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43节

  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萧然有些疑惑的看向李世民,“你怎么不说话了。”

  李世民更是茫然,“这我要说些什么?李适后期重用宦官,任由宦官飞扬跋扈,不知收敛,更是大肆敛财,搜刮百姓,甚至识人不清。”

  说到这,李世民叹了口气,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好在有一点,他最起码是想要做一个明君的,搜刮来的东西也并没有自己奢靡挥霍。”

  听李世民这个意思,是打算过去将李适骂醒了,于是萧然站起身说道:“那就走吧。”

  李世民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椰子,想了想,拿起来喝了一口,“走吧。”

  ————————

  唐德宗一朝

  李适,庙号德宗。

  大历十四年,李适即位。

  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之后任用幸臣卢杞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致使民怨日深。

  建中二年,李适发动削藩战争,但因社会和政治条件不成熟,反而致使四镇之乱与泾原兵变接连爆发,他被迫出逃,辗转奉天、梁州等地,最后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浑瑊等人协力平乱。

  执政后期,转而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并对藩镇多事姑息。

  李适在位时期,内部兴起了古文运动;在对外关系上,他联合回纥、南诏、大食,打击吐蕃,为“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度重开安史之乱后被吐蕃切断的东西陆路交通。

  建中元年。

  垂拱殿。

  杨炎,段秀实垂首而立,面前坐着李适。

  只听李适说道:“修筑原州城,开挖陵阳渠,这不是元载的提议吗?”

  杨炎点头说道:“正是,臣以为这对防御吐蕃有着极大的成效。”

  说完,杨炎还看了李适一眼。

  在杨炎上疏提议的时候,他就曾派人去收集过朝堂中大臣们的意见,结果段秀实却十分反对,这让杨炎十分不快。

  所以,本来只是他和李适商量的事,却叫上了段秀实。

  李适显然是不知道段秀实为什么会在这里的,于是便问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结果却见段秀实不赞同的说道:“臣以为,如今正是春耕的时候,百姓以农为本,怎么能再这个时候征劳役了?自然要等农闲的时候再说。”

  还没等李适说话,杨炎就说道:“这可是关乎着国家的事情,自然要比农耕重要一些,何况农户中也并不只有一个男子,农耕依旧可以继续进行。”

  段秀实看向杨炎,:“杨宰相这话与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炎被他这话起了个倒仰,这不就是在说他不知民间疾苦么!

  李适也看向杨炎,问道:“你是如何想的?”

  从心里来讲,李适还是十分信任杨炎的,毕竟在他启用杨炎之后,所得到的成效也是肉眼可见的。

  当年吐蕃和南诏联合入侵川蜀,杨炎反对派回原任节度使崔宁挽救局面,而是另外推荐将领率兵入蜀救援。

  结果,既解救了川蜀的危局,又避免川蜀重新退回崔宁割据的局面。

  这让李适对杨炎更是刮目相看,更别提后来杨炎又面对公私不分、宦官贪污等问题,提出主张将国家岁入由君主私藏改归政府,重新划分国库与私库之别。

  而这一提议实行下来,如今也很有成效。

  最重要的是,杨炎还提出了两税法,得以让百姓休养生息。

  而这些不过是杨炎起用为相后,仅仅几个月的政绩罢了。

  所以李适虽然认为段秀实的话有些道理,但他还是想听一听杨炎的想法。

  杨炎之所以提出要修筑原州城,开挖陵阳渠,也并不是无的放矢。

  如今吐蕃那边虽然看起来安分不少,但是终究是外族,肯定要防范的。

  再加上藩镇势力强大,更要防范于未然。

  至于陵阳渠,更是用来抵御天灾人祸。

  所以听到李适的话之后,杨炎也并没有慌张,而是十分从容的将自己的所想说了出来。

  李适没有说话,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觉得这确实是有道理的。

  见李适有同意的迹象,段秀实连忙说道:“臣并不是不赞同杨宰相的做法,不过臣认为,无论是原州城还是陵阳渠,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耗时时间长,所以应该等到农闲时再提。”

  杨炎说道:“你也说了,耗时时间很长,那如果不赶快修建,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该如何是好啊。”

  段秀实皱起眉头,“可也不应该赶在春耕的时候,春耕是最重要的时候了,若是农户去服役,地里的粮食该如何是好?”

  杨炎说道:“春耕之后还要灌溉,又要捉虫,然后收获,如果按照你的话说,那岂不是永远都没有时间去修建了吗?”

  段秀实反驳道:“收获的时候并非在春天,春耕也用不上三个月。”

  杨炎立刻反问道:“那你是觉得,除去春耕的一个月,剩下两个月就能将这一切都修筑完成吗?”

  段秀实并没有被杨炎的话给套进去,而是说道:“那加上这一个月,就能修筑成功了吗?”

  杨炎摇了摇头,“当然不能。”

  段秀实刚想开口说话,就听见杨炎就说道:“可这自然是越早越好,拖延不得的。”

  李适听了两人说的话,想了想,觉得这两人说的都有道理。

  “两位说的倒是都有些道理。”

  看着李适摇摆不定的样子,杨炎说道:“现如今,农户每家定是不止一个男子,所以征劳役对春耕的影响不大。”

  段秀实连忙反问道:“总有家中没有孩子,或者年老的,那又该如何呢?难道对于这样的可以不征劳役吗?”

  杨炎看了段秀实一眼,没想到他的反应还挺快。

  自然是不可能放过这样的人家的,不是因为心狠,也不是缺那几个人.

第438章于心不忍,有点不地道了!

  不过是一旦下发了这样的文书,那么肯定会有人趁机浑水摸鱼,将自己家给找理由摘出去。

  到时候服役的人全是一些底层的穷苦人家,甚至为了凑数,有可能这样的人家,一家一户出了不止一个人。

  这不是可着穷人压榨么。

  到时候定是要民不聊生.

  李适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这点杨炎清楚,段秀实也清楚。

  所以段秀实才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杨炎在心中暗恨,他严重怀疑,段秀实就是和他过不去,所以才会反驳他。

  不然朝中那么多人都没说话,怎么就他提出不一样的意见了。

  这么一想,杨炎更是讨厌段秀实了。

  于是便嘲讽的一笑,说道:“既然你如此关心农事,为何还要担任节度使?不若担任司农卿比较好。”

  “你!”段秀实气愤的看向杨炎。

  而杨炎则是看向了李适,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道:“臣严重只有朝堂,段节度使更关心百姓农事,这是臣做不到的,所以依臣看来,不如征召段节度使为司农卿,如何?”

  这也是杨炎刚想到的,本来他不过就是随口的一嘲讽。

  可是当话说出口之后,杨炎发现自己这个想法还真不错。

  这样一来,将段秀实调走,他也能趁机安排自己人上位,又能将段秀实踩下去,不会再反驳他的意见,简直就是一箭双雕。

  怕李适不同意,杨炎更是说道:“如此一来,也算是满足了段节度使的愿望了。”

  段秀实有些生气的说道:“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什么愿望。”

  他哪里想去当什么司农卿,一个连话都说不上的官职,简直就是埋没了他的才华和抱负!

  见段秀实生气的样子,杨炎心中高兴,但是面上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甚至故作惊讶的说道:“我还以为你是习惯务农,所以才对农事如此上心,难道是我想错了吗?”

  段秀实说道:“臣确实是对农事上心,那是因为农事乃是农户生民立命的根本,若是没有粮食,岂不是天下人都要饿死?”

  杨炎摇了摇头,“你说的话有些道理,可未免太过危言耸听,哪里就到了这种程度了。”

  说吧,杨炎也不管段秀实是什么反应,而是看向李适说道:“圣上意向如何?”

  李适看了看杨炎,又看了看段秀实。

  这个时候的段秀实,虽然说之前做出过一些政绩,但是那都是大历年间的事情了,相比较杨炎来说,李适还是更加认同杨炎的话。

  毕竟杨炎所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见李适似乎有些赞同自己的话,杨炎眼中一丝暗芒闪过,低下头没有继续说话,过犹不及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毕竟如今崔祐甫患有疾病,不能处理政事,另一宰相乔琳也被免职,现在可以说是他杨炎一家独大了。

  虽然他想要把控朝堂,提拔自己人,但是却不能让李适察觉出不对劲来。

  见杨炎不说话了,李适就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段秀实。

  段秀实心里苦啊,他不同意又能如何反驳呢?

  只要李适认同了,他又能怎么样呢?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更别说李适不过是想要给他换一个职位罢了。

  不过段秀实还是想要最后挣扎一下,于是便说道:“臣以为,司农卿这个职位,臣无法担任,农业关乎天下百姓,臣不敢插手。”

  还没等李适说话,杨炎就接过话,说道:“正是因为段节度使这种严谨认真,又不会胡乱指手画脚的态度,所以才更适合担任这种大事啊!”

  这话又是认真严谨,又是指手画脚的,分明就是在嘲讽段秀实。

  段秀实自然也听出来了,但是他却不能说。

  李适想了想,觉得杨炎的话有道理,于是便说道:“既然如此,那便按照杨卿所说的做吧。”

  杨炎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冲着李适行了一礼,“圣上圣明。”

首节 上一节 64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