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63节
这里的战略意义实在太大了。
司马懿曾经向曹丕评价襄樊的地理价值说,“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
这是因为在地理上,连接华夏南北交通的三条重要通道中,襄樊是位居中间那条通道的枢纽。
因此,曹魏才会将长安、襄樊、合肥定为防御的战略据点,防御蜀汉和东吴的进攻。
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夺取了荆州的南半部地区,曹操被迫退往北方,在襄樊留下重兵。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想要对曹魏发动北伐,就必须要先夺取襄樊。
尤其是刘备借得南郡后,与襄樊的曹军控制区犬牙交错,更是对襄樊志在必得。
关羽的主要军事基地江陵是孤悬长江以北的重镇,它和襄阳有陆上交通相连。
古人评价说,“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里,势向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不立。”
在实际情况中也是如此,关羽在镇守江陵的时期,多次遭到曹军的进攻。
虽然关羽凭借着卓越的军事能力,打退了曹军的侵袭,但是总的军事形势还是对关羽不利的。
因此,关羽一直把襄樊当作眼中钉肉中刺。
在他得到假节钺的权力后,便抓住战机对襄樊发动了进攻。
如果关羽能够夺取襄樊,他就可以获得五百里的战略纵深。
这样,有了长江和汉水环抱防御,他的处境将得到很大的改善。
尤其此时的上庸已经落在刘封、孟达的手中,关羽夺取襄樊,将会增加汉水这条交通线与蜀中联系。
拥有长江、汉水两条交通线的关羽,就不会害怕曹魏和东吴的侵袭,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
拥有这样一块稳固的军事基地,会为将来的军事行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羽不但可以选择出击的方向,还能够震慑孙权,让他不敢轻举妄动,东吴袭取荆州的那幕悲剧也就可能避免了。
关羽攻打襄樊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选择的战机十分精妙,正中曹操的软肋。
当时曹操和他的军队主力滞留在关中,整个关东都兵力空虚。
关羽出兵襄樊,在兵力、兵种上占据优势。
此时的上庸也落入刘备手中,可以出兵顺汉水而下策应。
由于关羽拥有优势的水军,他可以控制汉水,分割包围襄阳和樊城。
即便是一时拿不下樊城,关羽也可以依靠围困夺取襄阳。
在夺取襄阳后,位于汉水北岸的樊城,就会如同当年的江陵一样,经过长期的对峙,最后被关羽所得。
这样,控制襄樊的关羽,就可以实现他的战役设想。
如果关羽只是为了实现有限的目标,对襄樊进行一次突袭,那么结局不会成为后来的悲剧。
但是水淹七军这场意外的胜利,将关羽推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这场胜利,让曹操的战略形势急剧恶化,襄樊的得失可能会决定曹魏的命运。
在战后,曹操曾经夸奖解围成功的徐晃说,“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曹操将襄樊的重要性与当年乐毅伐齐时的莒、即墨相提并论。
当年齐国只剩下莒、即墨两城,如果这两城丢失,齐国就灭亡了。
曹操认为如果襄樊丢失,曹魏就可能如同当年的齐国一样陷入灭顶之灾。
满宠在劝阻想要撤退的曹仁时,也说出了类似的理由。
他说“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襄樊的得失,关系到曹魏的生死存亡。
曹仁就是认清了这个形势,才咬着牙在樊城死撑。
这是因为襄樊是曹魏防御蜀汉北伐的战略据点,水淹七军的失利,打破了曹魏防线的稳固性。
在二线防线只有徐晃的一万新兵防守,根本不是关羽精锐的对手。
正是由于襄樊的坚守,束缚住了关羽的手脚,将他的主力牵制在了襄樊城下。
如果襄樊失守,关羽的这些精锐就可以腾出来继续北伐。
而在这个时候,整个曹魏的统治区正爆发着反抗曹操的动乱。
如同满宠所说的,从许都以南,大批反对曹操统治的百姓,都在进行着叛乱。
关羽虽然不能派主力北进,他的小部队依然和各地的反曹军联合,在四处制造声势。
在曹操的统治区的腹地也发生了魏讽叛乱,让曹操感到焦头烂额。
如果关羽能够在此时夺取襄樊,他就不但能够实现自己的战役目标,还可能提前推动北伐的进行。
曹操正是畏惧这一点,才决定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
可惜的是,关羽的实力不足,上庸的刘封、孟达又不听从关羽的调遣,使得他顿兵于襄樊城下,不能解脱手脚。
最终,关羽在徐晃和孙权的夹击下失败,一片大好形势也付之东流了。
得到樊城,蜀汉占据主导地位了。
想什么时候打曹魏,想怎么打,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了。
樊城的战略意义太大了。
现在局势上,蜀汉一片大好。
蜀汉的占据主导地位,东吴和曹魏就只能被动防御了。
“父亲,大哥拿下樊城了!”关兴激动指着城墙说道。
“哈哈哈!不错不错!这一战功不可没!”关羽也是肯定了关平的战绩。
关羽心里也松了口气,计划已经成功一大半了。
看到关羽带着关兴来了,关平也很高兴。
至少说明关羽去的很及时,关兴没事。
关平亲自打开城门,迎接关羽入城。
“父亲!”关平连忙行礼。
“不错,很好!”关羽赞许点点头。
关羽带着蜀汉大军进入樊城,不需要在外面安营扎寨了。
而樊城里面为数不多的留守的曹军基本上被关平杀了,曹军基本上没有投降的。
为了解决投降的问题曹魏那边也是煞费苦心。
明文规定如果在战场上战死,死者家属可以领到一份不错的抚恤金,如果是投降不但没有抚恤金,还要被灭满门。
孰轻孰重自然就明白了。
现在关羽占据樊城,蜀汉这边已经可以威胁到许昌了。
如果许昌的曹操得知这个消息一定暴跳如雷,并且会第一时间派人前来夺取。
樊城太重要了,丢了樊城曹魏就危险了。
现在在樊城附近还有徐晃和曹仁的军队残余,虽然遭受损失,但是不算严重。
还是不容小觑的。
关羽之前因为萧然和刘邦的提醒,现在变得小心谨慎多了。
之前萧然特地提到一句话,关羽印象深刻。
可谓是铭记于心:大意失荆州!
关羽知道这是一个典故,还是自己的经历。
所以,关羽为了更好的应对接下来曹操那边的大军反扑,第一时间要先解决曹仁和徐晃残部。
防止徐晃和曹仁来个里应外合。
关羽不可能再让自己后院起火了。
这种事情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了。
现在关羽也很有压力。
凭借现在关羽手里的兵力没办法阻挡曹魏集体的反扑,需要等到蜀汉方面从成都来的支援。
樊城太重要了,曹操不可能轻易放弃,肯定会从其他地方调兵过来,这一点关羽很清楚。
蜀汉那边刘备和诸葛亮也在准备了。
这是之前计划的一部分,诸葛亮和刘备早就开始准备了。
关羽现在拿下襄樊,意味着诸葛亮之前在三顾茅庐时候隆中对里面西线、南线的钳形攻势打法得以实现。
不再是纸上说说,现在已经实现了。
所有人都明白双线出击的意义非常重大。
最重要的是双线出击可以牵制住大量的曹魏主力主力,减轻单线作战的压力。
这就是占据樊城之后的有主动权的好处了。
还有一各方面,双线中只要北伐军有一路成功,即宣告战略成功,那么关中长安,或者是东都洛阳则会令曹魏顾此失彼,很头疼。
占据樊城就看到光复汉室的曙光了,如此可以令北伐的成功率提高一倍以上。
还有一点,有了樊城意味着蜀汉打通了汉水运输通道,实现益州到襄阳的零障碍水运。
水运的时间,和成本都要比陆地运输节省很多。
这就节省大量时间和资源。
诸葛亮和刘备在益州的兵马粮草无需再绕道走更远的长江水道入荆州,无疑大大缩减两地之间的运输成本和时间。
如果蜀汉在粮草兵力有了充足保证下,蜀汉可以迅速集中重兵于江汉平原,对南阳盆地形成压迫合围之势。
哪怕是不打,也能让曹魏那边睡不着,这就是在曹魏头顶悬了一把利剑。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