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72节

  损伤龙体,这可不是小事,搞不好全家都要掉脑袋的.

  所以现在王伓很淡定,但是王叔文心中十分惶恐。

  李世民看了一眼两人的脸色,开口说道:“你们二人等到下朝之后先留下。”

  两人对视一眼,应了声“是”。

  处置完他们两个,李世民开口说道:“范希朝,韩泰。”

  两人出列,“臣在。”

  李世民说道:“你们二人就这么灰溜溜的回来了?”

  两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有些心虚。

  但是这件事情也不能怪他们,毕竟王叔文说的是抗旨,实际上他们不过是王叔文任命的罢了。

  那边不肯交兵权,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情的,他也并没有怪罪的意思,而是说道:“依旧任命你们二人为兵马使,统领京城西北各镇行营,即日启程。”

  两人万万没想到还有这这种好事,他们本以为自己办事不利,就算不被贬,也要吃挂落。

  却没成想还能得到重用。

  “臣遵旨。”

  李世民又开口说道:“朕赐你们一把御用之剑,见此剑,如朕亲临,可先斩后奏,若是有人胆敢抗旨,就地格杀勿论。”

  两人这就更激动了,连忙跪倒在地,“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点点头,开口说道:“诸位可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大臣们相互之间看了一眼,最终刘禹锡上前一步,开口说道:“太宗皇帝陛下,不知陛下的身体可还安好?”

  对刘禹锡,李世民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毕竟关于立李淳还是李谊的争论上,那也是王叔文和俱文珍的争论,无论是柳宗元还是刘禹锡,他们都没有跟着一起。

  他们聚成一派,为的只是革新,相比较王叔文来说,剩余的几人则要纯粹许多。

  这也是刘禹锡为什么会站出来说话的原因。

  他无所谓李淳会不会是太子,但是他要知道李诵是不是要退位,他们的革新还能不能继续进行。

  毕竟换了新帝登基,可不一定会支持他们。

  李世民开口说道:“他身体还好,你们不用担心。”

  这就是暂时不会退位了,刘禹锡放下心来,冲着李世民行了一礼,又回到了队伍当中。

  “既然没有其他的事情,那你们就退下吧。”

  大臣们纷纷告退,唯有王叔文和王伓留了下来。

  李世民看着两人,开口说道:“你们做的事情,你们心中有数。”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李世民这是打算发落自己了。

  他们确实仗着自己得到李诵的信任,再加上李诵身体的原因,所以在朝堂上过于嚣张。

  甚至有些事情是他们和牛昭容串通起来实施的,不过是在李诵那边简单提了一嘴罢了。

  两人看向李世民,跪了下来,“臣知错。”

  李世民没有看他们,而是说道:“既然如此,该怎么办,你们心里清楚。”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苦笑,但是这也怪不了别人,是他们自己的错。

  于是王伓开口说道:“明日臣等自会上疏请辞,臣等多谢陛下。”

  这已经算是李世民给他们留面子了,在要两人留下来的时候,王伓就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对。

  毕竟有什么事情要背着人说呢?

  直到他看出来王叔文不对劲,便问了一嘴,这一问不要紧,得知李诵因为他竟然吐血了,当时王伓也慌了。

  这可是要命的事。

  现在李世民不过是让他们上疏请辞,这样既保全了面子,也不用散尽家财,甚至家破人亡,这已经是很好的局面了。

  李世民倒是没有说行,还是不行,只是说道:“行了,你们先退下吧。”

  两人连忙告退。

  这时,李淳突然开口问道:“太宗皇帝陛下,真的要让他们辞官回家吗?”

  李世民看向李淳,“哦?你有什么想法啊?”

  李淳开口说道:“淳以为,虽然他们有过错,但能提出来革新,并且还免除了部分民间欠税,禁止官吏在正税之外的额外进献。”

  “如此一来,就减轻了百姓的负担,还停止宫市,杜绝宦官借此掠夺人民财物等,由此可见,他们并不是毫无用处。”

  李世民听着他的话,不由得失笑道:“你这是想要榨干他们最后的一点价值?”

  李淳被李世民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道:“淳只是以为,既然有才能,那自然要为了朝廷效力的,最主要的是,这二人的过错并不十分大,所以才觉得,真的让他们罢官回家,是不是有些浪费?”

  对于李淳说的这番话,李世民没有应答,但却点了点头,“你能想到这一点就很好,那你可知道,你父亲吐血,就是因为他们?”

  李淳愣住了,这件事情他完全不知道。

  “太宗皇帝陛下,这,这从何说起啊?”

  李世民将那天的事情告诉了李淳,李淳皱起眉头,沉默下来。

  按照李诵的身体状况,如果不是萧然过来,他这一口血吐出去,就算不死,也离死不远了。

  所以现在李淳也有些迟疑起来。

  王叔文和王伓确实有才能,但是他们却也差点害了李诵,李淳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于是只能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倒是一脸无所谓的说道:“其实不过是看他们的价值如何罢了。”

  李淳看向李世民,目光有些疑惑。

  李世民说道:“你是不是忘了,朕也说过,是王叔文和俱文珍还有李忠言的争论,导致你父亲气急攻心,才吐的血?”

  李淳点头,“淳没有忘记,确实如此。”.

第483章李世民不管了,自己看着办吧!

  “那你觉得,李忠言的过错在什么地方?”李世民问道。

  李淳一时之间安静下来,静静的思索起来。

  其实这件事情说白了也是李诵自己钻了牛角尖。

  本来不过是他们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论,但是李诵却觉得他们都有私心,一时间想不通,所以才会气急攻心,吐了血。

  要说他们有什么大问题,其实也没有,毕竟都是人,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私心呢。

  但是当这件事情闹了出来之后,势必是要给李诵一个交代的。

  其实李淳纠结的点就在于,若是轻轻的放过王叔文等人,势必会让李诵心里不舒服。

  但若是真的让他们告老还乡了,又有些可惜。

  虽说朝堂上不是非他们不可,但是就看在他们能提出变革的份上,李淳就要对他们高看一眼.

  所以对他们的处置就有了争议。

  不过现在一想,还有李忠言在呢。

  历史上对于李忠言的记载并不多,只有在提到王叔文等人的时候,会提到这个人。

  至于他做了什么,除了贴身伺候李诵,是王叔文等人的后盾之外,就没有其他的资料了。

  李淳想通了之后,开口说道:“太宗皇帝陛下,淳私以为,李忠言也并不全然无辜。”

  李世民点了点头,可不就是不无辜么,王叔文之所以那么嚣张,依仗的就是李忠言。

  李忠言也和他们是一派的。

  最终李世民拍板道:“这件事情你去问你爹吧。”

  李淳点了点头。

  于是这二人就到了李诵的寝宫里。

  之前因为李诵生病,整个寝宫门窗紧闭,没有病的人都要被闷出病来。

  现在倒是开了窗,通通气,连带着李诵的脸色都好了不少。

  李诵见李世民和李淳来了,就知道是下朝了。

  “孙儿见过太宗皇帝陛下。”李淳冲着李世民行了一礼。

  李世民连连摆手,“行了,别搞那些没有用的了。”

  他又不是非要让别人给自己行礼,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尊贵。

  听李世民这么说,李诵也就站起身来,将目光看向了李淳。

  “你过来是有什么事吗?”李诵问道。

  李淳点了点头,“正是,今日儿子和太宗皇帝陛下谈论到王叔文等人的事情,儿子以为,他们对您不敬,不过也是有功之臣,所以...”

  李诵表面上不动声色的问道:“哦?那你是怎么打算的呢?”

  李淳说道:“儿子以为,王叔文等人还是有些才干的,但是却不适合中央,不如贬官外放,至于李忠言,那天的事情儿子知道一些,不过他毕竟是父亲的贴身宦官,就要看父亲的意思了。”

  将罪名不动声色的转移到了李忠言的身上,是因为李淳知道,看在这么多年的情分上,李诵不会对李忠言痛下杀手,不过是让他出宫养老罢了。

  何况究其原因,本就是李忠言那一番话,才让李诵觉得连他都不值得自己信任,觉得自己被背叛了,才怒急攻心。

  听了李淳的话,李诵倒是没有觉得心里不舒服。

  只不过是对王叔文他们感到失望罢了。

  那可是从小就陪着他的人,他们一起讨论政事,甚至李诵还将自己那不能宣之于口的想法,告诉了王叔文等人。

  他们可以说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但是他突然发现,王叔文并不是全然向着自己,他做事并不是依照着自己的命令,而是自作主张,这就让李诵十分生气了。

  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养病,李诵的心理也平和许多。

首节 上一节 672/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