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46节

  赵匡胤紧盯着邵宏渊,直把邵宏渊盯得冷汗直流,这才说道:“你刚才说,你要证据?”

  邵宏渊快速的抬头看了赵匡胤一眼,就看见了赵匡胤那古井无波的眼神,连忙低下头来。

  “臣,臣不敢!”

  赵匡胤冷哼一声,“你不敢?”

  邵宏渊还想要说些什么,结果就见赵匡胤已经不理自己了。

  难道这是要放过自己了?

  赵匡胤并不知道邵宏渊心中的想法,他是所以现在没有处置邵宏渊,纯粹是因为他要留着杀鸡儆猴。

  赵昚见赵匡胤看向自己,就知道是有话要说。

  于是赵昚便看向了张浚。

  张浚此人也很会看眼色,连忙拉着李显忠告退。

  邵宏渊站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赵昚觉得自己有点子头疼,于是无奈的挥了挥手,“你也退下吧。”

  邵宏渊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冲着几人行了一礼,然后退了下去。

  一时之间,大殿内就只剩下他们几人了,这时,赵昚才说道:“太祖,邵宏渊真的如此不堪吗?”

  赵匡胤没有丝毫犹豫的点头。

  赵昚撇了撇嘴,并不是很想承认自己遇人不淑,但是他却不得不承认。

  “那,李显忠如何?”

  赵匡胤的目光看向了萧然。

  萧然无奈叹气。

  “李显忠胆略过人,武艺超群。”

  绍兴九年,李显宗以兵破西夏铁鹞子军,回归南宋,累授招抚司前军都统制,数次抵御金军入侵。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李显忠临危受命,主持淮西战事,以功升授太尉。

  隆兴元年,与邵宏渊等出师北伐,攻取灵壁、虹二县及宿州等地。

  但因二人失和,最终大败于符离,使北伐失败。

  赵昚连忙说道:“竟然真的是因为邵宏渊的过错,看来此人不能留了。”

  不得不说,对于赵昚的果断,萧然很有好感。

  实在是之前看了太多是非不分的人了,想想都觉得心累。

  现在看见果决的赵昚,萧然都想握着他的手谢谢他。

  “在北伐失败后,李显忠先贬后升,晚年志在退闲,以提举万寿观、奉朝请而终。”

  赵昚突然有些可惜的说道:“若是不成被贬,又是一将才啊!”

  萧然心说可不是么,遇见邵宏渊,和邵宏渊当同事,李显忠可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这人自己没本事不说,还不让别人有本事。

  人家帮了他,他反倒嫉妒人家。

  可真不是个好东西。

  这就是萧然对邵宏渊的评价了。

  赵昚有些尴尬的轻咳一声,终究是他识人不清。

  “这么看来,李显忠确实不错。”赵昚说道。

  萧然点了点头。

  这时,就听见赵匡胤说道:“你,对张说如何看待?”

  赵昚一愣,显然是没反应过来。

  过了一会才说道:“太祖怎么提起张说来了?”

  赵匡胤没有说话,就那么静静的看着赵昚。

  赵昚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然后说道:“张说此人,是吴皇后的妹夫,也算是我的舅舅了...”

  赵匡胤看着赵昚说道:“你重感情,这很好,可是别忘了,你已经是帝王了,不能凡事只看感情。”

  赵昚连忙正色到:“是!”

  赵匡胤这才满意,然后说到:“张说此人,并没有什么才能,如果是因为感情,就随便给他个虚职或者钱财,打发了吧。”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292章宋孝宗的请教,北伐失败的原因!

  赵昚自然不会怀疑自家太祖在诓骗自己,只不过还有些疑惑罢了,于是便看向萧然问道:“此人可是做出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萧然摇了摇头,“若说他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倒也不至于,不过是毫无作为罢了,不如把官职让出来给别人,免得和他共事的人心里不舒服。”

  毕竟在史书上曾有记载。

  张说任命签书枢密院事,时起复刘珙同知枢密院,珙耻与之同命,力辞不拜,命既下,朝论哗然不平,莫敢颂言于朝者。

  而后来更是被弹劾说他贪污,于是官职被一降再降,随后死于淳熙七年。

  赵昚点了点头,表示了然。

  之前也不过是因为这张说是宋高宗的皇后的弟弟,所以才对他信任一些罢了.

  现在既然这人不可用,那不用就是。

  只不过现在赵昚有更重要的问题要问。

  “太祖,太宗,国师大人,不知道朝中现在有何人可用?”

  因为这次北伐失败了,赵昚本想着要不要干脆就去谈判,保持着安定就够了。

  但是现在赵匡胤等人的到来,让他的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萧然想了想说道:“吴挺此人倒是可用。”

  “吴挺?”赵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是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是谁。

  萧然只好说道:“这人是吴璘的儿子。”

  对于吴璘,赵昚还是有印象的。

  吴璘早年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自建炎二年起领兵抗金,以勇略知名。

  绍兴元年至绍兴四年间,与吴玠经营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

  绍兴九年他哥哥吴玠死后,以行营右护军都统制加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成为右护军最高长官。

  绍兴十年再度抵御南侵金军,以功建节,拜镇西节度使。

  在绍兴和议”签订后,置司于兴州,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

  绍兴三十一年,金帝完颜亮分兵四路,大举侵宋。

  吴璘被授为四川宣抚使,带病抗敌,与金国西路元帅徒单克宁长期对峙,彼此互有胜负,至“隆兴和议”签订后,退守四川。

  乾道三年时,吴璘病逝,年六十六。

  听到这话,赵昚连忙问道:“隆兴和议是什么意思?”

  这由不得赵昚多想,毕竟他现在的年号就是“隆兴”。

  萧然看了赵昚一眼,眼神中带着些许同情的说道:“隆兴和议指的就是,你这次北伐失败之后,和金兵签订的条例。”

  赵昚一下子沉默下来,毕竟他之前在想什么,他自己最清楚。

  “那,隆兴和议,可有什么危害朝廷的地方?”

  萧然叹气摇头,“也不能说是危害朝廷吧,只能说是一朝回到解放前。”

  赵昚满脸不解,“这是何意?”

  萧然给他解释道:“隆兴和议规定南宋将收复的地区全部归还金朝,南宋对金的‘岁贡’改称‘岁币’,从银、绢各25万两(匹)减为各20万两(匹)。”

  赵昚满头问号,甚至觉得签订这个协议的自己是不是脑子被气坏了。

  就算他北伐失败,也不会将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方给还回去啊!就因为那5万两银子和绢布?这也太离谱了些。

  但是不管赵昚再怎么不愿意相信那是他自己干出来的事情,现在都由不得他不相信。

  看着赵昚那自我怀疑的样子,赵匡胤不耐烦的打断到:“你不是想要问吴挺是谁吗?”

  赵昚这才回过神来。

  “国师大人,我们还是说一说这个吴挺吧。”

  他的黑历史还是别提了,不然他怕太祖会一脚给自己踹出去。

  萧然也顺着他的话介绍起吴挺。

  吴挺,吴璘第五子,随父从军。

  吴挺幼时十分聪慧,深得吴璘宠爱。

  初识字,便能读《左氏春秋》,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十七,始从军为后部准备将,不久,又迁为中书第一将。

  这年,吴挺到京城呈送文件,宋高宗亲自召见,向他询问西边地势、兵事及战守情况,他对答如流。

  宋高宗十分惊奇,对左右大臣说“这真是将门出虎子啊!”当即下诏提拔吴挺为右武郎、浙西路兵马都监,赐金带。

  赵昚一愣,显然是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自己爹的事情。

  “但,父亲为何不曾向我提起...”

  萧然默然。

  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再说当时的吴挺虽然受到了赏识,但是毕竟他爹还在呢,身为儿子,总是要被忽略一些的。

  更何况,赵昚是把高宗当成亲爹来对待,事无巨细的过问。

  但是高宗哪里来的那么多精力,明摆着就是退位之后不想管事。

首节 上一节 546/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