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24节

  “你这个混账东西卖主求荣!”

  “要不是你,或许后面的事情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更愿意是其他汉人掌权。

  就不会出现满清提防汉人的情况了。

  其他人看吴三桂的眼神也不善。

  “这是大势所趋,吴三桂怎么做区别不大。”皇太极开口说道:“我大清是天命所归,这是必然的。”

  “这个混账东西也不是什么好鸟!”李世民也看不起这样的人。

  “各位皇帝陛下,臣也是无奈啊!”吴三桂磕头求饶。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你自立为王咱都不会说你啥,你这个没用东西,居然归降了!”

  就这一点,几个皇帝就看不起吴三桂了。

  “臣也是无奈之举啊!”吴三桂现在说什么都觉得苍白无力。

  “咱让你死的明白!”朱元璋看向萧然,“国师!”

  萧然翻阅史书:

  “吴三桂是明锦州总兵吴襄之子,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外甥。”

  “崇祯八年,吴三桂在关宁总监高起潜的推荐下,调任管辽东骑兵前锋右营游击事,其后擢为前锋右营参将。”

  “崇祯十一年,任前锋右营副将,相当于副总兵。”

  “崇祯十七年,面临覆亡命运的明朝便把赌注押在了关外拥有重兵的吴三桂身上。”

  “不少朝臣如王永吉、吴麟征等先后上疏,要求撤宁远之师以入卫京城。”

  “大顺军直指京师,崇祯诏征天下兵勤王,三月五日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吴三桂火速领兵入卫北京。”

  “三月十九日吴三桂率军到达山海关,继而率兵西进京畿。二十二日吴三桂兵至玉田一带,这时突获京师陷落崇祯自缢的消息。”

  “明朝的灭亡使吴三桂失去倚靠,为了寻找新主,此后一个多月,吴三桂在各种政治势力间进行投机活动。”

  听到这里吴三桂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大顺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再三犹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头。

  后来听说其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下掳去而作罢。

  两面受敌的吴三桂,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

  陈圆圆和吴家亲人都成了李自成的人质。

  为保全家人性命,吴答应与李自成议和,为防李自成有诈,又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

  多尔衮利用吴三桂所处的危急局面,逼迫吴三桂放弃联清击李的政策而彻底投降清朝。

  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多尔衮将计就计,趁吴三桂与李自成谈判之机,突然向李自成发动攻击。

  在一片石战役中吴三桂联合清军击溃李自成。

  清兵入关后,攻入北京,多尔衮把年幼的顺治帝以及朝廷由东北的盛京迁都至北京,清定都北京后,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

  听到这里刘邦李世民等人都不由得皱起眉头。

  “有一说一,这个李自成难成大器,也不是东西。”刘邦打心底看不起李自成。

  “鼠目寸光的玩意!”朱元璋摇摇头,“他本来有机会君临天下的。”

  朱元璋和刘邦也是底层出来的,李自成也是。

  李自成打到京城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李自成入住紫禁城之后,封宫女窦美仪为妃。

  大顺军入北京之初,兵不满二万,李自成下令:

  “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

  但从二十七日起,农民军开始拷掠明官,四处抄家,开始乱起来了。

  李自成手下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吴三桂降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两军联手击溃李自成,主将刘宗敏受伤,急令撤退。

  李自成逃到京城,仅三万余人,但是李自成在北京称帝,怒杀吴三桂家大小34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两路撤退。

  临行前,火烧紫禁城和北平的部分建筑,七月渡黄河败归西安,不久,弃西安,经蓝田,商州,走武关。

  由于南明弘光帝朝廷的建立和大顺军的节节败退,很多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南明或清朝,李自成于是疑心日盛,终于妄杀李岩等人,致使人心离散。

  “混账东西!”嬴政忍不住骂起来,“烂泥扶不上墙!”

  “没出息!”汉武帝也是打心底看不起李自成。

  目光短浅,能力也不行。

  同样是底层出生,比起刘邦朱元璋来差太多了。

  李自成身边的人也没办法和刘邦朱元璋的团队比。

  “李自成这种人能成功就不正常了!”赵匡胤也看不上李自成行事风格。

  “大明灭亡之后,没有站出来一个靠谱的人,要不然爱新觉罗家没机会的。”萧然说道。

  “这一点倒是。”皇太极很赞同说道:“我大清能入主中原我们也没想到。”

  满清的人口太少了,相比起中原人口基数,爱新觉罗家不够看。

  “这可能就是天命所归,中原地区气数已尽。”努尔哈赤也有点得意。

  “不得不承认,多尔衮军事方面确实强!”皇太极也是服气的。

  满清能进中原,多尔衮功不可没。

  也是汉人这边不争气,不用出个李世民朱元璋这样的人物,来个王世充窦建德陈友谅就可以了。

  南明别乱,满清根本没机会。

  可笑的是多尔衮打着为明崇祯帝复仇的旗帜,率领满清八旗军入关,击败了李自成,进占北京。

  顺治帝福临迁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是全华夏的君主。

  东北无法独立于华夏之外而存在,羁縻政权对比郡县政权更有优势,天命所归。

  辽东,在汉朝时便已经设立了郡县。

  辽东以北的整个东北地区,在唐朝时曾短暂地纳入中央政权直接管辖,而大部分时间是进行羁縻统治。

  这种羁縻统治,历经唐辽金元明五朝。

  满清能够在明朝覆灭,而新朝还未整合的情况下反叛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但是,一旦中原政权完成整合,东北地方政权便没有独立的根基。

  因为燕蓟地区北平文明中心掐死了东北的对外交通。

  满清不入主中原,等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回过神来,完成了内部的整合。

  一定会像明朝一样,接着打满清。

  这样子的话,满清是扛不住的,就算能抗得了一时,也抗不了一世。

  隋唐两朝,瞪红了眼就是要干掉高句丽。

  明朝以及大顺军也是如此。

  明朝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农业赋税沉重,商税收不上来,这种情况下,明朝还是要卯足了劲要干掉满清。

  不入主中原,等待满清的就是高句丽的命运。

  羁縻政权对比郡县政权更有优势,更受老百姓欢迎。

  羁縻政权更有优势,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满清入主中原,是在中原地主、百姓、士大夫阶层、明朝遗留的残兵败将等各方势力的拥护下入主中原的。

  满清不是硬闯的。

  闯王李自成的大顺军,是从流寇演变来的,其政权根本不成熟,甚至是十分幼稚。

  所以,中原被李自成这股流寇裹挟的百姓,中原被流寇祸害的地主,就等着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入主中原,稳定社会生产秩序。

  而此时的南明,却没有中央政权。

  所谓南明朝廷,实际上毫无权力,是一群军阀,加各地方官府拼凑产生的,内部的权力争夺刺激得很,那有时间管老百姓的死活。

  面对满清的军事攻势,他们也无法协调起来。

  满清入主中原,是大势所驱,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

  一大帮人等着满清入主中原,多尔衮脑子没坏,就不会放弃这光明大道。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不肖子孙啊!朱由检也是混账东西!”

  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南明的那群家伙没有一个争气的!”朱棣想打人了。

  外敌入侵,还在内斗。

  “我女真是天命所归,老天也给机会啊!”皇太极有点幸灾乐祸感觉。

  “丝毫不影响你们现在要退出中原!”赵光义来了一句。

  “国师,爱新觉罗家称为后金,和大宋时期的金人有关系吗?”汉武帝问道:“那个时候皇室是完颜家的人。”

  “都是女真族,两个部落,没有什么关系。”萧然看向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点点头,“先生说的对,都是女真族,但是,是两个部落,有联姻也血脉稀薄了。”

  “几百年前我女真就差点问鼎中原了。”皇太极想到把北宋灭了的金国。

  “你是不把我蒙古放在眼里啊!”铁木真说道:“你们那个时候不配!”

  “巅峰时刻谁都有,别拿一刻当永久。”努尔哈赤怼了铁木真一句。

  “不是说吴三桂吗?”李世民指了指跪在下面的吴三桂。

首节 上一节 424/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