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766节

  大臣们犹豫起来,本来他们就不打算对卢龙出兵,是李德裕力排众议,这才让李炎出兵。

  如今卢龙说是大捷,但其实只能说是在一场交锋之中胜利了而已,他们说是大捷也不过是听着好听罢了。

  但是不是真的能赢,这群大臣们心里还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只不过从之前的三七开,变成了现在的五五开。

  见他们不说话,李炎心中一股火气涌了上来,“朕的朝堂上竟然都是些贪生怕死的废物不成?!”

  这话吓得大臣们连忙跪了下去。

  这时,王茂元想了想,出声道:“臣,愿意领兵前往卢龙!”

  李炎看向王茂元,他对王茂元的印象并不是很深,不过想到昨天萧然和他说,王茂元的女儿就是李商隐的妻子,他想了想,便说道:“好!那就你去吧,一会下朝之后,和朕到延英殿来。”

  王茂元连忙答应下来。

  这时,李炎再次开口说道:“朕记得你有个女婿叫李商隐?”

  这话给王茂元说愣了,他没想到李炎会突然提到李商隐。

  对于李商隐,王茂元其实是十分看好的,要不然也不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商隐。

  但是李商隐仕途上实在是不顺,如今也已经辞官,在家不知道干什么呢,此时听李炎提起,王茂元心中一喜,连忙说道:“是,臣等女婿正是李商隐。”

  李炎想了想,在官职上面犯了难。

  要说给一个高官厚禄的官职吧,好像也不合适,毕竟不管怎么说,李商隐如今在朝堂之上声名不显,贸然给了什么过高的官职,反倒是对他不好。

  于是在仔细的思索一番过后,李炎便说道:“那朕就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明日就让他去御史台点卯吧。”.

第363章意外之喜,副宰相!

  这可是意外之喜,王茂元万万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顺应了李炎的想法,主动去往卢龙,竟然还能有这么大的惊喜。

  别看御史大夫听起来好像不显眼,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是宰相的副手,负责辅助宰相处理政事,因此有副宰相之称,而且还作为监察机构御史台之长,负责监督百官,尤其是宰相.

  最重要的是,一般御史大夫再升任,那就是补宰相的缺。

  可以说,只要李德裕一下台,身为御史大夫的李商隐可就要上台了。

  这是宰相预备役啊!

  王茂元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连忙跪下谢恩。

  “臣替李商隐,多谢陛下!”

  李炎摆了摆手,说道:“诸位大臣还有何事啊?”

  大臣们已经被李炎这突如其来的封官给惊到了,他们不由自主的看向王茂元,心中暗骂。

  这老小子运气可真好,不就是要去卢龙了么,竟然还给他女婿捞了个官职!

  众人都以为是李商隐沾了王茂元的光,实际上应该是王茂元沾了李商隐的光才对。

  卢龙是必定会被平定的,这样一来,只要参与了平定卢龙的人,势必会有功劳。

  这个功劳并不是非给王茂元不可。

  若不是李炎想起来王茂元和李商隐的关系,他还真就不一定能得到这么个立功的机会。

  大臣们相互之间看了一眼,此时已经被贬为太子少师的牛僧孺出列说道:“陛下,李商隐此前不过是一个县尉,如今贸然进为御史大夫,是不是不合规制?”

  虽然说之前李商隐算是他们一党的人,但是自从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之后,在牛僧孺的眼中,他就已经是李德裕一派的人了。

  之前连李商隐进行进士的复试他们都要阻拦,何况是现在他即将成为御史大夫呢?

  牛僧孺自然不可能让他如愿。

  牛僧孺一站出来,属于他这一派的人自然也站出来反对。

  王茂元心中暗恨,偏偏他又无法做些什么,如今李德裕不在,仅仅是凭借他自己的话,如何于牛僧孺他们抗争。

  李炎看着他们,心中十分不满,怒声说道:“身为朝廷的大臣,朝廷的栋梁,每日尽想着拉帮结派!朕是不是对你们太过于纵容了?!”

  牛僧孺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是说这么一句话,竟然让李炎如此生气,连忙跪下,口中呼道:“陛下息怒!”

  李炎冷笑一声,“朕息怒?朕如何息怒!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拉帮结派,排挤同僚,李商隐之前一直被打压,不正是你们做的吗?!”

  “怎么,如今见朕要启用李商隐,你们便坐不住了?”

  这话牛僧孺等人哪里敢接,只能高呼道:“臣冤枉啊!”

  李炎都被气笑了,“冤枉?朕怎么不知道朕冤枉了你们,朕不是先帝,不会放任你们如此!此事不要再提,退朝!”

  说完,李炎转身就想走,结果却看见了李世民。

  这不就尴尬了么,哪有长辈不走,自己先行的道理。

  不过李世民倒也给李炎这个面子,便站起身来,率先朝着外面走了出去。

  看着李世民站起身来,他们才想起来这位太宗皇帝陛下,毕竟从始至终,李世民就一句话都没有说,存在感并不强。

  此时见李世民要走,牛僧孺连忙说道:“太宗皇帝陛下请留步!”

  李世民的脚步一顿,看向牛僧孺,眯起眼睛说道:“怎么,有什么事情要和朕说?”

  牛僧孺跪在地上说道:“太宗皇帝陛下,这朝堂上官员的任命岂是儿戏?还请太宗皇帝陛下劝一劝陛下吧!”

  李世民转过身,双眼如鹰隼一般看向牛僧孺。

  这一眼看的牛僧孺身上的汗都下来了。

  李世民的目光又扫过朝堂上其余人,语气不咸不淡的问道:“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顶着李世民如刀剑一般的目光,这些大臣们哪里还敢说话,一个个如同锯了嘴的葫芦一般,一言不发。

  见他们不说话,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了牛僧孺,开口说道:“李商隐的任命,就是朕的主意,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牛僧孺愣住,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是李世民主导的,但是他搞不懂的是,李世民是如何知道李商隐这个人的。

  李世民见他的神情尽收眼底,开口说道:“想知道朕是如何知道李商隐的?”

  牛僧孺没有说话,但是从他的震惊的表情来看,明显就是惊讶于李世民是如何知道他心中所想的。

  李世民开口说道:“朕此次前来,是因为国师,朕的国师,自然是通晓未来的,你们的所作所为,朕无一不清,就连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朕也不是不知道,如此一来,尔等可还有何疑问?”

  牛僧孺想了想,他肯定是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人都,他更倾向于这是李世民和李炎一起编出来骗他们的,为的就是让他们不敢反驳李炎的决定。

  于是牛僧孺便说道:“不知道臣可有幸得见这位国师大人?”

  李世民扫了牛僧孺一眼,说道:“跟上来吧。”

  牛僧孺连忙起身跟了上去。

  一旁的王茂元倒是有些迟疑了,本来李炎让他去延英殿的,现在出了牛僧孺这么个人,他倒是有些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去了。

  李世民如今已经走远了,李炎连忙跟了上去,不经意间就看见了还跪在那里的王茂元,便出声道:“王茂元,你还跪在那里干什么,还不快跟上!”

  王茂元这才反应过来,连忙站起身来,一边拍着自己的衣服一边说道:“陛下!臣这就来!”

  说完,就急急忙忙的跟了上去。

  还留在紫宸殿内的大臣们面面相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转身就离开了。

  这大殿内可都是李炎的人,若是他们说了什么不该说的,都不用第二天,下一秒就能传到李炎的耳朵里去,那个时候可就不好办了。

  而且李炎他们在延英殿里面说些什么,他们现在也是无从猜测,还不如先回家等消息呢.

第637章不是小心眼之人!

  延英殿内。

  萧然正坐在躺椅上喝茶,就见李世民脚步带风的走了进来,跟在他身后的就是李炎,还有两个他不认识的人。

  李世民和李炎坐了下来,给牛僧孺和王茂元也赏赐了座位.

  虽然说牛僧孺的所作所为让李炎十分不满,但是他还不至于小心眼到只让王茂元坐着,而牛僧孺站着。

  萧然看着他们,一脸的不明所以,见李世民和李炎都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只能主动问道:“这是?”

  李炎这才一拍脑袋,想起来萧然虽然知道这两个人,但是又没见过,便说道:“这是牛僧孺和王茂元。”

  萧然先打量起来王茂元,没有别的原因,单纯是因为他是李商隐的岳父,所以好奇罢了。

  李炎又看向牛僧孺,说道:“这就是国师大人了。”

  看着面前不过弱冠的少年,牛僧孺心中更加肯定这人是李世民和李炎合伙诓骗自己的才找来的了,说话的语气中也不免带了一些轻视。

  “这位....国师大人,太宗皇帝陛下说你能知晓古今,通晓未来?”

  萧然一听,好家伙,这是不相信自己啊。

  “怎么,你不相信?”

  牛僧孺没说自己不相信,但是看他的态度明显就是不信。

  萧然笑了一下,开口说道:“牛僧孺,生于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元年,一生共六十九年,与白居易有着深厚的友情,两人经常一起品石作文。”

  对于萧然的话,牛僧孺并没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

  毕竟萧然说的,要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要么就是还没有发生的。

  既然没有发生,那就不能确定真假。

  见牛僧孺依旧是一脸不屑的样子,萧然继续说道:“牛僧孺最大的爱好就是奇石,而且所爱蓄藏之奇石,多半是出自苏州太湖的太湖石,我说的对吗?”

  牛僧孺开口说道:“国师大人说的没错,可这些别人也知道。”

  萧然一笑,说道:“那我就说一点别人不知道的。”

  一次,牛僧孺在苏州任地方官的朋友李某辗转搞来几座“奇状绝伦”的太湖石峰,“池塘初展见,金玉身凡轻。侧眩魂犹悚,周观意渐平。似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旺兴添魔力,消烦破宿酲。”

  牛僧孺激赏之余,写成一首四十句的五言长诗,寄奉同好白居易和刘禹锡,二人前往观瞻后,也大为称奇,各自奉和了一首,白居易称赞其“在世为尤物,如人负逸才”。

  自叹虽曾为苏州刺史,却无缘得此奇石,“共嗟无此分,虚管太湖来”。

  刘禹锡在诗中也提到:“有获人争贺,欢遥众共听。一州惊阅宝,千里远扬舲。”

  听萧然这么说,牛僧孺才惊讶起来。

  要知道,这个时候可不像后世,一发朋友圈就全能看见,现在都是靠着书信往来。

  这白居易和刘禹锡给他的诗,知道内容的人可是少之又少。

  除非是白居易和刘禹锡说出来的。

首节 上一节 766/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