘灭亡。应该修治铛甲兵器,增加据点,先加以防备,等待他们的到来。如果不预先设防,最终难以擒获消灭他们。而且吴越地区的军队,习惯于船舰,现行到北方,舍弃自己的特长。

  逆顺既已有区别,劳逸又不相等,平定敌寇建立功勋,就在今朝,臣下虽然衰老困顿,谋略浅短,多受特别的宠爱,惭愧获得重任,讨伐铲除敌寇暴徒,是臣下的志向。

  所以喂饱战马枕着兵器睡觉,思虑报效微薄的节操。希望陛下不要为南部疆域忧虑。”.

第979章南征北战!

  叔孙建一生南征北战,战功殊多,早年侍从拓跋珪,所从前往贺兰部,后来出使后燕,拓跋嗣即位后,讨伐刘虎叛乱,刘裕北伐时,又率军与晋军对峙,守卫国境。

  南下攻略青兖地区。在滑台之战中,叔孙建击退檀道济的援军,使得安颉等人得以攻下滑台。

  叔孙建沉稳机敏多智谋,东西征伐,常为主要谋士。治理军队整齐划一,号令严明,又一向重视人才,礼贤下士,在平原十多年,安抚怀柔内外,很得边境官民称道,魏初的名将很少有赶得上他的,南方畏惧他的声威谋略,青州兖州不被侵犯。

  拓跋嗣非常高兴,“好好好!果然是将才!”

  此刻拓跋嗣无比的感激拓跋珪,一个是拓跋珪发现了这样的人才,二也是感激拓跋珪发疯的时候,没把叔孙建也给杀死。

  “此等人才,国师可还知道其他的?”拓跋嗣刚继位一个小时都不到,现在正是求贤若渴的时候,毕竟他爹杀了那么多.

  萧然想了想,“那自然是有的,于栗磾也是个人才。”

  于栗磾自幼学习武艺,才干和气力都超乎常人,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射箭。

  道武帝平定赵、魏地区后,设宴大会群臣,对于栗磾说:“你就是我的英布、彭越。”并赏赐给他大量金帛,假新安公爵位。

  不久,道武帝在白登山打猎,看见一只熊带着几个小熊崽儿,便对于栗磾说:“你这样有胆略和才干,难道不能与它们格斗一番吗。”

  于栗磾回答说:“万物之中,人是最高贵的。如果格斗不能取胜,岂不是白白地断送一位壮士。可以把它们驱赶到皇上前面,轻而易举地制服它们。”随即将它们全部捕获。

  在拓跋嗣继位第二年,关东各地盗贼纷纷起事,西河反叛,于是拓跋嗣派遣于栗磾率领骑兵一万人前往征伐,所到之处全部平定。

  拓跋嗣下诏命令于栗磾率领骑兵和步兵一万镇守平阳,于栗磾安抚刚刚平定的地区,很有政绩。

  萧然说道:“而且他还有一个很威武的称号,叫做‘黑槊将军’。”

  拓跋嗣想了想,问道:“莫非是因为他的武器就是黑槊?”

  萧然点了点头,“没错。”

  刘裕北伐后秦时,于栗磾担心刘裕继续往北侵扰,于是在黄河边修筑营垒,亲自镇守,戒备森严,连侦察的人也不能通过,刘裕十分惧怕,不敢前进,便送信给于栗磾,援引孙权谋求讨伐关羽的事,向他借道西去。

  在这封信的开头,刘裕便称呼他为“黑槊公麾下”。于栗磾把情况上报朝廷,拓跋嗣赞许于栗磾,因此而赐号于栗磾为“黑槊将军”。

  而刘裕也是因为于栗磾好手持黑槊来显示自己,刘裕望见他感到惊异,所以才有这样的称呼。

  拓跋嗣笑了笑,“这么说来,这称呼倒是贴切的很。”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而且除了行军打仗之外,对于民生,于栗磾也是很看重的。”

  奚斤征讨虎牢,于栗磾另外率领所属部队在金墉攻打东晋的河南太守王涓之,王涓之放弃城池逃走,于栗磾升任豫州刺史。

首节 上一节 942/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