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345节
“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
“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
“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嬴政气的不轻,这个在嬴政眼中不值一提的人,之后居然做出这种事情来。
萧然看向赵高,“赵高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
“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杀,另立子婴为秦王。不久被子婴设计杀掉,诛夷三族。”
赵高从一名宦官起家,依仗着秦二世胡亥对他的宠信,把秦朝的暴虐色政推向了顶峰,从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故陆贾叹曰“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
而《战国策》的编者更是直言不讳:“秦信同姓以王,至其衰也,非易同姓也,而身死国亡。故王者之治天下在于行法,不在于信同姓。”
值得一提是赵高还是书法大家。
“原来我大秦二世而亡,罪魁祸首是你!”嬴政指着赵高,“来人!”
两个禁卫军进来,“千刀万剐!诛九族!”
“是!”
“陛下饶命啊!臣冤枉啊!”赵高还在求饶。
嬴政都不想多看一眼。
大殿里面只剩下四个人。
嬴政看向战战兢兢的李斯。
李斯感觉到嬴政目光,“臣罪该万死!”
李斯也不去求饶了。
这种事情和造反是一样的,凌迟处死,诛九族是正常的。
“先生,你觉得怎么处理李斯合适?”嬴政看向萧然。
李斯也是一脸期待看向萧然,李斯明白自己能不能活下来很大程度是萧然决定的。
“陛下,他是从犯,我觉得可以饶他一命,继续为大秦效力。”萧然说道。
嬴政有点意外,嬴政想直接弄死李斯了。
李斯不但不阻止赵高,还同流合污,这一点嬴政就很失望。
“丞相也是一代名相,他对大秦是有功劳的,对华夏也是有功劳的。”萧然说出自己的想法。
“功劳?”嬴政回到龙椅上坐下。
萧然说道:“废分封制,立郡县制,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郡县制比之分封制是一个进步,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一直被后世沿用,影响了华夏两千多年后,对于华夏来说是有功之人。”
嬴政颇为意外,没想到郡县制影响这么大。
“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些影响华夏两千多年的东西,都有丞相的功劳。”
嬴政点点头,这些事情是李斯上奏,很多还是李斯负责的。
嬴政自然是很清楚的。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50章世界地图给嬴政,大秦灭亡的必然性!
只是嬴政没想到影响这么久。
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这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从根本上铲除了诸侯王国分裂割据的祸根,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所以,这一制度在秦以后的帝制社会里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嬴政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管理军事。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作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三公九卿制也是用了几百年,大汉就一直用。
直到隋唐出现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才被代替。
秦始皇嬴政很多功劳,都有李斯的一部分。
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践着法家思想的。
他重新受到嬴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
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建议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又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之后又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这些措施,都是以法家的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为指导的。
李斯在他生平的后期,虽然将法家的思想推向了极端化,但是他仅仅是一个提出者,而不是一个完全的执行者。
此时的李斯,已经没有了“以法治国”的志向。
他已经不再代表法家了。
因此,李斯后期的思想是否应该归入法家的体系,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李斯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法家的最完全的执行者。
听到萧然说了这么多,嬴政微微颔首,算是原谅李斯。
至少李斯暂时是不用死了。
嬴政在,李斯也不敢做什么谋逆之事。
嬴政看向李斯,“你们两个先起来吧!”
“谢陛下!谢先生!”
扶苏和李斯这才站起来。
“先生,如果说没有赵高矫诏,扶苏正常继位...朕百年之后,能否保住大秦的江山社稷?”嬴政问萧然。
不等萧然看看,嬴政继续说道:“李斯,蒙恬,章邯...”
“治世文臣李斯不差,武将里面蒙家王家也不差!”
萧然还是摇摇头,“自然是不差,但是这也就是略微延长大秦国祚,很大的几率还是二世而亡,或者是三世。”
嬴政皱起眉头,“怎么会!怎么会这样!朕不甘心!”
“陛下,这是时代潮流,历史发展的大势。”萧然看向李斯和扶苏,“历史发展的大势不是国家或者是个人能阻挡的。”
“你是始皇帝,你的影响力无人可代替,你可以镇压一个时代,但是其他人不行。”
嬴政是不甘心的,“大秦奋六世余烈,若是大秦二世而亡,朕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陛下,这是时代发展的滚滚大势,非人力可以阻止,大秦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性。”萧然说道。
嬴政可以强行镇压,其他人做不到,扶苏在也不会好太多。
大秦短命是不会改变的。
“必然性!”嬴政喃喃自语,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
“陛下,大秦国祚虽然不长,但是大秦的影响力,却一直都在,两千多年了,大秦影响力依旧还在。”
萧然继续说道:“这何尝不是以另一种方式流芳百世呢!”
“两千多年后,后人没有忘记大秦对华夏贡献,也没有忘记陛下的丰功伟绩。”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陛下是千古一帝,对华夏两千年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帝王之一。”
“陛下也是开创者,这一点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封建制度两千多年,都在沿用陛下留下制度,其实也是大秦的延续。”
“这是精神文化的延续!”
嬴政叹了口气,心里多了一丝丝安慰。
“精神文化延续!”嬴政喃喃自语。
“大秦之后出现很多朝代,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不管怎么分裂,最后都会完成大一统,这是人心所向。”
“这是陛下的功劳,后世的人都记得,没有忘记大秦和陛下为此做出的努力和巨大付出。”
统一文字度量衡这些阻力是非常大的。
不仅仅难,这种政治远见和政治智慧也是少有的。
在后世觉得没有什么,但是两千多年,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因为这些推行,华夏才始终没有分崩离析,大一统是时代发展趋势。
这功劳是秦始皇和大秦的努力出来的。
“也值得了!”嬴政点点头,“能为华夏做这些,朕此生足矣!”
萧然捡起世界地图,走向嬴政:
“大秦虽然存在在历史上仅仅有短短的十五年时间,可是其影响力波及至后世两千余年的华夏。
“更为华夏政权奠定下“大一统”的基调,再无志气的君臣也免不了为这一目标稍作前进。”
“大秦为华夏所贡献遗留下的遗产主要是两样:一是郡县制,确定了直至今天的团结的中央集权国家性质,让整个华夏紧紧团结在一起,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二是一致的文化,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三观等,不至于南方人到北方生存不下去,北方人到南方交流有阻碍。”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