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老四你咋穿咱的衣服 第305节
“一言难尽啊!”朱元璋想到朱标正常情况死自己前面就难受。
“你家老四Judy很不错,现在还能改变历史,没事。”李世民笑着说道。
“巧了,你家老三李治也不错,大唐疆域最大呢!”
“大明的疆域最大也是你家老四Judy。”
朱元璋和李世民开始商业互吹,吹的自然是对方的儿子。
朱元璋吹到李隆基吹不下去了,朱元璋到朱祁镇也吹不想去了。
萧然端过饭菜来,“谁家还没有几个败家子,这不是很正常吗?秦始皇和隋文帝打死也想不到,二世而亡。”
对比起大秦和大隋,大唐和大明算是不错的了。
“也是!”朱元璋点点头。
朱棣和李渊年纪差不多,两个人很快聊在一起。
“朱老弟,没想到你这样厉害这么怕老爹!”听到朱棣功绩,李渊也是很佩服的。
朱棣不是开国之君,但是功绩不比朱元璋差多少。
“李老哥,哪有儿子不怕爹。”朱棣表示很无奈啊。
“老四,你和老爷子什么辈分,乱套了!”朱元璋有点麻了。
“都差几百年,不是一个时代的,各论各的。”萧然说道:“不影响!”
“胖虎说的对!”李世民点点头。
李渊笑着说道:“谁说儿子一定怕爹的,有些爹怕儿子的很。”
李世民有点尴尬,“父亲,你这是什么话!”
李世民感觉被内涵到了。
“老爷子真有意思!”朱元璋笑着说道。
另一边的长孙皇后马皇后和张婕妤倒是也还算融洽。
张婕妤等级没办法和长孙皇后和马皇后比,但是长孙皇后和马皇后也是比较好相处的人。
张婕妤别找事,大家都和谐的。
第二天,萧然送李承乾去治疗腿。
缓解几天之后送李承乾会唐太宗一朝了。
李承乾现在监国。
萧然带李承乾治病的时间,朱棣和李渊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PS:本来要写大宋的,但是评论区有人说西域老兵,先写西域老兵。】.
第129章大唐最后的荣耀,安西白发老兵!
马皇后和长孙皇后也回到自己所在的平行世界。
长孙皇后不放心李承乾,长孙皇后离开马皇后也就想回洪武一朝了.
小长乐和小公主和李丽质安庆公主也熟络了。
...
“休息差不多了,去其他平行世界看看吧!”朱元璋提议。
“这一次我带你们去看看不一样的吧!”萧然说道:“去看看一群老兵!”
“老兵?”朱棣略有所思,“大唐安西军?”
萧然点点头,“是,他们不应该被永远的留在大漠里面,带他回家!”
“怎么回事?”李世民连忙问道。
“二叔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是后面才发生的。”萧然说道。
“胖虎,你快说!”李世民有些着急了。
“公元640年,也就是贞观十四年,二叔你派遣大将侯君集,率领唐军征讨西域的高昌国。”
“高昌是西域地区,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大唐建立后,高昌曾经一度臣服于大唐。”
朱棣补充一句,“甚至就连高昌国王,都曾经亲自到长安朝拜过二凤老爷。”
萧然点点头,“没错!”
“不过后来,高昌被雄踞西域的西突厥怂恿,这位高昌国王,觉得自己有了西突厥的支持,也可以和唐朝掰掰手腕。”
“于是,高昌便直接和西域断交,并且切断的唐朝商队西进的道路。”
“如果只是单纯的断交,大唐或许还不会动真火。”
“但问题是,高昌国恰好位于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上。”
“高昌国这么一搞,丝绸之路就彻底断了。所以,便有了侯君集这次率领大军出征。”
“而侯君集到了西域之后,也没有辜负二叔的期望。”
“在侯君集的进攻下,高昌连一个回合都没撑过,直接就被灭国了。”
朱棣笑着说道:“我记得,那位之前宣称和唐朝断交的高昌国王,还没等到唐军抵达,就已经被吓得病死了。”
朱元璋点点头,“那个时期的大唐是真的没话说,就是强。”
那个时期是天可汗在,大唐震慑力十足。
贞观十四年,是李世民后期了,大唐已经在四周无敌手了。
“此战之后,大唐也将自身的势力范围,重新扩张到了西域。”
“为了更好地控制西域这块地盘,二叔你便决定设置一个安西都护府,来全权负责西域的军政事务。”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安西都护府正式出现了。”
现在李世民没有做这些事。
“咱记得苏定方将军和程咬金将军都在西域大展神威过。”朱元璋不是很自信。
萧然点点头,“苏定方将军直接率领唐军,一战打掉了西突厥王帐。”
“曾经控制中亚近百年的突厥,至此成了历史。”
“这一战,苏定方不但彻底灭了西突厥,同时还让安西军的威势,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正是因为这一战,自此之后,在西域无数小国的心中,都埋下了对大唐的恐惧。”
“这也是后来安西军可以凭借极少人数,控制整个西域的关键原因。”
“多少人?”李世民好奇问道:“安西军多少人?”
“两万!”萧然说道。
“随着苏定方将军歼灭西突厥王帐,安西都护府的实控范围,瞬间就扩张了好几倍。”
“几乎整个西域,都落入到了安西都护府的控制范围。”
“安西都护府巅峰时期控制疆域300万平方公里。”
李世民也是一惊,两万人控制300万平方公里。
萧然继续说道:“从李治在位后期,一直到李隆基即位之前,唐朝高层的内斗,一直处于十分严重的状态。”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唐朝高层对西域的注意力有限,甚至武则天更是不得不收缩战线。”
“不过,随着李隆基登基,高层政治稳定,唐朝对安西都护府的投入,也再次变大。”
“到了这个时候,安西都护府,再次迎来了一对重量级的搭档。”
李世民打断萧然,“胖虎,你别说,让朕猜猜!”
“这个时期是不是高仙芝和封常清?”李世民看向萧然。
“是,封常清就是在西域崛起的。”萧然说道。
“这两人掌握安西军的军权之后,安西军的军力,瞬间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所以,在李隆基时代,安西军曾经在这两人的统领下,创造过无比夸张的战绩。”
李世民叹了口气,“看来问题出在安史之乱以后了!”
“是啊!”前面的安西军强的离谱,后面的安西军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安史之乱,其实也严重地影响到了西域的安宁。
因为大唐皇帝当时急调精锐的安西军到中原平乱,安西都护府原本驻扎有24000人的骑兵部队,在北庭都护府驻扎20000人的骑兵部队。
朝廷调走大部分西域部队去平定“安史之乱”后,西域留下来的唐军兵力各地加起来不足20000人。
毫无疑问,安西军战斗力确实是数一数二的,被调回中原后的安西部队在和安史叛军交锋中,他们创造了一系列出色的战绩:
战争中他们多次打退安史叛军的进攻,安西军后来又收复了洛阳等地区,可谓是战功赫赫。
但是,驻守西域的安西军遗留部队兵力却出现了重大缺口,他们的境况越来越凶险!
无补给无援兵,大唐皇帝都误以为安西军已经亡了!
公元760年,吐蕃趁安西军主力回援之时,逐步开始蚕食西域诸城。
公元766年,吐蕃趁机攻占河西走廊,西域的大唐安西军和长安的沟通之路被彻底切断。
从此之后,安西军再没有从大唐朝廷那里获得一兵一卒的支援,他们甚至已经被大唐统治者给遗忘了!
李世民攥紧拳头,“吐蕃!好一个吐蕃,朕必灭了他!”
李世民心里,吐蕃肯定是不能留了。
由于长年和朝廷失联,那些仍然驻守在西域的安西军将士们,甚至连大唐王朝改元换代了都不知道。
后来安西军多次派人尝试和长安重新取得联系,但由于道路被敌人切断,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李世民攥紧拳头,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唐将士居然因为这个回不来了。
上一篇:误入皇后聊天群,娘娘求放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