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502节

  将他们在阻挡在翁城不让进来!”

  “不是吧!我听说是左将军拒绝接圣旨。在翁城中的是锦衣卫和禁军。”

  “拒绝接圣旨?那不就和当年的岳王爷一样了,宋高宗十二道金牌才把他召回京城。”

  “呸!你小子说点吉利的行不行,磁州百姓的命可都是左将军从流贼手里救下的。咱可不想左将军跟岳王爷似的不得善终。”

  同样的,这个消息也传到了磁州城守军和武平卫将士的耳中。

  与寻常百姓看热闹的态度不同,武平卫和磁州城的守军则知道事情的原委。

  当他们得知自己将军为了犒劳将士,竟然让传旨的钦差靠边站时。

  一个个无比自豪的挺起胸膛,觉得这是莫大荣耀。

  就在街市之上将翁城奇事传的沸沸扬扬之时,一身白衣的左良玉在队伍的护送下策马而过。立刻引得街市上一阵骚动。不多时,左良玉便到了翁城。

  此时已近正午,翁城大开的城门像是一张张开的大嘴,嘲笑着翁城中傻傻等待的众人。

  传旨太监正在后悔,刚才应该直接去校场宣旨的。

  如今在这里等也不是,走也不是的。

  同样想法的还有史可法、马腾跃,原本想拿一拿当官的架子,谁曾想碰到了宣旨的钦差。

  更没想到的事左良玉竟然胆大到让传旨钦差也等着的地步。

  这下他们两人也只好陪着钦差一直等下去了。

  翁城内的气氛压抑而沉默,突然自城内呼啸而至了一支上百人的骑兵队伍。

  冲在最前面一身白衣的左良玉显得很是惹人注目。

  黄轩见状长舒了口气说道:

  “左将军来了!”

  早已经被晒的有些打蔫的众人,闻讯立刻抖擞了下精神。

  知道左良玉来了,传旨的太监表情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刚刚还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苦瓜脸,如今却早已经是满面堆笑了。

  眼看左良玉下马站定,那太监不失时机的开始传旨。

  伴随着“左良玉接旨”的尖细喊声,翁城之内的众人再度跪倒了一片。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武平卫指挥使左良玉忠勇可嘉,战功卓著。”

  “此番大败流贼,击退东虏更是立下不世之功,朕心甚悦。”

  “特册封左良玉为武平伯、授定国将军一职,世袭罔替。”

  “即日起担任凤阳总督领兵部侍郎衔,节制江北、河南诸军事。”

  “即刻押解东虏俘虏进京面圣。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除了左良玉之外,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封侯拜将,这可是极大的殊荣。

  总督河南江北诸军事,这意味着左良玉至少在这两地有了乾纲独断的绝对权力。

  一名小小的卫所指挥使,一跃成为了掌握上百万人命运的当朝正二品封疆大吏,这如何不让人感觉震惊。

  然而圣旨中的主角左良玉却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封圣旨对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升官做了总督,而总督是个很有权势的职务罢了。

  自己接触了太祖和太宗两位先皇,算是见过大人物了,对于现在的这个场面,一点也不稀奇。

  太监宣旨结束后立刻满脸堆笑的搀扶起尚未起身的左良玉。

  “咱家给魏总督道喜了!大人您如今位极人臣,有机会可一定要让咱家沾沾您的光啊!。”

  如果换作寻常的那些士大夫们,对于太监这种讨赏的行为往往是简单意思一下就行了。

  在明代,正统出身的读书人对于宦官这项职业是很不屑的。

  左良玉则不同,他的处世哲学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冤家少堵墙”不到万不得已,一般是不会轻易得罪人的。

  而且后世的左良玉也看过不少关于明朝宦官权力的分析文章,他深知这群阉人们在大明朝堂之上的能量是不可估量。

  于是左良玉很是热情的答道:

  “公公这话就见外了不是,沾沾光哪里够啊!”

  “只要有我左良玉一口饭吃,一定是不会饿到公公你的。”

  说话间左良玉从怀中随手抽出了一张二百两的银票塞到了那名太监的手里。

  而后转身对着黄轩吩咐道:

  “黄公子,速速安排人带着公公和众位京城来的弟兄好生休息。”

  “所有开销全部算在咱们的账上!”

  黄轩还沉浸在刚刚圣旨带来的巨大震撼之中。

  听了左良玉的话他赶忙答应了两声便下去安排了。

  跟随钦差太监而来的锦衣卫和禁军一听左良玉这话,立刻一个个喜上眉梢。

  遇到如此出手大方的主,他们都暗自庆幸自己这趟公差算是出对了。

  同时左良玉的举动也令传旨太监大为感动,尽管宦官手握重权,但一直不为朝中的那些士大夫们所尊重。

  自从魏忠贤胡作非为之后,宦官们更是饱受满朝文武的非议。

  那些之前依附魏忠贤的猴孙们也一个个道貌岸然的大骂阉党误国。

  东林党人更是欲将天下所有的太监斩尽杀绝而后快。

  如今左良玉身为凤阳总督,坐镇一方的封疆大吏,竟然以如此真诚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

  使得这名传旨太监刚刚所有的不快全都一扫而光了。

  “魏总督的话咱家记下了,记在心里了。咱家名叫方正化,为司礼太监。”

  “大人若是有用得到咱家的地方尽管吩咐便是。”

  “好!左良玉记下了,公公先去休息吧。”

  送走了钦差,接下来便是久候的擢右佥都御史史可法与新到任的磁州知府马腾跃了。

  朱元璋冷眼看着所发生的一切,心中都是怒火丛生。

  连一个小小的太监都要花钱来行贿,可知此时的官场有多腐败,回去之后,不好好整治,这江山真的是完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241章崇祯皇帝暴怒,诛十族!

  当下也不和左良玉一起接待那些官员,自己便和朱棣还有萧然一起直奔京城。

  而京城这边的崇祯,刚安排小太监处理完犒劳三军,升官加爵的事,怕两位老祖宗要来找自己的麻烦。

  又马不停蹄的审阅奏章,当他看到一封奏折上,写到三边总督杨鹤居然养寇自重,不由得目露凶光,准备大开杀戒。

  现在有了先皇帮自己保住边疆,自己再不趁机收拾那些乱党奸臣,真是枉为君王了。

  “此外,让内阁立即传旨,让杨鹤立即回京述职!”

  对着手下的伺候着自己的太监杀气腾腾的说道.

  三天之后。

  杨鹤抵达京师,就被崇祯下旨,等待召见,在他召见之前,不得离府邸半步!

  这让整个朝堂震动!

  崇祯虽说是让杨鹤等待召见,但实际上是幽禁!

  杨鹤可不是一般人,三边总督,真正的封疆大吏!

  这让不少朝臣人心惶惶,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随后杨鹤之子杨嗣昌也被召回京师述职,杨嗣昌刚刚回到京师,就被请回杨府。

  此时,宫里的太监刚刚传旨回去。

  杨鹤父子就回到府中,走向内院。

  路上,父子两人神色淡然,十分的默契一句话也没有多说。

  等进入书房之后,杨嗣昌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连忙询问道:

  “父亲,是不是陕西那边的事情被陛下知晓了!”

  杨鹤微微摇头,道:“绝对不可能,那事我做的极为隐秘,也从来没有出面过,陛下根本不可能知晓的。”

  杨嗣昌愣了一下,他还是不解,如果不是那件事情,那崇祯怎么会同时将他们两个召回?

  而在回京的路上,杨嗣昌也通过杨家的关系,运作一番。

  别说是他们,就连朝堂上的大臣们,都不清楚崇祯为什么忽然召见他们。

  而且最为诡异的是,崇祯似乎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情。

  杨嗣昌原本以为就是回京述职,没有什么大事。

  谁知道,刚回京就被幽禁在府中!

  这让杨嗣昌心里顿时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吾儿不必忧心,陛下若是知道,他早就知道了?”

  杨鹤神闲气定的坐在椅子上,十分自信,道:

  “况且,如今大明陕西,山西,河南各地,这样的事情又不少。”

  “倘若陛下知晓,岂不是早就发作了?”

  杨鹤对于这一点,很是自信。

  自从崇祯清除魏忠贤之后,满朝文武大臣们,又疯狂的打压锦衣卫。

首节 上一节 502/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