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404节
霍去病指着旁边绑来的两个人说道:“这就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这两个混账东西跑的挺快,但是还是被我赶上了。”
这两个人被霍去病抓回来是出乎卫青几人预料的。
这个收获确实有点大了。
“你们到底谁?你们不是宋军!”完颜宗望现在还是不太明白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82章霍去病遇到辛弃疾,汉武帝想挖墙脚!
汉武帝自信一笑,“朕是汉武帝,这两位将军是大汉帝国双壁,被大汉铁骑击溃,你们一点不冤枉。”
听到汉武帝的话,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愣了一下。
“这个不重要了!”赵匡胤不想和完颜宗望两个人解释什么。
赵匡胤起身,对卫青霍去病的战绩非常满意。
“来人,将此二人拉下去,凌迟处死!”赵匡胤对金人是恨到骨子里面了.
“太祖准备怎么处理金人?”萧然看向赵匡胤。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想到之前萧然说的话,赵匡胤恨不得把金人扒皮抽筋。
“其他百姓朕不会怎么样,但是完颜家,所有人必须死,屈辱的死!”
赵匡胤握紧拳头,大宋皇室太惨太屈辱了。
就凭这一点,赵匡胤就不能轻饶了。
赵匡胤不会对普通百姓屠杀,但是完颜家已经触及赵匡胤底线了。
“这样也无可厚非。”汉武帝点点头。
这种仇恨怎么杀都不过分。
大宋准备反攻了,汴京的危机彻底解除了。
汉武帝摆摆手,“卫青你们先下去准备一下,继续北伐吧!”
“是,陛下!”
卫青霍去病准备离开。
萧然起身,“冠军侯留步!”
“国师!”霍去病连忙说道。
萧然这个身份是刘邦刘彻这些大汉帝王认可的,霍去病对萧然的态度也不错。
“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不知道有没有时间?”
不等霍去病说话,汉武帝问道:“国师呀?”
“一个很崇拜冠军侯的武将...”萧然看向赵匡胤,“此人也是大才。”
“也是我大宋的人?”赵匡胤问道。
“没错,是大宋的人,这个人文武兼备,历史上很出名。”
“叫什么?”刘彻也好奇问了一句,“说不定朕也听说过。”
“辛弃疾!”
霍去病一愣,“辛弃疾...弃疾???”
“是啊!”萧然笑了笑,“你叫去病,他叫弃疾,他是你的迷弟。”
“说来听听!”赵匡胤连忙问道。
赵匡胤和汉武帝都明白,萧然拿出来说,这个人肯定不一般。
名字还是对标冠军侯,那就更不会太差了。
辛弃疾出生在南宋,岳飞被杀的时候,辛弃疾才两岁。
“辛弃疾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
“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苏轼?李清照?”赵匡胤皱起眉头。
赵匡胤不认识这两个人。
“苏轼才华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可以和诗仙李白并肩的人,李清照应该是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女才人,李清照在文坛地位很高。”
萧然想了想说道:“说起女才人,后世之人第一个想到就是李清照。”
女才人不少,但是影响力知名度李清照当之无愧第一。
萧然这样解释,赵匡胤和刘彻就知道这个人地位了。
李白都不陌生了,和李白旗鼓相当的苏轼,自然是不一般的。
辛弃疾和苏轼也齐名,就明白这个人的能力了。
“那个...国师,这是文人,为何见我?”霍去病弱弱问道。
霍去病对文人不感冒。
感觉辛弃疾是了不起文人,但是没有共同语言。
“这个人年少时也是一腔热血...”萧然给几人介绍辛弃疾。
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
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并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朝廷采纳。
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被辛弃疾推辞。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
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赵匡胤叹了口气,“可惜了!也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是大宋存词最多的武将,后世之人说他是武将里面写词最好的人之一,词人里面最能打的武将之一。”
岳飞岳武穆这方面也不差!
“国师,走吧!”霍去病觉得见一下也不错。
“去病,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交一下也是可以的。”汉武帝看向霍去病,给了霍去病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是,陛下!”霍去病秒懂。
“武帝,辛弃疾是我大宋的人,你已经有冠军侯了...”赵匡胤也很警惕。
“老赵,你这叫什么话...”汉武帝笑了笑。
...
宋宁宗一朝
辛弃疾知镇江府时,曾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
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京口
北固山上
愁容满面的辛弃疾,心里很郁闷。
此时的辛弃疾已经是花甲之年了。
一个年迈的老人。
看着眼前景色,辛弃疾突然有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萧然没想到还能见证这一刻。
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
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好词!先生了不起!”萧然走过去。
看到萧然辛弃疾转身。
萧然的异样打扮一下子引起辛弃疾警惕。
要知道,现在大宋可不是开放的大唐。
“你是何人?”辛弃疾还算是淡定。
毕竟已经是花甲之年了,比较沉稳了。
“萧然,来自一千多年后...”萧然直接说明身份。
辛弃疾皱了皱眉头,“穿越者?后世之人?”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