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332节

  “不可能!你们什么德行都清楚,你们还是乖乖回去吧!”朱棣说道:“现在还能和你们好好说,等调兵的时候,要是出现流血事件就不好控制了。”

  “满清这点人,一不小心要是绝后了,也不是不可能...”赵光义看向皇太极,“你说是不是?”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了,不走就动手。

  窝阔台不打算插手,但是精神上支持。

  “你考虑好,是自己去劝后人全身而退,还是我们出兵!”李世民也不能让满清折腾下去了。

  “我大明和大唐是一样态度。”朱棣最不喜欢皇太极。

  “我大汉也是,要是需要肯定出兵。”刘恒也表态。

  “我大宋的军队不太行...”赵光义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我大宋愿意提供钱财武器支持。”

  也不爽满清。

  “我蒙古忙不过来,我还要征服世界,我精神上支持。”窝阔台笑呵呵说道。

  几人看向司马昱。

  “我也支持,但是晋朝无能为力,大部分权力是在世家门阀手里。”司马昱表示有心无力。

  “同样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凭什么对我大清如此!”皇太极也不服。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的后人都做了什么?”朱棣补充一句。

  “你们做的事情很难让人不反感啊!”赵光义说道。

  现在很明显其他几人一致对满清,看完上下五千年,都有认同感。

  都是一个大家族,之前是自己内斗,满清后期不一样。

  他拉着所有人一起受辱。

  如果给历朝历代分档,那么第一档无非是汉唐,第二档明秦隋,第三档宋元晋清等等。

  而清在某些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倒数第一档,即便综合来看也应该处于第一档到第二档之间。

  清的制度之完善,虽然有借鉴前朝的影子,但历朝历代都会借鉴前朝,能不能从中找好度,才是关键。

  晋以魏故事为患,分权宗室,反而导致八王之乱。

  北宋以唐故事为患,削弱地方兵权,使得军队丧失战斗力。

  明以元故事为患,加大了对读书人阶层和文官集团的优待,使得国家财政朝着江南地区倾斜,最终导致失控。

  所以从借鉴改革的角度来看,这些朝代都不如清。

  而清还制定了许多非常高明的制度,如军机处,秘密立储等等,这些制度从根本上加强了国家的稳定。

  清朝在最后,算是吃了时代的红利了。

  清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外族统治,会被部分汉族人作为不服的理由。

  但就是这群外族人解决了明朝的遗留问题。

  在闭关锁国上,明清倒是相似。

  不过在民族融合问题上,清朝显然是要超过明朝狭隘的民族观的。

  在这方面能够和清比拟的只有唐,所以唐无疑是的历史巅峰。

  清极大地拓宽了旧有的领土范围,纳西藏,解蒙古。

  最完美地图,这是不可否认的,为数满清做的好事。

  而因为剃发政策进行屠杀,确实是罪恶的行为。

  另一个弊端就是思想禁锢,清朝禁锢了思想,阉割了汉族精神。

  特别是慈祥掌权时期,慈祥简直就是阴霾的化身。

  她生活奢靡,带着傀儡皇帝控制清朝,在垂帘后面就像是一个巫婆般的存在。

  清政治腐败无能,当时的国家内忧外患,但是慈禧并没有进行有效措施。

  而是放任他们欺凌,列强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简直就是随意蹂躏。

  但是面对这样的列强,清政府却懦弱地没有任何反抗,只是通过割让土地给外国侵略者,像这样的方式求和。

  清政府后期的无能就是一个这个华夏大地屈辱的根源。

  【P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43章赵光义借汉武帝帝国双壁,夺燕云十六州!

  恨清政府不争气,那是必然的。

  清朝前几位统治者,尤其是皇太极、多尔衮等人,他们屠杀了百万无辜百姓,罪恶比较深重。

  清朝末期遭遇了各种列强冲击,国家惨不忍睹,不平等条约很多,是国家历史上最屈辱的时刻。

  无数次稀里糊涂成为送财童子,割让了千万的土地,简直就引起公愤。

  清朝时期文字狱,持续250年,制造了300多起文字狱。

  绝大部分都是子虚乌有,无数文人因为涉及敏感字被抓起来处斩.

  一时间国内文坛一片死气,如一潭死水,这样的暴戾统治下,国民只会惴惴不安,文人作品也开始变得没有任何意思和新颖的观点。

  从其他人角度,怎么看满清,怎么膈应人。

  “很多事情可以改,犯不着这么极端吧!”皇太极不放弃。

  “都说到后面不都是一家人吗?”

  “一家人为什么就不能好好聊聊,有些事情确实过分了,可以改啊!”

  “哼!”朱棣冷哼一声,“现在知道一家人了?对待中原百姓留发不留头的时候,怎么不说是一家人!”

  “这个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只有其他人不反对,就这样吧!”刘恒看向李世民,“二凤老爷的提议不错,满清退出去!”

  皇太极就很郁闷了。

  清朝的生产力肯定是比前面的朝代强的。

  人口也多。

  但是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不得人心。

  至少前期是这样。

  要是其他朝代介入,肯定是要出事。

  一个朝代可能还能应对,其他几家联手,肯定是不行。

  汉,唐,明联手是真的扛不住。

  “晋朝这边怎么说?”司马昱难得主动开口了。

  其他人看向司马昱。

  皇太极就郁闷的不想说话了。

  “你有什么想法?”赵光义看向司马昱。

  “要不你们把晋朝也分了吧!”司马昱说道:“先祖的行为,作为后人我不能说什么。”

  “但是现在晋朝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司马家没有太多权力,也没办法和世家门阀对抗。”

  司马昱很郁闷,当皇帝都当的郁闷而死。

  世家门阀这个问题李世民是深有感触。

  相比起大唐来,晋朝时期世家门阀更强。

  隋朝之后科举制度出现,变相削弱了世家门阀。

  大量寒门子弟崛起也算是分一杯羹。

  “五胡乱华的事情确实不能再发生了,必须遏制!”赵光义说道:“我大宋有心无力,不参与,但是支持你们。”

  赵光义支持的自然是大汉,大唐,大明。

  这三家底蕴深厚,实力最强。

  人才济济,口碑也不错。

  大秦和大隋,巅峰时期也强,就是短命,二世而亡。

  汉唐明三朝都是十几个皇帝,十几个平行世界,大秦,大隋没办法比。

  至于满清...已经被踢出去了。

  大宋自顾不暇,肯定是没有其他想法了。

  “我还是一样支持你们,但是我不参与,我没时间,还得开疆扩土。”窝阔台还是一样的台词。

  听到开疆扩土,赵光义就觉得特别刺耳。

  “好了,我们知道了,你不用一直重复开疆扩土。”赵光义说道。

  “你的表情告诉我,你酸了!”窝阔台一脸奸笑。

  “控制跟不上有什么用?元朝也就百年不到,我大宋三百载,还有钱,文化方面可以和大唐掰手腕,经济方面也不输大唐。”

  赵光义看向窝阔台,大宋还是有些是很厉害的。

  “老赵,你可拉倒吧!”朱棣听不下去了,“大唐全能,你其他方面都不好意思说你!你别碰瓷大唐了好吗?”

  “我说的没错吧!唐诗宋词,我大宋的文化可是不输大唐的。”赵光义说道。

  “我个人喜欢大唐自信开放风气,诗人也是极度自信,你看看你家辛弃疾,陆游,文天祥他们。”朱棣摇摇头。

  “我觉得大宋配不上岳武穆,配不上文天祥,辛弃疾,陆游...他们要是在盛唐,肯定不是这样忧国忧民的。”窝阔台笑着说道。

  “特别是辛弃疾,用好了说不定就是第二个冠军侯,可惜了!”朱棣摇摇头,“文武双全,多好的人,郁郁而终。”

  “你也不看看霍去病身后的人是谁,那可是敢把家底打空的汉武大帝,就这一点来说,大宋的皇帝没有人比得了。”李世民也开口了。

  “我觉得这是我家武帝被黑的最惨的一次。”刘恒打趣赵光义。

  “这也不能全怪我大宋吧!”赵光义耸耸肩,“大宋这种情况,大唐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节 上一节 332/10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