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48节

  但是偏偏没有办法直接和李适说,毕竟大家都是朝廷命官,谁能当一个碎嘴子呢。

  可以说,朝堂上的大臣们,但凡是一些正直之人,就没有希望卢杞上位的。

  没见就连郭子仪都要对卢杞避让三分么。

  当时郭子仪患病,百官前去慰问,他都不叫侍妾退下。

  等听说卢杞到来,郭子仪叫侍妾都退下,独自倚着几案接待他。

  卢杞走后,家里人询问其中的缘故,郭子仪说:卢杞相貌丑陋而心底险恶,左右的人见了他必定会笑话。如果这人得到大权,就会使我们宗族没有活着的人了。

  由此可见卢杞确实是心胸狭隘。

  朝中大臣们不说嘲笑卢杞的长相,就说在平常议事的时候,谁还没有个争执或者派别呢。

  一旦卢杞上位,那他们恐怕都要战战兢兢的度日了。

  想到这,朝臣们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暗地里达成了共识。

  这时,就见卢杞上前一步说道:“太宗皇帝陛下,陛下,杨炎已经自缢,宰相也就空缺下来了,不知该如何是好啊?”

  李世民看了卢杞一眼,说道:“怎么,你想如何?”

  卢杞连忙说道:“回太宗皇帝陛下,臣只是以为,宰相一职十分重要,应当尽快找人担任。”

  李世民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那你觉得,谁合适呢?”

  卢杞说道:“臣以为,颜真卿可以。”

  颜真卿如今都七十多岁了,卢杞知道,李适是不会同意让颜真卿当宰相的,所以才这么放心的推荐了颜真卿。

  今日得知杨炎的死讯实在是太过匆忙,不然卢杞是一定要让人推荐自己的。

  就在卢杞还在想着,一会散了朝之后,该去联系谁的时候,就听李世民说道:“颜真卿,不错。”

  李世民还记得,萧然之前对颜真卿很是赞赏,所以想来一个宰相的职责,他也担得起。

  但是卢杞整个人都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么随口一说,竟然真的把颜真卿给送上去了。

  偏偏话是他自己说的,如今想要反悔,还真就不好办。

  于是卢杞暗中给了赵赞一个眼神,接收到这一信号之后,赵赞上前一步,说道:“启禀太宗皇帝陛下,颜太师如今年事已高,本该告老还乡了,如今再赋予其宰相一职,是不是有些...”

  李世民沉着脸说道:“哦?你是觉得颜真卿不行?”

  颜真卿是个什么样的人,朝堂上的大臣们心中自然有数,赵赞倒是想要趁机诋毁,可是偏偏如今四周都是朝臣,不好说一些假话。

  于是赵赞便显露出一副担忧的样子说道:“臣只是以为,颜太师如今需要多休息,宰相一职事多繁杂,会拖累了颜太师的身体。”

  李世民自然知道颜真卿当不了几年的宰相,但是有一个清正的宰相对朝堂很重要,哪怕他告老还乡了,还有他的弟子可以用。

  不过看着这个赵赞,李世民倒是想到了泾原兵变的时候的事情。

  于是李世民将目光看向了李适,李适心中了然,开口说道:“卢杞。”

  卢杞心中一动,以为是要任命他为宰相,于是压抑着激动,上前一步,说道:“臣在。”

  李适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半晌才开口说道:“御史中丞卢杞,嫉妒贤能,暗中陷害朝廷命官,即日起关押大牢,听后发落!”

  卢杞不敢置信的抬头看向李适,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

  他确实是暗中陷害了不少人,但是因为官职的缘故,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官,是他拿来树立威信的一种手段罢了。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李适竟然知道这些事情!

  这时,卢杞脑中灵光一闪,看向了李世民。

  不,也许不是李适知道,而是他们的这位不知道从何处来的太宗皇帝陛下知道...

  很快的,卢杞就被压下去了,这一变故也让朝堂上的众人面面相觑.

第446章大唐的武将万人敌,可用之人!

  毕竟他们都以为,就凭借着卢杞的那张嘴,不说位极人臣,也不会止步于一个小小的御史中丞。

  但现在事情就是发生了.

  而这一切的变故就只有...

  众人的目光不动声色的看向了上面坐着的李世民。

  不少人的心中如今都只有一句话:不愧是圣祖帝。

  李世民挥了挥手,“行了,都下去吧。”

  大臣们连忙告退,今天发生的事情有点多,他们得回去好好想一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而这边,李世民冲着一个内侍说道:“国师还没醒吗?”

  那内侍有些尴尬的说道:“应当...还没有...”

  李世民十分无奈的说道:“去,把他叫过来,没醒就叫醒就是了。”

  内侍很想说自己不敢,但是他更不敢违背李世民的命令,只能哭丧个脸去叫萧然去了。

  李适有些不解的说道:“为何要将国师大人叫过来呢?”

  李世民说道,“如今要商量藩镇的问题,虽说有玄甲兵在,可等我们走后你又当如何呢?”

  “这...”李适有些迟疑,应该说他还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终究还是要自己强盛起来才行,我需要知道这朝中还有没有武将是可以领兵的,为人如何,这些只有国师才知道。”

  李适点了点头,便没有说话了。

  没过一会,萧然就走了进来。

  萧然十分无奈的看向李世民,“为什么要大清早的叫我。”

  李世民没好气的冲着他翻了个白眼,“太阳都晒屁股了,这都什么时辰了,你还在睡。”

  萧然一屁股做下,十分没有形象的一口将茶杯里面的茶水给喝了个干净。

  “困了,自然就要睡觉了。”

  一旁的李适十分有眼力价的将萧然的杯子倒满了茶水,然后才说道:“太宗皇帝陛下的意思是,我们要向藩镇开战了,但是却不知谁人可用。”

  萧然看了李适一眼,那一眼看的李适都有些发毛。

  正当李适以为萧然要说些什么时候,却见萧然移开了目光,说道:“段秀实可以,李晟也可以。”

  段秀实他们都知道,但是这李晟...

  李适有些迟疑的看向萧然,李世民倒是直接问道:“说说这个李晟吧。”

  萧然点了点头,说道:“李晟啊,出身于世代武将之家,曾对抗羌、党项、吐蕃,都有功劳,他治军以少而精著称,人称为贤将。”

  说到这,萧然看向李适,说道:“他可以说是和郭子仪齐名的大将了,你应该是知道的。”

  李适点了点头,“我确实知道一些,他还有个称号,叫做万人敌。”

  李世民问道:“万人敌?这个称号倒是有点意思,是怎么来的?”

  李适回忆了一下才说道:“当初李晟随王忠嗣征讨吐蕃,遇到一吐蕃猛将守城抵抗,杀伤大批唐军。”

  “王忠嗣十分生气,招募军中善射士卒。李晟应召而去,一箭射死蕃将,三军振奋。”

  “于是王忠嗣厚加赏赐,抚着李晟的背,夸赞道:真是个万人敌啊。”

  萧然说道:“这称号来的倒是挺潦草的。”

  李适有些不明所以的看了过去,却见萧然只是摇头,没有说话,于是便也没有再问。

  萧然说道:“我还是说一点你们不知道的吧。”

  这话吸引了李适和李世民的目光,只听萧然说道:“李晟他有一个小癖好,那就是穿着十分的显眼。”

  李世民下意识的追问道:“有多显眼?”

  萧然说道:“锦制皮衣、戴绣花彩帽,够显眼了吗?”

  李适颇有些不解的问道:“莫不是李晟就喜欢五颜六色的衣服?”

  萧然摇了摇头,“其实也是有缘由的。”

  李晟每次作战都要身穿锦制皮衣、戴绣花彩帽,在阵前指挥。

  李怀光告诫李晟道:“身为将帅应当行事慎重,你穿的这么招眼,不是会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吗?”

  李晟却道:“我长期在泾原前线,得军中将士畏服。我就是想让他们认出我来,让他们感到害怕。”

  李世民双手一拍,笑着说道:“倒是十分自信啊!”

  萧然也点了点头,“确实,李晟就是典型的武将,性格大开大合,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李适突然问道:“他就真的没有什么害怕的东西吗?”

  萧然摇了摇头,“其实也有,他害怕文官。”

  李适愣住了,不明所以的问道:“害怕文官?这是为何?”

  萧然突然露出了一个带着嘲讽的笑容,“不过就是因为,有些人心思重啊。”

  李晟与张延赏不和。

  吐蕃离间李晟与朝廷的关系,张延赏等也在朝中诋毁。

  李晟听说后,整日哭泣,双目红肿,将儿子全部派到长安为质,又上表要求削发为僧。

  不久,李晟回朝,又以足疾为名,要求辞去节度使的职务,李适没有允许。

  在宰相韩滉等人的调解下,李晟与张延赏结为兄弟,又推荐张延赏为宰相。

  后来,李晟欲与张延赏结为亲家,张延赏没有答应。

  李晟感慨道:“武夫性子直爽,喝一顿酒什么怨恨都没有了。文士就不一样了,表面上虽然和解了,但仍然放在心中。我怎么能不惧怕文士呢?”

  虽然按照现代的眼光来看,说不定张延赏就是单纯的觉得这个婚事不好,但是那是在古代,什么爱情一类的都是开玩笑的一个时代。

  只要父母之间有利益牵扯,所以儿女就结婚,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毕竟什么关系能比得上姻亲呢?

  所以说,张延赏当时拒绝了李晟,如果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在记恨两人之前的龌龊。

  由此,李晟说他害怕文官,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李适也叹息一声,说道:“其实大多都是这样的,文人的心思总是九曲十八弯的,就连我也很难看透他们的想法。”

首节 上一节 648/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