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42节

  “哦?是什么样的神马呢?老师这么说,朕倒是有些好奇了!”胡亥面露一丝感兴趣之色。

  赵高问:“不知陛下,可否看老臣抓的这匹神马呢?”

  胡亥笑道:“当然,能被老师称为神马的马,那必定是好马。”

  “快快呈上来,让朕看一看。”

  赵高闻言,点了一下头:“既然陛下都开了金口,那老臣要是还藏着捂着,那就是不尊重陛下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202章秦始皇暴怒,赵高权倾朝野!

  话语落地。

  赵高忽然拍了几下手掌,道:“把马拉上来!”

  众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赵高玩什么把戏。

  陛下好不容易上一次朝,拉一匹马上来,那是几个意思?

  没有人知道.

  而坐在主位之上的胡亥,却是对赵高所说的神马,感到了十足的好奇。

  他很想看看,能被称为神马的马匹,到底是什么样的马。

  很快,那大殿之外就传来了一阵马拉车的声音。

  不一会儿,有一个不小的木头围成的笼子,装上了轮子,给推了出来。

  只见,那木笼之中,是一只动物。

  众大臣看着那木笼之中的东西,都感觉到疑惑,不知赵高是何种意思。

  因为那里面的不是一匹,而是一头鹿儿!

  数名壮汉推着那木笼车,将其推到了大殿中央,出现在众人的跟前。

  胡亥望着那个木笼,脸上也是好奇。

  这时,赵高冲那几个推车之人摆了摆手,那几人退下。

  赵高转过身来,冲胡亥行了一礼,道:“陛下,这便是那匹神马了。”

  “诸位同僚也可以看看,这匹神马,此马可是力大无穷,花费了在下不少力气,才将其抓到的,甚是不凡,”

  其实已经不用赵高多说了,那木笼中的东西,已经被人看了个清清楚楚。

  就是一头鹿!

  根本就不是一匹马。

  胡亥也是这般觉得,这匹马有点古怪,他问道:“老师,这是一匹马?”

  赵高道:“正是,难道陛下看不出来吗?”

  胡亥一愣,眨了眨眼睛,又揉了一下眼睛,道:“为何这匹马的样子,如此古怪,像一头鹿呢?”

  赵高笑道:“陛下,可能是你离的太远了,您可以走的近一些,好好看看,这到底是鹿,还是马。”

  胡亥就想走下来。

  这时,一个大臣抱拳道:“回禀陛下,这就是一匹马,不是鹿!”

  这是一位清廉的大臣,他站出来。

  胡亥恍然:“这就对了吗,朕看那匹神马,也是一头鹿的,不是马,老师,你会不会是看错了?”

  赵高装作很惊讶:“这怎么可能?老臣抓的明明是马,并非是鹿。”

  “当地的一些人,都说这是一匹上好的神马,怎么会是一头鹿呢?”

  “大人,你是不是弄错了?”

  说着,赵高看向了那个说话的大臣。

  大臣看了一眼赵高,冷笑了一声道:“赵丞相,是鹿是马,我们眼睛还不瞎,自然是能够分辨的出来,用不着你在这里胡说!”

  胡亥大为好奇,看着两人说话,也没有出声,他还是偏向那是一头鹿的。

  赵高脸色不变,冲胡亥行了一礼道:“陛下,您再好好看看,这个到底是鹿还是马?”

  胡亥有些迟疑:“这……”

  他看着那木笼中的那头兽,像极了鹿,根本就不是马。

  可是老师为何偏要把它说成是马?

  还是说,胡亥自己看错了,没有分辨出来?

  这时,赵高继续道:“陛下,这匹马就是臣和您说的那个好玩之物,非常好玩。”

  胡亥问:“何以见得?”

  赵高笑道:“臣说了,这是一匹神马,它跑的很快,是臣准备送给陛下的一件礼物。”

  方才说话的那名大臣再次发话:“赵丞相,你何必要蒙骗陛下?这明明是一头鹿,你偏要说他是一匹马,居心何在?”

  赵高闻言,脸上笑容顿时消失,看向了那名说话的大臣。

  大臣丝毫不惧,也不退后,就看着赵高,冲陛下行礼道:“陛下,这就是一头鹿,不是什么马!”

  有人说鹿,有人说马!

  胡亥一时也糊涂了,“那这到底是鹿还是马?为何你们所说的东西都不一样?”

  “我看就是马啊,赵丞相怎么会骗人呢?”

  “对!我看这也像一只马,而不是鹿。”

  “放屁,一派胡言,这分明就是一头鹿,你们偏要说他是马,是何居心?”

  “这就是马,是马!”

  “鹿!”

  “……”

  赵高之所以能够指鹿为马,从表面上来看,是因为胡亥太过昏庸,赵高趁机掌握了大权。

  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其实是秦朝制度漏洞的体现。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在制定自身制度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先例可循。

  在秦始皇之前,华夏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皇帝这么大的权力。

  不管是夏商时期的王,还是西周时期的周天子,虽然名义上是天下共主,但实际上的权力,其实都比后来的皇帝要小。

  而皇帝权力几乎无限的这个特点,就成了秦朝制度最大的漏洞。

  在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如果皇帝是一个很英明的人,比如秦始皇,那国家自然可以正常运转。

  但是一旦皇帝稍微放松一点,或者能力差点,这种至高无上的皇权,就很容易被皇帝身边的人窃取。

  这就是秦朝制度最大的漏洞!

  而在秦始皇去世之后,作为皇帝身边最近的人,赵高显然就发现了这个漏洞,然后合理利用了这种规则漏洞,一步步篡取了秦朝的最高权力。

  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赵高的正式官职,叫做中车府令。

  中车府令这个官职,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官职,就是给皇帝管车马的。

  在整个秦始皇时代,赵高在史书上没有任何详细的事迹记载。

  只知道,这期间他因为擅长法律,曾经被秦始皇派去教胡亥法律,成了胡亥的法律老师。

  另外,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赵高曾经犯过法,当时负责管事的蒙恬想要直接处死他,但是秦始皇因为看赵高比较顺眼,所以赦免了他。

  除了这些之外,史书上就再也没有任何关于赵高早年生活的记载了。

  所以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赵高真的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他就只是秦始皇身边的一个服务员领班,或者车队司机队长而已。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偏偏在秦始皇病重之后,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的途中病逝。

  当时赵高作为管理车马的官员,一直贴身侍奉秦始皇。

  而除了赵高之外,还能有资格经常来见秦始皇的人,就只剩下丞相李斯了。

  所以,当秦始皇去世之后,赵高只要联合李斯,就能完全控制住秦始皇的车驾,阻止外人前来探望秦始皇,封住消息。

  同时,两人还能篡改秦始皇的遗诏,选择赐死在北方监军的扶苏,立胡亥做了新的皇帝。

  要知道,圣旨一般都是至高无上的。

  皇帝下发了圣旨之后,所有人都要执行。

  在史上,像篡改遗诏这种事情,其实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从汉朝开始,圣旨这种东西,就不再是可以随意下发的了。

  一般来说,皇帝下面会有一个专门的秘书处,这个秘书处在不同的朝代,名称不一样。

  在汉朝的时候,就是尚书台之类的东西。

  在这个秘书处里面,会有一群专门的人,审核皇帝圣旨上的命令,有没有错误。

  如果有错,他们可以把圣旨退回去,指出皇帝的错误。

  当然,最后改不改,那就是皇帝自己的事情了。

  而到了隋唐时期之后,这个工作更是被细化了,直接被分成了起草、审议、执行三个部分。

  在那之后,皇帝想要下发一个圣旨,理论上来说,得先和大臣们说一下自己的意思,让大臣们帮自己起草文件。

  然后,再把文件送到下一个部门,专门完成审核工作。如果审核无误,才会真正发下去,交给六部执行。

  唐朝初期大名鼎鼎的魏征,他就是负责搞审核圣旨的那个工作。

  所以如果李世民想下圣旨,圣旨上有什么命令,魏征觉得有毛病,他完全有权力把这份圣旨退给皇帝,然后高喊一句‘我不同意’。

  当然,皇帝也有权力,换上一个听自己话的人,来负责审核工作。

  要是那样的话,皇帝自然是什么命令都能发下去了。

首节 上一节 442/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