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3节
“这些事情其他人不清楚,我得处理了,才能安心去治病。”
“好在遇到萧然这个小兔崽子,要不然之前犯下的错都没办法弥补。”好在这一次可以弥补一些。
“爹,你说这个就见外了。”
“不说,这是之前给你准备的礼物,你看看喜不喜欢。”朱棣把箱子放在朱高炽面前桌子上。
“这是什么礼物,还这么大个盒子?”
朱高炽还有点期待。
“打开看看!”朱棣指了指盒子。
之前朱元璋说了半天,朱棣也没有给朱元璋看。
朱高炽小心翼翼打开盒子。
里面东西不少,但是朱高炽都不认识。
朱高炽拿起一个玉米棒子,嗅了嗅,“爹,这是什么?怎么从来没见过?”
“这个叫玉米,是一种高产粮食,萧然说可以做主粮,大面积种植。”
“高产?”朱高炽一下子就来兴趣了,“差不多亩产多少?”
“一般是1500斤左右吧!萧然说了,再差劲也有1000斤,好的2000斤也是有可能的。”
相比起大明平均300斤亩产,哪怕是1000也很了不起了。
朱高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捧着玉米,“这也太多了吧!”
朱高炽想的就是让大明百姓吃饱饭,要是粮食产量提高三倍,那距离这个目标就进了一大步。
朱棣摇摇头,“这不算什么。”
朱棣拿起一个土豆,“这个叫土豆,老头子我觉得挺好吃的,这个才厉害,老大你猜猜!”
朱高炽接过土豆,“比玉米厉害,难不成亩产超过2000斤了?”
“亩产3500斤!”朱棣笑着说道。
“哎哟!”朱高炽难以置信,“这...这怎么可能...3500,这得养活多少百姓。”
“是,以后要是这些在大明推广下去,就不会有人饿肚子了。”
“爹你所言甚是。”
“这个叫红薯,萧然说亩产可达到6000斤,要是在萧然那个世界甚至可以过万。”
朱高炽激动的手都在颤抖。
三观都要崩塌了。
这个产量着实吓朱高炽一跳。
“这个叫辣椒,萧然说是调味品,冬天冷的时候可以御寒,产量也不错...”
朱棣一一给朱高炽介绍。
看着桌子上的农作物,朱高炽激动不已。
“这些都是无价之宝,这些东西推广下去,大明国力就快速增长了。”
“我就知道你喜欢这个,其他的你也不需要什么。”
“爹,这是无价之宝啊!”朱高炽越想越兴奋。
高兴的就像是一个二百斤的胖子。
“好了,也不早了,早点休息,明天去治病。”朱棣拍了拍朱高炽肩膀。
“是,爹,我这就回去休息。”
朱棣满意点点头,转身离开。
朱高炽一只手拿着土豆,一只手拿着红薯,笑的合不拢嘴。
朱高炽很清楚,这些东西可以解决大明粮食问题。
以后什么饥荒也不用担心了。
这些东西产量实在太吓人了。
朱高炽放下土豆,拿起玉米仔细端详。
爱不释手,就像是发现什么绝世珍宝。
之前还有点困,现在朱高炽是激动的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整个人都处在亢奋状态。
朱棣准备的不仅仅是种子,还有种植时间,种植方法。
这些种子肯定是不够的,以后萧然可以帮忙多弄点过来。
....
朱棣心情不错,回到萧然和朱元璋所在的宫殿。
“老四,你去干什么了?”朱元璋放下永乐大典。
“把之前准备的礼物给老大。”朱棣在萧然旁边坐下。
“大姨父,你准备在洪熙一朝待多久?”萧然问道。
“等高炽治病回来,我们就离开吧!”朱元璋说道:“高炽在,洪熙一朝没有什么大问题,比咱洪武一朝还要好,三杨,于谦这些大才羡慕死咱。”
“这一朝,等带太子爷去治病回来,确实可以离开了。”萧然点点头。
朱元璋对朱高炽太满意了。
永乐盛世有一半功劳是朱高炽的,仁宣之治也有一半是朱高炽的。
换句话说,大明王朝两个盛世,都有朱高炽一半的功劳。
这样的子孙,朱元璋很难不喜欢啊!
朱高炽身体肯定可以缓解,但是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
朱高炽还能活多久也不知道。
“小兔崽子,你想想,有没有什么需要交代,需要改正的。”朱棣提醒萧然。
萧然想了想,“还真有一个。”
“快说!”朱棣和朱元璋都很迫切。
“告诉太孙,不能废后。”萧然想到孙皇后那个妖后。
“这个很重要吗?”朱元璋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
“贤妻旺三代,恶妻毁一生。”萧然说道:“大姨贤良淑德,施恩于天下,影响了之后徐皇后,张皇后,都是贤后。”
朱元璋和朱棣点点头。
马皇后徐皇后徐妙云,还有张皇后朱棣都很了解。
“老爷子,你给太孙挑选的胡氏就是一个贤良淑德的人,但是被太孙废了,立了孙氏做皇后,这个孙氏是妖后。”萧然解释。
“妖后?”朱棣不明白朱瞻基不是昏庸的人,应该不至于被女人拿捏。
“孙氏成为皇后,生的儿子就是嫡长子了,这个嫡长子叫朱祁镇!”
听到朱祁镇,朱棣血压一下子飙升。
“老头子这就让人去砍孙氏。”朱棣小暴脾气一下子上来了。
朱瞻基的姥姥彭城伯夫人看见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女儿孙氏生得很漂亮,很可爱,非常喜欢,于是便推荐孙氏入宫。
张皇后觉得这孙氏确实不错,不但漂亮,而且品德兼优,于是将其带入太子府。
孙氏入宫后,张皇后亲自对其调教,学习宫中礼仪。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
第6章于谦拒绝朱元璋挖墙脚,捐永乐大典!
由于孙氏既有颜值,懂礼仪知进退,又是同乡,所以就更是受朱瞻基一家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孙氏和朱瞻基年龄相仿,从小就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众人觉得孙氏成为皇太孙妃仿佛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朱棣为了避免外戚专权,不想张皇后一家做大,所以在为自己的皇太孙朱瞻基选妃的时候,给朱瞻基选了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胡氏为皇太孙妃,而孙氏屈居为嫔。
不过这却并没有影响到朱瞻基和孙氏之间的感情,毕竟两人也算是从小青梅竹马。
这一段感情并非是家长包办婚姻的胡氏可比,这也导致了胡氏悲剧的发生。
胡氏经常苦口婆心地规劝朱瞻基身为一国之君,别天天惦记着玩,要勤于朝政,这天天在耳边嚷嚷让朱瞻基非常不爽,所以朱瞻基也就不怎么待见这位正宫皇后。
而孙氏却截然相反,她在朱瞻基面前,完全是一副弱女子的形象,展现出无比的妖媚之态,她的妖后之名也是由此而来。
所以朱瞻基更愿意待在孙氏的温柔乡中,一来二去,孙氏就有了朱瞻基的第一个儿子朱祁镇.
反观胡氏,一直没有给朱瞻基上下皇子。
正所谓母凭子贵,在孙氏的多次诱导下,朱瞻基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废掉了胡皇后,改立孙氏当皇后。
孙氏终于打到了对手,如愿以偿地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对于无故废除胡皇后这件事情上朱瞻基确实做得不厚道,但谁让他是皇帝呢!
所以连史官在明朝的史书上都写到胡后无故被废,天下闻而怜之。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妖后非常担心她儿子朱祁镇的安危。
她曾多次派人给瓦剌送去金银财宝,希望瓦剌能够放了朱祁镇,但是瓦剌手上有这棵摇钱树又怎会轻易放手。
在于谦的极力劝说下,妖后这才放弃幻想,同意让朱祁镇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祁钰当皇上,着手抗击瓦剌。
整个京城保卫战于谦和景泰帝朱祁钰才是真正的功臣,妖后只是无奈之下点了头。
趁着明代宗朱祁镇病重,石亨、徐有贞等人密谋发动夺门政变,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在政变之前,他们先将消息告诉了孙太后,得到了默许。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