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354节

  听到赵匡胤直接摊牌了,其他人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

  没有人愿意放弃权力。

  这些武将都不想,有兵权才有话语权。

  “让朕统筹运用!”

  “简单的说,为求天下安定,朕不得不收回你们的兵权。”

  赵匡胤表现的很为难。

  石守信说道:“皇上,如今天命已定,你就是皇上,你们想要什么就说一声,臣等一定听你的。”

  “要是有人敢有不臣之心,臣第一个就出兵讨伐他,您何必一定要臣交出兵权呢?”

  另一个人也开口了,“皇上,难道你怀疑我们兄弟有不不臣之心吗?”

  赵匡胤连连摇头,“朕没有,朕也从来不会怀疑各位兄弟的忠心。”

  赵匡胤皱起眉头,“可是朕不敢保证,会不会在某天你们的部下也把龙袍披在你们身上啊!”

  石守信高怀德等人被吓一跳。

  直接跪下了,“陛下,臣等忠心耿耿,不敢啊!”

  这件事这些人都是熟悉的,都是陈桥兵变的参与者。

  “朕是相信各位兄弟,但是也请各位兄弟理解朕的难处。”赵匡胤扶起石守信等人。

  “臣明白了!”石守信叹了口气,现在不交不行了。

  现在交出来还能体面,还有荣华富贵,子孙后代也有富贵。

  其他人现在也知道,今天不答应是不好离开了。

  毕竟都说破了。

  高怀德站出来说道:“皇上,臣身体不适,请求告老还乡!”

  “臣年纪大了,请求告老还乡!”

  “奔波半辈子,请求告老还乡!”

  ...

  所有人选择了体面,主动退出。

  赵匡胤大喜,另一边的赵光义和赵普也高兴了。

  这件事算是圆满解决了。

  赵光义和赵普也不是说非得杀这些人,只是不放心。

  节度使手里有兵权,对朝廷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让朝廷的人很不放心。

  其他人也没有心思喝酒了,找借口离开了。

  等其他人离开,赵光义和赵普这才走到赵匡胤身边。

  赵光义说道:“大哥,兵权算是回来了,以后朝廷一个隐患就没有了!”

  赵匡胤微微颔首,心里还是有点愧疚了。

  “多赏赐些金银珠宝,不可亏待了这些老兄弟,他们为大宋的建立立汗马功劳。”赵匡胤不忘嘱咐赵光义和赵普。

  “是,皇上!”两个人连忙表示。

  “哎!”萧然叹了口气,从另一边站出来。

  萧然突然出现,把赵光义和赵普吓一跳。

  “大胆!你是何人?什么时候进来的!”赵普指着萧然。

  赵匡胤警惕的看向萧然。

  萧然说道:“萧然,来自一千多年后!”

  “一千多年后?”赵匡胤皱起眉头,赵匡胤看到萧然出现不怕。

  赵匡胤个人武力值太高了。

  单挑的话,皇帝里面没有人打过赵匡胤。

  历朝历代皇帝个人武力值毫无争议的第一人。

  “是,就是一千多年后,皇上不想知道以后的大宋怎么样吗?”萧然看向赵匡胤。

  “你会告诉朕这些?”赵匡胤有点意外。

  “自然!”萧然点点头。

  “朕怎么相信你?”赵匡胤问道。

  “我可以带皇上去一千多年后看看,你还能见到唐太宗,汉武帝,秦始皇他们。”萧然看向赵匡胤,“这些能不能证明我的身份?”

  赵匡胤不太相信,觉得匪夷所思,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

  “你刚才为何叹息?”赵匡胤问道。

  “杯酒释兵权,这在后世很出名,带来的影响很大,影响大宋后面的发展。”

  赵匡胤开始好奇了,“什么影响和朕说说!”

  “这件事也是两面性,有利有弊,陛下想听好的还是坏的!”

  赵匡胤想了想,“先说好的吧!”

  萧然点点头,“选择软硬兼施的方法解除了将军们的权力,有效地加强了中央的权力。”

  “在当时为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国家陷入内乱之中,保证社会的安宁,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正常运作。”

  赵匡胤赵光义几人连连点头。

  几人的政治智慧自然是想到这些了。

  “国家刚刚稳定下来,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战乱,对于经济的恢复是有致命打击的。”

  “兵权问题的和平解决,可以使得社会保持稳定,促进各地区的交流与沟通,加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杯酒释兵权有效避免了大规模的战争,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加强。”

  “对于刚刚建立的大宋王朝,国家内部文化差异巨大,稳定的环境可以加速这些地方的交流,促进文化的发展。”

  几人再次点头,这些确实杯酒释兵权的好处。

  肯定比杀功臣好的。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功臣的兵权,让皇帝得以高枕无忧,君臣得以善终。

  前有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屠戮功臣,后有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元老,处在中间节点的赵匡胤,对待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其处理方式非常人性化,算得上是尽善尽美了。

  但是,不得不说,“杯酒释兵权”的事后余波,震荡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设计者和执行者的初衷和想象力。

  “杯酒释兵权”的负面影响力在于,用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军事能力去买皇帝的安心觉,牺牲公共利益满足赵宋皇室一家的私利。

  “杯酒释兵权”没有表面上看到美好。

  它短期内负面影响,在赵匡胤时期就显现出来了。

  “杯酒释兵权”是皇帝赵匡胤和功臣集团的一场博弈。

  博弈的结果是,功臣集团失去军权,军权归于皇帝。

  皇帝用来交换的筹码是富贵和享乐。

  了解到皇帝本意的功臣很配合,纷纷交出兵权。

  他们敏感的神经告诉他们,想要为家族和自己换一个太平结局,必须让皇帝放心。

  对于功臣来说,让皇帝放心的常见手法是自污声名,追求财富。

  于是宋太祖时期武将有一个群体特点那就是群体腐败。

  比如石守信在放下兵权之前,作战勇猛,并不看重钱财。

  但是“杯酒释兵权”后,对钱财一下子贪婪起来,积财百万。

  史书上评价石守信的行为是“然守信之货殖钜万,怀德之驰逐败度,岂非亦因以自晦者邪。”

  认为他是为了自保,取悦于皇帝,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的。

  这其实是宋太祖时期,武将们的大致做法。

  糟糕的是,在初期武将们还有一些被逼演戏的成分,起码是违背自己的本意。

  但是随着人性中的恶被放出来后,他们对贪污腐败弄权也就习以为常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55章靖康之耻,赵匡胤绷不住了!

  这就导致后期武将欺压百姓的劣迹越演越烈。.

  赵匡胤对待功臣的态度很“厚道”。

  在必须处理的时候,尽量留有余地。

  在宋太祖赵匡胤的强化下,抑制武将的政策成为北宋的家法,赵家子孙可以安然坐在皇位上。

  武将功臣永远只能臣服在皇帝脚下。

  但整个帝国陷入慢性自杀,付出的代价在南宋灭亡时达到了顶峰。

  长期影响在于两宋时期,整个国家的军事制度都是围绕如何巩固皇权上。

  而不是抵抗外敌维护国家安宁上,以致于整个国家饱受外族欺凌.

  对于两宋有一个传统认识就是两宋军事能力太弱了。

  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完全正确。

  北宋在军事长期挨打,并不是军事能力弱,而是制度之恶。

  南宋末年,钓鱼城能够抵抗蒙古大军长达三十多年。

首节 上一节 354/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