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940节

  王洛儿支持拓跋嗣,多次往来平城,与各位重要的大臣取得联系,夜里又派人告知北新侯安同等人,文武官员们听说拓跋嗣的消息后,纷纷起来响应他,争先恐后地出城迎接,拓跋嗣来到城西,甚至都没用他动手,皇宫卫士就抓住了拓跋绍,押送给他。

  朱元璋叹息着说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啊,拓跋绍杀父登位,到底是得位不正,被千夫所指。”

  萧然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那你可就说错了,在他们的部落,向来信奉的实力为王,弱肉强食,他们之所以反对拓跋绍,不只是因为他杀了他父亲,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他这个人不行。”.

  “本身他们活在拓跋珪的强压下就已经够艰难的了,每天都在担惊受怕,生怕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现在好不容易拓跋珪死了,要换皇帝了,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但就拓跋绍这样的,换了还不如不换,这让他们怎么支持他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你这么说的话,倒也有些道理,到底不是中原人士,同我们的想法就是不一样。”

  萧然说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朱元璋又问道:“那拓跋嗣呢?你说他不错,是怎么个不错?”

  萧然说道:“其实拓跋嗣的功绩,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除了那些太昏庸的皇帝之外,还真就不是很出众,但是奈何他前面有两个做对比的啊,同时,拓跋嗣和他爹有着同样的‘爱好’,那就是征战。”

  拓跋嗣刚继位没多久,就派公长孙嵩等北伐柔然,不过在长孙嵩等从大漠回来的时候,却被柔然追赶并围困在牛川,于是拓跋嗣御驾亲征,率部北伐柔然,柔然听说后仓惶逃走,北魏大军取得胜利。

  在拓跋嗣北伐柔然取得胜利后,将北魏实力范围拓展到河南,与东晋接壤,随后,拓跋嗣励精图治,整饬内政,为南征作准备。

  这一准备,就是将近八年。

  当时魏将奚斤攻打南朝刘宋的滑台,结果没成功,拓跋嗣大怒,与群臣商议亲自征伐,以作为他的声援部队,后刘宋东郡太守王景度,放弃滑台逃走。

  拓跋嗣下诏命成元苟儿为兖州刺史,镇守滑台,随后,拓跋嗣又派寿光侯叔孙建等率部从平原东渡,攻下青、兖二州各郡县。

  刘宋兖州刺史徐琰听说北魏军队渡过黄河,便弃城逃走,叔孙建于是东到青州,司马爱之、秀之先在济州东部聚众造反,并率部前来归降。

  司空奚斤既已平定兖、豫二州,还军围困虎牢关,刘宋守将毛德祖坚守虎牢关,北魏军久攻不下,同年四月初一,拓跋嗣到成皋城,观看虎牢关。

  虎牢城内缺水,城里人悬绳吊桶从黄河中取水,拓跋嗣命令在舰船上放置攻城车,绝断其取水之路,又穿凿地道以破坏其水井。

  过后,虎牢关被攻克,自此,北魏夺取黄河南岸要地和山东青兖等地,辟地三百里,进逼刘宋领土。

  萧然说道:“不过事情总是要有遗憾的,就好像当年的慕容家一样,拓跋嗣在亲征过程中,积劳成疾,旧病复发,最终去世了,所以他并没有成功的踏入刘宋的地盘。”

  朱元璋想了想,说道:“咱突然想到一句话,有道是天道轮回,因果循环,正是如此。”

  萧然说道:“这谁说的准呢,不过也不是没有可能。”

  要说之前,萧然对这些可能并不是很相信,但是自从他能穿越之后,他就开始相信了。

  而最主要的是,萧然一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为什么能穿越的人是自己,他自认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不过现在就算想的太多,也只是平添烦恼罢了,想必等他各处都看过了之后,应该就有答案了吧。

  虽然他现在也有了一丝猜测。

  萧然摇了摇头,将自己的思绪晃了出去,说道:“也许在征战这方面,拓跋嗣比不上拓跋珪,但是在治理国家这方面,拓跋嗣可比拓跋珪抢了不少。”

  拓跋嗣即位后,健全官制,抚恤民众隐情,命令南平公长孙嵩、北新侯安同共同审理民间诉讼案件,法制政治再次好转过来,并且,由于拓跋嗣精通有关政务,下面官吏便逐渐采用严刑酷法来避免自己犯错误。

  同时,对于民生方面,拓跋嗣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北魏初期,造成人民饥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频发的水早等“天灾”,牲畜多死,禾稼不收,会造成饥荒,官吏,豪强的肆意盘剥,这些“人祸”,更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第974章劝课农桑!

  针对这些情况,拓跋嗣既采取迁徙灾民去丰收地区就食,赈济穷乏、减免租赋等应急措施。更采取劝课农桑,打击贪官豪强等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矛盾的缓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政策.

  朱元璋对刚才萧然的话表示认同,“这拓跋嗣治理国家的能力确实要比他爹好些。”

  萧然说道:“其实除了拓跋珪和他儿子之外,拓跋珪的兄弟,当然,不是亲兄弟,算是堂兄弟的拓跋仪也是不错的,就是刚才提过一嘴造反那个。”

  朱元璋心头一动,问道:“你先说说这个拓跋仪,是个什么人?”

  萧然说道:“拓跋仪身高七尺五寸,身材十分魁梧,胡须很漂亮,很有谋略,年轻时能舞剑,骑马射箭超过常人,当年还跟随拓跋珪四处征战,立下了不少的战功,而且有勇有谋。”

  拓跋珪想要攻打后燕,便让拓跋仪出使后燕,窥伺后燕的间隙以便消灭后燕。

  后燕皇帝慕容垂向拓跋仪询问拓跋珪不亲自来的用意,拓跋仪说:“先辈以来,世代占据北方土地,子孙相继,不失旧业。祖宗接受晋国的统辖,爵位称代王,东和燕国世代为兄弟。我奉命而来,道理是没有错的。”

  慕容垂认为他的回答有胆量,因此开玩笑说:“我的声威遍及四海,你的君主不亲自来见我,怎能不是错误?”拓跋仪说:“燕国如不整修文德,想用军威来增强自己,这是本朝将帅的事,不是我所知道的。”

  等到拓跋仪从后燕返回北魏,便向拓跋珪禀报说:“慕容垂死后才可以动手消灭后燕,现在不行。”

  拓跋珪严肃地问他为什么,拓跋仪说:“慕容垂年纪已老,他的儿子慕容宝软弱而没有威信,谋略不能决断。慕容德自恃有才华,不是软弱君主的臣子。嫌隙将在内部发生,那时可以图谋他们。”最后,拓跋珪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便按下不动。

  后来慕容垂派慕容宝率军进犯五原,建造舟船,掠夺粮食,拓跋珪便命拓跋仪率军占据北方。

  拓跋虔率五万骑兵驻扎河东,阻断后燕军的左翼;拓跋仪率五万骑兵驻屯河北,包抄燕军的后路;略阳公拓跋遵率七万骑兵切断后燕军的南归之路,等到并州平定,拓跋仪的功劳可以说是很大的。

  萧然说道:“拓跋仪一路跟着拓跋珪四处征战,战功赫赫,并且据说拓跋仪四肢力气超过常人,拉弓的力量将近十石,而且难得的是,拓跋仪还有一个‘善待士人’的好名声。”

  当时许谦等一些人都很有名声,他们的学问博通古今,一开始来到都城,就听说拓跋仪善待士人,于是就先到拓跋仪那里。

  对此,拓跋仪都很尊重他们,一起谈论当代事务,指点河山,分辨城乡,各处的成败要害,仓猝之间一一列举,许谦等人叹服,相互间说:“平原公有不可每世出现的雄才大略,我们应当依附在他后面。”

  而且拓跋仪可以说得上是一个坦荡的人。

  当年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出生,拓跋珪非常高兴,于夜晚召拓跋仪入宫。

  而拓跋仪到了之后,拓跋珪问说:“你听到夜晚召唤,竟不奇怪畏惧吗?”拓跋仪说:“臣下诚心事奉陛下,陛下明察,臣下就自然安心了。夜晚忽然接到诏令,奇怪是有的,畏惧实在没有。”

  这话让拓跋珪很满意,于是拓跋珪就把孙子拓跋焘出生的事告诉他,拓跋仪起身叩拜而歌唱起舞,两人于是对饮到早晨。

  等第二天的时候,拓跋珪还召群臣进宫,赐皇帝所使用的马和皮带、缣锦等物给拓跋仪。

  拓跋珪因拓跋仪有才器声望,对他尤其尊重,多次前往他的宅第,对拓跋仪完全没有皇帝的架子,就和对待家人一样。

  朱元璋问道:“他这不是挺好的吗?怎么突然要造反?”

  萧然说道:“据说是拓跋仪仗着自己的功劳和拓跋珪的宠信,觉得自己也能当皇帝,便想要造反。”

  拓跋仪同穆崇阴谋作乱,埋伏武士窥伺拓跋珪,想杀死他,穆崇的儿子穆遂留在埋伏的武士中,拓跋珪正好征召他,将要有所派遣,穆遂留听到征召,恐怕事情败露,翻墙报告道武帝,但拓跋珪却保密此事,宽恕了拓跋仪。

  当时有一个占卜的人,说天象变化多,认为将有叛臣被杀,拓跋珪心中厌恶,杀了很多公卿,想以此来消除天灾,但拓跋仪因此心内不安,害怕拓跋珪也杀了自己,所以单人匹马逃跑。

  但最后却被拓跋珪抓住了,随后赐死。

  朱元璋疑惑的摇了摇头,“按照之前的说法来看,拓跋仪怎么都不像是要造反的人,他能做出这样的举动,也是奇怪。”

  萧然说道:“其实人总是不合常理的,毕竟人心善变,一直光明磊落的人也会有自己阴暗的心思。”

  朱元璋说道:“你这话倒是说对了,其实哪里有那么多光明磊落的人,若是一个人真的什么都不图,那身为皇帝,咱才不敢用啊。”

  萧然点了点头,“对的,好的人也会变坏,坏的人也会变好。”

  朱元璋咂了咂嘴,“行了,咱们不谈这个,依照咱的想法,你不如直接跟着拓跋仪造反算了,那拓跋珪已经老糊涂了,你去了又能有什么好?”

  萧然说道:“也不是不行,只不过这拓跋仪也不一定就是个好皇帝,所以我是想着,不如去见了拓跋珪,让他把皇位赶紧给拓跋嗣,这样拓跋嗣登基的早,说不定还能有一番作为。”

  朱元璋思索了一番,选择了支持。

  “你这样说的话,倒也有些道理,端看你怎么做罢了,不过,要咱来说,你倒是可以将你那个小册子给北魏的皇帝一份,免得他们什么都不懂,一通胡来。”

  萧然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那还是选拓跋嗣比较好,毕竟他比较仁爱。”.

第975章逗小孩玩!

  朱元璋突然站起身来,“既然你已经想好了,那咱就先走了。”

  萧然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也只以为朱元璋是有事,便点了点头,“好,大姨夫你慢点走。”.

  朱元璋冲着萧然挥了挥手,便离开了。

  看着朱元璋离开的背影,萧然低头继续看书。

  结果这一低头,就看见了空空如也的盘子。

  萧然满头问号加不可置信。

  “不是,说好的是给我送吃的呢?”

  朱元璋离开之后,偷偷笑了笑,逗小孩确实有意思。

  __________

  天赐六年。

  “拓跋绍弑君,其罪当诛!传孤之令,斩立决!”

  随着拓跋嗣的命令,一直押着拓跋绍的侍卫抽出自己腰间的佩刀,就要砍向拓跋绍的脖子。

  拓跋绍万分不甘,“你没有权利杀我!我是你弟弟!你要杀了你的手足吗?!”

  拓跋嗣看向拓跋绍,叹息一声,“你从小就到处惹祸,甚至残杀百姓,如今竟然还敢弑君弑父,孤是留你不得了。”

  拓跋绍张嘴就开始破口大骂。

  “用不到你假惺惺!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你敢说你心里就那么坦荡吗?若你真的坦荡,你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你就应该在你的封地里好好待着!明明也是为了皇位,你凭什么来指责我!虚伪!”

  拓跋嗣看着拓跋绍,一脸失望的摇了摇头。

  “你从来都是这样,小的时候你做出那些残暴之事的时候,孤就劝过你,教导你,可你非但不听,还总是觉得我虚伪,罢了,孤劝不了你,你已经犯下了滔天的罪过,绝不可能轻饶!”

  “父皇待你如何,你自己心里清楚,就算不是为了父皇,孤也断然不可能让你这等残暴的人登上皇位,不然岂不是朝堂上的大臣,民间的百姓都要胆战心惊,担心自己活不过明天吗?!”

  底下的大臣们也连忙跪在了地上。

  “请殿下下令,诛杀此等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

  拓跋嗣叹息着摇了摇头,“孤救不了你,这是民心所向。”

  拓跋绍还想要说什么,却见拓跋嗣挥了挥手,瞬间,拓跋绍只觉得自己胸口一疼,低头看去,只能看见染血的刀尖。

  “拓跋嗣...你....你不得...好死!”拓跋绍双目狠戾的看向拓跋嗣,眼中的恨意喷薄而出。

  但他终究是有心无力罢了。

  随着拓跋绍倒地的声音,大臣们再次高呼道:“恭请殿下继位!”

  “恭请殿下继位!”

  “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拓跋嗣却说道:“如今父皇和皇弟刚刚离去,孤无心此事。”

  下面的大臣一听,连忙再次劝到:“殿下,臣等知晓殿下心痛难忍,可如今外敌虎视眈眈,还请殿下尽快继位吧!”

  拓跋嗣还是摇头。

  大臣继续说道:“殿下,继位吧!”

首节 上一节 940/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