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842节

  萧然说道:“除此之外,刘庄的人品也没有问题,尤其是在尊师重道上面。”

  刘庄堪称尊师的楷模,当年刘秀让桓荣担任刘庄的老师,等刘庄继位之后,刘庄对桓荣也依旧是当初那样,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十分尊重桓荣.

第772章尊师重道的帝王!

  刘庄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

  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

  桓荣生病,刘庄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刘庄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

  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

  桓荣去世时,刘庄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萧然说道:“像是刘庄这样的皇帝太少了,一般来讲,就算是之前是太子的老师,但是当太子登上皇位之后,那就是君臣之间的关系了,刘庄在当上皇帝之后,还能对恒荣如此尊敬,就跟他没登基之前一样,这样的皇帝很少见。”

  刘邦露出一个笑容来,突然就有了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这就是小辈出息了的感觉么。

  “好好好,做人不能忘本啊。”刘邦笑着说道.

  萧然沉默了一下,然后岔开话题说道:“恒荣也确实担任得起这个职位,就是有些可惜。”

  刘邦疑惑道:“可惜?可惜什么?”

  萧然说道:“恒荣是有才华的,尤其在教书育人这一块,但是他到了六十岁才被刘秀赏识,给刘庄当老师。”

  桓荣是齐桓公的后代,他少年时在长安学习《欧阳尚书》,拜九江郡人朱普为师,因为家中贫困,常靠佣工养活自己,精力不倦,十五年没有回家探视,到权臣王莽篡位时才回去。

  恰逢朱普去世,桓荣到九江郡奔丧,自己背着土为老师筑坟,于是留下来教学,徒众达几百人。

  后来王莽被灭国,当时天下大乱,桓荣抱着经书与学生一道逃入山谷之中,虽然常饥饿,但讲经论卷不止,后来又在江淮一带教学。

  在恒荣六十岁的时候,刘秀选求通晓经籍之人,于是提升桓荣的学生何汤教导太子《尚书》,刘秀从容问何汤的老师是谁,何汤答道:“沛国桓荣。”

  刘秀即召桓荣,命他讲解《尚书》,刘秀觉得他说的很好,便授任桓荣为议郎,让他入宫教太子刘庄。

  每到朝会时,常让桓荣在公卿面前讲解经书,甚至刘秀还称赞道:“得到先生太晚了!”

  恰逢《欧阳尚书》博士出缺,刘秀想任用桓荣。

  桓荣叩头辞让道:“臣经术浅薄,不及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

  刘秀说:“好,去吧,你能胜任。”

  于是拜桓荣为博士,引荐彭闳、皋弘任议郎。

  刘秀车驾到了太学时,正逢诸位博士讨论问题,桓荣穿着儒生衣服,温良恭敬,宽博有余,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服,不用言词胜人,众儒生谁也不及他,刘秀特加赏赐。

  后来桓荣进入会庭中,刘秀下诏赐众人奇果,受果的人都将果纳入怀中,只有桓荣举手捧着果物拜谢,刘秀指着他笑着说:“这人是真正的儒生呀!”从此恒荣更受敬重,刘秀常叫他住宿在刘庄宫中。

  萧然说道:“这个时候刘庄还只是太子,但是在恒荣生病的时候,就已经常常去探望,而且多加赏赐,吃的用的,穿的喝的,什么都给,还跟恒荣说,让他不要担心,就算他真的去世了,也不用为了家里人担心。”

  “言下之意就是,他刘庄会安排好他的家人,让恒荣放心。”

  从刘庄对恒荣的态度来看,就能看的出来恒荣这个人怎么样。

  毕竟刘庄是太子,如果恒荣真的有什么不好的话,刘庄大可不必如此尊敬,甚至在恒荣死后,还亲自为他变服,临丧送葬。

  这样的殊荣可不是谁都有的,刘庄自己儿子死的时候他都不会如此,但是对恒荣,刘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恒荣这一生都在学习和讲学。

  当时桓荣最初遇难时,与族人桓元卿一同挨饿,可桓荣仍讲诵经书不止。

  桓元卿嗤笑他说:“只是自苦气力,什么时候又会施用呢?”桓荣笑而不应。

  等到桓荣担任太常,桓元卿叹道:“我是农家出身的人,没想到学问竟这样有用。”

  萧然说道:“你要是让恒荣入朝为官,他不一定做的有多好,但是你让他教导别人,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他这一辈子都在读书,小的时候拜师学习,然后给别人讲学,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其实恒荣还真就不一定想要入朝为官,不然也不会在刘秀想要用他的时候,他却推荐别人了,何况他那么多学生,也不是没有入朝为官的,但是偏偏在刘秀主动问之前,没有人推荐恒荣。”

  “要说恒荣在他这么多学生中的印象都不好?那我觉得不太可能,最可能的就是,恒荣不然他这些学生去举荐自己,他大概只想教书育人吧。”

  刘邦想了想,说道:“若是他身体还好,可否将他带去我那?”

  萧然看向刘邦,“你怎么突然会有这个想法?”

  刘邦说道:“当然是给我儿做老师,如此名师,错过岂不是可惜了。”

  萧然无语,“你可当个人吧!刘庄登基之后,恒荣都快八十岁了,你让他给你儿子当老师?能不能让人家退休了!”

  生产队的驴也不能这么干啊!

  刘邦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我倒是忘了他已经年迈了。”

  萧然说道:“在恒荣当了刘庄的老师五年之后,恒荣就已经让自己的学生给刘庄讲课,而他自己只是旁听而已了,你现在再让他去教别人,你这跟要他的命有什么区别,他都这么大岁数了。”

  见萧然一脸的“你真不当人”的表情,刘邦只能无奈认错到:“好好好,是我的错,忘了他年岁已高。”

  刘邦也确实是打消了这个想法,让一个快八十岁的老头给自己儿子当老师,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有点太不是人了.

第773章萧然推荐的人才!

  就不说人家身体能不能受得了,这万一要是他儿子调皮捣蛋,给老人家气到了咋办。

  萧然说道:“你要是说想找一个老师和辅政大臣的话,我这还真有一个人选,但是人家会不会跟你走就不一定了。”

  刘邦当时也不过是随口找了个要找老师的理由,其实究其原因,不过就是不想白白放过一个人才罢了。

  却不成想萧然当真了,还要给自己推荐人选。

  于是刘邦便问道:“你说的是谁?”

  萧然说道:“那就是刘秀的其中一个儿子,也是刘庄的亲弟弟。”

  刘邦笑了笑,“那我可要先考察一下了。”

  萧然撇了撇嘴,“你想让我告诉你就直说呗,还考察一下,怎么,你还怕是刘庄因为他是自己的亲弟弟所以有滤镜啊。”

  刘邦理直气壮的说道:“我这是给我儿子选老师,自然是要考察一下的。”.

  萧然无奈,“行,我也不跟你卖关子了,就跟你说说这个人吧,他叫刘苍,刘苍自幼便好读经书,博学多才,颇有智慧,刘庄做太子时,便对这位亲弟弟非常钦佩,继位后对刘苍更加器重。”

  “刘苍光是辅政的时间,就有五年,后来更是提出来要制定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这东西虽然看起来不显眼,但是当时四方太平,礼乐制度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举止,也能宣扬国家的强大。

  而除了礼乐制度之外,身为刘庄亲弟弟的刘苍,因为有着这一层的身份,更是发挥出了自己的长处,直言敢谏。

  反正刘庄又不可能杀了他,而且他也不是没事找事。

  当时在刘庄的治理下,国家也是安泰和平,所以刘庄在一次外出观看宅邸的时候,突发奇想就想要外出打猎。

  这道消息传到宫中之后,刘苍立马上疏劝谏。

  说:“我听说按照时令,仲春应该从事农业,不聚众而有大的行动。

  《尚书大传》说:‘打猎不合时节,饮食不行享献之礼,出入没有节制,那么便是树不直不弯。’

  这是不符合春季时节的做法,我知道陛下如今外出,做事一律俭约节省,经过之处吏人都称颂陛下具有《甘棠》中谈到的德行。

  虽然如此,行动不按礼仪,不是能以此向四方人民展示的。

  陛下巡行田野,视察庄稼,逍遥自在,很快又回到京城,到秋冬之时,便振奋威仪,整顿车驾,准备周全的护卫,设立羽旗。

  《诗经》说:‘圣人威仪周密严正,内在的美德使外表有端庄的表情。’

  臣不胜愤懑,伏下来亲自写奏书,乞求在陛下所在之处,尽力陈述我的忠诚之心。”

  言下之意就是,谁家好人大春天打猎啊,万物复苏的时候你去打猎?

  要是想去,那就去看看百姓,看看百姓种的地得了,去的快回来的也快,想去打猎等秋冬的时候再去吧。

  而刘庄也挺劝,一听刘苍这么说,想了想,发现有点道理,于是果断打消了自己的想法,立马回宫。

  刘邦看向萧然,说道:“虽然说你这话的意思没什么错,但是刘苍原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萧然说道:“管他原话干什么,他说的话大致不就是这个意思么,他当然不能直接说,他只是想劝谏,又不是不想活。”

  刘邦眉头一挑,“好好好,你说的对。”

  萧然说道:“我说的自然是对的,刘苍可不是仗着那种自己身份,就分不清高矮胖瘦的人,他聪明着呢。”

  刘苍辅政多年,在朝中的地位那是毋庸置疑的。

  而他虽然位居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尊贵地位,但毫无骄纵之意。

  相反,刘苍因辅政期间多所隆益、声望日重,非常不安,便多次上奏请求辞去辅政之职,出居所封东平王国,以维护皇帝的权威。

  甚至上书说道:“臣刘苍疲惫且才能低下,受到陛下特殊的慈爱恩惠的庇护,在家中备受仁德的教导,入朝蒙受爵命的首位,陛下下诏褒奖,又向四方颁布,凭着仅能肩负柴草的能力,却升任君子之用。”

  先是感谢了一番刘庄对自己重用。

  随后又说道:“即使是一介匹夫,尚且不忘一箪食的恩惠,况且臣位居宰相之位,又是同一家族的亲戚呢!应当暴露骸骨于肥沃的野地,在百官之前,然而天资愚笨,又加上一直就有的病,实在为担任要职而感到羞愧,有辱宰相这一职务,将会受到诗人‘三百赤绂’之类的嘲讽。”

  这就是在说他自己,很感激刘庄的重用和信任,说他本应该为了刘庄肝脑涂地,但是奈何他愚笨,而且还病了,实在是担任不起宰相的职位。

  还打了一张感情牌,说自己要是不辞职的话,搞不好就要被文人墨客们骂。

  然后还说:“从前象封有鼻,不委任他以政事,实在是由于爱护深厚,不忍心宣扬他的遇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自从汉兴建以来,宗室子弟不能担任公卿职位,希望陛下审慎地察看虞帝优遇供养弟弟的事迹,遵循继承旧制,终止陛下深厚的恩泽。”

  这就是在告诉刘庄,意思是他知道刘庄是为了自己好,是信任自己,但是也让刘庄别忘了历史上的事,而且也算是宽慰刘庄,就算他辞职了,他也知道,刘庄对自己有多好。

  而且还暗戳戳的说,一直以来,宗室子弟就不能担任公卿的职位,也让刘庄为了自己想一想,要是他还坐着宰相一职,其他的宗室子弟怎么想。

  这一番可以说是言辞恳切了。

  刘邦说道:“照你这么说来,他确实是个聪明人。”

  从一个人的言语,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的品行和性格。

  刘苍这一番请辞的话,既理智,也不缺乏感情。

  一边守着君臣之道,一边言语之间又和刘庄十分亲近。

  由此可见,刘苍不说别的,起码情商是真的高。

  萧然耸了耸肩,“刘苍当然聪明,不说别的,就说他急流勇退,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774章功高震主的权臣!

首节 上一节 842/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