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98节
随后,萧然看了一眼魏徵,说道:“魏御史,走吧。”
魏徵点点头,走到了萧然的身边。
他能够看到自己的后世子孙,还是如此争气的子孙,他已经很满足了。
最后,萧然和李世民看向了李忱。
虽然李忱心有不舍,但是他知道,他们总有一天要告别的。
“孙儿,拜别太宗皇帝陛下,拜别国师大人!”李忱冲着李世民和萧然缓缓行了一礼,语气中充满哽咽。
等他再站起身之后,萧然和李世民已经不在了。
李忱看了在场的其余人一眼,叹息一声,“今日就先散了吧。”
裴休等人对视一眼,都知道李忱的心情不好。
何况他们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商量了,便开口告辞了。
李忱坐在刚才李世民坐着的龙椅上,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现代。
李世民坐在沙发上,喝了一口水,说道:“这次我心中倒是轻松许多。”.
第522章李世民很无语,玄宗一朝的破事!
毕竟李忱并没有什么严重的毛病,就是被喂了丹药给吃死了。
不然他要是继续活着的话,搞不好大唐能更加荣耀。
现在丹药他也不会吃了,身体自然也就不会突然出什么大问题,所以在处理完这些事情之后,李世民可以说是及其放心了。
不过也因此,李世民突然问道:“他们怎么都不是丹药就是佛骨,就不能信任自己吗?!”
李世民这么一说,萧然突然想起来了唐肃宗,李亨。
也就是李世民的来孙,李隆基的儿子。
他倒是没吃丹药,但是他对佛家可是十分信奉。
李亨这一生十分波折.
在初生之日,即险遭不测;幼年、少年时代,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之后,他眼见大唐帝国由繁荣昌盛转向衰落。
为了平定战乱,李亨求助于盛行于世的佛法。
至德二年时,官军收复两京,李亨回到长安,谈及佛法,把退敌之功一大半归之于佛祖的庇佑。
李世民皱起眉头,“分明就是战士们奋勇杀敌,怎么就是佛祖的功劳了,那些战士的鲜血可还摆在那里呢!”
萧然也没有过多的解释,毕竟这确实不应该。
不过他还是说道:“其实除了这之外,李亨还算是政治清明。”
李亨从出生开始就过的十分艰难。
其父李隆基与杨氏成婚前几天,李隆基被册立为太子。
不久,杨氏怀孕,可是由于此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关系紧张,他担心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像隋文帝时太子杨勇、唐太宗时太子李承乾一样,借口太子耽于女色难当大任而行废立。
正由于这种原因,李隆基内心焦虑,便让属下秘密弄来一些堕胎药,打算将李亨扼杀于母腹之中,但思来想去,最终没有施行。
说到这的时候,萧然看了李世民一眼,毕竟这里面也算是有他的原因了。
李世民却不动声色的说道:“看我做什么。”
萧然撇了撇嘴,“行吧,你不承认就算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你不必如此看我,没有人是绝对理智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
这话也算是间接性的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萧然也没有抓着不放。
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了,再纠结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萧然继续说道:“虽然李亨活了下来,并且在后来被立为了太子,但是他这个太子当得也不容易。”
首先,就是宰相李林甫。
在开元末年之后的李林甫,以及后来的杨国忠等宰相成员,成为对太子李亨威胁最大的政治势力。
因为他们不想让李亨登基。
在李林甫与李亨之间的较量与斗争中,玄宗几乎不出面遏制或阻拦宰相李林甫对太子李亨的轮番冲击,这说明,他也是不情愿看到太子李亨羽翼丰满、势力扩张的。
这期间,来自宰相李林甫方面的种种打击还没有能严重到危及其太子地位的程度,朝廷之上对册立皇太子之事也暂时减少了议论与猜测。
玄宗对于在李亨的政治资本颇为知悉,因此对他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李亨的太子之位也就这么保留了下来。
尽管身为皇太子的李亨因为这些打压,心情会有些抑郁,但这却是他此后一生政治生活道路上,最为安定的一个时期。
因为随后就是安史之乱了。
说到这,李世民冷哼一声,“昏君!”
这自然不是在骂李亨了,而是在骂唐玄宗。
对于此,萧然只能说骂的好。
不过萧然还是说道:“安史之乱也给了当时身为太子的李亨反抗的机会。”
李世民问道:“这如何讲?”
萧然说道:“当时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唐,并且占领了洛阳,而李亨趁此去拉拢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密谋策划以非常手段对付杨国忠。”
“他的计划确实成功了,杨国忠被乱刀砍死,杨贵妃也被逼死,但令李亨始料不及的是,陈玄礼身为禁军首领,在处死贵妃后,带头向玄宗表示了效忠。”
不能说陈玄礼的做法有问题,毕竟他之所以和李亨一起出兵,不过就是因为他们二人在对待杨国忠的事情上意见一致罢了。
实际上陈玄礼还是忠心于唐玄宗的。
不过李亨一手策划马嵬兵变,诛杀杨氏,矛头已指向了玄宗。
玄宗入蜀不可逆转,父子分道扬镳也已势在必行。
李亨不可能再随父皇一路西行,只有分兵,另谋发展。
而李亨分兵后的境况也极其窘促,一路之上,草动风吹,仓皇颠沛,惊魂难定。
直到顺利抵达朔方军治所灵武,狼狈不堪的太子李亨一行人才得以喘息。
而在这个时候,李亨终于登基了。
他是自己登基的,并不是唐玄宗退位。
但是当时哪怕唐玄宗不愿意,也只能被迫成为太上皇了。
而在登基之后,李亨就琢磨着要收复失地了。
说到这,萧然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说道:“提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到李豫了。”
李世民对他还有印象,问道:“唐代宗?”
萧然点了点头,“对,就是他,李亨成功的收复了长安,但是他能够收复长安,多亏了回纥军的帮忙,最重要的是,他还和回纥军做了约定。”
李亨因为急于收复京师,与回纥相约定攻克长安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现在长安已经攻破,回纥叶护自然要求按约定执行。
李世民一拍桌子,“长安的百姓就不是百姓吗?怎么能做这种约定!这和把长安拱手相让有什么区别!”
对于这种事情李世民是不能容忍的,这根本就是把自己的脸面放在地上踩。
最重要的是,百姓刚经历了战乱,结果好不容易朝廷收复了长安,结果却还要经历自己人的烧杀抢掠,这对百姓是何其残忍啊!
李世民忍着怒气说道:“他们就这么让那些回纥军进去烧杀抢掠了?”
萧然想了想,说道:“让了,也没让。”.
第523章大唐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李豫了。
是李豫与回纥叶护太子说:“现在刚克复了京师,如果大肆进行抢掠,那么在东京的人就会为叛军死守,难以再攻取,希望到东京后再履行约定。”
回纥叶护太子吃惊地跳下马跪下来捧着广平王李豫的脚,说:“我当率军为殿下立刻前往东京。”
李豫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做得很好,让回纥军心甘情愿的护送他们进入东京,不过这终究也只能是一时之间的拖延之计罢了。
如果真的反悔的话,回纥可能就不止是撤兵那么简单了,搞不好原地就会将李亨他们给绑起来。
所以,在收复了洛阳之后,回纥军进入洛阳府库收取财帛,在市井村坊劫掠财物了三天,最后还是唐朝拿出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才停止了劫掠。
对于这一番话,李世民听了之后,良久才叹息出声。
“唉,终究还是这样做了。”
要说李世民赞同这样的决定吗?自然不会赞同的.
但是在当下,这也确实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了。
不然李亨手里兵力不足,更别说钱财一类了,更是没有什么能拿出去赏赐的,只能先给开一个空头支票。
要说用缓兵之计,等他们到了洛阳之后,聚集起来自己的兵力,直接撕破脸皮毁约,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前提是能够打的过回纥军。
当时李亨一行人,哪怕回到了自己的地盘,对于战争也是无能为力,能避免就避免的了。
所以对于他们的决定,李世民虽然为百姓感到痛心,但最终也只能叹气。
不过身为帝王,李世民对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一方面来说还是很容易的,所以他倒也没有低落多久,便看向萧然,问道:“除此之外呢?我记得你对他的评价并不是什么贬低的话语?”
萧然点点头,“当然不是贬低的话语,不过也只是对他处理安史之乱登基这件事情上的评价罢了,李亨这个人,你不能说他是一个昏君,当然,他也并不是那么昏庸。”
“不过他的作为,也并不称得上的十分做大,总得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过就萧然这么说,就已经让李世民满意了。
不是一个酒囊饭袋就好。
萧然也说道:“而且李亨也不是那种不管事事的皇帝,相反,他也是有着自己的野心的,他想要收复失地,只不过是没有成功罢了。”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