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63节

  赵昀连忙跪下,伸头也是一刀,锁头也是一刀。

  于是赵昀决定实话实说。

  “太祖,本来先皇立的太子不是我,是史弥远扶持我上位的,我,我知道是我错了。”

  说着,赵昀低下了头。

  赵匡胤看着他说道:“那是你们兄弟之间的事情,与我无关。”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17章赵匡胤在线教学,萧然讲解!

  他又不是赵扩,管他儿子会不会自相残杀呢。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只要你能当好这个皇帝,其余的事情,我一概不管。”赵匡胤说道。

  他这么一说,赵昀喜形于色,“多谢太祖!”.

  赵匡胤懒得理他,他只想要一个明君继承江山,至于他是不是兄友弟恭,那和他没关系。

  “胖虎啊,也让我们的理宗皇帝知道知道,他的朝堂已经变成什么样子了!”赵匡胤看向萧然。

  赵昀的目光也跟着看向了萧然。

  萧然笑了一下,说道:“史弥远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知道的吧?”

  赵昀点了点头。

  “那我们就说说其他人吧,尤其是史弥远的爪牙!”

  赵昀瞬间坐直了身子,“请国师大人赐教。”

  “史弥远手底下有七个人,薛极与胡榘、聂子述、赵汝述,是史弥远最亲信的人,人谓之‘四木’;李知孝与梁成大、莫泽,为之排斥异己,不遗余力,人称之为‘三凶。’”

  其中这“四木”,虽说是“三凶”的爪牙,但是到底是相当于“从犯”,而不是主谋,就连历史上也没有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做有过多的记载。

  其中主要出力的,还是这“三凶”。

  梁大成,“三凶”之一。

  梁成大天性强暴残狠,心术凶险,凡是可以为贼臣残害忠良的事,都不顾一切的拼命地去做。

  接受的各方贿赂,排列于堂庑之中,来了客人就引导他们去看,好让他们效法去做。

  尤其是巧取豪夺,冒领抢占宇文氏的房产。

  到去职以后,告他的人不下百余个。

  被贬驱逐的那一天,朝廷命令拆毁他家的房子,即使是小人李知孝也说:“最难堪的事,就是将来有一天同梁成大同传。”

  当年真德秀被史弥远陷害,百姓多有议论。

  当时的梁大成还没有入朝为官,他听到后说:“某若入台,必能辨此事。”

  然而等他真的站在了朝堂之上后,他却改变了自己的说法,反而说道:

  “大佞似忠,大辨若讷,或好名以自鬻,或立异以自诡,或假高尚之节以要君,或饰矫伪之学以欺世。言若忠鲠,心实回邪,一不察焉,薰莸同器,泾、渭杂流矣。

  言不达变,谋不中机,或巧辨以为能,或诡讦以市直,或设奇险之说以駴众听,或肆妄诞之论以惑士心。所行非所言,所守非所学,一不辨焉,枘凿不侔,矛盾相激矣。”

  意思就是说,史弥远这个人,看起来是奸佞,实际上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只不过他不为他自己辩解。

  而不像有些人,看起来是忠臣,其实才是真正的奸佞。

  他这一番言论,其实就是在拍史弥远的马屁,想要为他洗白,从而为自己牟利。

  而他也确实成功了。

  就在他说了这番话之后的第六天,梁大成就升官了。

  在升官之后,他更是开始残害忠良,甚至上疏说道:“魏了翁已从追窜,人犹以为罪大罚轻,真德秀狂僭悖缪,不减了翁,相羊家食,宜削秩贬窜,一等施行。”

  果然,过了两个月之后,真德秀就被史弥远下令,直接乱棍打死。

  甚至当时的赵昀还说:“仲尼不为已甚。”

  好么,连孔圣人都比不上梁大成了,听来就可笑。

  不过当时的赵昀说出这句话,到底不是真心的,不然也不会在史弥远死后,根本不听梁大成的辩解,就直接给贬了。

  当然,在赵匡胤看来,这种手段还是轻了。

  毕竟梁大成残害的人就不知道有多少了,结果到了他这里,反倒从轻发落了。

  不过赵匡胤还是对萧然说道:“你继续说另外两个人吧。”

  说完之后,赵匡胤又看向了赵昀,说道:“等说完之后,你给我说说你的想法。”

  赵昀点头应是,萧然这才接着说其余两人。

  李知孝,唐睿宗李旦之后,参知政事李光之孙。

  “三凶”之一。

  里知孝在位期间,屡次诋毁他人,投机钻营于仕途,对于皇帝、大小臣僚心怀欺诈,迷惑祸害国家,排斥各种贤能的人才,侵夺聚敛,不知守纪。

  最后因为贬逐而死,时人称快。

  宝庆元年八月,李知孝上疏说:“士大夫努力追求好的名声,为国效劳有作为的少,而附和偏激的意思多,扶持国家的意念微弱,而诋毁挑拨的意念却很强。

  既担心皇上不能选用他,又忧虑朝廷不能容纳他,故居朝廷多为激怒之辞,退下则等待斥逐的命令。

  开始的时候慷慨而激烈,最终的结果则恳切地请求离职而去,打算以此建树奇节而求令名,这就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他还暗地里诋毁真德秀等人。

  又奏请降洪咨夔三级,罢免放逐,将胡梦昱追毁、除名、勒令停职,羁押管制于象州。

  李知孝还告诉魏了翁说:“这些话是论奏洪咨夔等人的,是相府交的全文。”

  其欺诈的状况如此。

  宝庆元年九月,李知孝又说:“近年以来,许多老臣已经衰老,后学诸生晚出,不见教前辈,没有听说义理,不讲习纲常。

  识见卑下浅陋,议论偏颇,一个个相互唱和,蛊惑人心,这种风气泛滥,为害的确很深。

  请求诏下我的奏章,整肃朝廷内外,各方一定平息,以杜绝混乱萌生。”

  又拜为右正言。

  又说:“真德秀对皇上的话断章取义,错误地誊抄,屡次给人看,导信邪说,如簧鼓舌,同流合污,如或再有类似狂妄的言论,应当追查、处罚,予以放逐,以正典刑。”

  疏文上奏后,朝廷发榜文布告天下。

  他又说:“急速地召录的人,大多迟到晚回,很久不来,以要挟君王表现自己高风亮节,以忽视君帝为通常做法。

  可行动的而坚持不行动,没有病的称有病,比比皆是,相互煽动,蔚成风气,想求难进易退之名,特别失掉了尊君亲上的道义。

  希望将急速召用的人才按他们的路途远近计算时间,规定到来的时间,使他们到朝。

  其中衰老有病的人,尽早改变任命。”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318章请教萧然,寻找人才!

  当时,朝廷召用傅伯成、杨简、刘宰等都没有到,故李知孝上疏诋毁他们。

  又奏张忠恕之过,革除职务,削减俸禄,免除郡事。

  而史书上也证实了他奸佞的名头。

  《宋史》:知孝起自名家,苟于仕进,领袖庶顽,怀谖迷国,排斥诸贤殆尽.

  时乘小舆,谒醉从官之家,侵欲敛积,不知纪极。

  世指知孝及梁成大、莫泽为三凶。

  卒以贬死,天下快之。

  论曰:李知孝甘为史弥远鹰犬,遗臭万年者也。

  至于莫泽,史书没有单独留下他的个人资料,大多史料皆与李知孝、梁成大并提。

  说到这,萧然说道:“这几人不说诛九族,但是也不能留着了,有这种人在,朝堂上不会安稳的。”

  赵昀自然是点头同意的,毕竟在他亲政之后,他也是第一时间就将这几人给罢官了。

  可见赵昀也知道他们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过赵昀又问道:“国师大人,那我朝堂上,可还有可用之人?”

  萧然点头,“那自然是有的,虽说有很多都被史弥远等人害了,但是好在现在还来得及。”

  赵昀有些羞愧。

  如果不是因为他无能,让史弥远把持朝政,也不会发生这些事情了。

  “请国师大人赐教。”

  萧然说道:“比如被他们污蔑从而导致被贬的的魏了翁。”

  魏了翁于庆元五年中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

  宝庆元年,遭到诬陷,被黜至靖州居住。

  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推崇朱熹理学。

  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

  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

  魏了翁其幼时聪颖绝悟,才几岁便跟随兄长一并进入学堂读书,俨然一副成人模样。

  年纪稍长,魏了翁便已能日读千余言,过目不忘,乡里称他为神童。

  十五岁时,魏了翁撰写《韩愈论》,文章抑扬顿挫,颇有作者之风。

  开禧元年,魏了翁召试学士院。

  当时权臣韩侂胄谋划北伐,魏了翁上言。

  以“国家纪纲不立,国是不定,风俗苟偷,边备废弛,财用凋耗,人才衰弱”、“金地广势强,未可卒图,求其在我,未见可以胜人之实”为由,认为当务之急在于“内修”。

首节 上一节 563/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