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611节
萧然笑着说道:“他当然也会害怕了,但是害怕那都是之后的事情了,这个时候的韩侂胄可十分嚣张。”
当时宰相留正因曾与韩侂胄不睦,就被刘德秀劾以“引用伪党”,罢相贬出朝廷。
韩侂胄又提拔沈继祖为御史,通过沈继祖弹劾朱熹“十大罪”。
赵扩遂免去朱熹的一切职务。
在韩侂胄的示意下,刘三杰入宫奏对,称伪党已演变为逆党。
韩侂胄也表示认同,赵扩遂下诏严禁理学。
萧然说道:“也正是因此,韩侂胄可以说是被理学士骂了一辈子,最后还和秦桧一起被列在奸臣传里。”
赵匡胤想了想,说道:“虽然这韩侂胄确实有些奸臣的意向,但是倒也不至于为害家国。”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把韩侂胄列到奸臣传里面,确实是有失偏颇。毕竟史弥远那种人都没被写进去,韩侂胄之所以被列入到奸臣传里面,就是因为他将理学说成是伪学,逆党。”
赵光义说道:“韩侂胄如此嚣张,可以说是想要掌控朝堂了,这样的人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他的亲信也未曾劝他?”
“当然是劝了的。”萧然说道。“当时党禁的主要推动者京镗去世了,韩侂胄也逐渐放开了对党禁的管控。”
再加上当时张孝伯声称“不弛党禁,恐后不免报复之祸”,陈景思亦劝他“勿为已甚”。
最终,韩侂胄还是建议赵扩解除伪学之禁,并追复赵汝愚、朱熹等人的官职。
被列入“逆党”的健在者,如徐谊等,皆得复官。
庆元党禁也至此结束。
赵匡胤说道:“这身后之名又有什么用呢,说白了,也是赵扩无能。”
萧然点了点头,可不就是赵扩无能么。
但凡换了一个认真一些的皇帝,也不可能不知道韩侂胄的所作所为到底有多离谱。
不说别的,就只说他以赵汝愚的姓氏,就能将赵汝愚罢免这件事情,就能看出来他究竟有多么不懂事了。裙就而衣,灵救,儿死散玲
萧然严重怀疑,赵扩处理政事的方法,就是赞同哪一方的大臣多,他就听哪边的,完全就没有一点自己的判断能力。
赵匡胤想了想,突然说到:“胖虎啊,你说这赵扩,他不会是脑子有什么问题吧?”
萧然沉默了一瞬间,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89章赵光义询问程朱理学的探讨!
毕竟赵匡胤说的话很难让人不认同啊。
赵光义突然说道:“朱熹所提倡的理学究竟是什么?好像反对的人不少?”
萧然想了想,“说实话,朱熹的理学有些方面确实很不人道,但是比起反对的人来说,当时赞同的人更多一些,毕竟那些士大夫可以用朱熹提出的理学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赵匡胤问道:“那在现在,朱熹的理学也是被批判的吗?”
萧然摇了摇头,“其实也不能说是被批判吧,毕竟不管什么事情都有好有坏,对于朱熹的理学,我们是认同他的地位的,但是也并不完全赞同。”.
萧然说道:“打个比方,就说他所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要用理来抑制人的欲望,这用脚趾头想也是不可能的啊。”
赵光义问道:“不是说他是崇尚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一类么?这样也不好吗?”
萧然摇了摇头,“不是说这样不好,对于掌权者来说,他们是权利的最顶端,那朱熹所奉行的一切以上位者为主的理念自然是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士大夫那么赞同朱熹理学,甚至学习的原因。”
赵匡胤一针见血的说道:“所以,你是觉得这对百姓不好。”
萧然点头。
“那自然,对百姓来说,这朱熹理学的一些理念,完全就是不把人当人看,就比如说他的夫为妻纲,因为他这一句话,不管丈夫怎么对待妻子,妻子都不能反抗,这对那些女子是多么不公平呢?”
赵匡胤没有说话。
萧然又说到:“还有君为臣纲,一样的道理,皇帝说什么是什么,百姓也好,官员也好,不能违背一点,哪怕你是忠臣,但是皇帝想让你死你就要丛然赴死。”
赵光义说道:“这,这怎么可能呢,官员也是人啊,没犯错就让人家去死,那朝堂上岂不是人心惶惶?”
萧然点了点头,“确实如此,虽然说没有皇帝这么做,但是他宣扬的观念就是这样,这种观念,对于上位者来说自然很好,毕竟他们是得到利益的一方。”
赵匡胤叹了口气,“这件事情还真是不好判断啊。”
萧然点头,“那确实,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管他,学说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去修正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但是只有一点,那些违背人道的想法,还是剔出比较好,人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
赵匡胤点了点头,“确实,想要控制人的思想,这根本就是不能够的,是违背人性的,看来还是要在朱熹理学上再进一步的改良啊。”
萧然点了点头,没有再细说。
毕竟朱熹的理学涵盖面实在是太广了,也是众说纷纭,要是真的说起来,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于是,萧然将话题又转移到了赵扩的身上。
萧然说道:“赵扩这个人,和历史上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赵光义笑着说道:“这两人的名字还如此相像,也是巧了。”
赵匡胤也说道:“确实很巧,但是我很好奇,赵扩就真的一点改变都不想做吗?”
萧然想了一下,说道:“也没有不想做吧,在韩侂胄死后,赵扩就声称要革除韩侂胄的弊政。”
说到这,萧然一脸贼笑的看着赵匡胤和赵光义,说道:“你们可能想不到他是怎么做的。”
赵光义十分配合的问道:“所以,他干了什么?”
萧然说道:“赵扩的第一个措施,就是‘首开言路,以来忠谠’,意思就是,不管大臣说了什么,他都愿意听,哪怕是说他不好也行。”
赵匡胤说道:“那他还挺仁厚。”
萧然撇了撇嘴,“可不就是仁厚么,谁说什么他都不会生气,还让人家随便说,但是,他听归听,他不能只听不做啊!人家提了意见,他听了,但是他不改,那和不听有什么区别。”
萧然无语的说道:“他还不如不听呢,起码那些大臣不会被气死。”
赵匡胤喝的茶一下子呛到了自己,疯狂咳嗽。
萧然一边给赵匡胤拍后背,一边无奈的说道:“我也没说你啊,你激动什么。”
赵匡胤白了萧然一眼。
“我就是不小心,哪激动了。”
眼看这两人要开始斗嘴了,赵光义连忙转移话题道:“那这赵扩一点优点都没有?”
就说人无完人,可是也不可能有人浑身上下一点有点都没有吧,事情还都是有两面性的呢。
萧然想了想,在一个犄角旮旯扒拉出来一个事情,说道:“也不能说一点没有,起码人家节俭爱民啊。”
赵匡胤问道:“有多爱民?”
萧然想了想,“恩,应该是十分爱民而且感同身受了。”
赵扩即位前,他护送高宗灵柩去山阴下葬,路上见到农民在田间艰难稼穑的场景,感慨地对左右说:“平常在深宫之内,怎能知道劳动的艰苦!”
等他即位后,便几乎每年都颁布蠲免各种赋税的诏书。
而且赵扩平时穿戴朴素,并不过分讲究,饮食器皿也不奢华,使用的酒器都是以锡代银。
有一年元宵夜,一个宦官见宁宗独自端坐在清冷的烛光下,便问:“上元之夜,官家为什么不大摆宴席庆祝一下?”宁宗愀然答道:“你知道什么!外间百姓没有饭吃,朕怎么能有心思饮酒呢?”
有一次他前往聚景园游赏,临安的百姓争相观看,以至于有人被践踏踩死。
赵扩知道后十分后悔,从此再也不出宫游赏了。
甚至就连赵扩的衣服鞋子,也多次洗涤修补。
作为一个皇帝能如此节俭,也确实是少见。
赵匡胤说道:“由此看来,赵扩并不是什么十分昏庸的皇帝,只能说他根本就不懂为君之道。”
萧然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赵扩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两边都不得罪的做法,不论什么他都说好,这样哪一方胜出,他就听谁的,出了事情也就怪不到他的头上了。”
赵光义叹了口气,“可是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当好一个皇帝呢。”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90章赵匡胤很生气,奸臣太离谱!
萧然点头,“所以说,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皇帝啊。”
赵匡胤有些无奈的说道:“可是赵昀也...”
是啊,赵昀也不是什么好皇帝。
看赵匡胤和赵光义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萧然开口说道:“其实也不是一个人都没有。”
赵匡胤连忙朝着萧然看去,“胖虎,难道你那还有人选?”
萧然点了点头,“除了赵昀之外,赵询和赵竑也都是皇子,而且也都被立过太子。”.
赵匡胤问道:“那怎么最后竟然让赵昀登基了呢?”
“其中赵询是因为还没等登基的时候,就已经死了,至于赵竑,他是被史弥远等奸臣给废了太子之位的。”萧然说道。
“这件事情我之前说过,你们应该有些印象才对,赵竑对史弥远这样的奸臣看不惯,所以说自己登基之后就要把史弥远安排到一个偏远的地方。”
“结果被史弥远知道了,就把他给废了。”
赵匡胤心里十分气愤,“这些奸臣真是死不足惜!”
赵光义则是问道:“你是不是说过这个赵竑?”
萧然点了点头,“对,赵竑被废之后,赵昀登基,但是他实在是不得民心,于是赵竑手下的人,便将黄袍给赵竑穿上了,想要拥立赵竑,结果也没成功。”
说到黄袍的时候,萧然还暗搓搓的看了赵匡胤一眼。
赵匡胤眼睛一瞪,“你看我做什么!”
萧然心想,当然是看一看你这个黄袍加身的鼻祖了。
但是这话萧然是肯定不会说的,毕竟没必要人身攻击不是。
于是萧然便转开话题说道:“史书上写的也只是史书上写的,这两个人据说都是挺聪明好学的,不然也不能被立为太子,但是有说赵询沉迷美色的,只不过是真是假也不知道。”
赵匡胤则是站起身说道:“我们亲自去看一看不就知道了么。”
————————
宁宗一朝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