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93节
图赖左脚挑起地上的长刀,挥舞两下还算趁手。
于是大喝一声高举大刀向前冲去,迅猛一刀劈在一个明军肩膀上,将其整个肩膀都砍了下来。
爬上河堤的几个巴牙喇兵在图赖的率领下奋勇向前。
越来越扩大河堤上的阵地,接应更多的巴牙喇兵爬上河堤,越发的扩大阵地。
逐渐,明军越杀越是胆寒,越杀越是后退,随着更多地巴牙喇兵爬上河堤。
剩下的明军发一声喊,立即向后逃去。
清军大是得意,这才是明军该有的样子嘛。
刚让河堤下的牵马兵将马匹牵上来。
准备继续向西寻找大将军,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图赖向右一看,就见数百骑兵从河岔竹林中疾驰出来。
直往此处冲来,打头的俱是身穿铁甲手持长枪的精锐,于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列阵!”
图赖高喊道,事实上也不用他喊,身经百战的巴牙喇自发的捡起长枪和大刀等长兵器。
试图组成一个个的阵列,弓箭在手的则引弓射击。
但是一切太晚了,距离实在是太近。
明军骑兵就是等待着步兵溃败之后才突然冲杀出来,几乎是一息之间就已冲进东虏人群中。
刚刚与明军步兵混战,尚未结阵的东虏步兵就被高速冲来的骑兵凿过。
三百多斤的战马载着一百多斤的骑兵,高速冲击下冲击力是何等的惊人。
又是在这不宽的河堤上。
顿时,巴牙喇兵人仰马翻,一个个被撞的飞起。
即使部分巴牙喇以步对骑,凭借蛮勇击杀了十数名明军骑兵,也已经无碍大局。
数十名巴牙喇兵被撞死、杀死,就连图赖也被一杆长枪洞穿了胸膛。
明军骑兵冲阵而过之后,勒马转身再次结阵。
河堤旁的明军步兵也结阵进逼而来,试图也骑兵夹击。
残存的近百名巴牙喇自知不敌,在几个残存军官的率领下,连滚带爬的下了河堤。
躲开明军骑兵的锋芒,就连河堤上战友的尸体也来不及抢回。
这些巴牙喇兵通过冰面返回漳河水右岸。
虽然又遭受了一波火铳和弓箭的打击,扔下了几具尸体。
但好歹平安的返回右岸。
只能睚眦欲裂的看着左岸的明军给受伤的战友补一刀。
割下战友的首级,剥下战友的衣甲,发出胜利的欢呼雀跃。
这些巴牙喇兵没想到刚刚到对岸,就遭到了明军精锐步骑联合的攻击。
没想到如此长的漳河水如此宽的战线,明军仍然能够保持如此强度的防御。
如今之际只能回去向副帅杜度汇报,同时接受惩罚。
在高台上的李信确是看的清清楚楚。
不论是漳河左岸还是漳河右岸,明军的防线都不是太长。
并没有覆盖太宽。
在漳河左岸,除了中间区域由黄得功营扎下营盘防守之外。
在北侧的刘国能营和南侧的卢光祖营,则是以骡马和大车装载部队。
随着东虏右岸的移动而移动,一俟看到东虏在哪里过河,就在哪里就地布防。
先以步兵居高临下投射火力,再以骑兵往来冲撞碾压。
朱棣称之为机动防御策略。
在漳河水右岸以固定防御为主,骑兵机动反击为辅;在漳河水左岸以机动防御为主。
李信学到了,也想明白了为何漳河水上冻了,都能直接趟过去了,却还能作为防御依托构筑防线。
漳河两岸的明军仍然在继续构筑防线,忙着立栅设障,挖掘壕沟。
从平乡等城转运火药、炮弹等物资。
右岸的明军依托战车首尾相连,架设佛郎机、虎蹲炮等轻型火炮,集中火铳、弓箭组成远程火力。
李信可以看到,右岸的明军防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个扁平的椭圆形防线。
每个部都构筑一个椭圆形防线。
前则防御东虏正面进攻,后则面向漳河水防止东虏从背后进攻。
左右两翼则与友军环形防线隔开,避免一点被攻破,整条防线都跟着崩溃。
难怪防线不能延伸太长呢!
李信暗自想道,同时也很快领悟了总理如此排兵布阵的绝妙之处。
随着绕行的巴牙喇骑兵无功而返,刚刚抵达河岸的杜度大惊。
没想到这股明军战力如此之强。
先期抵达的河岸指挥的正黄旗固山额真谭泰已经初步打探清楚了当面之明军的来历。
“贝勒爷,奴才已经打探清楚了,这股明军应该是原来情报里驻防在开封的中原剿匪军,由五省剿贼朱棣指挥。”
说着,谭泰指着漳河水对岸山岗上的大纛旗。
“又是这个朱棣!”
杜度愤愤然一挥鞭,继而又问道:
“朱棣麾下何时有这么多的兵马?”
仅仅漳河东岸,两面尤字军旗下就有两万之众,漳河西岸也有一两万之众。
围攻岳托的明军也至少有两三万。
这样一来合计起来至少约莫有六七万兵马,还有数量众多的马军。
没听说大明什么时候新训练出这么庞大一支兵马啊?
而且怎么就瞒天过海的潜到大将军周围呢?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杜度百思不得其解。
“咱们当面之地,是曾经在辽东交过手的尤氏兄弟。”
“看其麾下各营旗号,都是陕北的官兵,贝勒爷,当下来看,要么强打过去,要么大部队绕过去,没有别的办法。”
杜度仔细的看了看当面明军的布防,又沉声问道:
“固山额真以为这仗该怎么打?”
谭泰是开国元勋、武勋王扬古利的从弟。
本身也屡立战功,智勇兼备,是黄台吉的心腹爱将,并不能以寻常将领看待。
沉思片刻,谭泰说道:
“依奴才之见,还是应当正面强打过去为好,正面的明军看起来并没有设置永备工事。”
“随时能够机动,绕过去恐怕明军也会跟着移动阻挡。”
“何况,大将军那边有近万满蒙将士,明军一时半会儿应该攻不下,明狗没有那么好的牙口。”
杜度点点头,说道:“固山额真所言甚合我意,就这么办。”
说着,杜度朝后下令道:
“此战明军背河列阵,非得以步军强突不能取胜,因此,何成功、曾川空,尔二人率汉军火器兵打头阵。”
“喳!”
何成功是孔有德麾下悍将。
曾川空是耿仲明麾下,两人跟孔耿一样,都曾经是辽东汉人。
家族被东虏杀的干干净净,被迫逃到皮岛投靠毛文龙。
希望能够在毛总兵麾下报仇雪恨。
可是世道就是这样的诡异而无情,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
袁崇焕又被崇祯皇帝杀了,东江镇陷入内讧。
天天你杀我我杀你。
随即他们跟着孔耿前往登州投靠登莱巡抚孙元化,可是崇祯四年,孔耿叛乱。
生存、富贵往往比报仇来的重要。
他们跟着孔耿最后渡海投靠了他们的仇人东虏,成为其进攻大明的马前卒。
不过说实话,上至孔有德、耿精忠。
下至一个普通官兵,都觉得投靠东虏是正确的决定。
在大明时,他们是卑贱的官兵。
普通官兵欠饷、被贪墨军饷就不说了。
即使是孔有德、耿精忠这样的高级军官,在文官面前也是像狗一样。
一个小小的兵备道、甚至是县令都能对孔耿吆三喝四指手画脚。
而投靠大清之后呢?
崇祯六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率四千将士渡海投奔后金。
大汗黄台吉亲自出城十里相迎,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